第七章 渔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343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渔业
分类号: F326.4
页数: 4
页码: 480-4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渔业发展情况,分别记述了水产资源、养殖、捕捞等。
关键词: 横河镇 渔业 水产资源

内容

第一节 水产资源
  水面资源
  镇域河网交织,水库山塘众多,水产资源丰富。据水利站测算,江、河、漕共计长度134700米,高水位水面面积3006亩;中、小型水库3座,水面面积2139亩;山塘41座,水面面积188.6亩。
  近年来由于大办砖窑,挖泥制砖,毁田成池增多,约计水面100余亩,有的深达10余米,皆宜放养鱼类。
  纵观镇域水面分布由南向北,由高到低,呈水库、山塘、外荡、池塘有规律排列,鱼类品种较多。
  淡水鱼种类
  光绪《余姚县志》载:“鲫鱼产烛溪上林两湖者特佳”,“时鱼亦呼小麦鱼产梅岙溪”,“石堰之稻蟹”。这都是镇域在历史上稍有名气的水产品。
  1958年姚江大闸未建前,咸潮能抵达石堰,石堰一带有咸,淡水交界区域的鱼类生长,如弹胡、沙蚕、鳜鱼、毛脚蟹、黄鲶、鸟鲶等。
  1975年始,先后引进白鲫、团头鲂(又名武昌鱼)、罗非鱼(非洲鲫鱼)、杂交鲤鱼等新品种,生长快,经济效益好,颇受群众欢迎。
  现有鱼类58种,其中,鲤科鱼类33种,占57%。其他有鳗科、鳅科、鲶科、鲵科、鳗鲡科、颌针鱼科、虾虎鱼科等25种。主要经济鱼类有青、草、鲢、鳙、鲤、鲫、鳊等30余种,甲壳类主要有青虾、中华绒螯蟹和甲鱼等。
  气候、雨量、水质与养鱼
  据1987年慈溪县气象站气象资料:历年平均气温16℃,稳定通过20℃有196天,积温4535.5度;稳定通过25℃有129天,积温2461.9度。年平均光照2101.4小时,无霜期241.3天。全年平均水温大于或等于17℃达184天,适于鱼类生长的15℃以上水温时间达8个月。
  一般年景,7、8月份正值鱼类快速生长时期,需要宽水养大鱼,却嫌水量不足,对渔业生产不利。而9月前后,由于受热带和亚热带高气压影响,常发生台风,伴随暴雨,河水猛涨,常因缺少拦鱼设施,造成养殖鱼类逃逸。
  外荡、池塘处于平原,农村人口稠密,水质肥沃,给水域带来了大量营养。山塘、小水库,上下温差小,光合作用强,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提供了丰富的饵料。
  1986年以前,东横河及以南地段河道,水质尚清澈,河底水草茂密,河水位能长期处于中高水位,有利于鱼类生长繁殖。
  90年代后期,野生鱼类仅能在南部沿山一带河道中生长,沿东横河及以北河道大片水域污染严重,鱼类、贝类和水生植物基本灭迹。渔业生产大都在水库、山塘、湖泊、人工鱼塘养殖。
  第二节 养殖
  淡水鱼类产品及产量
  60年代以前,以捕捞野生鱼类为主。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与水污染加剧,野生鱼类日趋减少,淡水养殖则不断发展。
  80年代,淡水产品年产量在23万斤至53.5万斤之间(不包括梅湖水库的鱼产品)。1983年年产淡水产品23万斤,其中有养殖鱼15.4万斤,虾、蟹300斤,贝类1.8万斤。1984年淡水产品42.2万斤,其中鱼类15.2万斤。是年因江苏等珍珠养殖地区,前来横河收购河蚌27万斤。
  90年代淡水鱼类产品发展较快。至2002年淡水产品年产量423.9吨,其中鱼类375.8吨,虾、蟹类32吨,贝类2.2吨,其他13.9吨。
  放养面积
  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前后,从杭州等地购入淡水鱼种、鱼苗,在河面、池塘有少量放养。1953年春,横河区在烛溪东湖放养鱼苗6万尾。60年代开始组织渔业队,养殖“花鲢、白鲢、青鱼、草鱼”四大鱼种,在梅湖水库下游自繁自育鱼苗。1972年各公社渔业队在东横河水系大面积投放鱼苗,其中石堰渔业队在人民闸以下江河内,放养鱼苗10.8万尾。1984年,横河水利站购中华绒螯蟹苗数百万只,在东横河放养。1987年、1990年,镇域养鱼分别为17.25万尾和22.1万尾(不包括梅湖水库)。横河淡水养殖面积,80年代年平均在3500亩上下,其中水库1700余亩。后因梅湖水库改为生活水源,河道受污染,养殖面积大幅度减少。1997年经普查渔业养殖总面积297亩(19.8公顷),其中池塘142.5亩(9.5公顷),湖泊40.5亩(2.7公顷),水库40.5亩(2.7公顷),河道73.5亩(4.9公顷)。
  养殖方法改进
  1985年农业产业改革开始,直至90年代,横河对其他养殖作过多种尝试。龙南乡湖东村筑堤围塘养蟹30亩;航渡村稻田养虾1亩;石堰乡稻田养鱼8亩;彭桥乡东头、桥上两村挖塘筑堤养鱼10余亩;梅湖水库坝外挖池养甲鱼2余亩。1985~1995年,彭桥100余亩(6.67公顷)稻田筑埂栽菱、种茭、养鱼,以养殖鲫鱼、黄鳝、泥鳅、黑鱼为主。其渔业收入加之红菱、茭白收入比水稻三熟制增长一倍多。为此,1994年1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10余人,专程到彭桥考察参观。2000年后因环境、市场、经济效益变化等原因,没有继续养殖。
  第三节 捕捞
  新中国成立初,湖塘下、东畈、上三房等自然村,有数十户以从事捕鱼为生的家庭。1951年横河渔民协会建立。1954年,横河乡、石堰乡、龙南乡共组建了3个渔业互助组,参加渔民27户。50年代后期,鸬鹚捕鱼被禁,部分渔民转业。1958年横河大公社在东横河养鱼,建立专业渔业队捕鱼。60年代末,建有彭桥、横河渔业队。70年代,各公社均建有渔业队,进行养鱼、捕鱼。1982年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渔业队解体,是年有渔民23户,55人,专业劳动力10人,渔船13只。1985年开始增加到64户,234人,专业劳动力134人,渔船47只,1990年发展到98户,162人,专业劳动力106人,渔船71只,从事外荡内河的水产捕捞。至2002年,由于自然环境污染,渔业自然资源减少,仅在境南沿山一带河道有少量个体捕鱼人员。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