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畜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337
颗粒名称: 第六章 畜禽
分类号: F326.3
页数: 14
页码: 466-4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畜禽养殖发展情况,分别记述了家畜、家禽、养蜂、家禽孵化等。
关键词: 横河镇 家畜 家禽

内容

据考证,横河镇距今6500年前已有猪、牛、羊、狗等牲畜。尔后,人们逐步进行圈养畜禽,成为农家副业,尤以养牛为多,牛为犁田、灌水之主要动力。1949年镇域畜牧业产值21.6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镇域畜牧业有较大发展。畜牧生产以养猪为主,家禽次之,牛、羊、兔也有一定数量。70年代以后养蜂业有较快增长。90年代初特种养殖异军突起,镇内主要品种有鹌鹑、肉鸽、七彩山鸡、海狸鼠、驼鸟、獭兔、苗鹅等。历经起起落落,2002年特种饲养以肉鸽、鹌鹑、獭兔、苗鹅等为主。畜产品以生猪、活禽、鲜蛋、牛肉、羊肉、兔毛、兔皮、蜂蜜、蜂王浆等为主。生猪、活禽为大宗品种。2002年畜牧业产值1030万元,比1949年增长47倍。
  第一节 家畜
  猪
  民国前生猪均为家庭饲养,主要供本地食用。1949年生猪饲养量1644头。
  新中国成立以后生猪饲养几经起伏,逐步发展。1957年贯彻“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生猪生产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方针,生猪迅速发展,饲养量达7229头。1958年至1962年,生猪全部归集体饲养,加之1959年冬至1962年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粮食和饲料紧缺,1962年饲养量仅4478头。1964年贯彻“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方针,奖售精饲料、分配饲料地,促进了生猪的发展。1966年饲养量增到18135头,年末存栏10157头,其中集体571头。1968年奖励政策取消,1969年饲养量锐减至11664头。1970年开始提倡“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办场”,1971年镇域兴办集体牧场275个,年末存栏生猪1610头,占总存栏的11.2%,全年饲养量上升到26391头。1975年至1977年生猪生产连续三年下降,1977年减少至16459头。1978年实行饲料粮“统一提留、统一支付、统一结算”的办法,养猪生产又得到迅速发展,1979年饲养量22605头。1981年相士地村胡钊书养猪40头,当年出栏19头,成为全镇第一个养猪大户。1982年养猪大户38户,其中肉猪户9户,养猪166头,户均18.4头,累计出栏80头,提供猪肉7200斤;母猪户29户,饲养母猪79头,户均2.7头。大户饲养量占全镇饲养量20268头的1.2%。1984年取消生猪派购政策,食品公司改制,屠工个体经营,猪肉价格放开,群众养猪积极性高涨,1984年养猪22480头,其中养猪大户103户,养猪1774头,户均17.2头,分别占非专业养猪的7.9%、11%和4%。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粮、猪比价合理,经济效益较好,养猪大户增加,养猪规模扩大。1993年全镇生猪饲养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33880头,养猪专业户117户,养猪7488头,户均64头,占饲养总量的22.1%。1994~2001年,由于饲料价格因生猪价格而波动,生猪饲养受利益驱动,呈现时上时下的周期性波动。2002年生猪饲养量18228头,其中专业户75户,年末存栏4333头,出栏10541头,共计养猪14874头,占饲养总量的81.6%。户均198.3头,生产猪肉696吨。2001年伊始,外地民工首次在彭南村租地养猪,继之到东上河、上剑山等村,到2002年末,外省籍养猪专业户达30户,养猪3562头,户均119头,分别占全镇养猪专业户的40%和专业户养猪的53.5%。2002年生猪饲养量在500头以上的专业户7户,其中达到和超过1000头的3户。1982年至2002年20年间,户均养猪量增加11倍,头均产肉增加20~40公斤,饲养期缩短4~6个月,瘦肉率由原来的46%提高到59%。1993年以来,镇政府每年有养猪奖励政策:出栏商品猪100头以上,每头奖2元;生产母猪5头以上,每户奖500元;30头以上者每户增加奖励2000元;种草养畜,每亩奖50元。1992年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在全镇养猪专业户中推广自繁自养生产方式。1990年至1995年实行生猪保险。1997年引进高产优质牧草鲁梅克斯、黑麦草等。2000年母猪笼养技术在石堰村兴牧养殖场成功应用,并实施繁殖、育肥、销售一体化经营。该场2002年饲养生产母猪50头,年末存栏443头,出栏671头,全年养猪1114头,实现产值60万元。
  镇内仔猪多数从余姚、嵊州、义乌、嘉兴、江西等地购入。1973年提倡“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肉猪经济杂交化”。1977年建立龙南公社良种场,引进长白、约克公猪各1头,并建起了猪人工授精配种点1个。相继引进地方良种母猪:荣昌、金华两头乌、岔路黑猪等。2002年有生产母猪266头,公猪8头。主要品种为大×长、长×大、长×长等二元杂交母猪以及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良种公猪。肉猪品种为上述母猪与上述公猪交配的三元杂交种。
  牛、羊
  耕牛历来是农民用来车水、犁田的主要工具。品种以黄牛居多,水牛次之,70年代以后则相反。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镇耕牛存栏在1500头左右。1958年耕牛折价归社,限制私人养牛,存栏连年下降,1963年只有989头。1964年开始回升,余姚县政府与江、浙、沪有关县市签订了耕牛调剂协议,镇内每年有农民从上海的南汇、川沙、崇明等地购入,1965年耕牛存栏1543头。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畜力使用渐少,存栏不断下降,1969年904头,1972年852头,1979年793头,1983年630头,1986年224头,1996年121头,2002年57头。
  养羊是农家副业之一,但由于其经济效益差于其他副业,发展缓慢,数量不多,仅限于零星饲养。新中国成立初镇域羊存栏在200头左右,主要品种为山羊、绵羊。1958年478头。1960年至1966年为养羊生产的鼎盛时期,羊存栏稳定在700~1400头左右,其中1963年达1860头。以后由于“封山育林”、取消奖励、经济效益低下等原因,存栏逐年下降,1968年仅存栏200头。1970年以后有所回升,1975年存栏543头。但由于养羊效益太差,以后又逐年走低,羊存栏数1980年291头,1990年311头,2002年111头。1992年大山村从四川引进黄羊22头。1995年童岙村社员从安徽一次购入山羊55头。2000年石堰村村民从河南引进山羊106头,终因饲养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下而夭折。
  兔
  清光绪《余姚县志》已有养兔记载。新中国成立初,镇域兔饲养量不过百数,以肉用兔为主,主要品种:中国白兔。1956年开始推广长毛兔,以后逐年递增。1962年兔存栏达1300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于兔毛收购价下降,养兔生产低落。1973年全镇存栏2334只,产兔毛2280斤。1978年,养兔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79年存栏4711只,其中长毛兔4601只,产兔毛5340斤。1980年增加到6129只,其中长毛兔5971只,产兔毛4970斤。1981年达到7443只,创历史最高记录。此后由于国内兔毛市场价格变化,养兔生产曾几度起伏。1982年兔毛出口疲软,库存大量积压,价格下跌,年末存栏下降到5359只,其中长毛兔5301只。1984年跌至2625只,产兔毛2888斤。1985年兔毛罕缺,价格回升,同时德国纯种兔的引入,使原有品种得到改良和提高,长毛兔饲养量迅速上升,年末存栏数达8615只,比1981年增加1272只,创历史新高,并收购兔毛10400斤。
  1986年下半年开始,兔毛出口再次出现疲软,年末存栏数降到5385只,并出现一股杀兔风,到1989年长毛兔仅存栏295只。90年代初开始推广肉用兔,相继从萧山、武义、山东等地引进肉兔,品种主要有日本大耳兔、哈白兔、新西兰兔等,1992年存栏1575只,其中肉兔1205只。1993年存栏1855只,其中肉兔1375只。由于肉食品消费中传统习惯等原因,兔肉销售对象和销售范围有限,经济效益不明显,养兔生产连年下降。至1998年,仅存长毛兔250只。2000年各地兴起养獭兔热,獭兔是一种典型的皮用型兔。优质獭兔皮在国际市场上畅销。2001年,全镇有养兔专业户16户,年末存栏2731只,其中獭兔饲养户12户,存栏獭兔2430只,生产獭兔皮1800余张,价值5万元。2002年年末存栏2960只,其中獭兔2700只,生产獭兔皮3000张,产值6.9万元。
  第二节 家禽
  养禽历来是全镇农村的一项传统家庭副业,自哺、自养、产蛋食肉兼顾,但以自食为主,多余部分销售市场以换购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1978年以后,养禽专业户出现,从此,养禽业逐步走上商品化道路。
  鸡
  80年代以前,饲养方式以散养为主,主要品种是血统混杂的本地鸡和杂交鸡,如芝麻鸡、萧山鸡、芦花鸡等,饲养期较长。芝麻鸡蛋、肉兼用,有一定声誉。1980年以后养鸡专业户崛起,鸡群迅速扩大,从每批次一二百羽增加到每批次五六百羽乃至一二千羽。饲养方式从传统的放养改为圈养,养鸡生产从此从家庭副业迅速向专业化、商品化转变。先后引进快速型肉用鸡品种,主要有:白洛克、AA、星波罗、海佩科、红宝等。1983年养鸡专业户12户,养鸡1.283万羽。1988年增加到32户,养鸡12万羽,其中种鸡专业户1户,存圈AA种鸡1000套,提供种蛋15万枚。1991年养鸡专业户发展到55户,养鸡13.2万羽,其中种鸡专业户2户,存圈AA种鸡3000套,蛋鸡户3户,存圈伊莎蛋鸡3000羽,年产商品鸡蛋19吨。1993年达75户,其中肉鸡72户,18.6万羽;种鸡2户,3000套;蛋鸡1户,1000羽。创养鸡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石堰村就有肉鸡户7户,养鸡4.5万羽。1994年鸡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涨价,鸡价下跌,养鸡效益下降,虽有养鸡专业户126户,但养鸡量减少到15.6万羽。1995年专业户降至69户,养鸡跌至10.79万羽。1996年回升到16.92万羽。嗣后随粮鸡比价影响,消费需求变化出现波动,1999年伍梅村蛋鸡专业户存圈6200羽,当年开产3000羽,产蛋37.5吨,产值17.5万元。至2001年,养鸡专业户110户,其中肉鸡户108户,养鸡8.43万羽;种鸡户1户,AA鸡5000套;蛋鸡户1户,存圈8000羽。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快速生长鸡被冷落,饲养量逐年下降。有人尝试从圈养向鸡群放牧转变,于是山地放牧鸡受到消费者欢迎。2002年养鸡专业户144户,养鸡12.5万羽,其中肉鸡户142户,养鸡11.65万羽,其中山地放牧养鸡户51户,饲养山地鸡4.2万羽,主要品种:三黄鸡。
  相士地村胡银桥1984年创办市金鹰养殖场。从1987年开始专业饲养AA种鸡,至2002年累计饲养4万套,共计提供种蛋600万枚。1997年下半年筹建哺坊,次年2月投产。2002年入孵种蛋140万枚,生产雏鸡115万只,实现种鸡饲养,苗禽孵化一体化经营。
  鸭、鹅
  鸭和鹅都是水禽。共同的特点:离不开水。
  最初的养鸭专业户养“大阵鸭”,一只看鸭船、一根鸭梢竿,东南西北,赶水放牧,一般100~200羽规模,成本轻,劳动强度大。当家品种:绍兴麻鸭(绍鸭)。1978年在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针指导下,家禽生产发展较快。1982年全镇养鸭专业户16户,年末存圈3220羽,户均210羽。1983年政府号召发展蛋鸭生产,蛋鸭专业户增加到19户,饲养蛋鸭8458羽,生产鸭蛋17.4万斤,1984年继续增加到51户,鸭群扩大到28530羽,户均530羽,生产鸭蛋58万斤,1984年鸭蛋滞销,蛋价最低跌到每公斤1.60元,对鸭农的打击很大。1985年蛋鸭专业户降至38户,鸭群减少到11465羽,户均300羽。随着养鸭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从放鸭到圈养,鸭群规模扩大,产蛋率提高,1988年蛋鸭专业户31户,鸭群增加到19176羽,户均620羽。下半年蛋价再次下跌,杀鸭风骤起,1989年养鸭户9户,鸭群5000羽。1993年恢复到22户、13020羽。1994年饲料涨价,粮蛋比价失衡,蛋鸭专业户减少到17户,鸭群5700羽。1995年跌至2880羽。1996年蛋价有所稳定,养鸭户增至25户,鸭群10600羽。2002年蛋鸭专业户8户,鸭群11300羽。80年代末,先后引进肉用鸭,主要品种:番鸭、北京鸭。番鸭年饲养量5000~10000羽。2002年,兰天养殖场(长埭村)饲养北京鸭4.5万羽,出售商品鸭4万羽。
  鹅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均为零星饲养3~5羽,自哺自养。到60~70年代,东湖村有1群种鹅50羽,雏鹅销往余姚、丈亭、宁波等地。1982年,种鹅户1户,存圈80羽,
  1986年5户,325羽,1997年5户,500羽。品种:浙东白鹅。1998年提出种草养鹅,种鹅户兼养肉鹅。1999年养鹅专业户16户,年末存圈1765羽,其中种鹅兼养户6户,种鹅750羽,销售肉鹅2500羽,种植黑麦草8亩(0.53公顷)。2001年养鹅专业户12户,存圈5251羽,其中种鹅兼养户8户,种鹅1100羽,种植黑麦草15亩(1公顷)。2001年末鹅群因感染禽流感,导致2002年种鹅数量严重受损,养鹅户13户,存圈4680羽,其中种鹅户1户,种鹅450羽。种植黑麦草20亩(1.33公顷)。
  第三节 养蜂
  养蜂业概况
  养蜂业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明代刘基《郁离子》一书写到养蜂的好处时说“不出户而收其利”。意思是养蜂不占耕地,投资小,花工少,坐在家里就可以收益。因此,养蜂业被誉为空中农业,甜蜜的事业。
  镇内饲养的蜜蜂主要有中华蜜蜂(即中蜂)和意大利蜂(即意蜂)两种。中蜂是土生土长的蜂种,意蜂是当前的当家蜂种。
  新中国成立初,镇域养蜂甚少,只有少量中蜂。山区农民用蜂桶土法收集后,定地饲养,并割巢取蜜。60年代中期,在引进意蜂并传入活框蜂箱和饲养新技术以后,养蜂业逐渐发展。1960年蜂群不满10群,1967年发展到60多群,“文化大革命”时期把个体蜂场转为集体,影响养蜂积极性,养蜂业步入低谷。1972年后,集体蜂场承包给个人经营,收入交生产队记分,养蜂业得到较快发展。1978年在“决不放松粮棉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针指导下,镇域蜂群发展到1899群。养蜂业开始向专业化方向迅速发展,1980年养蜂3224群。1987年蜂群陡增至5249群,养蜂户118户,养蜂人员240人,全年生产蜂蜜76.6万斤,蜂王浆7.14万斤,花粉5200斤,蜂蜡10600斤,创造产值165.3万元。1988年蜂群扩大到7176群,创养蜂史上最高记录。童岙一个村就有养蜂户103户,从业人员160人,养蜂4165群。1990年以后,由于蜂产品价格走低,养蜂成本上升,养蜂生产连年下降,1995年跌入历史低谷,尚存蜂群1299群,养蜂产值71.4万元,仅为1987年的三分之一。后随着蜂产品价格回升,养蜂生产复苏,1999年蜂群3665群,产值152.5万元。2001年增加到4010群,养蜂户达41户,从业人员90人,生产蜂蜜303吨,蜂王浆14.6吨,花粉4吨,蜂蜡2吨,创产值223.8万元,是1995年以来最好的年份。2002年养蜂3590群,产值175.9万元,其中童岙村有26户,养蜂2800群,年产值137.2万元。
  横河镇(域)养蜂情况
  养蜂方式
  养蜂分为定地饲养和转地饲养两种方式。养蜂爱好者利用庭院房前屋后养蜂,少者3~5群,多者20~30群,生产少量蜂蜜和王浆,既可自食,也可销售,这便是定地饲养的由来。定地词养主要是利用本地蜜源:早春油菜、夏秋棉花、蔬菜、瓜果、冬初茶花等。随着耕作制度变化,为解决花源面积减少和日益扩大的蜂群之间的矛盾,转地饲养成了养蜂人的选择。转地饲养分小转地饲养和大转地饲养。小转地伺养是指以当地蜜源为主,附近地区包括邻县主要蜜源为补充的词养方式,主产王浆,兼收蜂蜜。可利用的主要蜜源:春季为油菜、蚕豆、紫云英;秋季为棉花、乌桕、茶花等。大转地伺养是走南闯北、风餐露宿、追花夺蜜的放蜂方法。可以衔接全国各地的大蜜源花期,获得更多的蜂产品。紫云英、洋槐、柑橘、荔枝、椴树、荆条、野桂花等数十种植物是大转地伺养可利用的主要蜜源。
  大转地路径图:
  1.本地春繁—(4月底5月初)安徽—江苏—甘肃—青海一(9月底)返回家乡;
  或江苏—内蒙—(9月底)返回家乡;
  或江苏—黑龙江—(9月底)返回家乡。
  2.本地—(元月初)江西春繁—江苏—甘肃或河南—青海—返回家乡;
  或江苏—黑龙江—返回家乡;
  3.本地—(11月)四川或广西春繁。
  第四节 家禽孵化
  孵化方法
  镇内孵化家禽原始方法是利用母禽抱孵的生理特性进行自然孵化,这是农村家庭常用的孵化方法。这种自然孵化的方法不需要投资,但生产雏禽少,比如孵化一次,雏鸡10~20羽,雏鹅10羽,只限于零星饲养。人工孵化民国时已广泛采用,是利用人工设备炭火增温的孵化方法,适用于工厂化大批量生产雏禽,这便是哺坊。传统的人工孵化方法有炕孵法、缸孵法和桶孵法等。70年代后使用电孵化器,有平箱孵化法和温室孵化法。孵化设备有孵化器、摊床两部分组成,摊床建在孵化器上方,一般两层,上下层间距为60~80厘米。人工孵化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孵化前半期(1天至10~12天),鸡胚依靠热源(电能)供温孵化,第二阶段为孵化后半期(11~13天至出雏),将胚蛋移到摊床上继续孵化至出雏。上摊床时间掌握:禽蛋孵化期÷2+1天,如鸡11~13天。
  镇内的电孵化器哺坊多采用箱式孵化器。根据禽蛋胚胎发育所需条件不同,分孵化和出雏两部分,统称孵化器。孵化部分是从种蛋入孵至出雏前3~4天胚胎生长发育的场所,称入孵器;出雏部分是胚蛋从出雏前3~4天至出雏结束期间发育的场所,称出雏器。
  生产雏鸡的哺坊多采用箱式孵化器,生产雏鸭的哺坊,箱式孵化器上置二层摊床。
  鹅的孵化仍沿袭自然孵化法,一只母鹅一次孵蛋10~12枚,年产雏鹅30只。
  孵化企业
  龙南公社牧场哺坊地址在横泾河村,时间为1980~1986年。孵化器为慈溪-5000型,仿照市食品公司哺坊孵化器自行设计制造。生产雏禽以鸡为主,雏鸭约占三分之一。孵化器1980年2个,1982年以后4个,容蛋量5000只。年生产雏禽13万只~16万只,产值5万元。生产季节5~8月,时间4个月。
  慈溪市王家畈哺坊 地址在王家畈村,1987年始办,有4个孵化器(萧山-10300型),以后孵化器陆续增加,1998年增加到6个,2000年又增加2个,2002年共10个,容蛋量10300只。孵化品种:雏鸭。年生产能力50万只,2002年创产值40万元。生产季节1~4月、7~9月,时间6个月。2000年将孵化器热源由电能供温改装为锅炉热水供温,可节约电费50%。
  慈溪市金鹰养殖场 地址在相士地村。创办于1984年,是一家专门从事AA种鸡饲养的种禽场。1998年2月为种鸡场业务发展需要办起了哺坊,孵化器为萧山-10440型。1998年孵化器6个,出雏器2个,容蛋量10440只。2001年哺坊改造,又增加孵化器2个,并经技术改造后孵化器内温差从原来的<0.5度下降到<0.1度,大大提高了孵化质量。2002年入孵鸡蛋140万枚,生产AA苗鸡115万只,年产值150万元。
  第五节 疫病防治
  各种畜禽疫病历来常有发生,猪瘟、猪丹毒、鸡新城疫、禽霍乱、牛急慢性胃肠炎、牛急性瘤胃鼓胀病、尿道结石等等。急性猪丹毒、猪瘟、鸡新城疫常致猪、鸡大批死亡。
  新中国成立以来,畜禽疫病虽仍不断发生,有的疫病还是本地区首次发生,但逐步得到控制。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颁布,动物防疫工作有法可依,步入法制化轨道。
  重大疫情
  猪瘟,又叫烂肠瘟。一年四季都可发生。50年代流行比较严重,60年代得到控制。1990年以后由于镇内母猪饲养量大幅减少,大量苗猪从外地流入,也带入疫源,疫情重起。1992年到2002年间有5年发生猪瘟,共有疫点21个,死亡生猪330头。其中1994年童家岙村流行猪瘟,11户养猪户,63头生猪因病死亡。
  猪丹毒,俗称红斑痧。1952年至1957年发病率最高。1956年今彭南、梅湖、梅园村一带发病较为严重,生猪死亡200余头。以后仅有少量发生。
  生猪口蹄疫,人畜共患病。1994年3月在上横江村一养猪户猪场发现口蹄疫病猪2头,这也是镇内第一次发生口蹄疫病例。结果,扑杀同群猪32头。至2001年,共发生口蹄疫疫情26起,发病212头,扑杀同群猪383头,直接经济损失达12万元。其中1997年发生14起,发病56头,扑杀同群猪107头。2002年未发生新的疫情。
  猪兰耳病,全称猪繁殖和呼吸道障碍综合症。第一次发现病例是在2000年11月,石堰村一个养猪户的猪场里发病8头,死亡6头。后呈逐年递增趋势。2001年疫点3个,发病34头,死亡4头。2002年有疫点2个,发病77头,死亡17头。
  猪气喘病,由外地引种而传入该病。1959年相继在部分集体牧场发生,病猪多达数十头,死亡十几头。以后有所控制。90年代以来发病有上升态势,规模猪场几乎无一幸免,一旦感染,无法根治,特别是冬春季节,天气骤变,很容易造成病猪死亡。1992年到2002年间共发生气喘病1500多头,死亡518头。
  猪传染性胃肠炎,1982年以来冬春季节普遍流行,年发病数高达千头以上。
  仔猪水肿病,1981年以后,每年都有发生并死亡。1984年童岙、梅湖、马堰、秦堰、相士地、湖清垫、天香桥等19个村发生仔猪水肿病,发病267头,死亡189头,死亡率高达71%。现仍有零星发生。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50年代到60年代呈满天星流行。70年代疫情有所控制。80年代以后基本得到控制。
  禽霍乱,70年代末期普遍发生流行,鸡、鸭、鹅均遭感染。1981年到1986年成为家禽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至今尚未灭迹。
  禽流感,人畜共患病,2001年末在西湖畈鹅群中首次爆发。当时大山、伍梅、秦堰村养鹅专业户在西湖畈放牧的鹅群陆续出现病鹅。相继童岙、梅湖村的鹅群发生类似病情。与此同时,鸡、鸭也开始被感染。共发生禽流感5262羽,其中鹅3600羽,死亡率100%。2002年兰天养殖场北京鸭感染禽流感2000多羽,损失2万余元。
  牛炭疽,1954年乌山乡第七村发病1头,死亡1头。
  牛恶性卡他热,1968年秦堰村发病1头,死亡1头。
  牛流行性感冒,1957年、1967年、1972年曾有过三次流行,其中1972的发病牛64头。
  兔瘟,1984年发病死亡400多只。1985年东畈、彭桥、建山、乌玉桥等10多个村的养兔户发生兔瘟,病兔多达1000只,死亡800多只。经防治,现基本控制。
  除上述危害大的疫病外,还有仔猪白痢、猪肺疫、猪弓形体、鸡法氏囊炎、雏鸭病毒性肝炎、球虫病、小鹅瘟等等。
  主要防治措施
  从前发生畜禽疫病只是挂艾条、菖蒲,其实任其自生自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以下为主要防治措施:
  防疫 自1953年起,对严重危害畜禽健康的传染病实施了免疫预防注射,如猪瘟、猪丹毒、牛炭疽、鸡新城疫等,即春、秋两季突击防疫。60年代预防注射密度:猪瘟90%,猪丹毒80%,鸡新城疫10%。1982年改革防疫制度,将春、秋两季防疫改为春、秋两季突击防疫和平日补针相结合,做到随时补栏随时补针,不留免疫死角。到90年代,防疫注射率猪瘟96%,鸡瘟80%,生猪口蹄疫60%。2000年起,防疫注射率猪瘟96%以上,生猪口蹄疫90%。同时建立免疫档案,开始执行生猪、菜牛“准运证”管理。2002年6月实施生猪免疫标识制度,重点加强规模猪场的防疫管理。
  疫情报告 1979年疫情报告制度建立,按季向市畜牧兽医站报告。发生重大疫情及时上报。90年代按月向市畜牧兽医站报告,疫情一旦发生,根据“早、快、严”原则及时处理。1994年镇内发生生猪口蹄疫,立即采取封锁、隔离、消毒、扑灭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避免造成重大损失。1998年起实施向市动物防疫监督所报告制度。
  检疫 1986年3月起在横河农贸市场开展白肉检验(疫),同年5月起在石堰、龙南、彭桥农贸市场实施白肉检验(疫)。设检验点4个,从事肉检人员9人。1987年共检验猪肉2.5万头次,家禽0.9万羽,检出病猪15头,病禽500多羽。1996年1月在横河农贸市场首次检出人畜共患之囊虫病猪1头。1996年9月26日起对屠宰生猪实施宰前检疫、宰后检验,驻横河屠宰场从事检疫人员2人。至2002年,累计检疫生猪15.8万头,检出病害猪肉、死猪506头,淘汰母猪63头,病变内脏69副,检出率0.4%。2002年8月开展生猪产地检疫,8~12月份共检疫2685头,检出病猪2头。
  兽医组织
  新中国成立前,农村缺医少药,民间兽医以阉割技术为主,串乡入户为农户畜禽阉割,仅有石堰乡杨家炎、龙南乡徐品道等少数“牛郎中”,横河镇胡桂奋用针灸和中草药兼治一般牛病。
  1952年余姚县畜牧兽医工作者协会成立,镇域有4名阉割人员参加。同年横河区畜牧阉割小组成立。1955年区农技站成立始配畜牧干部。1958年横河大公社畜牧兽医站成立。1961年横河区畜牧兽医站建立。1965年区站解散。1968~1982年镇内原彭桥、龙南、石堰、横河4个人民公社各设有畜牧兽医站1个,共有民间兽医10人,培训大队防疫员54人,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动物防疫网络。公社畜牧兽医站有三种经济模式:第一种工资制,兽医工资由公社支付;第二种自负盈亏,年终由公社给予适当补助;第三种是自收自得的个体户。1982年横河区畜牧兽医联站成立,共有兽医15人,畜牧干部2人。1985年市畜牧兽医联站成立,横河区畜牧兽医联站成为市联站成员。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市、区联站”撤销。同年横河镇畜牧兽医站成立。现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7人,其中高级兽医师1人,农民技师5人,农民助理技师1人。上述7人,部分兼有双重职业资格,其中经国家职业资格认定的动物检疫员5人,动物疫病防治员4人。高级兽医师王新钿所著的“王浆高产意蜂的引种试验和推广”、“克隆化N-79鸡新城疫弱毒苗的推广应用”,分别获1989年宁波市农业丰收二等奖与1991宁波市农业丰收四等奖。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