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茶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33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茶叶
分类号: S571.1
页数: 4
页码: 460-4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茶叶分布、品种与生产、管理技术、幼龄茶园定型修剪标准、茶叶产量、产值与制茶等情况。
关键词: 横河镇 茶叶 分布 品种

内容

茶叶分布、品种与生产
  茶叶原为野生植物,汉、唐时期已为人类利用作饮料。明蒋劝能在《姚邑赋》载:“夸于《茶经》,厕于贡帙,嗟陆羽之未逢,致鉴味之独轶。”镇域山地野生茶叶由来甚久,且早为先民种植、饮用。新中国成立前后,山村农民多植于村旁山坡,春季摘嫩芽,手工炒制,或自用,或出售。1966年以后茶叶生产发展较快。1970年全镇茶园面积达1045亩,到1983年有茶园面积1895亩,其中原龙南乡1235亩,横河乡241亩,石堰乡243亩,彭桥乡176亩。面积最大的村为童岙村,313亩。主要茶树品种有鸩坑种、铁观音、福鼎白毫等。茶叶生产由1966年以前的村旁山坡零星种植,粗放培育,发展到集中连片栽培,专业队培育管理,茶叶栽培管理技术有了较大提高。
  栽培技术
  茶园一般选择在土层较厚的红黄壤缓坡山地上,开山整地后种植。植前开土深一尺左右,沿水平线筑畦,畦宽从外堪至里边沟4.5尺,畦侧立成梯形。栽培采用直播或移植两种方式,以直播为主。栽植时,先在畦中间开沟,深施基肥(用人粪、栏肥或堆肥40担/亩,或用腐熟菜饼100斤/亩和过磷酸钙20斤/亩)。基肥上覆土5寸后,以株距1尺定位打孔,直播茶籽,覆土半寸。或移栽茶苗,深度超过原苗土掩盖线1寸,踏实覆土,浇足稀薄粪便。直播以秋季播种为好,移植季节在早春2月。
  管理技术
  幼龄茶园管理:茶叶种植后,前4年为未开采的幼龄茶园。其管理工作:一是每年夏至至白露,要多次除草松土,铺草遮荫,浇稀薄肥水,及时防病治虫。叶发芽前进行一次定型修剪,二是第二年起前四年,每年早春对茶树进行定型修剪:
  幼龄茶园定型修剪标准
  采摘茶园管理:开采后的茶园管理以肥培、治虫、采摘、修剪为重点。其方法:一是每逢秋冬结合深翻茶地,施足长效栏肥、厩肥。早春发芽前施好速效催芽肥。夏、秋茶采摘前看天看地施薄肥水或喷叶面肥。二是春、夏、秋季均要及时防治茶毛虫,卷叶蛾、茶蓑蛾、茶尺蠖、茶蚜虫、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虫害。三是采摘时要做到养蓬与采茶相结合,新开采茶园以养蓬为主,采顶养边。成林茶园一般采芽留1叶,以利夏、秋茶生长。成林茶园还须每隔1~2年进行一次轻修剪,修剪深度为剪去树冠表层1~2寸为宜。四是衰老茶园可采用重修剪或台刈方法来改造更新,重修剪、台刈要与深翻茶地、重施基肥相结合。重修剪、台刈在早春进行,视茶树衰老程度,可剪去茶树树冠高度的1/3、1/2、2/3,离地面1.2尺左右。
  茶叶产量、产值与制茶
  茶叶产量、产值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而增加,制茶工艺设备因此而改进。镇域茶叶生产在1988年前后达到高峰,年产量在135.47吨左右。年产5吨以上的村有伍梅、童岙。后因茶叶滞销,价格下跌,部分茶园荒芜,茶叶生产一度下滑。1992年全镇茶叶采摘面积由1977年的1895亩下降到1076亩(71.73公顷),此后逐年回升,制茶形式改珠茶为龙井茶,茶叶品质、价格大幅度提高。2002年茶园采摘面积回升到1634亩(108.93公顷),年产量108.93吨,产值294万元。
  制茶,1966年以前手工制作烘青茶(条干)。1969年逐步推广杀青、揉捻、二青、炒干全过程用机械制茶,品种改为珠茶。初制茶叶由横河区供销社收购,后调绍兴茶厂精制,由外贸公司销往国外。1987年创办横河茶厂,收购本地初制珠茶,还向嵊县等地收购茶叶,加工精制后,通过杭州等外贸公司出口国外,后因管理不善而停产。1994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准提高,对茶叶质量要求随之提高。大山村开始引进杭州龙井茶制茶工艺,并引入一批乌玉早等新品种,采用有机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相配套,提早产茶季节,提高茶叶质量。时大山村茶园面积190亩(12.67公顷),年产值65万元。2004年1月,童家岙茶场由个人承包后,将250亩(16.67公顷)茶园改造为不使用农药的有机茶,新开发良种基地100亩(6.67公顷),引种“乌牛早”、“浙农139”、“浙农137”、“苦丁茶”、“白茶”等优良品种。采用全过程机械制茶。申报注册商标为“烛湖牌慈溪南茶”。现杭州龙井茶工艺在全镇得到推广,茶叶价格产值大幅度提高,荒芜茶园逐年垦复。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