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棉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32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棉花
分类号: F326.12
页数: 7
页码: 428-4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棉花情况,分别记述了历代棉花生产概况、新中国成立后棉花生产等。
关键词: 农业 棉花 棉铃虫

内容

第一节 历代棉花生产概况
  横河植棉迄今有700多年历史。元代镇域彭桥一带产棉织布已有较大名气。清光绪《余姚县志》引录乾隆六十年(1795)《修助海侯庙碑记》记载:“姚邑之北乡濒海,沿海百四十余里,皆植木棉,每至秋收,贾集如云,东通闽粤,西达吴楚,其息岁以百万计,邑民资是以生者十之六七。”棉花已为农民赖以生活的主要农产品。《续修四库全书》通属种棉述略记述:“浙花出余姚,棉少重二十而得七,吴下种大都此类。”横河地区为民国时期余姚县棉花主要产地之一,以“姚花”驰名棉业市场。抗日战争时期,棉花滞销,棉价暴跌,出现“一斤棉花一斤米,卖卖出眼泪,不卖饿肚皮”的惨景,农户多自行纺织土布外销。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对棉花生产在经济政策和物资供应上都给予扶助和优惠,同时改善农田设施,改进棉花栽培技术,推广优良品种,棉花生产得到较快发展。
  1955年,国家农业部召开南方七省产棉区的干部、劳模、棉花专家共38人参加的现场经验交流会,此后不久县、区、乡始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棉花生产。1958年,横河8162亩棉花,总产82.6万斤,亩产101斤,有史以来亩产头一年上百斤。60年代和70年代,棉花亩产一直徘徊在100斤上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调动了农民植棉积极性,加之新技术的应用,气候有利于棉花生产,1984年10357亩棉花总产199.66万斤,亩产高达193斤,为植棉史上第一个高产年。
  1985年以后,棉花种植面积改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取消棉花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植棉经济效益明显低于其他经济作物,1989年植棉面积锐减至5281亩(352.07公顷),总产降到238.6吨。2002年植棉面积仅50亩(3.33公顷),总产4.4吨,横河的棉花种植进入南宋以来的低谷。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棉花生产
  植棉制度与结构调整
  横河属大古塘以南稻棉轮作地区,明代已应用稻棉轮作以恢复地力。东横河南北两岸20个行政村,计稻棉轮作面积23000亩。60年代以来,常年种植棉花面积11000亩左右。稻棉轮作制度,是有利的自然条件和农民生产实践的结果。这一带为粉泥田土种,母质为浅海沉积物,是滨海水网平原过渡带的潴育型水稻土,质地以重壤为主,PH值6~6.5之间,地下水位一般在40~60厘米之间。因离河较近,排灌条件较好,历年的实践证明,实行稻棉轮作有利于改良土壤,减轻病虫危害,提高粮棉产量。据1983年土壤普查测定:稻棉轮作区,平均有机质含量2.51%,比纯棉区高1.18%。据1984年调查稻作后的棉田,棉花根病率为34%,比连作棉田的67%减轻33%,而对抑制枯萎病效果更好。
  1983年全面实行土地承包生产责任制以后,棉农从经济效益出发,开始在棉田套种四季豆、番茄和早玉米等作物;面积也开始缩减,如彭桥乡的棉花面积由1984年的1482亩,到1990年调减为300亩,其余用来改种草莓和水稻。稻棉轮作开始向高效农业发展。
  品种更新、繁育、推广
  民国以前至新中国成立初,品种全是中棉(亚洲棉),主要有大篰(大苞或大树)种、小篰(小树)种及南阳(南翔)种。
  民国8年(1919)冬,浙江省实业厅在龙泉乡马堰租地60.8亩,筹建省立棉种试验场;17年(1928)4月改名省立棉业改良场,租地101亩。曾先后从外地引进并推广鸡脚棉(原产江苏南通)、百万棉(系金陵大学农场选育)、脱字棉、德字棉531(原产美国)等优良品种。22年(1933)4月,合作棉场在马堰建立,县立农业改良场的120亩湖田并入省棉业改良场。24年(1935)春,马堰、秦堰、石堰3个乡定为棉业改良实验区,推广种植百万棉3167亩,亩产皮棉72.4斤,售价比中棉高三成。
  1955年横河开始推广德字棉531。60年代推广岱字棉15号,70年代推广中棉所5号、鄂光棉、协作2号、沪棉204、徐州142等品种。1968年蒋家河大队发生枯萎病、后逐年在各大队扩散,对棉花生产带来影响。1978年由余姚县农业局组织横河公社率先从河南新乡引进86-1棉花新品种,试种成功,后逐年扩大,从而以推广防病品种这一办法,克服棉花枯萎病的危害。1986年,县种子公司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引进中棉12原种300斤,在石堰乡王家竹堑村试种14.9亩。1987年试种面积扩大到永福、马堰和王家畈等村,计513.58亩。横河区农技站在各乡搞了比较试验,并由彭桥乡天香桥3队植棉劳模胡振康进行了丰产性试种,面积1.2亩,亩产皮棉240斤。一致认为该品种早熟高产,兼抗枯萎病,衣分高、烂桃少、适应性较强,受到棉农欢迎,迅速得到推广。
  栽培技术
  棉花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使棉花早发,达到早现蕾、早开花结铃,早熟、高产、优质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棉花播种方式的改革,其播种季节、密度、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相应得到改进和提高。
  播种方式
  点播、条播:1949年以前,横河稻棉轮作区均采用点播养双株。新中国成立初期被条播取代。1984年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时,相应采取过点播,后被尼龙方格育苗移栽代替。
  营养钵育苗移栽:1958年学习湖北省麻城县育苗移栽经验后,在“大跃进”时,被硬性推广。其方法是利用磷肥和畜肥拌成营养土,用制钵器或制钵机将营养土制成土钵,将棉籽播在钵上育苗。当时由于生产上瞎指挥,国内尚未开始生产农用尼龙薄膜,保温设施差,过早播种,致使烂籽、死苗严重;加上工序复杂,化工多,后被淘汰。但其技术仍沿用至今,用于西瓜秧育苗移栽等。
  尼龙搭棚方格育苗移栽:70年代初,横河区农技站在彭桥乡联兴大队3队进行试点,采用河泥拌磷肥、畜肥在棉田里平铺做苗床,棉籽催芽播种,尼龙搭棚覆盖。出苗后在晴天适时揭膜炼苗,1~2张真叶时移栽。试种8亩,亩产120斤,比露地棉增产25%。80年代全面普及此方法。
  地膜覆盖栽培:1984年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棉籽点播后覆盖地膜,出苗后及时破膜。遇高温天气防烫苗,出苗后生长较快,必须适时追施肥料,防脱力早衰。据横河区农技站对覆膜与不覆膜地温观测:5厘米地层平均温度,覆膜24.3℃,比露地不覆膜21.3℃要提高3℃,能促使棉苗根系生长。后因取消了对地膜的补助款,棉农感到成本高,苗期不易管理,仍被尼龙搭棚方格育苗移栽替代。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一直沿用至今,用来瓜、菜等作物的防冻与快速栽培。
  播种季节 亚洲棉一般在立夏至小满播种,采取点播。后随德字棉531等新品种的推广,播种季节提早到4月下旬至立夏前。自70年代开始推广尼龙覆盖方格育苗移栽后,棉花播种期提早到3月下旬至4月初。
  密度 亚洲棉(中棉)每亩种植6000~8000株,陆地棉(德字棉531)每亩种植3000~4000株。
  70年代中后期,曾推广过矮秆密植早打顶栽培方法,每亩种植密度达7000~8000余株。
  尼龙方格育苗移栽的每亩种植密度,自开始推广时的5300株,降低到3500株左右。随着植棉技术水平的提高,部分棉田每亩种植密度为2500株左右,仍能取得较高的产量。
  施肥50年代,棉田基肥以苜蓿、河泥为主,每亩5000斤。追肥有棉饼、豆饼、人粪尿、灰肥等,每亩折标准肥12担(每担标准肥按含磷0.4斤、氮0.5斤、钾0.5斤计算)。
  60年代逐步形成“施足基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长铃肥”的施肥原则。以后又发展了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配合施肥等技术。用肥量一般为尿素40斤、过磷酸钙25斤左右,加施适量钾肥。
  尼龙方格育苗移栽推广以后,每亩密度降低,棉株个体较大,为防止棉花在盛蕾初花期徒长、后期脱力,采取“抓两头,控中间”的施肥方法,即在全程总施肥量中基肥占22.9%、苗肥占8.6%、花铃肥占68.5%。
  科学管理
  原石堰、龙南、横河和彭桥4个乡镇,棉花亩产长期来难以上百斤。自70年代开始改进植棉技术,推广尼龙方格育苗移栽以来,棉花平均亩产由原来低于100斤提高到120斤左右,平均增产20%。1980年至1986年平均亩产稳定在120~130斤之间。1984年4个乡镇平均亩产皮棉193斤,最高的彭桥乡1482亩棉花亩产达197斤,表现了棉花尼龙方格育苗移栽在稻棉轮作地区的增产优势。
  70~80年代,棉花栽培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为:
  (1)在棉花播种出苗期,及时扶理好春花作物,对前作蚕豆、大小麦等进行缚、拦、扶、扎,并搞好清沟排水,削地除草,或喷拉索、杀草丹、草甘磷等除草剂除草。出苗后施苗肥,分批间苗、补苗。
  (2)春花收割后,即翻土埋茬、清沟培土,同时对棉苗行间削地除草。在棉苗2~4片真叶时,按密植要求定苗、补苗。
  (3)当棉株生长到可辨别出果枝与木枝时,及时、多次地摘除木枝。棉株开花到距顶部5~6档,红茎上升到距顶部3~4档、顶端生长点刚冒尖时,摘除棉株脑头,称打脑。
  (4)生长旺盛的棉田,在植株生长到盛蕾期与盛花期可分别各喷一次10~30PPM的矮壮素,每亩用量1~2克,控制其生长。还可用剪空枝、摘中下部主秆上叶片和老叶等方法,增加通风透光。
  (5)在棉株结有2~3个硬桃时,深施、重施花铃肥。一般采用沟施或穴施法,用肥量占棉花全程总肥量的68%左右。结合施肥,挖深沟、培土。
  (6)若连续遭受阴雨天气,应清沟排水,摘除植株上的黄叶,剪除空档枝。若夏季高温、干旱严重,棉株出现严重缺水症状时,应选择早、晚进行灌水抗旱,灌水不上畦头,只沟灌不漫灌。
  (7)花铃后期,用1%~2%的尿素或过磷酸钙作根外追肥,以提高上部果枝结铃率和增加棉铃重量。
  (8)8月下旬,少量棉桃成熟开始吐絮,9~11月为采收期,视棉花吐絮多少与天气情况及时采摘棉絮和烂桃。
  防病治虫
  稻棉轮作地区棉花病虫种类:棉病主要有苗病、角斑病、枯萎病、红叶茎枯病等。棉虫主要有棉红铃虫、棉铃虫、棉蚜虫、红蜘蛛、小地老虎等。
  苗病 属根病的有炭疽病、立枯病,属叶病的有褐斑病、疫病等,每年有不同程度发生。采取预防为主:用稻脚青拌种,出苗后用稻脚青浇根;防叶病,用波尔多液喷雾;农业防治采用深沟高畦、及时扶理春花、早削地松土、早施苗肥等方法。
  枯萎病 在70年代初期开始受害,稻棉轮作制控制了病源扩散,危害较轻。以农业防治为主,采用高产抗病品种,如86-1,中棉12。
  红叶茎枯病 属生理性病害,主要危害棉株上部果枝,减轻铃重。要重视棉田的中后期管理,做好开沟排水,防止早衰等。
  角斑病 镇域地处东南沿海,台风频繁,棉叶易被刮破,导致发病。
  红铃虫 是棉花的主要害虫,常年使棉花损失1~2成。1982~1985年危害较重,损失棉花2~3成。防治方法是消灭和防治好越冬红铃虫。50年代曾采用生物防治,如放养黑金小蜂,取得一定防治效果。
  棉铃虫 1971年曾经大暴发,受害棉田100%。据横河公社旭光大队调查,虫口密度达6791条/亩,株害率84.2%,大、小青铃危害率18.98%,蕾花被害率63.8%,减产30斤/亩~40斤/亩。除采用药剂防治外,还采取人工捕捉、棉田插树枝把诱蛾、点灯诱蛾等农业防治措施。
  红蜘蛛 常年发生,发生轻重与雨水多少、伏旱长短相关,发生时以药剂防治为主。
  棉蚜常年发生,有梅蚜、伏蚜、秋蚜。及时用药剂防治。
  地老虎 危害棉苗以小地老虎为主,也有少量大地老虎。采取糖醋诱蛾,人工捕捉和农药毒杀。
  防治棉花病虫害的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具体有化学、物理、生物、人工、农业等防治方法。化学防治的药剂,60年代用“六六六”、“二二三”、“1605”、“1059”农药为主。70年代多用“敌百虫”、“马拉松”、“敌敌畏”、“甲胺磷”。80年代停用有机氯农药,推广菊脂类农药。60~70年代,生产队喷药量逐年增加,80年代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后,喷施量明显下降。
  健全棉花技术和植保组织。区农技站五六十年代始就配有棉花技术和植保干部各1名。各乡镇农科站配备棉花技术员1名,镇域曾经配1名专职人员负责原4个乡镇棉花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掌握稻棉轮作地区棉花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健全棉花技术和植保组织。区农技站五六十年代始就配有棉花技术和植保干部各1名。各乡镇农科站配备棉花技术员1名,镇域曾经配1名专职人员负责原4个乡镇棉花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掌握稻棉轮作地区棉花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