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杂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32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杂粮
分类号: S51;S52;S53
页数: 2
页码: 424-4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杂粮,横河杂粮品种主要有蚕豆(大豆)、大豆(黄豆)、赤豆、豇豆、绿豆、高粱(黍)、玉米、番薯、荞麦等。80年代以前,蚕豆曾作棉田套种作物之一成片种植,番薯、大豆、玉米次之,其他多为零星种植。
关键词: 农业 杂粮 蚕豆

内容

横河杂粮品种主要有蚕豆(大豆)、大豆(黄豆)、赤豆、豇豆、绿豆、高粱(黍)、玉米、番薯、荞麦等。80年代以前,蚕豆曾作棉田套种作物之一成片种植,番薯、大豆、玉米次之,其他多为零星种植。
  蚕豆
  蚕豆,当地称大豆。明嘉靖《余姚县志》载:“海堧有罗汉豆。”品种以本地“大白蚕”为主。90年代部分引种“日本蚕豆”,作鲜食用。
  蚕豆不宜连作,往往在棉田与大、小麦轮作栽培。播种期10月20日前后,种子用1‰钼肥浸种24小时后播种,以促其苗期分枝。豆地忌湿,要做好开沟排水,以雨停沟干不积水为要。播种地块一般除草、开沟、做畦,用豆撬打孔穴播,以磷钾肥拌发酵后的人畜粪穴施作基肥。始花期看苗施人粪料每亩约20担。
  春季防病,以喷波尔多液为主。终花期摘除无效分枝。
  大豆
  大豆当地称黄豆,有早黄豆、迟黄豆、油豆之分。品质以迟熟品种为佳。品种有梅黄豆、五月拔、六月黄、八月黄、十月黄、茶青豆等,多为旱地种植。早黄豆在春季播种,迟黄豆在夏季播种,油豆在秋季播种。基肥以磷、钾肥为主,肥沃土壤一般不施氮肥,仅豆苗移栽时施少量氮肥。种籽精选后,可用钼肥或菌肥拌种,整地后穴栽(播)。豆苗出土前喷施除草剂防治杂草。花夹期防虫害。一般亩产400斤左右。
  玉米
  玉米有夏玉米、秋玉米两种。品种有金黄玉米、盤安黄子、丹玉6号、沈丹4号、浙丹1号、苏玉1号、甜玉米、旅曲杂交玉米等。一般以种植夏玉米为主,60~80年代,在天气干旱时,高田无水插种晚稻的情况下,在稻田种植秋玉米。玉米栽培需要充足的氮、磷、钾,耕作时施足底肥,深耕保墒。栽培密度,每亩留苗3000株左右。栽后早削地除草,适时追肥、适时定苗,及时防治玉米螟。抽穗开花期保持土壤湿润。60年代以前,亩产量600~800斤。80~90年代,推广杂交玉米后,亩产量达1200~1600斤。
  番薯
  番薯在清代乾隆年间已在镇域山地种植,民国时当地品种有红番薯、白番薯。50年代后期,引入新品种“胜利百号”,70年代推广“红红1号”,80年代引种“徐薯3号”、“浙薯60-2”。横河地区番薯藏种、育苗需采取保暖措施。藏种一般采用向阳山坡,挖洞穴贮藏,或高墩地挖坑、铺稻草、覆土贮藏。育苗采用底层铺猪、牛栏粪,上面堆土做畦,做成发热性温床,畦上搭棚盖膜的方法。栽培要施足基肥,以高畦单项种植方式为主。栽后早松土除草,早追肥,适时翻藤。一般亩产量2000~4000斤。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