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31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稻
分类号: S511
页数: 10
页码: 414-4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水稻种植情况,分别记述了稻田耕作制度、双季间作稻、双季连作稻、三熟制、单季晚稻、晚稻品种等。
关键词: 农业 水稻 耕作制度

内容

第一节 水稻
  稻田耕作制度
  单季稻(中稻、单季晚稻、单季早稻)
  单季稻是指一年一熟的水稻栽培制度,沿袭年代甚久。清代以前,水稻一年一熟,冬季多空闲田,少量于秋收后播种绿肥、蚕豆、大小麦等。新中国成立初期,这种栽培制度尚占少部分。50年代前期,单季早稻占早稻总面积的20%左右。
  双季间作稻
  清康熙年间(1662~1722),镇域已种有双季间作稻(早稻、晚青)。新中国成立前后,双季间作稻占绝大多数。1958年后全面推广连作稻,双季间作稻才渐趋淘汰。梅湖农场三站,因田多劳力少,双季间作稻到1964年才终止。
  双季连作稻
  康熙《余姚县志》记载:“蚤稻割后再种者谓之翻稻”。可见清初已有双季连作稻。1955年横河乌山乡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率先推广双季连作稻,为横河推广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一熟改二熟、二熟改三熟打下了基础。双季连作稻比单季增产69.1%,比双季间作增产31.9%。是年,该农业生产合作社因此被评上省农林渔牧业丰产模范。1958年以后除大山村山田以外,镇内全面推广双季连作稻。
  三熟制
  冬季种春花,夏秋种双季连作稻,一年三熟称为三熟制。民国时期已有少量试种。1959年开始由点到面推广,逐步发展稻—稻—麦类或油菜三熟制。到1980年,早稻面积已占水稻面积的88.2%,三熟制面积占早稻面积的52.7%,全年复种指数提高到282.97%,粮食复种指数218%。稻田以大、小麦连作稻或油菜连作稻为主,绿肥连作稻次之。
  单季晚稻
  2002年末全镇共计种水稻24924亩(1661.6公顷),比1990年33391亩(2226.07公顷)减少8467亩(564.47公顷)。是年单季晚稻播种面积21709亩(1447.27公顷),占水稻面积的87.1%。水稻种植面积基本上以单季晚稻为主。其中以草莓为前作的单季晚稻计6000亩(400公顷)。回复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水稻耕作制度。
  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回复单季种植的原因:一是农业效益低,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1999年粮食定购任务取消,农民只考虑为解决口粮而种植,不少耕地荒芜。二是因种粮成本高,农户口粮能由市场得到供应,稻田进行转让或改种。
  水稻品种更新与繁育
  早稻品种
  据明嘉靖《余姚县志》载:“谷之品,蚤熟者曰,四十日、五十日、六十日、蚤白、蚤红、七十日、八十日……”康熙《余姚县志》载:“早熟者上虞白。”1921年《浙江稻种之研究》记述:余姚、慈溪两县之早稻品种有早粳、黄岩、六十日、罗江尖、早生、细杆、天花落、火稻、早青、早黄岩、早谷。民国35年(1946)推广中熟早籼“503”、“504”。横河在50年代普及早熟早籼60日(火稻)和中熟早籼“503”为主,引进良种有芒早粳等。60年代开始,高秆改矮秆,感病改抗病,多次更换品种。早稻推广迟熟早籼矮脚南特号,克服了老品种秆高脚软、不耐肥、易倒伏的致命伤,同时兼种团粒早、珍珠矮等。70年代早稻以迟熟早籼广六矮4号为主,兼种军协。1985年横江村341亩广陆矮4号为当家品种的春花田早稻,亩产达1002斤。该品种米质差,逐步被中熟优质品种二九丰和二九丰305替换。1987年二九丰305播种面积已占早稻面积的50%左右。
  晚稻品种
  据明嘉靖《余姚县志》载:“晚熟者曰,蚤白黏黄、黏晚、晚白黏缩颈白、罗顿白、湖州白、九里香、光头九里香……糯而宜酒者曰,赶陈糯、金裹银水仙糯、矮黄糯、白豆糯、珠子糯。”光绪《余姚县志》载:“晚熟者晚青……晚禾之总称,今又有红黏、红嘴、乌嘴、细粒及花秋诸种。晚糯……今有白黏糯、黄壳糯、鸡爪糯、桂花糯、竹丝糯、铁沙糯、香粳糯、红须糯。”
  1921年《浙江稻种之研究》记述,余姚、慈溪中、晚稻品种有广籼、广白籼、山籼、花秋、细粒粳、黄皮、日本长粒种、红须粳、桩糕晚、晚青、水底青、野谷、粗野谷;晚糯有鸡爪糯、桂花糯、黄壳糯、白壳糯(白藤甩)、光头糯、八月糯、头稻糯、铁砂糯、红须糯、红壳糯、早红芒、晚稻糯、晚糯、余姚糯、早黄糯等。
  50年代横河晚稻品种以红须粳为主。60年代矮秆品种农垦58替代了红须粳,兼种老来红、太湖青、广场矮等品种。70年代开始推广农虎6号和汕优6号杂交水稻。
  80年代初推广抗稻瘟病的秀水和祥湖系统品种,克服了晚稻“穗颈瘟”的威胁。1984年以晚稻秀水48为主,摆脱了晚稻产量不稳不高的局面。例如横河公社于1978年晚稻亩产突破600斤,1984年,原横河镇晚稻亩产达882斤。80年代初,连作晚稻还出现了不少亩产超千斤田块,1982年天香桥七队1.1亩农虎6号亩产1091斤。
  90年代,推广杂交粳稻“甬优1号”,还引进优质米品种黑米、香稻等,但黑米与香稻的产量不高,未被推广。90年代后期,逐步种植单季晚稻。
  良种繁育
  水稻良种繁育,农民一向有自选、自繁、自留、自用和相互串换留种的习惯。1958年开展群众性评留良种,号召生产队进行穗选留种,建立种子田;还去稗去杂片选留种,作为大田用种,还组织妇女等半劳力,在播种前再经粒选后催芽播种。1959年10月余姚县建立种子公司,同时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采用“三圃法”(选种圃、株系圃、原种圃)繁育水稻良种。统一收购、供应一级良种。1966年开始,公社建立良种队,大队设立种子队,繁育新品种。1978年龙南公社在梅湖三站划地建立了种子农场。70年代推广杂交籼稻品种,其组合以“汕优6号”为主。汕优6号种子,采取自制自用。1976年至1979年之间,横河公社建立汕优6号制种田,自3亩扩大到43.3亩,共生产汕优6号杂交稻种子3224斤。1976年,余姚县种子公司同横河区农技站在梅湖三站建立汕优6号制种田100亩,共生产汕优6号杂交稻种子3万余斤。80年代,横河逐步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为繁育推广早稻新品种,横河公社自1974年建立起10个种子队。1979年至1982年,每年繁育广六矮4号、二九丰良种20万斤,推广到大田。1984年“二九丰305”繁育推广300亩。1981年晚稻秀水48种子田建150亩,糯稻“8325”种子田建1100亩。1984年晚稻“8411”种子田建1028亩。1989年晚稻“宁67”种子田建800亩,1990年晚稻“甬粳18”试种100亩,加快了横河的晚稻良种繁育推广速度。1998年杂交粳稻“甬优1号”推广。2002年引种杂交单季粳稻“甬优2号”、“E52”等新品种。
  栽培
  早稻播种季节,平原绿肥田在清明前后,有“清明浸种勿用问爹问娘”之农谚。春花田视春花成熟迟早及品种特性而定,有“麦头齐谷落泥”之说法,迟于绿肥田。连作晚稻播种多在夏至前后。
  早稻育秧
  催芽阶段
  历来用清水浸种,箩筐草扇保温催芽(即草包大箩头放在檐头下,压大块石头的催芽法)。遵循保温露白,适温催根、保湿催芽,然后摊凉锻炼的催芽原则,关键在露白后翻动降温控根,齐根后淋水催芽。新中国成立以后,早稻的催芽技术进行多次改进,结果“温水催芽”法为最佳,个别地方采用至今。
  冷水催芽为民国时期农户采用。方法:用冷水浸种后,将涨谷放入围有草帘的竹箩内,压实保温待萌发。若升温慢,拌淋温水。此法常因谷温低、萌动迟,容易发生现糖发滑,影响发芽或造成烂种。
  温水催芽:1959年春,横河区农技站在农业试验场现场操作,全面推广。方法是浸种后先用温水淘种,趁热入箩,压实保温。约24小时左右种子破胸露白,后控温增湿,适当翻动和淋水,促使根短芽壮,不现糖烂种。
  蒸气催芽:1960年至1961年,少数有条件的生产队曾推行此法。后因燃料消耗大等原因未推开。只在烂种严重的年份,为解决秧苗不足,不误播种季节,作为应急措施。
  地洞催芽:60年代试验推广,70年代应用面较广,因催芽效果好,易被农民接受。
  “5406”菌肥催芽:横河在1979年开始推广,推行联产承包前,生产队使用较多。方法:每100斤稻种,用“5406”菌种粉50~100克,饼肥或谷糠5斤,干细泥50斤,加温水拌匀,以触之能散为度,堆厚20厘米,上盖稻草保温,露白后翻堆降温,适当淋水,根短芽壮。(“5406”是抗生菌,能生热抑菌,有促进萌发作用)
  浸种不催芽:1994年后大面积采用盲谷播种地膜覆盖技术,即种子浸种处理48~7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摊凉干后即可播种。
  育秧阶段
  早稻育秧方法,民国时期采用水秧田育秧。60年代后期采用半旱通气秧田。80年代采用盲谷播种尼龙平铺(即浸种不催芽地膜覆盖)育秧,这是农业技术推广史上的改革,对提高粮食产量作出了较大贡献。
  水秧田育秧:秧板耥平搁实后,灌水播种。民国时期横河农户都用此法。亩播种量,40年代,本田每亩6斤,秧田每亩300斤;50年代初,本田每亩14~16斤,秧田每亩260~280斤。供插20至30亩早稻田。播后日排夜灌。因缺氧,扎根慢,加上密播,常烂秧,秧苗素质差。
  半旱秧田育秧:横河在1966年采取燥耕燥做半旱秧田以后,一直应用到现在。秧板宽2米左右,初期推广水耕水做,耥平播种,播种量本田每亩12~16斤,秧田每亩80~160斤。秧板上施覆盖物有绿肥、青草、猪屎、焦泥灰、菜籽壳等。后改燥耕燥做,称半旱通气秧田。灌水耥平,泥浆落谷,播后塌谷入泥,上铺覆盖物,扎根前不灌水上秧板,保持秧板湿润。此法扎根快,烂秧少,秧苗素质好。
  半旱通气秧田推广后,1972年因4月19日日均温23.5℃,4月21日骤降至12.9℃,最低气温8.5℃,大面积发生青枯死苗。青枯死苗叶龄均发生在三叶期。防止青枯死苗措施:寒潮来临前,对2~3叶期秧田灌水上秧板护苗,在低温时灌大水保暖。
  尼龙薄膜覆盖育秧:1968年3月10日,横河公社在旭光生产大队第七生产队,召开早稻尼龙覆盖育秧现场会。推广初期采用毛竹尼龙搭拱形棚架,1975年大洋山种子队改尼龙搭棚为尼龙平铺,1983年全面推广。尼龙平铺须配以覆盖物,防止尼龙贴泥造成烂种。晴天气温升高时,及时通风降温。3~4叶期揭膜炼苗,揭膜必须结合灌水,防止秧苗因生理失水发生青枯。其播种期比露地半旱秧田早7~10天。
  小苗带土育秧:利用场地育秧,小苗带土移栽,横河在1974年推广,两年后就被淘汰。
  浸种不催芽尼龙平铺育秧:1984年石堰乡和横河宜青桥村采用盲谷播种尼龙平铺育秧试验成功。1985年推广面积占早稻秧田的80%以上。这种方法具有简便、省工、省种、安全、提高成秧率的作用。方法:秧板宜软硬适中,播后轻塌谷,双层覆盖,上铺尼龙,扎根后揭膜。
  抛秧:用抛秧盘育秧,此法于1996年开始应用。
  秧田施肥:农民向来重施基肥,轻施追肥。随着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采取二三叶期施断奶肥,拔秧前重施起身肥和带药移栽。基、追肥中讲究增施磷、钾肥。
  晚稻育秧
  民国时期农户采用浸种不催芽水秧田育秧。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催芽露白后播种,旱播水育、二段育秧等。
  水播水育:新中国成立前后全用此法。采用宽秧板,先灌后播,用种量本田每亩4斤,秧田每亩300斤。扎根阶段日灌夜排。遇烈日高温,芽常烫伤。扎根后长灌不断水。此法到60年代初为旱播水育所取代。
  水播旱育:1956年,余姚县开始推广双季连作稻。考虑到既不缩短连作晚稻生育期,又防止因水播水育造成秧苗过长难以插种,时因秧苗过长采取扭断秧脑后插秧,这是在连作晚稻育秧缺少经验情况下,县农林水利局所采取的育秧方法。
  旱播水育:60年代初期开始推广,一直沿用至今。方法:秧田水做水耥,秧板阔2米左右,夏至前播种,用种量本田每亩12~20斤,秧田每亩240~300斤。播后塌谷入泥,喷施好除草剂。扎根前保持秧板湿润,防止积水烫芽,待三叶后长灌浅水。防止干干湿湿,秧根深扎,造成拔秧困难。80年代后提倡稀播壮秧,用种量本田每亩10~16斤,秧田每亩80~120斤。
  二段育秧:杂交水稻的生育期较长,作连作晚稻栽培后,生育期缩短,二段育秧随推广杂交水稻而发展。但在此前为实现连作晚稻高产稳产,横河公社于1975年开始推广晚稻二段育秧。前段育小苗,采用河泥秧板或沙床育秧,密播,秧龄10天左右。第二是摆寄阶段,在二叶一心期单株摆寄,密度10×3厘米。前中期促进分蘖,后期控中有促,防止郁闭。寄秧期30~35天,有壮蘖3~4个进行移栽。
  晚稻育秧一般不施基肥,中期看苗施接力肥,拔秧前重施起身肥。防治好稻蓟马和䖮虫(稻飞虱、浮尘子)。在三叶期喷“川化018”农药预防白叶枯病。为防杂草,播后喷洒好除草剂。
  耕作与栽培
  耕作
  新中国成立以前,稻田冬闲较多,一般用牛力冬耕,经冰冻风化后改良土壤。绿肥田春耕,从谷雨前二天开始,逢晴天燥耕晒白,放水促绿肥腐烂。1959年曾经试用过绳索牵引犁,电动牵引犁,但也不适用未能推广。60年代推广“五一犁”(用生铁铸成)代替了老木犁,犁耕深度15厘米左右。耕后灌水由人工用铁耙削高填低、碎土,然后用操耙、平耙平整田面。60年代末,推广12马力手扶拖拉机,配以旋耕犁替代牛耕。因其旋耕犁深度仅8~10厘米,耕作层变浅,不利水稻高产,后用大中型拖拉机配以旋耕犁,一直沿用至今。
  插秧
  新中国成立前后,在立夏插早稻,小满嵌晚青,夏至种单季晚稻。50年代中后期曾提出绿肥田连作早稻插秧不过立夏关,连作晚稻插秧不过立秋关。春花田早稻在小满插秧。插秧密度,新中国成立以前,间作晚青一般3.8尺埭头,1.5尺×6.5寸密度,单季中汛稻7至8寸见方,每丛插早稻10~20苗,晚青2~3苗,单晚4~5苗。1956年推广三横六直小株密植。早稻插种季节,乡社干部手握“埭头棒”到田头检查插秧密度。1964年密度降至6×4(5)寸,每丛插7~8本。70年代推广小苗带土移栽。80年代推广“稀、少、平”栽培法,密度5×4.5寸,主茎苗3~5本。
  1987年后有少量田块用插秧机插秧,限于田块面积不大和成本不核算,机械插秧没有大面积推开,现大都仍沿用手工插秧。手工插秧的基本做法是:适龄壮秧,带肥带药,随拔随插,不用隔夜秧,薄水浅插,深水护苗,插时要浅、直、匀,不插“倒风苗”与“大雨苗”。
  1994年起推广轻型栽培法,即抛秧、直播、免耕、拔秧留苗等方法,均获得明显效果,至今还在应用。
  杂交水稻栽培
  杂交水稻是新生事物,由三系(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配套组成。它可在不同耕作制度情况下搭配利用,对提高粮食产量起了很大作用。
  镇域自1976年开始,试种杂交水稻——汕优6号。1979年彭桥公社张岙大队种植3.03亩汕优6号,亩产1078斤。由于试种获得成功,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全镇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在3000~7000亩之间。
  1992年横江、东湖、小洋山、相士地等村共播种汕优6号杂交水稻500亩(33.33公顷),平均亩产在500公斤左右,比常规晚稻亩增100~150公斤左右。
  汕优6号是珍汕97(A)×国际26(R)的杂交组合种。作为连作晚稻栽培,其栽培要点:
  稀播匀播,培育分蘖壮秧:6月15日前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1.25公斤,每亩秧田播种量10~15公斤。
  施足基肥,力争早栽:杂交水稻的根系发达,必须适当深耕和施足基肥,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0%。移栽期要求严格,虽同时播种,移栽期推迟,齐穗期相应推迟。作连作晚稻种植,要求在大暑边移栽,最迟不过7月25日。
  合理密植:杂交水稻分蘖力强,作连作晚稻可采用5×6寸,每丛插2本,每亩基本苗3万至4万株。
  水浆管理:移栽后深水护苗。转青后前期浅水勤灌。总苗数达到20万~25万株左右搁田。孕穗期灌好养胎水,后期干干湿湿不早断水,利籽粒饱满。
  防病治虫:重视农业防治,辅以药剂防治,警惕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的发生。
  1980年和1981年,抽穗期天气骤冷,秕谷率高。某些年份由于温度条件不能满足杂交籼稻品种安全齐穗的要求,具有一定风险性。后种植面积逐步减少,向杂交粳稻方向发展。
  杂交粳稻比杂交籼稻耐寒抗倒,但易感染稻瘟病、白叶枯病,不能稳产高产,导致推而不广。1996年由宁波农科所育成杂交粳稻甬优1号,在上横江村试种成功,单产超600公斤,获宁波市跨地区高产竞赛一等奖。1997年开始推广杂交粳稻,此后面积不断扩大,从而打开了推广杂交晚粳局面。其生育期为137~155天。栽培要点:连作晚稻在6月20日前后播种,本田亩用种量1公斤,秧田亩播种量12.5公斤。移栽密度5×7寸,采取双本插。单季晚稻在6月上旬播种,本田亩用种量1公斤,秧田亩播种量10公斤。移栽密度6×8寸,双、单本插。单季直播在6月中旬播种,亩播种量1.5公斤。
  管理与施肥
  大田管理
  耘田:新中国成立前后,间作晚稻采用先削后耥,然后耘田3次。50年代末以后,削田、耥田渐废。早晚稻耘田3~4次。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推广化学除草药剂,耘田次数减少。
  灌水:新中国成立前,大田长灌水。60年代以后,推广薄水插秧,深水护苗,浅水促蘖,足水养胎,湿润灌浆,潮田割稻。具体做到看天气、看土质、看稻苗和生长发育情况合理灌水。
  搁田:70年代开始,水稻插秧推行种田留操作行,适时开沟搁田。搁田时间一般在幼穗开始分化前,早稻每亩苗数45万株左右时,(绿肥田早稻大致在5月底,春花田早稻在6月5~10日)。晚稻田在每亩苗数40万~45万株时搁田,以后保持寸水养胎,湿润灌浆的灌溉原则。山田推广开挖“避水沟”和“回水沟”,排除冷水提高土温,促进早发。
  施肥
  新中国成立前,早稻肥料依靠草子、河泥为主。农谚:“田壅河泥草子,好比人补桂圆枣子”。晚稻肥料依靠河草、人畜肥、少量施饼肥。
  50年代后施肥水平逐步提高,60年代初开始普及以“氨水”为主的氮素化肥。70年代后以碳酸氢铵为主的化肥用量大幅度提高。80年代开始以尿素或碳酸氢氨搭配磷、钾肥为主。
  施肥方法:新中国成立以前只重视基肥,苗黄才施追肥。1959年施肥技术采用施足基肥,早施追肥,看苗补施穗肥。因符合水稻需肥规律,此法一直沿用至今。80年代开始推广保花肥。防止稻穗枝梗和颖花退化,以提高结实率。
  70~80年代,采取碳酸氢铵加磷、钾肥全层基施,以尿素作追肥,1%的磷肥或尿素或微量元素作穗肥,对提高肥效、防止肥害、省工节本、增产增收均有较好效果。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防病治虫
  飞蝗的记载始于北宋天禧元年(1017)。螟虫的记载始于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已有飞虱类稻虫的危害。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已采用插烟茎治螟,沿用至新中国成立初期。1929年余姚县因螟虫和稻椿象危害稻谷减产50%。1938年浒山区之彭泾、天东、乌山、龙南、龙北、浒山等乡铁甲虫大发生,余姚县农场派员督导防治。
  60年代以后,横河公社水稻病虫害严重危害年份及减产程度记述:
  1964年,早稻受第二代二化螟严重危害,全公社5300亩早稻,其中2500亩每亩减产300斤,500亩的谷粒饱满度为50%。
  1968年,遭第四代稻飞虱严重危害,全公社6000亩晚稻严重倒伏,其中4060亩每亩减产稻谷250斤,200亩颗粒无收。
  1970年,晚稻穗颈瘟大发生,穗发病率75%以上,其中4000亩减产稻谷50%。严重田块有1000亩,谷粒饱满度仅50%。
  1971年,7~8月以黑尾叶蝉为主的䖮虫大发生,并大面积传播黄矮病,造成有名的“小虫闯大祸”。每亩密度达到60万头。80%以上的连作晚稻发生黄矮病(又称矮缩病),发病田块当年每亩晚稻产量只收150斤。
  1974年,晚稻穗颈瘟大发生,其中3000亩晚稻,每亩减产30%。
  主要病虫害和防治措施:
  飞蝗、飞虱、螟虫为历代常发性害虫。民国时期,有螟虫、稻蝗、稻苞虫、铁甲虫、浮尘子、稻飞虱、稻椿象、稻象鼻虫、稻热病、稻菌核病、稻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等。新中国成立以后,螟虫随单季晚稻和间作晚稻停止种植逐渐减轻。水稻的主要病虫害有以褐稻虱为主的䖮虫,1975年后多年发生;早稻纹枯病在1975~1984年,大发生的年份有6年。稻瘟病于1959~1981年,有9年为重发年,其中1981年因温度过低而诱发穗瘟。白叶枯病在多风雨时季易发。此外,虫害还有稻纵卷叶虫、稻蓟马、稻螟蛉等。病害还有绵腐病、立枯病、恶苗病、秆尖线虫病、小球菌核病、稻曲病等。上述病虫害民国以前无科学防治方法,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日,田间烧火把,名曰烧蝗虫。病虫害大发时,农民抬青苗菩萨——刘(锐)将军神①,迎神求佛,倒插“屙缸扫帚”,祈求消灾。
  ①相传刘(锐)将军神即宋将刘錡弟刘锐,殁而为神,驱蝗江淮间有功,宋景定年间(1260~1264)敕封为驱蝗之神。
  民国17年(1928)10月,余姚县成立治虫委员会。民国24年(1935)设防治实施区和治虫事务所,配治虫专员和督察员;区成立治虫强制执行队,并发布告和告农友书,征收治虫经费,核发除虫奖励金等。
  1950年5月,成立县治虫指挥部,县长兼任指挥。50年代初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冬掘稻根,削烧田埂杂草,消灭越冬螟虫等虫害。提倡保护青蛙、点灯诱蛾、人工捕杀、稻田插烟茎等。自1952年开始,采取农业防治、人工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和综合防治等,并不断推广新技术措施。
  农业防治:作物选用高产抗病品种,提倡合理施肥、合理灌水和推广轮作制度。70年代起,水稻抗病品种由点到面推广,80年代抗病品种覆盖率80%~90%。
  人工防治:50年代稻区推行掘稻根、插烟茎、烧田边杂草。60年代推行点灯诱娥。70年代推行柴把诱蛾、糖醋诱蛾和群众性人工捕捉害虫相结合。
  生物防治:1972年起,县政府多次发布保护青蛙通告,提倡保护益虫,农技部门试放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
  药剂防治:1960年起,主要以药剂防治各种农作物病虫害,保护粮食作物。60年代主要用有机氯、有机汞类农药,如“六六六”、“二二三”、西力生、赛力散等。70年代多用有机磷类农药如敌百虫、马拉松、1605、甲胺磷等,禁止使用有机汞类农药。80年代改用有机磷、推广有机氮、菊酯类,如杀虫双、叶蝉散等高效低毒类农药。水稻全面施用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禁止使用有机氯农药。
  综合防治:主要采取种子消毒处理,改进耕作技术,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和合理施用农药,推广病虫、鼠害、杂草综合防治,确保粮棉产量。
  1963年,县建立病虫测报站。1969年横河区农技站、公社、生产大队相继配植保员。70年代以后,配有1名粮食病虫害专职测报技术员,负责镇域原4个乡镇粮食病虫预测预报。
  水稻收割
  50年代初前,以种植单季早秈、晚、糯稻或间作早稻、晚青为主,早籼稻一般7月底前收割。单季晚稻、糯稻在10月上、中旬收割,间作晚青在霜降前收割。70~80年代,随着双季稻,三熟制的推广和新品种的不断培育,水稻收、种工作量增加,收割期发生了较大变化。早稻收割期按早熟、中熟、迟熟早籼与前作绿肥、大小麦、油菜种植的搭配,确定收割时间。在正常气候情况下,绿肥由早熟早籼在7月20日左右成熟收割,绿肥田熟早籼与大麦田、油菜田早熟早籼,在7月底前成熟收割。绿肥田迟熟早籼与油菜田中熟、小麦田早熟早籼在7月底,8月初成熟收割。
  双季晚稻的收割期,立秋前种植的早粳、晚粳在11月初成熟收割。立秋后种植的晚粳在11月上、中旬成熟收割。单季杂交稻10月底,11月初成熟收割。单季晚粳在11月中旬前后成熟收割。
  早籼稻一般八成黄时收割,晚、杂交稻可在九成黄时收割。50年代前的间作晚青易落粒,一般七成黄就要收割了。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