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31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
分类号: S3-33
页数: 2
页码: 412-4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分别记述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管理站、林业特产工作站等。
关键词: 农业 技术推广 服务机构

内容

农业技术推广站(简称农技站)
  1955年,余姚县撤农林科,设农林水利局。同年建立横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建站初期配置粮食、棉花、畜牧技术干部3名。
  1971~1972年,横河、石堰、龙南、彭桥4个公社相继建立公社农科站,各站配农民技术员2名,专管粮食、棉花生产技术推广,业务上受区农技站管理。
  1975年,镇域各大队,先后配置植保员、农民技术员,成立农科组,建试验基地,种子繁育田。这样,县、区、公社和生产大队四级农技推广网络形成。1988年,横河区农技站有全民事业性质农技干部11名,其中农艺师2名,工程师1名,畜牧兽医师2名。镇域各乡(镇)农科站有农技人员15名,其中农民技师5名,助理技师5名,农民技术员4名,助理技术员1名。
  自横河区农技站建立至1992年撤销,先后有区委委员何纪田、熊子愚、孙博安、黄文卿兼任站长,后又有林成郎、沈子挺任站长。
  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以后,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建立,下设镇农技、农经、水利、农机、林特5个站。各专业站自挂牌子,行使各自的职能,与镇农业办公室合署办公。
  1999年经省农业厅验收批准,镇农技站为第三批省“五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此时,横河农技站有农技人员9名,其中农艺师1名,助理农艺师7名,技术员1名。
  农业机械管理站
  新中国成立初,各乡无农机管理机构。1954年,横河开始农机具改革,1955年国营龙南抽水机站建立,配农机专管员4人,负责横河区各乡的抽水机及其他农机的管理与维修,直至1970年止。1970年,龙南、石堰、横河、彭桥各公社建立公社机电管理站,性质为民办公助事业单位,配置专职机电管理人员。1973年按省政府396号文件设立专职电工1名。1975年改称农业机械管理站(简称农机站)。1978年10月横河区农业机械管理站建立,同属民办公助性质,胡成华任站长,配有农机专管人员2名,专职电工1名。1980年横河、石堰公社农机站始办农机服务站(公司),经营方针:“以农机为主、综合经营、加强管理、服务农业。”经营内容:代耕农田、代运输、代治虫、经(代)销各种农机具及其配件,农机修理等。到1983年,镇域各乡都建有农机服务站。
  1984年9月,实行机、电分设,农机站名称不变。
  1992年,横河镇农业机械管理站重新组建。至2001年镇农机站共有农机管理人员6名,均为国家人事部门招聘人员,助理工程师职称。横河镇农机管理站下设农机服务站3个,有职工17名,固定资产21万元。
  林业特产工作站
  1989年,“横河区林业特产工作站”成立,同横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合署办公。配有林业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3名。石堰、龙南、横河、彭桥4个乡有助理技师2名,技术员1名,助理技术员1名。
  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以后,改建为横河镇林特站,有编制人员8名。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