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历史与现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31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历史与现状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4
页码: 395-3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农业历史与现状,据1985年农业资源普查,镇域有耕地面积51549亩,林地面积36046.2亩,园地面积(含杨梅)22162.9亩,水域面积5838亩。其中山地以生产林、果、经济特产为主,平原以产粮食、棉花、油菜为主,众多的河流、湖泊则是泽渔之地。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多种动、植物的生长,是粮、棉、油、菜、林、果、牧、渔等综合性农业发展区域。
关键词: 农业 历史 现状

内容

据1985年农业资源普查,镇域有耕地面积51549亩,林地面积36046.2亩,园地面积(含杨梅)22162.9亩,水域面积5838亩。其中山地以生产林、果、经济特产为主,平原以产粮食、棉花、油菜为主,众多的河流、湖泊则是泽渔之地。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多种动、植物的生长,是粮、棉、油、菜、林、果、牧、渔等综合性农业发展区域。
  早在公元前45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横河已有从事水稻种植、畜禽饲养。约公元前3000年良渚文化时期,发展为耜耕农业,采用石犁、石镰刀等耕作、栽培技术。境域已出土的有陶纺轮,说明春秋战国(前1046~前256)人们已利用葛麻为织。在长埭村出土的西汉酒爵,证明距今约两千年,当地富裕人家已用谷物酿酒。从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可见此时已将杨梅视作珍品。东汉(25~220)横河水利状况就比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有烛溪湖、东横河等许多河流、湖泊,纵横平原,布及山谷。
  南朝宋大明四年(460),山阴土地多为外来士民垦种,名士孔灵符奏准将该处贫民迁至余姚、鄞县等地垦种湖田、滩涂,使镇境南部土地得到开发。汉、唐期间,大古塘以南的海塘,虽未见有文字记载,但东横河北岸的古堤塘遗迹(50年代尚可见),从桥头陈家至石人山后,往西北延伸至新匝庙,折向西经天香桥村走马塘直接乌山,横亘在田畈中,留下了北宋以前横河筑塘垦地发展农业的史迹。
  五代后唐(923~936)时,中国北方战乱,一批移民进入横河,他们在湖边、海滩留居、繁衍,从事种植、制盐业,进行筑塘、浚湖修水利,改造生产条件,创造了移民文化。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镇域从淮北引入小麦,在翠屏山麓种植。宋嘉祐六年(1061),苏颂等编著的《图经木草》就有关于油菜的记载:“油菜形微似白菜,叶青有微刺,春采苔,可以为蔬。三月开小黄花,四瓣,若芥花,结荚收子,但灰赤色,出油胜诸子。油入蔬清香,造烛甚明,点灯光亮,涂发黑润。饼饲猪易肥,上田壅苗堪茂。”说明油菜已广泛种植,充分利用。南宋《嘉泰会稽志》称油菜为汞草芽亦曰汞。元、明时,油菜已大量利用水稻田作冬春间种作物,为解决与水稻的季节矛盾,创造了育苗移栽的方法。
  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境域烛溪湖一带已种有大麦。
  镇域植棉始于南宋,元代有较大发展,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浙东木棉提举司于余姚。时横河、石堰、彭桥一带为棉花生产区域。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石堰盐场大古塘南5万亩沙地报升为农田,每亩岁征粮谷5升5合。正统元年(1436)推行田赋“折色”,米、麦一石折银2钱5分。
  乾隆年间(1736~1795),大古塘以南稻棉轮作的半稻半棉栽培区域,棉花有大树棉、南阳种、槿漆花种等。此时镇南山地已引种番薯。
  据清光绪《余姚县志》载南宋《宝庆会稽志》记述,横河物产稍有名气的产品有烛湖杨梅、石堰稻蟹、烛溪湖鲫鱼、积庆寺前溪中鲥鱼(小麦鱼)、桐岙梅花、茶叶,烛湖靛青。广泛种植的作物有稻、麦、粟、豆之类粮食,葛、麻、桑、棉之类织料,菜、瓜、果之类蔬菜果品,还有花卉、药材、水产、禽兽、林木等物产。
  民国4年(1915),韩厥修在乌玉村桃园建立“春晓园”,植水果,办养鸡场,试种番茄、马铃薯,购置水泵、翻土机等。
  民国8年(1919)冬,浙江实业厅在马堰头租地60.8亩,建立省立棉花试验场,繁育推广美国棉和改良棉种。次年引进改良棉“百万棉”。此后,镇域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棉花品质与产量均有较大提高。
  民国30年(1941),因日本侵略军占领,棉花不能外运,农村只得土纺土织,并在集镇设纱布行,销售棉织品。此时棉花种植面积锐减。
  1951年春至1957年,全镇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逐步推广良种、农药、化肥等适用新技术。建立农技、农资等农业指导服务机构。开始使用内燃机为动力的抽水机灌溉农田。水稻种植由单季栽培向连作栽培过渡。1956年,大洋山农业生产合作社大麦获亩产544斤创余姚县最高记录;幸福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油菜籽亩产205斤,时为余姚县最高单产。
  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镇域广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建水库、浚河道、平整土地,使农业抗旱能力由不足50天,提高到百日无雨不受灾。抗涝能力从一场大雨即成涝,提高到3天内降雨200毫米不成灾。农业的机械耕作与脱粒、机电排灌率达95%。粮油作物的种植逐步推行三熟制,即麦—稻—稻,或油—稻—稻。1963年推广矮杆晚稻“农垦58”,连作晚稻首次突破亩产500斤。至1980年,三熟制面积占早稻面积的52.7%,全年复种指数提高到282.97%。粮食产量自1950年亩产491斤,总产1777.6万斤,到1957年提高到亩产690斤,总产2436.6万斤。1984年,亩产达到1260斤,总产5789.7万斤。
  80年代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栽培技术良种化、模式化,灌溉、耕作、治虫、脱粒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农业连年获得高产、稳产的收成。
  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随着农业承包双层经营体制的健全,农村工业的不断发展,农业劳动力结构向有经验的老农和专业经营者转移。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除农民种植口粮田外,向集约经营、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横河农村出现了一批种植专业户、养殖专业户等。农业耕作、收割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出现了插秧机和联合收割机。2002年,全镇实有耕地面积34417.74亩(2294.52公顷),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到23584亩(1572.27公顷),油菜籽种植面积减少到8590亩(572.67公顷),蔬菜瓜类种植面积年累计达16853.5亩(1123.57公顷),花卉苗圃8400亩(560公顷),山地有果园22557亩(1503.8公顷),茶叶1634亩(108.93公顷)。除粮油作物不足自给、从外地调入外,其他农产品的商品率达到70%以上。农民不再固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对农业产品更加注重优质、品牌、高效益。从1994年至2002年,横河涌现出“烛湖牌杨梅”、“早熟桃子”、“大棚草莓”、“跨海板鸭”等一批农业品牌产品,及宁波市级以上获奖产品。横河农业已由1986年以前计划经济时期生产粮食、棉花、油料等人民生活必需品为主,转变为完全市场经济下的优质、高产、高效的商品型农业。
  2004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5689万元,比1981年的888.25万元,增长17.66倍。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