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31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发展概况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19
页码: 395-4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农业发展概况,分别记述了历史与现状、农技、耕作工具等。
关键词: 农业 发展 概况

内容

第一节 历史与现状
  据1985年农业资源普查,镇域有耕地面积51549亩,林地面积36046.2亩,园地面积(含杨梅)22162.9亩,水域面积5838亩。其中山地以生产林、果、经济特产为主,平原以产粮食、棉花、油菜为主,众多的河流、湖泊则是泽渔之地。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多种动、植物的生长,是粮、棉、油、菜、林、果、牧、渔等综合性农业发展区域。
  早在公元前45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横河已有从事水稻种植、畜禽饲养。约公元前3000年良渚文化时期,发展为耜耕农业,采用石犁、石镰刀等耕作、栽培技术。境域已出土的有陶纺轮,说明春秋战国(前1046~前256)人们已利用葛麻为织。在长埭村出土的西汉酒爵,证明距今约两千年,当地富裕人家已用谷物酿酒。从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可见此时已将杨梅视作珍品。东汉(25~220)横河水利状况就比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有烛溪湖、东横河等许多河流、湖泊,纵横平原,布及山谷。
  南朝宋大明四年(460),山阴土地多为外来士民垦种,名士孔灵符奏准将该处贫民迁至余姚、鄞县等地垦种湖田、滩涂,使镇境南部土地得到开发。汉、唐期间,大古塘以南的海塘,虽未见有文字记载,但东横河北岸的古堤塘遗迹(50年代尚可见),从桥头陈家至石人山后,往西北延伸至新匝庙,折向西经天香桥村走马塘直接乌山,横亘在田畈中,留下了北宋以前横河筑塘垦地发展农业的史迹。
  五代后唐(923~936)时,中国北方战乱,一批移民进入横河,他们在湖边、海滩留居、繁衍,从事种植、制盐业,进行筑塘、浚湖修水利,改造生产条件,创造了移民文化。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镇域从淮北引入小麦,在翠屏山麓种植。宋嘉祐六年(1061),苏颂等编著的《图经木草》就有关于油菜的记载:“油菜形微似白菜,叶青有微刺,春采苔,可以为蔬。三月开小黄花,四瓣,若芥花,结荚收子,但灰赤色,出油胜诸子。油入蔬清香,造烛甚明,点灯光亮,涂发黑润。饼饲猪易肥,上田壅苗堪茂。”说明油菜已广泛种植,充分利用。南宋《嘉泰会稽志》称油菜为汞草芽亦曰汞。元、明时,油菜已大量利用水稻田作冬春间种作物,为解决与水稻的季节矛盾,创造了育苗移栽的方法。
  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境域烛溪湖一带已种有大麦。
  镇域植棉始于南宋,元代有较大发展,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浙东木棉提举司于余姚。时横河、石堰、彭桥一带为棉花生产区域。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石堰盐场大古塘南5万亩沙地报升为农田,每亩岁征粮谷5升5合。正统元年(1436)推行田赋“折色”,米、麦一石折银2钱5分。
  乾隆年间(1736~1795),大古塘以南稻棉轮作的半稻半棉栽培区域,棉花有大树棉、南阳种、槿漆花种等。此时镇南山地已引种番薯。
  据清光绪《余姚县志》载南宋《宝庆会稽志》记述,横河物产稍有名气的产品有烛湖杨梅、石堰稻蟹、烛溪湖鲫鱼、积庆寺前溪中鲥鱼(小麦鱼)、桐岙梅花、茶叶,烛湖靛青。广泛种植的作物有稻、麦、粟、豆之类粮食,葛、麻、桑、棉之类织料,菜、瓜、果之类蔬菜果品,还有花卉、药材、水产、禽兽、林木等物产。
  民国4年(1915),韩厥修在乌玉村桃园建立“春晓园”,植水果,办养鸡场,试种番茄、马铃薯,购置水泵、翻土机等。
  民国8年(1919)冬,浙江实业厅在马堰头租地60.8亩,建立省立棉花试验场,繁育推广美国棉和改良棉种。次年引进改良棉“百万棉”。此后,镇域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棉花品质与产量均有较大提高。
  民国30年(1941),因日本侵略军占领,棉花不能外运,农村只得土纺土织,并在集镇设纱布行,销售棉织品。此时棉花种植面积锐减。
  1951年春至1957年,全镇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逐步推广良种、农药、化肥等适用新技术。建立农技、农资等农业指导服务机构。开始使用内燃机为动力的抽水机灌溉农田。水稻种植由单季栽培向连作栽培过渡。1956年,大洋山农业生产合作社大麦获亩产544斤创余姚县最高记录;幸福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油菜籽亩产205斤,时为余姚县最高单产。
  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镇域广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建水库、浚河道、平整土地,使农业抗旱能力由不足50天,提高到百日无雨不受灾。抗涝能力从一场大雨即成涝,提高到3天内降雨200毫米不成灾。农业的机械耕作与脱粒、机电排灌率达95%。粮油作物的种植逐步推行三熟制,即麦—稻—稻,或油—稻—稻。1963年推广矮杆晚稻“农垦58”,连作晚稻首次突破亩产500斤。至1980年,三熟制面积占早稻面积的52.7%,全年复种指数提高到282.97%。粮食产量自1950年亩产491斤,总产1777.6万斤,到1957年提高到亩产690斤,总产2436.6万斤。1984年,亩产达到1260斤,总产5789.7万斤。
  80年代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栽培技术良种化、模式化,灌溉、耕作、治虫、脱粒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农业连年获得高产、稳产的收成。
  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随着农业承包双层经营体制的健全,农村工业的不断发展,农业劳动力结构向有经验的老农和专业经营者转移。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除农民种植口粮田外,向集约经营、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横河农村出现了一批种植专业户、养殖专业户等。农业耕作、收割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出现了插秧机和联合收割机。2002年,全镇实有耕地面积34417.74亩(2294.52公顷),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到23584亩(1572.27公顷),油菜籽种植面积减少到8590亩(572.67公顷),蔬菜瓜类种植面积年累计达16853.5亩(1123.57公顷),花卉苗圃8400亩(560公顷),山地有果园22557亩(1503.8公顷),茶叶1634亩(108.93公顷)。除粮油作物不足自给、从外地调入外,其他农产品的商品率达到70%以上。农民不再固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对农业产品更加注重优质、品牌、高效益。从1994年至2002年,横河涌现出“烛湖牌杨梅”、“早熟桃子”、“大棚草莓”、“跨海板鸭”等一批农业品牌产品,及宁波市级以上获奖产品。横河农业已由1986年以前计划经济时期生产粮食、棉花、油料等人民生活必需品为主,转变为完全市场经济下的优质、高产、高效的商品型农业。
  2004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5689万元,比1981年的888.25万元,增长17.66倍。
  第二节 农技
  耕作制度
  横河镇农业生产内容丰富,地形复杂,土种多,形成稻棉轮作和水稻区两种不同类型耕作制度。
  稻棉轮作区
  植棉畦幅一般1.27~1.5米。轮作形式有:①1年水稻1年棉花的2年一轮制(占70%左右);②2年水稻1年棉花或2年棉花1年水稻的3年一轮制;③也有2~3年水稻,再种2~3年棉花的多年轮作制。
  70年代以前,以棉花—绿肥—早稻—晚稻—春花—棉花为主;70年代以后,三熟制面积扩大,多采取棉花—春花—水稻—春花—棉花的种植方式。
  推行棉田的“间作套种、稻棉轮作”耕作制度,能较好地解决春花、绿肥、棉花收种季节和用地养地方面的矛盾,并能提高棉田的经济效益和棉花生产的产量。据土壤普查测定,稻棉轮作区平均有机质含量2.51%,比纯稻区高1.18%,此外,稻棉轮作还能抑制棉花根病的发生。
  水稻区
  横河历来种单季稻、中稻和单季晚稻为主。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开始种双季间作稻。民国24年(1935),余姚县曾设立双季稻推广区,双季稻面积逐步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5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以改间作稻为连作稻,改单季稻为双季稻,改中籼为晚粳,和改一年一熟为二熟或三熟为主要内容的耕作制度。1955年,对农业生产合作社增产效果调查表明,每亩产量,双季连作稻比间作稻增产31.5%,双季间作稻比单季稻增产69.1%,单季晚稻比中籼稻增产24.5%。此时,横河抽调二十来名有经验的农民到嘉兴、衢州、江山等地做推广种植双季连作稻师傅。60年代后期,连作晚稻面积基本稳定在90%左右。单季稻仅在部分山区种植,双季间作稻灭迹。
  稻区种植制度:平原稻区以麦—稻—稻、绿肥—稻—稻和油菜—稻—稻为主;丘陵山区的梯田以马铃薯—稻、油菜—稻、麦—稻、冬闲田—稻为主。
  1985年以后,随着种植业结构的改变,绿肥和春粮逐渐减少,改为草莓—稻—稻或草莓(蔬菜豆类)一单季晚稻的种植制度。
  肥料
  农家肥料
  横河镇农田用肥,历来以绿肥、河泥、土杂肥、人粪尿、厩肥、饼肥、灰肥、水花生草等农家肥料为主。1930年出版的《余姚县政汇编》记述:“农家肥为农作最善之肥料,其效用为化肥所不及,只因施肥不便或不甚卫生,为化肥所排挤,以致利权外溢,言之可叹。”
  绿肥:全镇冬季种植绿肥面积统计:1982年5060亩,1984年3495亩,1990年3586亩。自90年代开始,绿肥面积逐步由冬闲田所代替。70年代中期为解决粮棉肥料不足,推广稻棉套种田菁和稻田放养绿萍。
  50年代前,绿肥在平原稻区以种植黄花草子(苜蓿)为主。60年代中期,普遍推广红花草子(紫云英),绿肥产量翻了一番,一般亩产鲜草8000斤左右。
  附:绿肥栽培
  紫云英,民国及以前就有栽培,作早稻基肥使用。品种有“鄞县姜山种”、“平湖大叶种”等。50~70年代初栽培面积占水稻田总面积的50%以上。70年代中后期,大面积推广粮、油三熟制种植,紫云英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现水稻基肥用化学肥料替代,紫云英种植面积甚少。
  其栽培技术要点:播种季节九月底至十月初,播入晚稻田中。每亩用种量5~7斤。种子用石臼擦至种皮发毛,以盐水淘去菌核,随即以清水洗净,用30%的熟(陈)人尿加2两磷酸二氢钾、1两钼肥浸种5小时,用磷肥(或5406菌肥)拌种后撒播。播种前,稻田开好沟排干水,做到干湿适当,排灌灵通。播后3天内田面不能有水层。晚稻收割后,施灰肥、清沟以保全苗壮苗。霜冻前覆草防冬。惊蛰前后气温回暖,紫云英进入快速生长期,要清沟防涝,看苗可施每亩20~30斤磷肥或施适量氮肥催苗。紫云英鲜草亩产量可达8000~10000斤。早稻田每亩施用量不超过4500斤,高产田块1亩产量可作2亩早稻田基肥施用。
  苜蓿,为棉地种植绿肥品种。70年代之后,棉地套种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大减少,仅零星种植。近年当作蔬菜,有少量种植。
  河泥:50年代初,河泥直接作基肥用。罱好的河泥多先堆于田角,待干化后再挑散铺开,翻耕入土。与绿肥配合使用,其效果尤为显著。60年代后,一般跟绿肥沤制成草浆泥,作三熟制早稻或晚稻基肥用。
  土杂肥: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合作社为解决肥料不足,鼓励社员向集体投肥,发动社员割野草,制堆肥,掘阴沟泥,积垃圾,千方百计增积土杂肥。
  人粪尿: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民进城收买人粪尿或自积自用。60年代,由城镇粪管会统一分配供应。80年代以后,施用量逐年减少。
  厩肥:指猪、牛、羊、兔、鸡、鸭、鹅等粪便。50年代以后,开展养猪积肥,沿山区农户多采用“软栏”,产肥量多;平原多用“硬栏”,产肥量较少。70年代生猪饲养量由政府下达计划,据1979年统计:全镇共饲养生猪22609头,每户平均3.9头,每亩平均0.5头。生猪饲养量与稻田面积挂钩。
  饼肥:常用的有棉饼、菜饼和豆饼。新中国成立前,棉饼一般作间作晚青田基肥用,多在早稻割起后,浸涨、粉碎后撒于田面,耘田入土。也有将棉饼浸入粪坑内,待腐熟后与人粪尿同用。1950年之后,棉饼用作耕牛的过冬精饲料,先肥畜,后肥田。菜饼大部分用作棉田肥料,施用量也较大。豆饼由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输入,用量较少。
  灰肥:草木灰含钾量高,多在冬前施于绿肥田,用作防冻保暖,历史上施用量较大。焦泥灰在秋冬农闲时积制,将草皮土块晒燥成堆用火缓慢烧焦而成灰。常用作种肥或基肥,60年代后,广泛用作早稻秧田复盖肥。
  稻草还田:在早稻收割后,将稻草用铡刀铡短后,作晚稻基肥用,平均每亩可增收80~150斤。稻草还田始于70年代中期。90年代开始用收割机收割早晚稻,稻草还田面积达到90%以上。
  水生肥料:有水花生草、水葫芦、水浮莲和绿萍。水花生草在民国时期已开始放养使用,一般一亩河面可产鲜草1万斤以上,多用河泥沤制后作晚稻基肥,也作追肥。70年代,全面发动在河面放养水花生草。稻田放养绿萍,放养绿萍的稻田,每亩增稻谷100~150斤。
  化学肥料
  氮肥:民国时期开始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供应量少,亩均不足4斤。60年代亩施用量40多斤,70年代增至60多斤,80年代上升到120多斤。原以氨水、石灰氮、碳酸氢铵为主,现多为尿素、碳酸氢铵。
  磷肥:以过磷酸钙为主,广泛应用于绿肥、油菜和棉花等作物。50年代使用量少,60年代后普遍使用。平均每亩耕地施用量1956年至1960年1.8斤;1967年至1977年21.48斤;1978年至1986年45.94斤。初先使用品种有磷矿粉、钙镁磷肥等。
  钾肥:以氯化钾为主。在稻、棉作物上施用较广。平均每亩耕地施用量1974年1.12斤,1982年至1986年5.94斤。
  复合肥及微量元素化肥:1974年开始施用复合肥和微量元素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特别是磷酸二氢钾作水稻根外追肥效果甚好。70~80年代,在棉花、油菜、麦类、豆科作物上施用硼肥和钼酸铵,对防止因缺硼减产效果良好。90年代开始使用多元和有机、无机复合肥,解决了单一施肥而造成植物缺素症。
  施肥技术
  在农家肥为主年代,施肥基本上是“基肥加追肥”一种模式。进入70年代,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和施肥水平的提高,施肥技术不断改进。以磷增氮、“绿肥搬家”(控制绿肥施用量)、化肥深施、根外施肥、增施磷钾肥。80年代,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等组装配套施肥新技术逐步推广应用。
  植保
  民国时,县及县以下始建治虫组织,征收治虫经费,发布重要病虫布告,实施以保护益虫和人工防治害虫为主的做法。新中国成立至今,建立了县(市)、乡(镇)、村三级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统一开展防治工作。防治方法由过去的单一人工防治,发展到农业防治、人工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和综合防治法。防治药物由60~70年代的高毒、高效、高残留,发展到现在的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植保机械经多次更新,现已普遍使用机动(高压)喷雾(粉)机,每台日治虫面积可达十余亩。农业病虫防治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被害程度和被害率明显下降。
  第三节 耕作工具
  传统农具
  农业生产依赖人、畜劳作的简易农具,耕作艰辛,工效甚低。民国23年(1934)浙江省生产会议报告书记述:“吾国农具多属旧式,笨重非常,搬移不易,往往有数人之力不能致远者,由是成本既重,获利实难。”农家长期沿用的传统耕作机具,翻耕有木犁、铁耙,平整有耙、耖、锄头,中耕除草有刮子、草刀、茅刀,掘沟有坑铣、铁锹等。传统的排灌农具早先为戽斗、水桶,继有手摇、脚踏水车,牛拉车盘,木制龙骨水车。水稻播种、插秧一向用手撒手插。传统收获工具用镰刀割稻,稻桶打稻和麦,篾簟晒谷,芦帘晒棉花,风车、畚斗扬谷。传统农副产品加工工具中,粮食加工工具有石臼、碾子、木砻、脚碓和石磨等;油料加工用木榨,俗称油车,赖人力和畜力榨油;畜禽饲料历来取自碾米、磨粉的副产品,无专用饲料加工机具。
  农机具改革
  横河镇农具改革曾誉满全省,影响全国。1958年余姚县成立县农具研究所,在横河木器生产合作社内专设农具研究车间。横河木器生产合作社、横河机械厂和彭桥竹器生产合作社,曾研制过水稻收割机、棉花营养钵制钵器、田间吸谷机、拔秧机、电力牵引滚耙、改装五一犁。1958年木工陆友康研制木质立式插秧机成功,命名为“浙江3号”插秧机。单人操作,日插一亩余。余姚县建插秧机厂,调集铁工、木匠制成450台,全县试用,并经全国第九次水稻插秧机会议鉴定为全国推广的五种插秧机之一。后因质量不如人工插秧,不符合农艺要求被搁置。
  农具研究车间研制的棉花营养钵制钵器,在稻棉轮作区广泛推广应用。改装后的五一犁深受农户欢迎,一直沿用至今。
  农机具推广应用
  排灌机械
  民国4年(1915),乌玉桥村“春晓园”首用水泵抽水。1950年,横河马堰头农场置5马力柴油机抽水机1台。1953年,县水利委员会用机船(装有8马力柴油机和8×8英寸水泵)为乌山乡相士地旭光农业生产合作社灌溉稻田105亩、棉田50亩。1954年冬,相士地旭光农业生产合作社也自办抽水机埠。同年底,龙南乡开始建立国营龙南抽水机站,翌年竣工。建造固定抽水机埠6个,机船1只,安装抽水机和配套柴油机组7台,共87.5千瓦,建干渠、支渠道24条,全长14.5公里,当年灌溉农田8000余亩。1966年由于华东电网延伸,电力灌溉成本低,逐步替代柴油机动力灌溉,至1983年,全镇有排灌机械257台,1868.5千瓦,受益灌溉面积39370亩。其中,电力机泵146台,1181.3千瓦,灌溉面积28452亩,柴油机泵103台,663.5千瓦,灌溉面积7675亩,喷灌机8台,26马力。2001年全镇拥有排灌机械动力572台,3506千瓦,其中电动机497台,2943千瓦,柴油机75台,563千瓦。稻田灌溉面积24924亩,其中早稻1340亩,晚稻、单季稻面积23584亩。
  耕作机具
  民国4年(1915),乌玉村“春晓园”首用机械翻地。
  双轮双铧犁、五一犁:1956年和1958年大跃进期间,曾推广双轮双铧犁。这种适合北方旱地砂质土壤的马拉“新农具”,犁体笨重,要用两头牛拉犁,整地费工,不适合镇域水田粘壤土,结果成为废铁,群众说是“双轮双铧犁,掼在弄堂里,看见出眼泪”。1963年推广“五一”犁,后经过改装,拉力轻、省料、价廉,普及全镇,代替了旧日式木犁,沿用至今。
  大中型拖拉机:为缓解70年代农村收、种、管劳力紧张的矛盾,1973年龙南公社航渡大队率先自筹资金,向宁波拖拉机厂购入35马力中型拖拉机1台,配旋耕犁投入田间操作,深受群众称赞。横河镇相士地村乡镇企业发展较快,为解决务工与务农的矛盾,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1987年村建立“农业车间”1个,配有大中型拖拉机5台,小型拖拉机9台,联合收割机7台,机动插秧机2台。1980年全镇有大中型拖拉机34台,1990年增至60台。2001年用于农业的拖拉机29台,总动力924千瓦,其中包括轮式拖拉机16台,50马力以上拖拉机13台。
  小型手扶拖拉机:小型手扶拖拉机自1966年开始引入,成为70年代至80年代农村主要耕作机械和运输机械。以工农—12型和东风12型为主,1980年全镇只有95台,1990年746台,2000年902台。
  播种机具
  1958年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开始推广,横河木器生产合作社农具研究车间仿制改进了营养钵制钵器和移苗打孔器,横河公社农业试验场示范后全面推广。70年代横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彭桥公社联兴大队第三生产队,试种棉花尼龙方格育苗移栽成功,替代了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
  水稻播种插秧一向用手撒手插。1987年相士地村引进吉林2ZT-7358型连杆式机动水稻插秧机1台,与露地育秧盘秧配套,插早稻12.5亩,后农业车间又购置机动水稻插秧机1台,应用于大田。2001年全镇有机动水稻插秧机3台,动力7千瓦。
  1998年在横河镇水稻丰产畈试用机动水稻抛秧机成功。2001年全镇有机动水稻抛秧机2台,动力7千瓦。此种机械有待农业规模经营形成后推广,可代替水稻插秧机在大田应用。
  2001年,机动喷雾机喷播直播水稻试用成功,具有出苗匀、工效高(2人1天能喷播50亩水稻)的特点。2002年又在小麦、油菜上应用成功。2004年全镇推广面积680亩(45.33公顷)。
  收获机具
  1956年,余姚县通用机器厂制成“56型”双人脚踏打稻机,推广后功效比旧式木稻桶提高1倍。1959年试用北方大镰刀,不实用,未能推广。1960年余姚县农具研究所试制成小型铁木结构双刀快速收割器,2人轮流操作,台日割晚稻2.5~3亩,单刀快速收割器,台日割晚稻1亩余。皆因劳动强度过大,刀具制造工艺技术未解决,未能推广应用。
  1968年,电动打稻机推广,功效比脚踏机高20倍,但因受电源和场地限制,使用面不广。1976年3马力柴油机打稻机开始推广,由于机动实用,推广迅速。此后,横河镇的稻谷脱粒基本实现机械和半机械化。
  机动联合收割机的推广使用始于1987年。相士地村购入龙江-140型双圆盘割晒机1台,当年收割早、晚稻130余亩。此后共购入联合收割机7台,投入大田使用。1999年全镇联合收割机增加至75台,机动割晒机3台。2001年有联合收割机77台,动力1268千瓦。机动割晒机3台,动力11千瓦。至此,横河镇的水稻收割脱粒完全实现机械化。
  扬谷扇以“山雨牌”为主,由于该机可采用单向电源,具有扬场、排风、降温等多功能,全镇自80年代开始广为采用。
  1995年,横河粮管所购置7.5吨/日级烘谷机1台,每天一般可烘干稻谷6吨。1997年,镇政府购置2.5吨/日级烘谷机2台,每天一般可烘干稻谷2吨/台。
  植保机械
  人力喷雾(喷粉)器:人力喷雾器自1953年始用,以后逐年增加。喷雾器以手动空气压缩喷雾器为主,式样有圆筒式、单管式、背包式,此类喷雾器适应性强,喷雾防治病虫效果好,发展速度快,至今仍广为使用。全镇使用量1973年为1999架,1985年为5699架,1999年为11236架。人力喷粉器1958年曾在稻、麦病虫害防治中大面积应用,以手摇式为主,以后使用面不广。
  机动喷雾(喷粉)机:镇域1963年原横河公社有1台3马力机动喷雾机,至1972年龙南、石堰、彭桥、横河4个公社均购置工农-36型机动喷雾机共7台。1978年开始引进东方红18型汽油高压喷雾机。全镇1985年有机动喷雾机53台。至2002年仍保持有41台。
  农副产品加工机具
  横河农副产品加工主要有粮食、食油、棉花、茶叶等。过去粮食、油料加工等用传统工具。制茶用手工。脱棉籽用人力脚踏绞花车、牛拉轧花车。用这些传统工具加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民国25年,镇域开始用机器碾米。不过农民大多限于经济条件仍沿用传统工具加工粮食。随着经济的发展,先柴油机后电动机的普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发展很快。50年代后期基本上消灭木砻和碾子脱壳、臼米;60年代粮油加工、脱棉籽基本上实现机械化;80年代实现机械化制茶。
  镇域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986年达到183台,1990年293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第四节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
  农业技术推广站(简称农技站)
  1955年,余姚县撤农林科,设农林水利局。同年建立横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建站初期配置粮食、棉花、畜牧技术干部3名。
  1971~1972年,横河、石堰、龙南、彭桥4个公社相继建立公社农科站,各站配农民技术员2名,专管粮食、棉花生产技术推广,业务上受区农技站管理。
  1975年,镇域各大队,先后配置植保员、农民技术员,成立农科组,建试验基地,种子繁育田。这样,县、区、公社和生产大队四级农技推广网络形成。1988年,横河区农技站有全民事业性质农技干部11名,其中农艺师2名,工程师1名,畜牧兽医师2名。镇域各乡(镇)农科站有农技人员15名,其中农民技师5名,助理技师5名,农民技术员4名,助理技术员1名。
  自横河区农技站建立至1992年撤销,先后有区委委员何纪田、熊子愚、孙博安、黄文卿兼任站长,后又有林成郎、沈子挺任站长。
  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以后,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建立,下设镇农技、农经、水利、农机、林特5个站。各专业站自挂牌子,行使各自的职能,与镇农业办公室合署办公。
  1999年经省农业厅验收批准,镇农技站为第三批省“五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此时,横河农技站有农技人员9名,其中农艺师1名,助理农艺师7名,技术员1名。
  农业机械管理站
  新中国成立初,各乡无农机管理机构。1954年,横河开始农机具改革,1955年国营龙南抽水机站建立,配农机专管员4人,负责横河区各乡的抽水机及其他农机的管理与维修,直至1970年止。1970年,龙南、石堰、横河、彭桥各公社建立公社机电管理站,性质为民办公助事业单位,配置专职机电管理人员。1973年按省政府396号文件设立专职电工1名。1975年改称农业机械管理站(简称农机站)。1978年10月横河区农业机械管理站建立,同属民办公助性质,胡成华任站长,配有农机专管人员2名,专职电工1名。1980年横河、石堰公社农机站始办农机服务站(公司),经营方针:“以农机为主、综合经营、加强管理、服务农业。”经营内容:代耕农田、代运输、代治虫、经(代)销各种农机具及其配件,农机修理等。到1983年,镇域各乡都建有农机服务站。
  1984年9月,实行机、电分设,农机站名称不变。
  1992年,横河镇农业机械管理站重新组建。至2001年镇农机站共有农机管理人员6名,均为国家人事部门招聘人员,助理工程师职称。横河镇农机管理站下设农机服务站3个,有职工17名,固定资产21万元。
  林业特产工作站
  1989年,“横河区林业特产工作站”成立,同横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合署办公。配有林业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3名。石堰、龙南、横河、彭桥4个乡有助理技师2名,技术员1名,助理技术员1名。
  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以后,改建为横河镇林特站,有编制人员8名。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