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计量与标准化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30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计量与标准化管理
分类号: TB9
页数: 5
页码: 385-3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计量与标准,历来由县以上政府机构管理。民国时期商业计量由县度量衡器检定分所管理,商会、同业公会配合行业检查。新中国成立后,商业计量由县工商科(局)、市场管理委员会兼管。1973年,余姚县标准计量管理所建立,统一管理全县标准计量工作,横河供销合作社、横河粮食管理所、横河市场管理办公室,设兼职计量管理员。1976年以后实施标准化管理,对农业、食品、工业产品与企业按国家标准化法规,开展制定和考核工作。1979年9月,横河划归慈溪县辖,标准计量由慈溪县计量所(后改标准计量管理所)管辖至今。1997年,镇内34家三级以上计量合格企业配有标准计量管理人员,横河工商所在农贸(专业)市场设有专职计量员。企业产品按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企业标准组织生产,并开展企业标准化水平考核工作。
关键词: 横河镇 经济 计量

内容

计量与标准,历来由县以上政府机构管理。民国时期商业计量由县度量衡器检定分所管理,商会、同业公会配合行业检查。新中国成立后,商业计量由县工商科(局)、市场管理委员会兼管。1973年,余姚县标准计量管理所建立,统一管理全县标准计量工作,横河供销合作社、横河粮食管理所、横河市场管理办公室,设兼职计量管理员。1976年以后实施标准化管理,对农业、食品、工业产品与企业按国家标准化法规,开展制定和考核工作。1979年9月,横河划归慈溪县辖,标准计量由慈溪县计量所(后改标准计量管理所)管辖至今。1997年,镇内34家三级以上计量合格企业配有标准计量管理人员,横河工商所在农贸(专业)市场设有专职计量员。企业产品按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企业标准组织生产,并开展企业标准化水平考核工作。
  第一节 计量
  度量衡演变
  据埋马山出土的陶权证明,春秋战国时期境内已有衡器计重量。以后,随着社会进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度量衡不断进化。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亦统一全国的度量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规定度量衡主单位为尺、升、两。清后期,随机械工业发展传入英制、公制,用于工业生产,民间沿用市制。民国20年(1931),国民政府规定了划一的市尺、市斗、市秤制。
  清代及民国政府通行的计量制与计量器具
  清代及民国的计量制与量具,虽有政府规定的通行标准,但民间施行不一,如斗、石的容量,木杆秤的斤、两,民间有大斗、小斗、大石、小石之说,老秤、新秤之分。民间夜间分五更记时,以19~21时为一更;21~23时为二更;23~1时为三更;1~3时为四更;3~5时为五更。还有用弓量地积,1弓为5鲁班尺,360弓为1里。
  计量制:
  长度单位为里、引、丈、尺、寸、分、厘、毫,一般以10进位制;1里则为150丈。工业五金行业引用英制。
  重量单位为担、斤、两、钱、分、厘、毫、丝。两及两以下为10进位制。1斤为16两,1担为100斤。
  容量单位为石、斗、升、合、勺、撮,均为10进位制。
  地积单位为顷、亩、分、厘、毫。亩及亩以下为10进位制。1顷为100亩。1亩为60平方丈。
  角度单位为度、分、秒。
  温度单位为摄氏(度)、华氏(度)。
  时间单位有朝代纪年、公元纪年之分。朝代纪年按干支年,夏历月、日、时辰计时。公元纪年按公元年、月、日、时、分、秒计时。民间还有黄帝历2698加公元纪年,佛历544加公元纪年。
  计量器具:
  长度量具有三元老尺、鲁班尺(手工业者使用)、木市尺。
  重量量具有杠(抬)秤、16两木杆秤、戥秤。
  容量量具有木制石、斗、升、合,锡制提吊。角度(方向)量具有角尺、角方、分度尺、水平尺、向盘。计时工具有历书、日晷、钟、表。温度量具有常用温度计、体温计。
  新中国成立后的计量与量具改革
  1950年废三元老尺。1952年废石、斗、升、合,标准量具由国家定点制造。1959年6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公制为基本计量制度。是年10月改16两为10两1斤制,取消斤为单位的量提,液体类容量改以毫升为单位。商用、民用量具由国家统一制作,并通行木竹市尺、米尺、米制卷尺、木杆市秤、公斤小秤、戥秤、台秤、天平秤、电子秤、磅秤、量提等。1958年随着机械五金工业的发展,卡尺、游标卡尺在横河开始使用。60年代,波美度表用于测量酒、酱油的浓度质量。70年代社员向生产队投入人粪料广泛使用比重表(群众称料表)测浓度。国家大电网供电后,镇、村居民用电均使用电度表计量,检测电器设备有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的万能表。1981年横河自来水厂建成投产,水表为居民用水的计量器具。
  1977年5月27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后,逐步采用“国际单位制”。1979年1月,中医处方用药、中药销售计量实行克、毫克、升、毫升计量制,取消两、钱、分计量。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我国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逐步推行法定量器和计量单位。1985年1月,使用定量木杆秤和不锈钢量提,淘汰非定量砣木杆秤和非不锈钢量提。1989年1月1日始,全镇统计单位实施法定计量单位,废历史遗留的市制、英制等计量单位。从1985年起到1997年每年度都对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进行计量定级考核验收,横河镇有25家企业被慈溪市标准计量局定为三级计量合格单位,2家企业被宁波市计量局定为二级计量合格单位。1997年起推行计量水平确认制,又有7家工业企业确认为三级计量合格单位。
  9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计量器具的品种与数量大幅度增加。如压力表,解放前后只有用煤油汽灯打气时表示压力的简单压力表,80年代之后高精度压力表广泛使用于工业锅炉。里程表、速度表,广泛使用于交通工具。常用温度计,60年代以前少量挂放在家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测日常室温。90年代种植专业户、养殖专业户、孵坊、工业企业车间都应用它,为生产和人民健康服务。
  医疗计量仪器在新中国成立前,横河仅有最简单的体温表,连血压计都没有;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至2002年,测血液、测人体生化指标的医疗测量仪器已比较齐全,不但有心电图机、床边监护仪,还有价值40余万元的全自动生化仪。
  工业产品测量器具现有三座标测量仪、投影仪、电子测量仪、电子千分尺、测光仪、热电耦高温显示仪、电示波器、音量级差分贝表、水质化学分析仪等。
  人民生活中开始使用磁卡表测量水、电的用量。
  计量器具的制作
  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代,彭桥、横河集镇各有2爿秤店,石堰有1爿秤店,均有秤匠制作木杆市秤。吊提委托锡匠店定制,斗、升容器委托箍桶店定制。
  至2002年镇域有计量器具生产企业13家,其中摩托车车用里程表、转速表生产企业8家,压力表、电度表、摩托车组合仪表、双面弹簧度盘秤、家用皮膜煤气表生产企业各1家。这些计量器具制作企业均经慈溪市标准计量管理所的验收许可,并经每年度的检定后允许生产有关计量器具。
  第二节 标准化
  1976年,余姚县列为浙江省农业种子标准化重点县,镇内农作物种子按《主要农作物种子分级标准》开展制种和引种。1977年14项食品卫生标准贯彻后,卫生和市场管理部门对粮油、食品、副食品行业按卫生标准开展管理和监督工作。1979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对企业的产品、设备管理逐步实行标准化。企业产品按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生产,企业自行制定标准需经慈溪市标准计量局审定备案后组织生产。198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实施,企业的标准化进程加快。90年代中期始,随着出口产品量的增加和质量要求的提高,全镇企业质量标准不断提高。2002年,境内企业有117种产品制定了企业标准,并在慈溪市标准计量所备案。11家企业通过了四级标准化水平考核。13家企业23种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生产。59家企业通过了国际质量标准(IS09000)系列的认证。从2001年始,慈溪市采用农业地方标准规范组织生产草莓。2003年,烛湖牌杨梅生产也制定了地方标准。横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参加了“荸荠种杨梅”和“有机杨梅”生产标准的制订工作。该站和胡增火个人为此获浙江省林业局“科技兴林”三等奖。上述两种农业产品地方标准的采用,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又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