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活水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26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生活水平
分类号: F126
页数: 7
页码: 149-155
摘要: 本节记述横河镇生活水平,其中包括了服饰、食物、住宅、生活用具、存款。
关键词: 横河镇 人民生活 生活水平

内容

服饰
  50年代初,农民一般穿自织土布衣,有少量机织布称“洋布”,有龙头细布、苏联花布等。成年人着衣一般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小孩子穿衣一般称“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烂阿四”。妇女大多穿斜襟衣裳,男人穿对面襟中式衣裳,年长者女加布襕,男加作裙。集镇个别家庭与农村生活条件较好的新婚夫妇置有一身呢绒或毛料类的出客礼仪服装。穿鞋以自制布鞋为主,夏天普遍穿木拖鞋,雨天成年人穿桐油钉鞋或木底布鞋,做农活时一般赤脚或穿草鞋。妇女基本无妆饰品,年轻妇女打辫子、扎红头绳,年老者盘发髻、套发袋,60岁以上者还缠裹脚带。此后至60年代末,咔叽、哔叽等机织布增加,人们开始穿胶底鞋(称解放鞋),胶质元宝式雨鞋。服装时兴中山装、列宁装、青年装、军装、学生装。“文化大革命”期间男装以人民蓝的中山装为一色,女装以人民蓝的翻领衫为一色,同时流行黄军装。此期间购制衣服的数量甚少,大家还受到年人均只有1~1.8丈的布票和1.5斤自留棉的限制。
  70年代初,化纤产品得到发展,以后大量地用化纤布、涤纶布作衣服面料。80年代后期布票取消,商店和市场上的布料质高量多,任人挑选。服装式样增多,质地快速提高,人们不再穿着破旧服装。毛料、呢绒、丝绸和进口面料的购买力成倍提高。据横河供销社商品销售量统计,横河全区高档服装面料销售量:1972年呢绒185米,绸缎9776米,毛线1715公斤;到1989年上升到呢绒46100米,绸缎46200米,毛线11593公斤。90年代初,青年男女着装,开始风行西装、茄克衫、皮装、裙子、领带、皮鞋。妇女妆饰品以黄金、珍珠、玉器类为主。90年代中期至今,穿着讲究进口面料,羊毛绒、真丝、高支纱优质棉布。企业家等有钱者,一般都有价值几千元至万余元一套的高档服装。农村多数人着装也以购买成衣为主,青年农民一般穿着几百元至千余元一套的品牌服装。经济条件较好的男女青年妆饰有白金、宝石、翡翠、钻石类饰品。个别企业家戴有价值几十万元的金表。
  食物
  50年代,农民家庭以自种、自养、自捕、自食为主,食物结构以蔬菜为主,仅在节庆、喜宴、来客时买入一些鱼肉之类荤菜。如家中有“五匠”上门做工,第一天师徒们一般不会动一筷荤菜,待第二、三天快完工时才吃荤菜。若是一些夏天容易变质的荤菜,也要到当天晚餐才吃掉。主食米饭,大多数人家在农闲时每天吃2餐稀饭1餐干饭,农忙季节为2餐干饭1餐稀饭。少数人家在“青黄不接”时要向他人借粮食或割未完全成熟之禾麦(称割青)接济。
  农村过年,多数人家买3~4斤肉,1~2斤鱼,2~3斤糖,杀1~2只鸡,自制一点米糖、香糕、年糕、汤圆,炒一点瓜子、花生、罗汉豆,掘一点荸荠就算过年了。
  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镇域几乎所有农民都掘草根,剥树皮和磨谷糠充饥。1962~1966年,国家调整政策后,农业增产增收,农民生活基本解决了温饱。1966年以后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实施政治评分等办法,其做法不合经济发展规律,加上政治上的动乱,人民生活一直徘徊在基本温饱水平上,生产队集体储备粮,不到过年时都已借(分)光了。
  1981年起到90年代末,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粮食问题,联产承包实行4~5年后,一般农家都有1~2年的余粮。农民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向多种经营、集约经营、专业户方向发展。镇域不但粮食充足,而且水果、水产品、家禽、家畜等物资丰富。90年代始,农民日常用餐,天天有鱼、肉、蛋类等荤菜,桃、梨、橘、苹果等水果已不是往年节日、喜事的专用品,而成为农家日常食用之物。到2003年,大多数居民的日常生活与过节日无多大区别,餐桌上讲究荤蔬搭配,鱼类要鲜活合口味的,肉挑瘦肉,品种不断调换,加配多种调料,使烹味鲜美。牛奶进入了老年人、小孩子、读书人的生活圈,水果一年四季不断。不少人由于饮食过好,劳动强度减少而得肥胖症、脂肪肝、高血压等“富贵病”。因食物结构改变,营养水平提高,稻谷类主食的用量反而大幅下降,由80年代以前的人均每天1.5斤原粮减至2002年之后的1斤原粮。
  住宅
  60年代初以前,一般住祖辈留下来的矮平房为主,个别还住草舍。多数人家的人均住宅面积10平方米左右。60年代中期,因人口增加,成年人分家立户,迫使部分人家建房。当时建材匮乏,无好木材可用,建房户凭分配的预制水泥柱拼与横梁,或到四明山区购买低档松树、毛竹为材料,建了一批低质量住房。这批住房到70年代末因毛竹、松木已发生蛀、霉成了危房,拆除后新建为高平房。80年代初,始建少量楼房,采用砖固梁、五孔水泥楼板,以少量水泥、石灰砌筑空斗砖墙,构建低档二层楼房。80年代末,以钢筋混凝土、杉木或进口木材为建筑材料,建质量较好的二层半至三层的楼房,人均住宅面积在40平方米左右。2002年,全镇有80%的家庭住二层以上楼房,人均住宅建筑面积55平方米(时价值约24750元),许多家庭在宅院内种花草、果树等,环境优美。少数农民在城镇购买商品住宅房、别墅。每套(幢)价40万元~200万元不等。室内装潢支出600~1000元/平方米。
  生活用具
  60年代中期前,家庭大都只有妇女随嫁而来的日常不可缺少的橱、箱、桶、盘、壶、杯、煤油灯之类的生活器具。60年代末,家庭照明普及电灯。70年代初开始购置30元/只~120元/只的手表,120元/辆~180元/辆的自行车,120元/辆~180元/辆的缝纫机,40元/架~80元/架的收音机,50元/只的台钟。80年代初开始购置400元/台~600元/台的黑白电视机,300元/架~500元/架的收录机,80元/台~180元/台的电风扇,中期发展到购置800元/辆~1500元/台的电冰箱,300元/台~500元/台的洗衣机,700元/台~1200元/台的彩色电视机,3000元/辆~10000元/辆的摩托车,到90年代中期普及上述用具。
  90年代末到2003年,镇域大多数家庭都装上了电话并置有移动电话(手机),约有80%家庭使用液化燃气灶,40%家庭装有1000元/台~3000元/台的空调,10%家庭拥有4000元/台~6000元/台的电脑其中部分上了互联网,10%家庭购置6万元/辆~50万元/辆的小轿车。其他进入部分家庭的高档用具名目繁多,如电磁灶、微波炉、智能电饭锅、饮水器、热水器、淋浴房、数码相机、传真机、摄像机、家庭电影院、红木家具、健身器材、防盗报警器等等,这些价值从几百元至数万元一件的家庭用具,在农村家庭现处在迅速增加时期。
  存款
  80年代以前,大多数家庭的现金积存不多,只有少数劳动力多且有副业门路的家庭,才有较多的积余,但其总积蓄额也不会超过2000元人民币。据1975年石堰乡个人存款情况统计,全乡年末存款余额为93528元。人均为6.09元。按1979年经济决算,今镇域4个乡参加集体分配共14295户,当年超支户为1905户,超支款243500元。截至1979年底,历年积转累计超支户4109户,超支款343000元。累计超支户占总户数的28.74%,户均超支额83.48元。以上数据表明,1979年镇域尚有28.74%的户在年终决算分配时,要分配到粮食等实物,需要向生产队交纳现金,否则能分配到现金的户也不能兑现分配,可见以生产队集体分配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此时有半数左右的家庭无现金积蓄。
  90年代以后,农民收入快速提高。1992年底,横河信用合作社、慈溪市农行横河分理处、横河邮政储蓄,共有个人存款余额为7330万元。
  2002年底,横河信用合作社、农行横河支行、横河邮政储蓄,共有个人存款余额72877万元。
  本节人民生活水平以全镇平均水平或大多数人的基本情况而言,据2003年抽样调查,镇域还有户均收入不足1万元的家庭,占总户数的17.5%,其生活水平比较差。2003年底全镇尚有448户,462人的生活水平还在慈溪市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120元/人·月)以下,他们虽然享受了镇财政每月向他们发放最低标准生活补助金,但他们的基本生活尚属贫困户之列。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