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22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地质
分类号: P56.255
页数: 1
页码: 71
摘要: 本章记述了横河镇的地质构成、土壤、矿藏的情况简介。
关键词: 横河镇 自然环境 地质

内容

横河镇南部为翠屏山丘陵,中部和北部属杭州湾沉积平原。在地质构成上处于浙闽地质北端,丘陵为火成岩,平原为浅海沉积层。丘陵山地及各个孤山主要岩石有凝灰岩、熔凝灰岩、流纹岩、凝灰质砂岩及花岗岩,形成于中生代。横河的地质构造还与海侵有关,从童家岙遗址出土文物考证,约在6500年以前,镇境为陆地。距今6000年左右的卷转虫海侵,使整个宁绍平原沦为浅海,海水漫浸到翠屏山麓,把翠屏山成为海中之岛,今童家岙遗址淹没在海洋之中。经过约1000年后,海水退却,使横河平原再成陆地,童家岙村之北低洼地域成为泻湖——烛溪湖,将今童家岙遗址淹埋在烛溪湖下。
  平原地区土壤为湖沼相和海相沉积土,分布于平原表部。其中上层为浅海沉积体,中层为湖相沉积体,下层为老海沉积体。湖沼相堆积物均为湿粘土,上部灰黄、黄褐色,下部灰褐、灰黑色,局部地段有机质含量高,甚至富集成泥炭;海相堆积物由亚砂土、亚粘土组成,自上而下由黄褐色渐变为深灰色,微层理发育。
  矿藏以泥炭为主,可作燃料。南北向见于烛溪湖至上剑山村,东西向从天香桥村、东畈村至石堰村地段,赋存于全新统湖沼相平原沉积层中,面积8平方公里左右。顶板埋深1.17米,厚0.10~0.5米,估算储量200万立方米。泥炭发热量1434卡/克。高岭土,分布在彭南村、梅园村沿山一带,为上侏罗统大爽组的流纹质玻屑凝灰岩及熔结凝灰岩风化物,是古代陶瓷制作的原料。1955年至80年代中期又用作缸、坛、罐等陶器生产用土。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