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余姚历史大事记1919~1995》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148
颗粒名称: 1948年
分类号: D235.553
页数: 6
页码: 88-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共余姚县1948年发生的重大事件。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史 大事记 余姚

内容

1月29日 火烧长田村 是日,四明工委在长田村(今属梁辉镇)山上“公馆”开会,由于保长泄密,国民党浙保华松部对长田村进行“围剿”。在武装人员的掩护下,参加会议的工委领导均安全撤离。敌一无所获,便放火烧毁了长田村,并抢走群众大量财物。
  1月31日至2月4日 四明工委调整领导班子 长田突围后,四明工委会议易地举行,浙东临委书记顾德欢到会作了指示。会上调整了四明工委领导班子,由陈布衣任书记,朱之光任副书记,丁友灿、薛驹、钱铭岐为委员。1月下旬 姚虞县举办党训班 为重建各地方武装和恢复政权建设工作做组织准备,中共姚虞县工委在桃花岭举办党训班,参加学习的有区、乡负责人20余人。
  1月 浙东临委成立 上年10月,浙东工委书记刘清扬到上海找上级党组织联系工作时被捕(1949年2月越狱归队),上海党组织决定建立中共浙东临时工作委员会,顾德欢任书记,马青任副书记,王起为委员。1月8日至20日,浙东临委在慈南孔岙(今余姚洪山乡)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宣布成立浙东临委,决定撤销浙东人民游击队第三支队番号,建立“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三支队”,由刘发清任支队长,马青兼政委,张任伟为参谋长,诸敏为政治处主任。
  3月5日 “浙东教导队”在陆埠草茅庵建立 为帮助来四明山参加革命的青年熟悉斗争环境,提高武装斗争技能和坚定革命信念,浙东临委于3月5日在草茅庵开办“浙东教导队”。由三支队政治处主任诸敏具体负责,李昶任教导队队长兼支部书记。第一期学员30余人,学习两个多月后结业,学员多数成为部队骨干。第二期于5月份开办,因发生了上王岗战斗,开学20余天,提前结业。
  3月26日 中村战斗 中村地处鄞、慈、姚三县交界处,是敌在四明山重要据点。第三支队和教导队于3月26日晚对中村敌据点发起进攻,因我部缺乏攻坚战的经验和实力,且事先对中村敌情了解不全面,准备不周,战斗失利。交锋2小时后,游击队撤出战斗。此役,我牺牲班长以下6位战士,负伤多人。
  3月 郑沛基在梁弄被捕 虞东区区委委员郑沛基(马渚镇人)在梁寿被捕。7月12日,在姚虞县丰山凉亭(今余姚镇丰南)就义。
  4月 中共大岚区委建立 是月,恢复大岚区委,属嫌新奉工委,虞鸣飞任副书记,主持工作。
  4月 中共丈亭(今丈亭地区)区工委成立 新四军浙东纵队北撤后由范雪伦任区特派员。1948年4月建立区工委,范雪伦任书记。1948年10月该区又分为慈西、姚东两区,由范雪伦任慈西(丈亭)区工委书记,马思方任姚东区工委副书记。
  5月9日 “新新公司”遭破坏 1945年9月底,新四军浙东纵队北撤后,余上县党组织在周巷八字桥小王家的王开增家,留下一个秘密联络点。1946年5月,黄明任余上特派员时,将此联络点取名为“新新公司”。担负着隐蔽余上地下党领导、接待往来同志、交通联络等任务。1948年5月8日,余上县工委通讯员被捕,敌人从其身上搜出纸条,次日便对小王家进行搜查,黄老太和黄开增妻子被捕,有关同志幸已得讯撤离,联络站因暴露撤销。
  5月15日 浦东武装进抵四明山,成立五支队 由储贵彬率领受我党控制的南汇大团镇自卫队及由张凡率领的浦东人民解放总队共300左右人枪,根据中共上海局的决定,渡杭州湾开赴浙东四明山,以加强浙东的武装力量。15日下午在余上党组织的接应下,于临山区上塘乡十六户湾登陆。19日晚,与四明山主力会合',编为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五支队。储贵彬任支队长,张凡任政委,奚德祥任副支队长,吴建功任政治处主任。下辖二个大队。5月28日 上王岗战斗 浦东部队进抵四明山,引起敌人的极大恐慌。国民党省政府主席兼浙江保安司令沈鸿烈至四明,纠集浙保二个团及七个县的自卫队,共2000余人,于28日向驻守上王岗阵地的三、五支队发起进攻。三、五支队沉着应战,奋勇杀敌。战斗持续9个小时,击退敌人多次疯狂进攻,毙伤敌百余人。支队王万富等10余同志牺牲。同日晚,余上武工队在参加上王岗战斗后撤回姚北途中,又在鲁家弄消灭“浙保”一个排,俘排长以下30余人,缴获机枪1挺、长枪10余支。
  6月10日 浙东临委调整四明工委领导班子 为加强党对四明地区的领导,浙东临委决定:陈布衣任工委书记,朱之光、张凡任副书记,刘发清、薛驹、钱铭岐、吴建功为工委委员,并将五支队归属四明工委领导。
  6月22日 肖东被捕牺牲 姚虞县工委委员、虞东区区委书记肖东(董鹤棣,女),22日在沿江鸭荡湖,被上虞保警队、自卫队包围逮捕,9月12日被杀害于姚北彭东游源岙,时年29岁。
  6月 余上成立飞虎队 余上县工委为适应平原地带的环境和斗争特点,从各部队抽调了部分武装骨干另建了一支武装小队,全以短枪配备,由肖林任队长,随县工委、县办一起活动。11月,定番号为“飞虎队”。
  10月 余上自卫大队成立 余上县工委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将余上县武工队改建为县自卫大队(实际一个中队),余先兼大队长,雷行兼大队附。次月,定番号“勇猛”,有2个排6个班,指战员70余人。次年3月,“勇猛”上升为主力,归属五支队。
  10月 余上县调整行政区 将原所属五个区调整为三个区:原马渚及临山大沽塘以南,包括周巷区的天华乡为一区,章钦任特派员;原崧厦及临山大沽塘以北为二区,张明任特派员;原周巷、浒山、庵东为三区,陆建平任特派员。
  10月 慈南建立实验区 浙东临委为创建红色根据地,巩固基本区,决定在鄞慈县第四区划部分村(包括芝林、余鲍陈、孔岙、裘岙、石笋、王家山、杜徐、青龙山上及河姆渡、车厩、大隐沿山部分)为实验区。由康星(康志荣)任实验区区委书记,鲍纯甫为副书记。年底,实验区撤销,仍归属鄞慈县第四区。
  11月2日 梁辉等同志牺牲 是日早晨,中共梁弄区委书记梁辉及县办副主任李华等同志,从桃花岭出发,赴四明特办开会,在向家弄遭到敌人伏击。梁辉及随行武装人员,迅即组织突围,但敌已占领制高点。战斗历数小时,最后,子弹打尽,梁辉及黄开照、刘永仙、朱国兴、邵志士等同志英勇牺牲。有部分同志突围。中共姚虞县委在章雅山举行追悼会。
  11月16日 袭击车厩渡驻敌 该日晚,慈南陆埠区警卫队20余人,配合五支三大主力武装,袭击了驻车厩渡之敌。战斗近20分钟,毙敌3人,俘4人,缴获长短枪6支,榴弹筒1只,子弹、军需一部,区警卫队指导员杨孟荣在战斗中牺牲。
  11月18日 陈干金起义 国民党柯义乡乡长陈干金经与中共余上党组织联系,率乡自卫队22人,于18日举行起义,投奔四明山游击队,受到中共四明工委热烈欢迎。乡自卫队编为四明特办独立中队,陈干金任中队长,原乡队附赵忠兴为中队附。后陈干金被任命为沿江区副区长兼区武工队长,独立中队编入沿江区武工队。
  11月18日 五支队重创“浙保““进剿” 该日,“浙保”一团及地方团队以数营兵力分三路“进剿”五支队活动地区大岚、峙岭、李家坑、大俞等村,五支队奋起还击,毙伤敌30余人,俘17人,缴获步枪17支,五支队无一伤亡。
  12月上旬 姚虞武工队袭击陆埠驻敌 姚虞县武工队小分队向驻守陆埠的敌军发起袭击,敌凭碉堡企图顽抗,在武工队强大火力打击下,敌逃离碉堡。武工队缴获步枪5支、弹药一批和电话机1台。
  12月27日 沿江镇压反动乡长周益枝 云楼乡乡长周益枝,充任四乡联防主任,坚持反共立场,与我为敌,并欺诈百姓,作恶多端,实属地方恶霸。沿江区武工队于27日在罗家渡将出来抢粮的周益枝捕获,经县办事处审讯后枪决。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余姚历史大事记1919~1995

《中国共产党余姚历史大事记1919~1995》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简要记录了余姚市党组织及其领导下的党、政、军、民组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建设时期的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