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抗日战争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余姚历史大事记1919~1995》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134
颗粒名称:
三、抗日战争时期
其他题名:
(1937.7—1945.9)
分类号:
D235.553
页数:
51
页码:
26-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共余姚县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
关键词:
余姚县
抗日战争
大事记
内容
1937年
7月 余姚抗日救亡兴起 抗战爆发后,余姚广大爱国人士纷纷组织起“余姚抗敌后援会”、“姚北抗敌后援会”等组织,在全县各地掀起抗日救亡运动。为扩大宣传,动员民众,“姚北抗敌后援会”经马育儒(大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员)等人推动,邀请宁波职业青年话剧团来姚北进行宣传演出。剧团在宗汉、浒山等地演出了《张家店》、《慰劳伤兵》等节目,并为群众教唱抗日救亡歌曲,激发了群众强烈的抗日热情。
9月15日 余姚上空击落敌机一架 “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后,9月14日至15日,中国空军分别在杭州觅桥、绍兴、宁波等地上空与敌机展开激烈的空战,其中一架敌机在余姚庵东上空被击中坠毁,日军一人死亡,一人被俘,还有一人落海失踪。11月 一批爱国青年奔赴延安 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地爱国青年纷纷奔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所在地延安。余姚青年熊达人、陆鸿鹄及在外姚籍青年俞震等,经长途跋涉,冲破了国民党军警的重重封锁,奔赴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学习,其中多数青年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2月 陈小平在姚进行抗日救亡活动 从汉口“旅汉公学”回乡隐蔽在历山的共产党员陈小平(又名陈尔康),根据抗战爆发后的新形势,分头联络了大革命时期隐蔽下来的共产党员和工农积极分子,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发动。
12月 郭静唐、陆飞先后回乡进行抗日活动 在上海经营“天马书店”的郭静唐,应家乡好友陈小平、童泉如等的邀请,将书店托付其侄子经营,携家小回姚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县长林泽委以县政府视察员之职。同时,在杭州工作的左翼文化人陆飞(又名陆学斌、陆守怀),也回家乡参加抗日活动,后担任县抗日自卫委员会干事,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
2月20日 县抗日自卫委员会成立 根据省颁《各界抗日自卫委员会组织大纲》之规定,县抗日自卫委员会于2月20日成立。县长林泽兼主任委员,姜本矛、王槐南为副主任委员,郭静唐、杜天糜、谢显曾、姜枝先等为常务委员。
3月15日 左溪群众抗暴斗争 县政府地政处的官员、军警,在左溪乡恣意逮捕无辜群众,殴打农民,激起乡民众怒。15日,左溪乡400余农民汇集在乡办事处,要求惩办
凶手。县府派员查明真相,将肇事官员撤职查办,事态平息。
3月17日 县战时政治工作队成立 余姚县长林泽根据省政府主席黄绍竑的命令,于2月23日公告招收县战时政治工作队队员。3月17日成立县战时政治工作队,县长林泽自兼队长,郭静唐任副队长(后任队长)。郭静唐利用林泽委托其负责招收政工队队员之机,与陆飞一起将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安排在政工队工作。政工队建立了党团支部,共产党员占政工队员的70%)以上。在两年多时间里,政工队成为由中共党组织领导和掌握的抗日救亡群众组织。最盛时期,共有政工队员100余人,分成6个区队,在乡村、山区、盐场广泛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发动和秘密发展党组织的工作。
3月 俞震、熊达人等从陕北回到余姚 在延安“陕北公学”学习的共产党员俞震、熊达人等由组织派回余姚,加入政工队,参与本地的抗日斗争。
3月 中共浙东临时特别委员会派员来姚恢复组织 中共浙东临时特别委员会派王平(又名王文祥、高子清)来姚,经由在镇海教书的大革命时期的党员施若愚的介绍,与陈小平、黄月樵等接上关系,经审查,恢复了陈、黄党籍;同时,又与从延安归来的俞震、熊达人等党员接上了组织关系。陈小平、俞震等又先后介绍了张鼎炎、谢廷斋(肖岗)、杨肖梅(杨明)、朱之光(朱孚若)等入党。自此,中共在余姚的组织活动恢复。4月 城区战时少年工作队成立 根据余姚抗战形势,余姚县抗日自卫委员会决定组织战时少年工作队。下旬,首先成立了城区战时少年工作队,由冯传法任队长。1939年夏,中共余姚县委为掌握少年工作队的领导权,派党员吴明参加少工队,使少工队真正成为进行抗日宣传的青少年组织。1940年秋形势逆变,全县少年工作队解散。
4月 建立抗日救亡组织 在共产党员俞震等带领下,余姚政治工作队驻逍林乡的第三区队,发动群众,成立了青年救亡室(简称救亡室),并争得县府当局支持。至1939年4月,全县救亡室发展到13个,成员3000多人。后改名青年救亡宣传室(简称青宣室),至9、10月间,全县发展到30个,成员近万人。11月起,为适应上层,掩护自己,青宣室逐步改为战时社会服务团(简称战社团),县设总团,区设区团,乡设支团,全县40多个支团,团员2万余人,形成了一支浩大的抗日救亡群众力量。
5月7日 中共浙江临时省委成立 根据东南分局指示,中共浙江临时省委在平阳青岩村成立,刘英任书记。临时省委在全省建立浙南、处属、宁绍、台属、金衢五个特委。余姚隶属于宁绍特委。
6月 商业人员工作队成立 抗战爆发后,余姚城区一部分店职员工要求参加抗日斗争的愿望十分强烈。6月,在县政工队党组织的领导和发动下,成立了余姚商业人员工作队,队员100余人,姜枝先任队长,潘瑞麟、胡平斋任副队长。商工队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维护职工的利益。一些队员以后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8月,余姚形势逆转,商工队停止活动。
7月初 中共余姚县工委成立 根据中共宁绍特委指示,月初在城区一小学内召开余姚党的活动分子会议,陈小平、陆飞、谢廷斋、熊达人、俞震、张鼎炎、杨肖梅等8人参加。会议分析了余姚的政治形势,研究了当前党组织的任务和发展党组织的问题;宣布了特委关于成立中共余姚县工作委员会的决定,陈小平为县工委负责人。
7月 城区战时妇女工作队成立 为动员组织广大妇女投入救亡运动,余姚城区成立战时妇女工作队,戚行之任队长(1940年2月后由韩凌志任队长),施彩韵任副队长。妇工队名义上属县抗卫会领导,实际权力掌握在县政工队。妇工队内建立党支部,由韩凌志任支部书记。1940年秋,妇工队解散。
8月1日 陈忆姜在海盐牺牲 6月,三战区在余姚政工队抽调陈忆姜等数名队员参加海北政工队,协助部队开展政治工作。7月,日军五路包围海盐。国民党军队主力溃逃,守军势单力薄,于8月1日凌晨2时下船退往通元。途中遭日军拦击,陈忆姜所乘大船,被敌四面包围,她宁死不作俘虏,纵身跳海。余姚政工队于同月在县城召开隆重的追悼会,会后,县政府向其家属赠送匾额一块,上书“浩气长存”四字。
8月 马青带一批同志从陕北回姚 在延安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的马青、唐敏鹿(唐伟)、王光洲、秦鲤等中共党员,根据党组织的决定,由马青带队回余姚,参加政工队工作。这些同志和早先抵姚的俞震、熊达人等,多数成为中共余姚党组织的主要骨干。
9月 成立民先组织 为培养和教育抗日救亡运动中涌现的大批积极分子,俞震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在政工队内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翻印《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介》小册子,宣传“民先”组织,参加“民先”的青年有20余人,由俞震负责。以后,根据上级通知,“民先”停止活动。
10月初 中共余姚县工委第一次会议召开 会议在长河市中共党员张淑贞(女)家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陈小平、熊达人、黄月樵、俞震、张鼎炎等5人,由陈小平主持会议。会议讨论了当前余姚形势和今后工作,决定谢廷斋担任县工委干事,负责发展地方党员和组织建设。
10月下旬 周潮镇战时妇女合作社成立 经中共党员张淑贞的组织发动,周潮镇成立了全县第一个战时妇女合作社,有社员60余人,负责人张淑贞。部分社员是女党员和妇女积极分子。该社以公开职业为掩护,组织妇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0月 党领导泗门乡农民进行“二五”减租斗争 该年泗门作物歉收,秋季议租时,佃主勾结地方官员,提高租额,当地农民纷纷要求政工队主持正义,政工队党组织根据这一有利形势,帮助农民建立起乡农会,向国民党县党部、县政府请愿,要求重议租额,实行“二五减租”。经过3个月的斗争,县政府于次年1月答应按旧租额实行“二五减租”。
秋 选派共产党员进抗日自卫队做政治工作 1938年秋,县长林泽在党和进步力量的推动下,成立抗日自卫队,林泽任总队长,金声任副总队长,下设两个大队。总队部成立政工指导室,郭静唐兼任主任,并从政工队抽调俞震、胡祚慈、朱孚若等政工队骨干20余人分别在大队、中队任政工指导员。1939年初,余姚抗日自卫队改编为浙江省抗日自卫队第六支队第一总队,金声为总队司令,郭静唐为司令部部员(少校军衔)。通过郭的关系,原县工委书记陈小平进入该司令部谍报室,又派张鼎炎、岑永春、马步芳等中共党员进谍报室工作,并成立了党的特别支部。同年6月,六支一总赴海北以后,余姚境内防守空虚,林泽又组建了抗日自卫大队,党又派政工队党员陈肃(陈子放)、沈标、秦鲤等担任大队、中队指导员。
11月 拆除城墙 余姚镇有南北两城,城墙坚固,为明代抗倭重镇。为便于居民防日机空袭时疏散和从战略上考虑,一旦沦陷,利于开展游击战争,政工队在争取县长林泽同意之后,动员成千上万的民工,在短短几天内,将城墙全部拆除。
12月1日 余姚县工委会议 11月底,宁绍特委委员王文祥来姚,通知余姚县工委成员于12月1日到姚城会见特委新领导。12月1日,宁绍特委组织部长邢子陶来姚,召开县工委会议,传达了党中央六中全会决议,并与县工委成员和党的骨干谈话,改组余姚县工委。决定暂由陈小平和谢廷斋负责余姚党的工作。不久,陈小平奉命赴海盐活动,余姚党的工作暂由王平主持。1939年
2月 中共慈西南(陆埠)临时区委成立 中共慈溪县委根据陆埠区(当时称慈南区,属慈溪县)抗日斗争的发展形势,决定成立中共慈西南临时区委,徐朝俊任临时区委书记。同年11月,中共慈西南区委改组为中共慈南区委,书记徐朝俊。1941年4月,慈溪、余姚相继沦陷,中共慈南区委活动中止。
3月5日 余姚县工委改组 该日,宁绍特委书记杨思一来姚,帮助改组余姚县工委。改组后的余姚县工委由谢廷斋任书记,熊达人为组织部长,俞震为青年部长,马青为工运部长,戚善康为农民部长。
3月8日 城区召开“三八”妇女节纪念大会 到会者有各校女师生及女公务员等500余人,县长林泽为主席,郭静唐、谢显曾分别在会上讲话。发表了妇女参政、妇女教育等问题的意见。下午进行义卖活动,计得大洋140元,悉数捐献作抗日军属优待费。晚上举行擎火炬游行。
3月 姚南山区茶农请愿斗争 是年春,由于茶商操纵市场,压低收购茶价,姚南山区茶叶滞销,山民无钱买粮,空前饥荒。为提高茶价、平抑米价,解救山民,在政工队第四区队队长朱之光的发动领导下,几千茶农结队到县城请愿,县政府派警察拦阻,请愿群众组成几十人的突击队,一拥而入,迫使县政府派员谈判。作出提高茶价、调整茶米比价、打开茶叶销路及救济山民的许诺,斗争取得胜利。4月13日 中共余姚县第一次代表会召开 根据中共宁绍特委部署,余姚县党的第一次代表会于13日在久久小学(现龙山小学)召开,县工委委员及各区、政工队党的负责人1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共宁绍特委王文祥莅会。会上总结了县工委一年来的工作,制定了全县抗日救亡工作的计划,确定了宣传鼓动工作的方针,并选举谢廷斋为出席宁绍特区首届党代会的代表。
5月初 中共余姚县工委改组为中共余姚县委 宁绍特委扬思一来姚传达特委关于改组余姚县工委为中共余姚县委的决定,谢廷斋任书记,熊达人任组织部长,俞震任青年部长,马青任工运部长,戚善康任农民部长(上述均为县委委员),还指定杨肖梅为县委妇女委员会负责人。此时,余姚党组织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全县建立了周巷、浒山、盐区3个区委,山区设特派员,周巷区委书记潘炳初(后戚善康),浒山区委书记王介祉(后岑万尧),盐区区委书记马青(后宣则友),山区特派员朱之光,共有22个支部和一个党团联合支部,计有党员188人。
5月4日 “五四”纪念活动 县委由抗日自卫委员会出面召开“五四”纪念大会,参加者有城区各学校青年学生600余人,大会通过了“反对汪精卫卖国贼”的决议,提出了“保卫浙江、保卫浙东”的口号。该日,政工队的《战斗》周刊和《浙民公报》出版了青年专号,晚上还举行了擎火炬游行。
5月 组织“余姚子弟兵连” 月初,省政府下令限期征集国民兵役欠额。余姚县长林泽对所欠200多壮丁名额束手无策,经再三催督,离限期七天,还缺140名。中共余姚县委为扭转当时普遍存在的逃避兵役之风,发动青宣室应征青年积极入伍。经过县委和各区政工队的努力,很快便动员了140名青宣室员自动到县政府应征报到入伍。政工队此举深得林泽信服。三天后,140名青宣室员编入抗日自卫队,成立“余姚子弟兵连”,经过一个月训练,随金声领导的六支队到海北杀敌。
5月 全县抗日救亡团体代表大会召开 为深入推进全县统一战线工作,中共余姚县委根据“自下而上地巩固统一战线”的工作方针,决定由县抗日自卫委员会出面召开全县救亡团体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50余个群众团体的70余位代表及县政府、县抗卫会、县党部等部门代表共约100人。这次会议,促进了余姚党组织与各阶层人士的联系,巩固和扩大了全县抗日统一战线阵营。
6月 余姚战时合作社联合总社成立 中共长河市支部在长河战时合作社的基础上,联合了大云、周潮、潭海、周塘及盐区等10余个合作社,组织起“余姚战时合作社联合总社”。联合总社的建立,增强了党在余姚经济方面的领导力量,并在稳定市价、反对奸商囤积居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7月6日 日机再次轰炸余姚 自上月12日,余姚城区遭日机轰炸后,7月6日上午9时,日机两架空袭余姚城区,发传单,接着投掷炸弹6枚,并机枪扫射。被炸毁房屋22间,其中穗年米号中弹1枚,毁屋6间;姚江旅馆房屋8间半;唯一菜厂内空地落弹1枚,福利浴室、新新旅社两处被毁房屋8间。炸伤3人为应惠民(脚踏车行伙计)、鲁阿荣(簟匠)、徐宝林。其后,在1940年2月23日、3月27日、3月28日、9月5日、9月18日等,日机又多次对余姚进行空袭。
7月21日至30日 谢廷斋当选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 中共浙江省首届代表大会在平阳召开,中共余姚县委书记谢廷斋出席会议,当选为出席中共“七大”的候补代表。10月1日,谢随浙江代表团离浙奔赴延安(去延安时递补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经过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历时14个月,于1940年12月26日到达延安。
9月初 中共余姚中心县委成立 宁绍特委决定将余姚县委扩大为中心县委,除领导余姚外,还兼管上虞、海盐两县党的工作。原余姚县委书记谢廷斋任宁绍特委候补委员,原县县委书记朱学勉(又名应起、应端贤、杨寿明)调任余姚中心县委书记。
9月初 余姚中心县委召开扩大会议 会议地点在姚北马家路马步芳家,中心县委委员、候补委员及各区区委书记、政工队党组织负责人等20余人到会,宁绍特委组织部长王文祥及特委候补委员谢廷斋亦出席会议。会上,由谢廷斋传达省党代大会精神及决议,总结了余姚一年半来的各方面工作,并提出了余姚党组织今后的工作方针和任务。会后,中心县委于9、10两个月,开展党内教育,同时审查了干部,隔绝了党内横向联系。
10月 中共余姚县委妇女委员会成立 杨肖梅、俞志英(邵呜)、黄亚奋为妇委会成员,杨肖梅任书记。妇委会制订了工作计划和会议、巡视制度,规定每月召集一次全体政工队女队员会议,并根据党的指示,开展上层妇女抗日统一战线工作。次年秋,余姚形势逆转,党组织决定面目暴露的党员撤退,妇委会活动中止。
1940年
年初 余姚中心县委举办女党员训练班 中共余姚中心县委在庵东盐场举办了第一期妇女党员训练班,参加女党员10余人,由县委书记朱学勉主持和讲课,学习内容为党的基础知识、国际形势、妇女运动史、社会发展史,时间一周。同年9月,县委又在盐场举办了第二期妇女党员训练班。
1月 宁绍特委分为宁属、绍属两特委 绍属特委书记杨思一,下辖余姚、峡县、诸暨三个中心县委和上虞、新昌、绍兴县工委及萧山县委;宁属特委于3月成立,书记王文祥,辖鄞县、慈溪县委和镇海、奉化、定海县工委。
3月8日 开展争夺妇女会领导权的斗争 余姚县妇女会在中共县妇委会领导下,在组织全县妇女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引起国民党省当局的注意。这年妇女节,国民党省党部派代表来姚,以整顿余姚妇女会为名,排挤抗日妇女骨干,妄图夺取县妇女会领导权。该日,县妇女代表大会召开,国民党省、县党部代表事先策划部分上层妇女提前进入会场,把大部分妇女代表拒之门外,县委、县妇委会便领导广大妇女与会议主持者展开辩论,进而又发动妇女上街游行,揭露当局舞弊和破坏妇女运动,得到各界人士和团体的支持,使国民党省代表操纵的大会无法开成。
春 领导盐民争取盐硝合理定价的请愿斗争 是年春,硝商串通盐场当局,将盐硝收购价压低三分之一,从中牟取暴利。盐民代表据理力争,盐场当局袒护硝商,力争未获结果。中共盐区工委书记马青以驻盐场政工队之名义,发动领导数千盐民汇集庵东“盐场公署”请愿。递交了抗议书,要求提高硝价。政工队电话告县长林泽,反映盐民请愿情况和要求,林泽害怕盐民进城请愿,责成盐场当局立即解决。场长迫于上下压力,答应盐民要求,请愿斗争取得胜利。
春 推动当局成立乡勇队 当时,余姚有一股十结拜的青帮常与政工队寻衅,余姚中心县委考虑到一旦日军侵占余姚,这股势力危害更大,决定把他们组织起来,掺入进步力量,进行思想教育,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党通过郭静唐说服上层有关人士,把他们组建为乡勇队,由郭静唐兼任队长,陈小平(已从海北返姚)为干事长,党派有威信的党员或政工队骨干担任指导员,争取他们成为抗日的力量。
4月 密派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参加、控制县政府警察中队 余姚中心县委为了培养军事干部,控制县政府警察中队基层领导权,秘密指派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参加警察中队。党员杨汉、盛坤、黄庆荣分任指导员和班长。
5月4日 秘密印发《宣言》 中共中央《纪念抗战两周年对时局的宣言》在国统区报刊未发表,4月下旬,县委根据上级党的指示,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和投降主义路线,秘密刻印《宣言》1000份,于5月4日清晨,通过邮局、码头、船只等各种渠道,发至国民党政府机关及商店、学校、街道、农村。此举震惊了国民党顽固派,鼓舞了各界爱国人士和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
6月 中共绍属特委在余姚南山陈巴岭举办四明党训班 学员均系来自诸暨、嵊县、新昌、余姚等县党的骨干分子。余姚政工队四区队的朱孚若、谢汝昌、黄亚奋等区队领导骨干也参加了学习,还担负了保卫工作。
6月 县委在樟树庙召开会议 传达了中共中央“五四”指示精神,指出当前形势正在逆转,全党要努力工作,克服投降主义的危险,争取时局好转;同时要作好准备,以应付可能发生的突然事变。决定有关党员干部退出公开工作,转入隐蔽活动,有的打入国民党的机关和团体内部。
8月16日 郭静唐被捕 余姚县政工队副队长、县抗日自卫委员会委员郭静唐因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的宣传和组织工作,而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怀疑和仇视。是日,余姚乡勇队员被钱江南岸左地指挥部非法逮捕,郭静唐前往交涉,被该部指挥官曾国垣扣捕,并漏夜密解金华(后移解上饶集中营)。继而钱江南岸左地指挥部向余姚抗日救亡群众扬起屠刀,先后逮捕共产党员及进步群众10余人,全县抗日救亡团体均被强行解散。从此余姚形势逆转,余姚县县长林泽也因此而辞职,由蔡竹屏继任。
秋 中共绍属特委决定撤离余姚党员骨干 浙东形势逆转后,中共绍属特委贯彻中共中央和浙江省委“隐蔽精干”的方针,决定将在余姚的党员骨干陆续调离。俞震、杨明等调往嵊县,陈子方、楼明山等调往舟山,熊达人、许振武等调去皖南新四军军部。同时,特委调诸暨县委委员赵树屏(改名王益生)来姚工作。中共余姚中心县委领导班子亦作了调整。朱学勉任书记,叶瑞康、王益生、宣则友、章文君为委员,机关由县城移至姚北塘堰桥一带。
1941年
3月 中共余姚中心县委改为特派员制 1月底,绍属特委在诸暨召开扩大会议。根据形势变化,决定将特委下属各级党组织由委员会改为特派员制,调张光(张春松,诸暨县委书记)任中共余姚县特派员,朱学勉调任中共诸暨县特派员。王益生为余姚县副特派员。后又决定调原诸暨县委委员赵如翰(肖张)任余姚县副特派员。3月5日,张光抵姚,负责全面工作,具体联系姚东,王益生负责姚西,赵如翰负责城区及山区。
4月23日 余姚沦陷 4月中旬,日军向浙东发起进攻,宁绍地区各县相继沦陷。19日,日寇从镇海口登陆后,西侵占领镇海、宁波、慈溪。23日上午日机空袭姚城,下午日军乘汽轮由姚江侵入姚城登陆,分别占领南、北两城。国民党余姚县军政机关已于21日闻风退至梁弄,次日又撤至岩头、陈家岩。日军长驱直入,未遇任何抵抗。
5至9月 中共领导的浦东武装分批南渡浙东 中共中央根据浙闽沿海的新形势,指示华中局增派干部开展浙闽沿海的的游击战争,成立一个战略单位。中共苏南区委指示中共路南特委要中共浦东工委立即组织力量向浙东敌后挺进。中共浦东工委根据指示,一面坚持浦东,开展反“清乡”斗争,一面派大部分武装力量,渡杭州湾到三北(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北部地区的简称),协同当地党组织,创建新的游击根据地。5月10日,由中共浦东工委领导的“第三战区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淞沪五支队)的一个班及伪军十三师五十团三营九连中的一个排共有50余人,组成先遣队南下浙东,为了站稳脚跟,通过关系取得了国民党“宗德指挥部第三大队”(简称宗德三大)的番号,大队长姜文光。6月,中共浦东工委军事部长蔡群帆和林达(林有璋,五支四大大队附)率五支队的一个中队、第四大队的一个中队共130余人,在杭州湾南岸相公殿登陆,并与先期到达的“宗德三大”取得联系。7月,姚镜人率守望队100多人在姚北登陆,充实到“宗德三大”。9月上旬,淞沪五支队第二、三大队和常备大队250余人相继从浦东到达浙东,除三大队与“宗德三大”合并外,统一整编为“五支四大”。9月18日,中共浦委敌军工委书记朱人俊等率五十团二、三营各一部及该团二期干训队共350多人南下浙东,取得了“苏鲁战区淞沪游击队暂编第三纵队”的番号(简称暂三纵,宗德三大编为第三大队)。至此,中共浦委直接领导和秘密控制的武装部队共900余人,分七批南渡浙东,开辟浙东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6月18日 相公殿战斗 是日,驻庵东的的日军骚扰相公殿(现属慈溪县)。“五支四大”在“宗德三大”配合下,伏击日军,打死打伤日军各8名。相公殿战斗是浦东武装抵达三北后打击日军的第一仗,首战告捷,大大振奋了浙东军民的抗日信心。
6月25日 余姚党组织改造旧军队失败 余姚沦陷不久,国民党三十四师连长孙彦龙率其一部到姚北,要求参加抗日队伍寻找共产党。余姚党组织派王益生前去联系,其后派遣部分原政工队员充实队伍,将其改编为“宁绍游击指挥部”。不久,队伍收编了盐警一部,队伍扩大到300余人,孙彦龙任大队长,王益生任指导员,陈小平任参谋。6月25日,部队召集地方士绅、乡保长聚会,王益生及随行人员陆葛、熊飞(熊运祥)在邀请临山镇镇长陶园赴会时,被闻讯出动的临山镇国民党警备队枪杀。事件发生后,孙率部叛变,抢劫、火烧了临山镇,投靠驻周巷日军。
7月初 余姚党组织与五支四大党组织建立横的联系
浦东部队南渡浙东后,上级党组织指示浙东地方党,尽快与部队党组织取得联络。隐蔽在余姚伍家板桥当教师的中共党员钱忆群(女)根据党的指示,打入国民党“宗德公署”薛天白部,随薛天白的政训处长到“五支四大”进行考察。当她了解到“五支四大”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后,即将此情况向余姚县特派员张光作了汇报。不久,在钱忆群的陪同下,张光和盐区区委书记宣则友去“五支四大”会晤了蔡群帆、林达,与他们接上了联系,并决定宣则友(改名薛诚)作为地方党的代表在“五支四大”工作。嗣后,张光向中共绍属地区特派员杨思一汇报了这一情况,绍属地区各县的一些地方干部也陆续派往“五支四大”工作,并协助部队,建立了地方办事处。7月18日 张迪光策动宗德部队起义失败 初夏,党派原政工队员、党员张中民(又名张志云,改名张迪光)打入国民党驻游源的宗德部队,策反起义,不幸事泄,参加起义的9人,均遭薛天白杀害,张迪光被绑在毛竹上“五马分尸”。
10月10日 登州街袭击日军 “暂三纵”在姚北登州街(现属慈溪)以西袭击从周巷出扰的日军,激战一个多小时,迫使日军退回周巷
10月22日 横河战斗 “宗德三大”在姚北横河(现属慈溪)遭到日军伏击,血战一个半小时,大队长姜文光、大队附姚镜人等29名指战员壮烈牺牲。从此结束了与宗德部队关系,“宗德三大”番号取消,正式用“暂三纵三大”番号。
10月 “暂三纵”在姚北建立办事处 在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暂三纵”在姚北先后建立了逍路头、长河市、临山三个办事处。逍路头办事处主任朱人元,长河市办事处主任杨子渊,临山办事处主任王佐一。
11月 四明游击指挥部独立大队成立 余姚沦陷后,朱之光、赵瞻、周曼天等于7月起,筹建地方抗日武装,经三个月的准备,在“暂三纵”和“五支四大”的支持下,11月成立了“四明游击指挥部独立大队”,由朱之光、周曼天分别负责行政和军事,赵瞻任指导员。队员20余人,一部分由朱之光从山区带来,一部分由周曼天发动参加。次年6月,游击队发展到六七十人。
12月12日 梅园丘战斗 “暂三纵”第三大队在余姚梅园丘(今临山镇)活动时,与日军遭遇,经2个多小时激战,敌人逃回五夫据点,三大队大队长陆阳等16名指战员牺牲。
12月下旬 蔡群帆率部挺进姚南 为了解四明山区的敌情和地形,开展山区群众工作,蔡群帆率“五支四大”新四中以“三支二大”名义,渡姚江到姚南山区活动两个多月,后因国民党顽固派的阻扰,撤回三北。次年2月,蔡群帆、黄明(浦东籍)与朱之光取得联系后,又率部进入姚南活动。
1942年
春 陈布衣任余姚山南联络员 上级党派陈布衣(原名裘祖恩,又名陈金昌)来姚以教书为职业掩护,在姚南十五岙进行活动,负责余姚山区党的联络工作。以后,陈布衣又去大岚等地开展工作。
6月6日 南进支队挺进会稽地区 为开辟新区,根据绍属杨思一的意见,浦东军分会决定,由“五支四大”、“暂三纵”各一部组成“南进支队”,四明游击指挥部独立大队编入该部为第六中队(代号“达谊部队”)。部队由蔡群帆带领,从余姚游源(今慈溪横河)挺进会稽。
7月 中共浙东区委员会成立 8日,中共华中局决定成立中共浙东区委员会,由谭启龙任书记,何克希任军事部长。28日,浙东区党委在慈北宓家埭正式成立,山谭启龙、何克希、杨思一、顾德欢四人组成,谭启龙任书记,何克希兼军事,杨思一任组织部长,顾德欢任宣传部长。同年12月2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浙东区党委改组,由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3人为委员,谭启龙任书记。1943年9月30日,中共华中局同意增补杨思一为区党委委员。
浙东区党委成立后,对宁绍地区党组织作了调整,分别建立了三北、四明、三东、会稽四个地区级工委,并继续领导浦东工委。不久,各地工委相继改为地委。
7月下旬 中共余姚党组织成立“余姚中队” 余姚党组织根据谭启龙7月18日关于“加强及扩大现有武装力量”、“组织广泛人民抗日的群众性的武装,做到每个敌后县委成立一个游击队”的指示,以庵东、逍林、沿江三地为重点,动员和组织了70余名党、团员青年,成立了“余姚中队”。“暂三纵”派军事骨干张荣任中队长,原余姚县副特派员赵如翰(改名张云,亦称“肖张”)任指导员。不久,上级又调谭斌任中队长,战士100余人。“余姚中队”后上升为主力“三北游击司令部特务中队”和“四支队三中队”。
8月 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 19日,华中局批准何克希、张文碧、刘亨云、连柏生四人组成军政委员会,由何克希任书记,在慈北鸣鹤场成立统一领导浙东(包括浦东、会稽)地区武装部队的司令部,为了继续灰色隐蔽,用“第三战区淞沪游击队三北游击司令部”番号。何克希(更名何静)任司令,连柏生为副司令,谭启龙(更名为胡志萍)为政治委员,刘亨云(更名为刘云)为参谋长,张文碧为政治部主任。司令部成立后,将浙东地区的主力部队统一整编为三、四、五三个支队及特务大队、海防中队等。
8月 余姚分别成立余上、姚虞两个县委 中共浙东区委员会成立后,对浙东地区重新划分了地区和县界。余姚以姚江为界,划为余上、姚虞两县,并相继成立了县委。姚北地区与上虞县北部合并为余上县(1945年4月后又称余姚县),由张光任书记,周明任副书记。1943年春,中共慈姚县委成立,上级决定将姚北余(姚)庵(东)公路以东地区从余上县划出,归属慈姚县领导。其后,余上县下辖虞北(崧厦)、临山、中和(周巷)、马渚四个区,隶属中共三北地委领导;姚南地区与上虞县东南部合并为姚虞县(后又先后改称姚慈县、姚南县、南山县),由陈布衣任书记,下辖大岚、梁弄、沿江、虞东南等四个区,隶属于中共四明地委。
9月22日 确定“坚持三北,开辟四明”的方针 中共浙东区委在慈北鸣鹤场召开会议,根据华中局与新四军军部指示,作出了《关于长期坚持浙东斗争的决定》,制定了“坚持三北,开辟四明,在四明山完全占领后,再争取控制会稽山”的工作方针。同时决定,“坚持浦东斗争,并积极发展杭州湾沿岸工作”。华中局批准了这一方针,并强调“应迅速取得四明山、会稽山为主要阵地,这是长期坚持的据点”。10月,由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率司政机关、四支队及教导队,经游源,渡姚江,挺进四明山区,控制了姚南、慈南的一部分地区。连柏生、刘亨云率五支队、特务大队和新国民兵团坚持三北。
10月8日 阳觉殿战斗 拂晓,三北游击司令部和四支队在阳觉殿遭日军“扫荡”进攻,我军迅速占领制高点,与敌开展激战,将敌打下山岗,毙敌22人,伤者无数。我军转移后,日军再窜阳觉殿报复,刺死道士、道姑10余人,纵火焚毁阳觉大部屋宇。
10月9日 竹山岙伏击战 第五支队在姚北竹山岙设伏袭击了返回姚城的日军,毙伤敌官兵30余人。
10月 姚南办事处成立 为了加强部队与地方的联系,办理部队军需供应,四明山区第一个办事处——姚南办事处成立。朱之光任办事处主任。办事处设于姚南左溪乡冠佩村。以后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区域的变化,姚南办事处曾先后改称姚慈办事处、姚虞办事处等。办事处的性质也逐渐由部队性质向地方政权性质转化。
11月23日至26日 余上县委举办支部书记训练班
余上县委为恢复基层党支部的组织活动,开展支部工作,于23日起在逍林二九房毛家举办了为期10天的余上县支部书记训练班,学员10余人,大多为原支部书记或区委委员。学习内容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等。由张光、周明、陈竹青三人负责讲课和辅导。26日,为配合即将开展浙东第一次反顽自卫战争,训练班停办,学员连夜返回。
11月28日 浙东第一次反顽自卫战争爆发 10月间,日军麋集上千兵力分三路扫荡三北地区,遍设据点,反复搜索,妄图消灭三北抗日武装。国民党顽固派也配合日军行动,趁机袭击三北根据地军政机关,制造军事摩擦。三北游击司令部经过蜀山渡、阳觉殿、竹山岙三战三捷,重挫日寇、顽军气焰,而国民党忠义救国军集金山、平湖两县的自卫部队和土匪武装黄八妹部等共3000余人,在艾庆璋指挥下,向三北游击司令部进犯,气焰十分嚣张,三北游击司令部被迫于28日起对国民党顽固派发起自卫反击。在地方党和群众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周家路、登州街、黄家埠、谢家塘、小越等战斗,歼顽军2000余人,第一次反顽自卫战争于12月15日胜利结束。
12月下旬 三北游击司令部在姚南十五舂建立联络总站 翁慧珍任站长,直属司令部领导。总站以下设分站及联络点,其任务是传递情报和及时掌握敌情变化。
12月 余上办事处成立 在浙东第一次反顽自卫战争取得胜利的形势下,余上办事处在姚北临山镇成立,办事处由张光任主任,周明(后赵瞻)任副主任。
12月 姚南自卫中队成立 姚南办事处为对敌斗争和维护地方安宁、镇压敌特的需要,以梁弄冬防队为基础,组建成立了姚南自卫中队,由冯曙衡负责。1943年4月改称南山总办事处自卫中队。1943年9月,上升为主力,编为三支队第一大队第三中队。
1943年
1月 余姚成立中共秘密系统组织 中共四明地委、三北地委根据浙东区党委“建立双重组织”的指示,在各县设秘密系统(通称“三线”)特派员。余上县为徐光友(余先);姚南为陈布衣。次年,秘密系统撤销后,徐光友在姚城鸿兴面店建立秘密联络点,受对敌工作委员会(后城工委)领导。
1月 南山疗养所在鲁岙建立 根据战斗日益频繁、伤员增多的情况,二北游击司令部在姚南鲁岙建立南山疗养所,所长李环瑾,政治指导员楼燕如。后疗养所改为浙东后方医院,迁址余姚晓云乡,院长庄秉,副院长华林,指导员楼燕如。
1月至3月 余上县所属四区先后建立区委 中和区委建立于1943年1月,先后由潘林儒、韩凌志(女)、赵瞻任书记(1945年3月被破坏,8月恢复后,改称周巷区委);临山区委建立于1943年1月,先后由秦敏辉、杨明(杨肖梅,女)、潘林儒、王志英(潘月英,女)任书记;虞北区委于1943年3月建立,柴及、赵瞻、谢汝昌相继任书记;马渚区委建立于1943年3月底,先后由姜宿、朱敬之、柴及、项耿任书记。
2月8日 日军火烧马渚长冷江魏家等五村 6日,马渚据点2名日军闯到姚西马渚长冷江魏家抢劫,被余上便衣队击毙。8日,数百名鬼子和伪军直扑魏家、季家堰、金孟殿等5个村庄进行报复:5个村庄全被烧毁,烧死群众1人,1妇女被轮奸致死,劫掠群众财产不计其数。事后,党组织发动附近各乡群众支援。帮助受难群众盖房、解决口粮、种子,渡过灾难。当地群众同仇敌忾,组织起抗日先锋队,参军参战,决心与敌人血战到底。
2月 浙东区党委扩大会议在姚南杜徐村召开 会议总结了区党委建立以后半年来的工作,决定建立与巩固浙东敌后人民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与加强、充实武装力量,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与扶助地方武装的发展等方针与任务。
2月 日寇对庵东盐区“清乡” 日军抽调宪兵、密探、伪十师、保安队等2000余兵力,混合组成“清乡队”,对庵东地区“清乡”。“清乡”区内构筑工事。为隔绝庵东与外界的联系,庵东以南设三道封锁线:新浦沿、相公殿、庵东、段头湾、小安街为第一线;坎墩、长河、缪路为第二线;观海卫、浒山、历山、周巷、临山、黄家埠为第三线。当地军民奋起开展“反清乡”斗争,敌人“清乡”失败。
2月 中共慈西(今丈亭地区)区委成立 上年底,党派民运工作队开辟该区,于2月成立中共慈西区委,郑天民任区委书记。先后任该区区委书记的有钱忆群、钟林、李默君、田风等同志。慈西区当时属慈姚县。
3月10日 黄沙湖战斗 五支队一大队2个中队宿营黄沙湖,敌百余人来袭,我军设伏,激战1小时,将其击溃,毙伤敌22名,我仅伤亡战士各1人。
3月 “天青防务队”成立 余上办事处为发展壮大地方武装,将马渚区原天(华)青(山)冬防队改编为“天青防务队”,司令部抽调四支队军事骨干叶杰、姜宿分任队长、指导员。不久,该队又与我党控制的国民党马渚区署警卫队合并为“天青防务大队”,由区长汪秉铨兼任大队长,叶杰、姜宿分任大队附和指导员。同年6月,“天青防务大队”改编为余上自卫大队第二中队。
4月 姚虞县委改称姚慈县委 2月,上级决定将慈南区划归姚虞县领导,3月,又决定把虞东南区划归上虞县,姚虞县委改称姚慈县委。其时,陈布衣调秘密系统工作,姚慈县委由田坪任书记。不久,田坪病休,由俞震接任县委书记。4月23日 三北游击司令部攻克梁弄 余姚沦陷不久,伪十师三十七团一营侵占梁弄,在狮子山、民教馆等处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自诩为“中国式的马其诺防线”。三北游击司令部为解放四明山人民,巩固和发展浙东地区的抗战局面,决定拔除梁弄伪据点。22日晚,三支队、特务大队从晓岭出发,分三路奔袭梁弄,于23日拂晓前,对梁弄伪据点发起攻击。经过16小时的战斗,摧毁了狮子山和黄家祠堂的伪军工事,残敌向上虞方向溃窜,我军解放梁弄。这次战斗,共击毙日伪连长以下20余人,俘上尉医官、中尉排长以下20余人,缴获机枪一挺,长短枪数十支,子弹3500余发及军用品多件。战斗中,牺牲指战员14人。三支二大四中三区队队长王志祥(王履丰,陆埠镇人)也在攻打狮子山的战斗中光荣牺牲。梁弄解放后,中共浙东区委员会、三北游击司令部及司政后机关于8月进驻梁弄。从此,梁弄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指挥中心。
4月30日 八十八团在周巷反正 国民党三十师八十八团团长田岫山,1942年去宁波投降日军。后因与日军矛盾日益尖锐,于30日在姚北周巷率部反正。为了争取田部合作抗日,三北游击司令部令五支队主动攻击闸口(今慈溪师桥镇)等日伪据点,掩护田部渡过姚江,安全进入四明山区。掩护田部时,五支队付出重大代价:牺牲连长、指导员以下31人,伤排长以下30余人。
4月30日 陆埠联乡自卫队遭日军袭击 该日晚,姚城日军根据汉奸密报,出动日、伪军100余人,对驻陆埠“洋菜厂”的陆埠联乡自卫队实施偷袭。敌军占据制高点后,包抄“洋菜厂”,待联乡自卫队哨兵发现鸣枪报警,自卫队已转移不及,18位自卫队员被打死1人,刺伤1人(后在后方医院牺牲),逃出2人,其余14人被敌抓捕,押送余姚县城。5月18日,被敌杀害于城东玉皇山。
4月至8月 姚慈县五个区全部成立区委 姚慈(姚南)县于4—8月建立5个区委组织。左雁区委于1943年4月建立(1944年6月并入梁弄、沿江区),黄连、洪阳(胡林,女)先后任书记;沿江区1943年5月建立区委,由陈爱中、施琼、林默之、李明(女)相继任书记;梁弄区委建立于1943年5月,李华(女)、谷光先后任书记;大岚区委建立于1943年8月,舒文(女)、谷光、黄连先后任书记(姚亨尧、邓真传曾为区委负责人);慈南区(原属慈溪县)1943年2月划归姚虞县(3月改称姚慈县)后,建立区委后先后由余也萍(女)、罗异(女)、陈爱中、谷光、徐野(女)任书记。
5月上旬 余上县军民大破袭 5月2日,余上自卫队袭击了盘踞周巷、庵东两镇的敌据点后,将低塘至庵东的20多里长的电话线全部拆掉,并烧毁电杆200余根,破坏公路桥2座。7日,余上县军民近700人,再度破坏余姚至周巷的公路桥6座,拆除电话线15里,烧毁全部电线杆,致使敌人的通讯和交通中断。
5月 余上自卫大队成立 1943年1月,四支队派郁忠带一个班留在余上县,为县办事处警卫班。这支武装在斗争中发展壮大,为适应斗争需要,司令部派陈松、张浪率教导队第二期毕业学员一部分来余上,以这支武装为基础,于5月在余上县虞北区华盖山小王家村成立了余上自卫大队,蔡葵任大队长,陈松任大队附,张浪任政委,姜宿任政训员。大队下辖三个中队:一中队队长郁忠,指导员郭江,副指导员杨显;二中队队长叶杰,指导员姜宿(兼),后王惜耶;三中队队长张锡祚,指导员沈一民。1944年2月余上自卫大队上升为主力,充实五支队为第一大队。
7月7日 三北游击司令部召开“抗战六周年纪念大会” 姚南各地群众和各界代表数千人,参加在袁马召开的抗战六周年纪念大会,何克希司令在会上发表了《坚持团结,反对内战》的讲话,大会还向浙江省政府发出了反对内战的通电。
7月 余上便衣中队成立 郁忠任队长,谢汝昌任指导员。不久,郁忠调回县大队,谢汝昌任中队长兼指导员。1944年1月,余上县委决定便衣中队调虞北区,与原虞北区一个班合并为区常备队,谢汝昌任区委副书记兼区常备队队长。
7月 中共姚慈县委改称中共姚南县委 该月,中共鄞慈县委成立,慈南区划归鄞慈县委领导,姚慈县委改称为姚南县委,书记俞震。
8月13日 歼灭“肖二支队'',生俘国民党余姚县长夏铭章 夏铭章于7月初参加国民党“绥靖会议”之后,率领三十二集团军特工数十人返姚,收集我军和后方机关情报,并在姚南夏家岭头、石鼓里、丁家畈一带大肆建造营房,企图配合挺三贺钺芳部等“清剿”我军。为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三支队和五支一大在南山总办自卫队的配合下,于13日夜一举歼灭了驻夏家岭、丁家畈、黄家庄、石鼓里的余姚县政府及国民党余姚县自卫总队第二支队(肖二支队),生俘县长夏铭章及支队长肖文德以下官兵100余人,缴获长短枪130多支,电话两架。18日,在梁弄召开了余姚军、政、民代表座谈会,签订了《抗战公约》。会后,释放夏、肖等人。
8月22日 梁弄妇女会成立 成立大会在梁弄镇石板道地召开,各界妇女代表60余人到会。梁弄区委书记李华(女)作报告。提出妇女会的任务是提高妇女觉悟,提高文化,发展生产,支援革命队伍,开展对敌斗争。会议产生7人组成理事会,推选徐雅园、王爱娥为正副会长。
8月23日 姚南反抢粮斗争胜利 姚虞办事处发动左溪、梁弄、让贤等乡3000多群众到余姚城南的南庙、梨洲两乡,将日军掠夺的10余万斤粮食,在一夜之间全部抢运进山。同日,姚城由敌酋大夫豕磨率领日伪军100余人,在沿江区抢粮,遭到当地民众自卫队的迎头痛击,敌伤亡20余人,狼狈逃回姚城。
8月23日 《战斗报》在横坎头创刊 为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对指战员、工作人员的教育,鼓励和交流战斗工作经验,三北游击司令部政治部机关报——《战斗报》(周刊)在余姚梁葬横坎头村创刊,四开两版腊纸刻印,司令员何静(何克希)题写报头。小报生动活泼,针对性强,深受指战员的欢迎。
8月28日 梁弄枪决匪首王贵林 王贵林系峡县三界人,流氓出身,他纠集散兵游勇,在四明山各地打劫勒索,百姓深受其害,被我军捕获。三北游击司令部为惩恶扬善,于28日上午在梁弄公开枪决,民众目睹匪首伏法,莫不拍手称快。
8月29日 姚虞秋收委员会成立 为领导和保卫秋收,姚虞地区于该日成立秋收委员会,邵之炳任主任,朱之光、陈恩寿(国民党梁弄区区长)为副主任。秋委会下设议裁、保卫、总务等科,由邵之炳兼任议裁科科长,朱之光兼任保卫科科长,同时建立了保卫秋收的武装组织,归属保卫科领导。9月16日姚虞秋收委员会改为姚虞地区各界人民自卫委员会。
9月2日 姚南又获护粮胜利 是日,日伪在沿江凤亭、陆埠等地掠夺粮食10余万斤,准备次日押运姚城。姚南秋收委员会得此消息,发动沿江一带群众,开展护粮斗争。在五支二大和地方武装的配合下,2000余群众连夜行动,将敌伪抢掠的粮食,全数夺回。
9月23日 姚山自卫队袭击伪军皇山桥据点 由周曼天任队长、朱志豪任指导员的姚山自卫队(1943年1月成立后,编入三北自卫总队警卫队),于该日化装袭击了离姚城仅2里的伪军皇山桥据点,不费一枪一弹,俘获伪“浙江保安第二大队”排长以下10余人,缴获步枪10余支,子弹1000余发及其他军用物品一批。
10月10日 梁弄召开庆祝辛亥革命32周年纪念大会,谭启龙、何克希在会上发表了反对内战的讲话
10月 重建姚南自卫队 由指导员冯曙衡领导的南山总办自卫中队于9月份上升为主力后,姚南办事处以原警备班为基础,重新组建姚南自卫中队(对外称大队),由朱之光任大队长,俞震任政委,朱晋康为中队附,杨光明任分队长。1944年初,部队发展到50余人,最多时达80余人。1944年冬,姚南自卫中队编入“四明自卫总队”。
10月14日 司政后机关和直属部队在姚南横坎头召开首届党代会 会议总结和交流了先进经验,表扬先进党支部和模范党员,动员共产党员积极投入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反击战。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等同志到会讲话,会议于20日结束。第三支队和第五支队在同一时期也召开了首届党代会。
10月28日 三北财经委员会西区分会办事处被破坏 该日,西区分会办事处主任王佐一(现名黄云)等10人(其中两人系经过余上县去浙东区党委联系工作的浦东地委干部),驻宿临山华家岭,不幸被日军逮捕,关押于五夫日伪据点,受尽折磨。最后,王佐一经赎保出狱,两名通讯员获释,其余7人(包括浦东姜文奎等同志)均被敌人杀害,其中助理会计杨小群(女,18岁,余姚长河市人)被日军连刺七八刀。
11月13日 浙东区党委在梁弄召开反内战座谈会 国民党顽固派不顾中共浙东区委员会和三北游击司令部反对内战的一再呼吁,调集重兵,悍然向浙东进攻。中共浙东区委员会为表明“制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立场,于该日在梁弄召开由各界人士参加的反对内战座谈会。谭启龙、何克希作了重要讲话,揭露了顽军积极准备反共内战的阴谋。各界人士一致表示:拥护共产党的主张,反对内战,一致抗日。11月19日 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战争爆发 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引起了日、伪、顽军的极端仇视和恐惧。10月间,国民党第三战区调集2万余兵力向四明山发动“围剿”。日军也乘机调兵遣将,组织冬季大“扫荡”。在此形势下,中共浙东区委员会和三北游击司令部接连三次通电,呼吁制止内战,一致抗日,挽救危局。但国民党顽固派置若罔闻,三北游击司令部被迫再次奋起自卫,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战争爆发。
11月19日 蜻蜓岗战斗 该日,国民党挺进第三纵队(简称“挺三”)贺钺芳部向驻蜻蜓岗阵地的第五支队发起猛烈进攻,五支队坚守阵地,沉着应战,击退敌军多次反复冲锋,杀伤顽敌百余人。
11月20日 大俞战斗 19日晚,第三支队向大俞出击,20日凌晨战斗结束。击溃“挺三”主力一个营,击毙营长以下10余人,俘20余人,三支队一大大队长蓝碧轩牺牲。战后,三五支队为表示不愿内战,主动转移至周公宅一线。
11月26日 陈洪在紫龙庙牺牲 中共四明地委书记兼南山自卫总队政委陈洪(陈鸿),该日在姚南紫龙庙(现属梁辉镇)与国民党挺进第四纵队(简称“挺四”)田岫山部遭遇时,不幸牺牲,年仅37岁。
12月1日 峙岭伏击战 为粉碎国民党“挺三”、“挺四”、“挺五”三路对我的合击,我军于1日拂晓,在峙岭伏击“挺四”田岫山部,经激烈战斗,田顽向梁弄方向溃逃。是役,田部被我军毙伤支队长、大队长以下100余人,俘20余人。我军司令部作战参谋余旭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12月8日至10日 日军火烧夏家岭、南黄村 是月7日,宁波、奉化、余姚、峡县之日军1500余人,趁国民党顽固派向抗日根据地大肆进攻之际,进入四明山区“扫荡”:先占梁弄,8日,经下管,火烧夏家岭头;9日,“扫荡”南黄后方;10日,日军200余人将南黄村四面包围,进行挨户搜查,抢劫财物后(全村居民早已避居山上),放火烧村,全村237户,被烧234户,烧死不及他避的老人和幼儿2人。
12月22日 夏王宅战斗 是日,余上县大队一部和县委书记张光、军事部长张浪等在马渚夏王宅村西边岙里宿营。午后,大批日伪军分路向夏王宅村进攻,为掩护大部队和县委领导安全撤退,马渚区委书记朱敬之率领部分县大队战士英勇迎击敌人,战斗十分激烈,县领导、县大队安全撤离,朱敬之及区委宣传委员钱索(钱松泉)等15位同志英勇牺牲。
12月22日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成立 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战争开始后,因没有必要继续实行灰色隐蔽,新四军军部命令浙东抗日武装正式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任命何克希为司令员,谭启龙为政治委员,刘亨云为参谋长,张文碧为政治部主任。纵队下辖三支队、五支队、金萧支队、浦东支队、三北自卫总队、四明自卫总队,司、政、后机关及直属教导大队、警卫大队、海防大队等。三支队支队长余龙贵,政委林达;五支队支队长王胜,政委邱相田;金萧支队支队长蔡群帆,政委杨思一;浦东支队支队长朱亚民,政委姜杰;三北自卫总队总队长兼政委王仲良;四明自卫总队总队长罗白桦,政委刘清扬。次年1月5日,在梁弄横坎头正式对外宣布,1月8日,梁弄召开了“庆祝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成立大会”,并发出了反对内战的通电。
12月29日 横坎头反击战 该日,国民党“挺四”田岫山部和“挺五”张俊升部联合进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驻地横坎头。我军坚决反击,战斗整日。入晚,我军又以八个中队的兵力出击,击溃“挺五”一部,并乘胜追至丁宅街附近。这次反击战,予顽军以重大杀伤,生俘顽军40余人,缴获枪支40余支,我军无一伤亡。
1944年
1月15日 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在余姚菱湖成立 连柏生任主席,委员有朱人俊、罗白桦、黄源、陆慕云、王仲良、张蓬。委员会下设秘书处、民政处、财经处和文教处。同时,颁布了《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施政纲领(草案)》。
1月 姚慈虞办事处成立 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姚南地区成立县级政权机构姚慈虞办事处,朱之光任主任,下辖梁弄、沿江、大岚、虞东、慈南(陆埠)五个区署,机关驻地大岚峙岭。
1月27日 慈镇姚虞办事处成立 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决定,在三北地区成立了专署级行政机构慈镇姚虞办事处,由王仲良任主任,撤销了原属部队性质的地方办事处。慈镇姚虞办事处下辖庄市、庄桥、龙山、慈城、丈亭、浒山,中和、临山、马渚、崧厦等10个区署。
1月 黄振汉被捕牺牲 某日,余上县敌工站负责人黄振汉与通讯员在姚北天华乡附近执行任务,不期与伪军遭遇,经英勇战斗,寡不敌众,负伤被捕,数日后被伪余姚县长劳乃心杀害于候青门外。
1月 日军残酷杀害杨蕴荪、冯天心等进步人士 杨蕴苏先生是国民党员,富有正义感,拥护抗日,为抗战事业做过不少工作,时任兰塘乡乡长;冯天心先生任乡农会干事长。该月,日军到兰塘“扫荡”时,两人同时被捕,不久均被日军残酷杀害,同时被害的还有杨蕴荪先生的胞弟。
2月11日 前方战斗 2月10日,新四军“浙纵”五支队和警卫大队经陆埠、南庙、向家弄、箬岙,向“挺四”前方阵地发起主攻,三支队和金萧支队经菱湖、高地岭占领狮子山、铁锚山,负责监视驻箭山、八字桥的敌顽突击营,11日凌晨三时许发起进攻,战斗十分激烈。天明后,敌顽突击营从八字桥方向增援,攻我丁山,我腹背受敌,于中午撤出战斗,转移至十五岙。前方战斗中,“浙纵”虽予敌以重大杀伤,缴步枪20余支,但亦伤亡和失踪指战员90余人,五支一大队教导员雷滓、五支四中指导员柳剑青、九中指导员王春松、五中中队长孙细乃和警卫大队指导员成君宜、金萧支队一大二中队长李克福等均不幸牺牲。
2月13日 冯村反击战 该日,五支队、警卫大队在姚城西南冯村(今肖东镇)宿营,遭到“挺四”田岫山部和突击五营的袭击。五支、警大迅即奋起反击,经数小时激战,毙顽军11人,伤48人,击退顽军。是役,五支、警大亦伤亡10余人。
2月17日至19日 浙东区党委作出“坚持四明、巩固三北,分散游击,向敌后发展”的总方针 根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对浙东地区“清剿”的实际情况,中共浙东区委员会于17日至19日在慈北五磊寺,作出了“主力分散游击,保持原有阵地,保存有生力量,向敌后空隙地区发展……”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新四军浙东纵队采取分散、灵活的游击战术,终于使浙东抗日武装转危为安,为以后的大发展保存了革命实力。
2月21日 李敏、袁春妍、胡公民等被害 中共鄞江区区委书记李敏、武陵区委委员袁春妍(丈亭镇人)和根据地税收员胡公民(肖东镇人),先后被国民党“浙保”二团逮捕,21日被敌人残酷地刺死在野西樟村街头,同时殉难的共有5人。李敏烈士后被誉为“浙东的刘胡兰”。
2月 丈亭区署成立 蒋子农任区长。4月,蒋调离,杨照诚任区长,同时,充实了区署机构,由李寒吾、史佐群先后任财经指导员,柴一清任民政指导员,章梅兰、叶谦元先后任文教指导员。
3月 姚南县办事处成立 四明特办建立后,撤销鄞西、姚慈虞办事处,建立姚南、鄞奉、上虞三个县级办事处。姚南办事处下辖大岚、梁弄、沿江、慈南(陆埠)四个区署,朱之光任县办主任(不久,鄞慈县办事处成立,上级决定慈南区从姚南划出,归属鄞慈县办领导)。梁弄区区长周文宪,沿江区区长林默之(后张佐毅、马承烈),大岚区区长先后为朱之光(兼)、周文宪(代理)、李志标、武斌(胡祚慈)。1945年4月,慈南区改称陆埠区,复归姚南(南山)县,区长王甸,后王园芳。
4月1日 四明山妇女向全国女界控告国民党暴行 国民党顽军杀害李敏、袁春妍等人的残暴行径,激起了浙东妇女界的极大愤慨。浙东妇女界于4月1日发表《四明山十万妇女向全国女界控告书》,揭露国民党反动派蹂躏妇女、残酷屠杀抗日女青年的暴行。
4月12日 余上县办事处成立 由于三北地区环境恶劣,干部甚少,慈镇姚虞办事处直接领导各区署有困难,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决定撤销慈镇姚虞办事处,建立三北地区各县办事处。4月12日,余上县办事处成立,由张光任主任。余上县办事处辖有虞北、临山、马渚、中和四个区署。赵瞻为虞北区区长(后谢汝昌),秦敏辉为临山区区长(后潘林儒、张乃安),潘林儒为中和区区长(后项旷),许介夫为马渚区区长。
4月18日 中河乡乡长沈镜澄先生被日军杀害 沈镜澄先生为人豪爽,刚正不阿,积极拥护抗战,深得群众敬重。4月15日,日、伪军特工70余人窜袭中河乡公所(现属黄家埠镇回龙),将沈逮捕,押解姚城。并对其施以酷刑,迫其投降。沈镜澄大义凛然,据理反驳。18日上午9时,被敌军残酷杀害。《新浙东报》于5月4日发表悼念文章。
4月 李国斌调任余上县委书记 为加强对余上地区领导,浙东区党委调李国斌任余上县委书记,张光任副书记,负责政权工作。
6月8日 姚南召开追悼大会 上月22日,国民党三十三师借召开座谈会之名,拘捕15位热心抗日的乡保甲长,并杀害了褚德水、龚守范、鲁顺灿、赵云标等4人。姚南县办于8日下午召开民众追悼会,县办主任朱之光号召各界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死难者的未竟事业,努力抗战。姚南各界人士数百人参加了追悼会。
7月8日 上虞县办“七七”纪念会在沈湾(今肖东镇)举行,追悼抗战阵亡将士及死难同胞
8月17日 三北军民大破袭 为粉碎日伪“清乡”、“蚕食”计划,保护三北人民秋收,浙东纵队司令部统一部署三北大破袭,军民协力参战,在东起观海卫,西至临山,南自姚城,北迄相公殿,长达120公里的公路线上,对日伪交通线和通讯设施进行了空前的大破袭,共毁大小桥梁30座,破坏电线90里,毁电线杆800余根,收割电线3200余斤,此举使日伪军惊慌失措。
8月17日 袭击姚城、马渚、斗门日伪据点 该日晚,新四军“浙纵”一部及余上县大队分别袭击姚城、马渚、斗门日伪军据点,破坏了敌伪交通和通讯设施,并杀伤日伪军一部。姚城、斗门两地日伪军龟缩碉堡,盲目打枪到天亮;马渚伪军则离镇而逃,在坟堆渡过了一夜,第二天才回据点。次日,伪县长劳乃心亲率伪军保安队100余人、侦缉队30余人下乡报复和抢粮,在云楼遭我军伏击,毙伤伪军近10人,俘3人,夺回被抢稻谷5万余斤。
8月 余上县办举行民众大会 3000余民众到会,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朱人俊在会上发表演讲,指出:“要保卫秋收,不让敌伪抢粮,靠自己的力量去战胜敌人。”8月 “姚北抗日自卫大队”成立 姚南县办派马承烈去姚北动员80余群众参军,到姚南成立“姚北抗日自卫大队”,由朱之光兼任大队长,马承烈兼副大队长,谭啸海任指导员。次年2月,该队编为“四明自卫总队机炮连”。
9月21日 姚南检阅民兵队伍 姚南县办仿以前庙会形式,举行全县民兵总检阅。各区民兵游行队伍多达近千人,肩背武器,由旗帜引导,浩浩荡荡经过主席台,接受检阅。检阅结束后,召开民兵大会,选举“模范民兵队”,左溪七丘田村的民兵“老虎队”当选,由罗白桦、朱之光授予奖旗一面。
9月下旬 郭静唐参加敌后抗战 郭静唐在1940年8月被捕后,囚禁上饶集中营,1942年5月经保获释,历经艰辛,跋涉千里,于1944年9月下旬抵达浙东抗日根据地,参加敌后抗战,受到浙东党政军及各界民众的欢迎。同年11月8日,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委任郭静唐为司令部秘书长。
9月 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战争结束 日本侵略军再次发动浙赣战役,国民党金兰前线告急,顽军在浙东新四军的打击下,亦被迫于9月撤出四明山地区,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战争结束。新四军浙东纵队历时九个月,先后经历了蜻蜓岗、大俞、东西蚕、前方、后屠桥等大小近百次战斗。这一时期是浙东抗日根据地最艰难困苦的时期。
秋 中共余姚敌伪军工作委员会成立 根据中共浙东区委员会关于加强敌占城市工作的指示,余姚城内建立了党的秘密系统组织——中共余姚敌伪军工作委员会,袁啸吟任书记。1945年初,中共余姚城市工作委员会成立,书记李学民。中共余姚敌伪军工作委员会撤销,其所担负的工作由余姚城工委接替。
10月16日 姚南县办追悼烈士 在洪塘、永和市等战斗中,姚南籍战士黄才邦、褚纪春等四同志光荣献身,姚南县办于16日隆重举行追悼会,县办领导、姚南自卫大队指战员及烈士家属,分别在会上讲话。
10月 浙东鲁迅学院创办 为培养根据地建设人才,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文教处在陆埠杜徐创办了“浙东鲁迅学院”(后迁至梁弄让贤乡甘泉皈上岳殿),院长由黄源兼任,教育长林尧(陈成刚)。学院共招生三期,培训了约700余名学员,为浙东根据地的党、政、军各部门输送了一大批具有一定政治素质、文化水平的基层干部。次年9月底,浙东纵队北撤,“鲁迅学院”停办。
11月上旬 浙东游击总队司令部重返梁弄 浙东区党委在9月24日至11月5日召开首届军政会议后,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和第三支队、第五支队大部、教导大队、警卫大队等重新回到姚南梁弄。
11月12日 余上自卫大队配合五支队攻克泗门伪据点 在余上活动的五支一大三中队和余上自卫大队,攻克了姚北泗门伪据点,俘伪军33人,缴获重机枪1挺,手提式机枪1挺,步枪30支,五支队牺牲战士1名。
12月5日 余上自卫大队攻克马渚伪据点 余上自卫大队得伪军内部情报后,由郁忠率领第一中队赶赴马渚,以勇猛迅速的动作,一举攻克了马渚镇伪军据点,俘伪军30余人,缴获步枪36支,短枪2支。此役受到纵队司令部的传令嘉奖。
12月10日 嵊县“著匪”王鼎山、单孝升弃暗投明 经过党的长期工作,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四明山“著匪”王鼎山、单孝升(小白脸)率领所部500余人(其中家属200余人),带轻机枪四挺,长短枪150余支,子弹2万多发,弃暗投明,参加浙东抗日。17日,司令部在梁弄召开欢迎大会,命名该部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峡、新、奉抗日别动总队”,任命王鼎山为总队长,单孝升为总队附,调上虞办事处主任陈山为副总队长,负责思想政治工作。
12月 浙东区党委党训班(党校)在梁弄横坎头开办 谭启龙兼主任、杜风(涂峰)、邱子华任副主任。第一期党训班于12月开学,学员60余人。党训班的主要任务是,轮训浙东地区部队营、连级干部和地方县、区级干部,第一期党训班学员于次年6月结业。
12月 民主建政在姚南搞点 为取得建立民主政权经验,浙东临时行政委员会及四明地委决定姚南左溪乡为浙东民主建政的典型实验单位。12月初,20多名干部在左溪乡搞点。先后召开各界人士会议,在各村进行民选动员,经过一个多月的发动和组织,在各村选出民主村长的基础上,次年1月下旬,左溪乡民主选举朱其书(朱镇南)为民主乡长。浙东各界代表会议以后,民主建政工作在浙东根据地全面铺开。
冬 余上再次成立县自卫大队 1944年2月,余上自卫大队上升为主力后,上级先后抽调了一些武装在余上活动,余上县委在这些武装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余上自卫中队,由郁忠任中队长。1944年冬,自卫中队升级再次成立余上自卫大队,由张光任大队长,芦忠渭、王荣桂先后任大队附,谢飞调余上后任政委。余上自卫大队起初有二个中队,次年4月扩大为三个中队。5月,余上自卫大队改编为余上特务营,政委谢飞,营长张光,后又调刘发清任副营长。
1945年
1月21日至31日 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在梁弄正蒙小学召开 到会代表108人,谭启龙、何克希、连柏生在会上分别作政治、军事和行政工作报告。会议讨论通过了谭启龙代表区党委提出的施政纲领,选举产生了浙东行政委员会,委员连柏生、吴山民、何克希、张文碧、郭静唐、王仲良、罗白桦、朱人俊、黄源;选举产生了浙东临时参议会,谭启龙为议长,郭静唐、何燮侯为副议长;通过了《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致毛泽东暨中共中央电》。
1月下旬 浙东行政公署成立 连柏生任主任,吴山民为副主任(9月增选王仲良为副主任)。行政公署下设秘书处、民政处、财经处、文教处等工作机构。为健全各级政权机构,浙东行政公署对各区、县的行政组织和干部进行了调整和充实,任命罗白桦为四明专署行政专员,王仲良为三北特派员,杨思一为会稽特派员,顾复生为沪淞专署行政专员,同时还分别任命了四明、三北、会稽、浦东四个地区的各县县长。
1月 中共余姚保安团工作委员会成立 1942年秋,中共浙东区委员会敌工部派员打入伪余姚保安团,开展情报搜集、物资输送和伪军策反等工作。1945年初,又决定在伪余姚保安团内秘密成立中共姚保工委,由在保安团内担任团附的中共党员王三川(王培良)任书记。同年5月,中共姚保工委遭破坏,余姚保安团方面的工作由中共余姚城市工作委员会兼管。
1月 谢飞任余上县委书记 根据区党委决定,李国斌调三北地委工作,由地委组织部长谢飞(女)兼任余上县委书记,副书记仍为张光。
1月 中共姚南县委改称南山县委 南山县委仍由俞震任书记,下辖沿江、梁弄、大岚、陆埠(慈南)四个区委。
2月1日 美国飞行员托勒特护送到梁弄 1月21日,美国驻华空军第十四航空队中尉飞行员托勒特从江西赣州驾机空袭上海日军机场,被击落于黄浦江边的龙华咀后由当地人民救起。2月1日,淞沪支队护送托勒特到达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所在地余姚梁弄,受到四明山军民的热心照顾和盛情款待。一个月后,托勒特伤愈要求归队,谭启龙设宴饯行。4月10日,新四军浙东纵队与美国陆军陆空辅助勤务战地总部临海办事处正式办好交接手续。
2月24日 南山、余姚两县重新划定 浙东行政公署为使行政区域更适应斗争环境,决定重新划分县界。四明地区设南山、鄞县、上虞三县政府及峡新奉办事处。南山县辖沿江、梁弄、大岚、陆埠四个区;三北地区设镇海、慈溪、余姚三县县政府,余姚县辖马渚、临山、中和、崧厦四个区。行署于28日任命朱之光为南山县县长,张光为余姚县县长。
2月25日 邱子华追悼会在梁弄召开 2月21日,伪三十六师三个团包围驻上虞县城的国民党“挺四”田岫山部,军情危急。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为再次争取田部团结抗日,不计前仇,决定驰援。将伪军全部击溃,毙伤、俘伪军100余人。浙纵政治部锄奸科科长邱子华在战斗中牺牲。25日,纵队司令部在梁弄召开追悼会,谭启龙、何克希、刘亨云、张文碧等发表悼念文章。会后,数百人将邱子华烈士忠骨送葬于梁弄镇后杨岙。
2月26日 驻横河的伪军反正 驻横河的伪中警团第一纵队第三营第七连连长杨××率部反正抗日。在渡姚江后与民兵自卫队发生误会,跑散了一部分,其余全部抵达梁弄。
3月7日 军人大会在梁弄召开 为庆祝苏浙军区成立和欢迎蔡群帆支队长、钟发宗主任率领的金萧支队会师,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召开军人大会,何克希司令和谭启龙政委到会作“新形势与新任务”报告。
3月15日 姚南民兵大检阅 经过反顽自卫战争考验的姚南各地数百民兵,于15日集合梁弄,接受新四军浙东纵队首长的检阅。司令何克希、政委谭启龙以及郭静唐、吴山民、朱之光等领导讲话勉励。美国飞行员托勒特中尉也应邀参加。
3月19日 四明行政专员公署成立 罗白桦任专员,王剑鸣任专员公署主任秘书兼民政科长,王绍甫兼财经科长,商白苇任文教科长,陈静之为秘书。
3月19日 项旷在郑巷牺牲 是日,中河区根据中共余上县委指示,去郑巷混头村做开辟新区工作,由于叛徒告密,被日伪军包围,区长项旷(余姚拆落市,今属慈溪天元镇人)在突围中英勇牺牲,时年25岁。中和区委遭破坏后,中和区工作由临山区兼管。
3月23日 谢塘战斗 该日,余上自卫大队配合主力五支一大队,在虞北谢塘袭击了企图到谢塘构筑据点的伪四省行署独立第四旅(旅长蔡廉)四、五两个团,毙伤伪军官兵60余人,伪军增设据点计划破产。是役,余上自卫大队副大队长芦忠渭(芦永辉)、排长崔长根牺牲。
4月1日 开设浙东银行,发行抗币 浙东行政公署公布《浙东行政区抗币条例》和《浙东银行条例》,设立浙东银行,总行设于梁弄横坎头行政公署所在地,各地设分行、支行及办事处。发行抗币,作为浙东行政区的本位货币。4月13日,浙东银行举行开业典礼,邀请各界人士举行抗币座谈会,听取对发行抗币的意见。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山民等讲了话。
4月3日 美国驻华大使派代表到达梁弄 美国驻华大使新闻处东南分处派周壁偕同夫人彭传玺女士和刘文宪(刘金)到达梁弄,要求与浙东抗日根据地建立联系,司令员何克希、浙东行政公署文教处处长黄源等会见。
4月4日 余姚县政府成立 4日下午举行庆祝苏浙军区以及余姚县政府成立大会。崧厦、临山、马渚、中和四区各乡镇代表数百人到会,浙东行政公署秘书长朱人俊致词,县长张光讲话。
4月18日 南山县政府成立 在梁弄召开第一次行政会议,县长朱之光在会上宣布南山县政府成立。
4月18日 下湖头庙战斗 三北自卫队奉命对盘踞丈亭三七市下湖头庙的伪军宋庆云部发起攻击,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战斗,共毙伤汪伪军20余人,伪军连夜逃窜。是役,三北自卫总队伤亡12人,三连连长卓新民因伤势过重,不治牺牲。
4月 三北工商管理局成立 三北工商局由郭静唐兼任局长,吕炳奎任副局长,下设东、西两个分局,东分局局长王博平,西分局局长张大鹏(兼)。次月,西分局在临山梅园丘开设了红星棉织厂,张大鹏兼任厂长。该厂用土棉纱织造毛巾,由泗门镇商店试销。同年8月下旬,浙东工商管理局成立,撤销了三北工商管理局,郭静唐任局长,吕炳奎任监委,原东、西两个分局归属浙东工商管理局领导。
5月1日 王三川被劳乃心杀害 1941年秋,王三川(上海浦东人)由党组织派遣来浙东军政分委工作,次年改名王培良,打入伪余姚保安团任团附,曾多次出色完成密传情报、营救同志、输送物资等任务,由此引起县长劳乃心的怀疑。1945年5月1日,劳暗派侦查队在姚北太平桥附近将王三川杀害,时年34岁。同时被害的还有王的勤务兵谢海忠。次日晚上,劳乃心还在姚城武胜门外杀害了打入伪余姚保安团团部的中共党员何望若(何午初)、张德兴两同志。
5月8日 梁弄召开大会庆祝苏联红军攻克柏林 四明山军民6000多人参加了大会,谭启龙政委、何克希司令、连柏生主任讲了话,会后举行庆祝大游行。
5月12日 浙东解放区青年联合会筹备会成立 青联筹备会由鲁迅学院、军政干校学员及地方青年百余代表发起组织。12日借鲁迅学院举行筹备会成立大会,选举朱人俊、陈成岗、江岚、叶谦元、黄知真、周飞、谢仁安等15人为筹委会委员,朱人俊为主任委员,陈成岗、周飞等7人为常务委员。
5月14日 姚良友向松厦区署反正 余姚县崧厦区伪军滕祥云部大队长姚良友,于该日向我崧厦区署反正。崧厦区署根据党的政策给予从宽处理。
5月18日 三北特务营伏击抢粮之敌 15日,日伪军50余人及姚保便衣30余人,到姚北地区抢粮,三北特务营侦悉后,派二连到离姚城10华里的安山桥设伏拦截,毙伤敌伪10余人,其余溃逃,被抢粮食全数夺回。
5月 三七市进民主建政试点 先由丈亭区署动员原镇长自动辞职,然后通过群众骨干酝酿,民主推选冯乾标为三七市镇镇长。
5月 三北地委和四明地委合并成立新的四明地委 书记王仲良,副书记刘清扬。至8月下旬,四明地委辖慈镇、余姚、峡新奉3个中心县委和南山、鄞县、上虞3个县委。
5月29日至7月6日 浙东“讨田”战役 国民党第三战区挺进第四纵队田岫山部,5月26日第三次公开投敌,被日军收编为“中央税警团第三特遣部队”,浙东游击纵队决定发起“讨田”战役。5月29日,浙纵三、五支队和余上大队,夜袭泗门,拔除了伪军田部据点,毙伤敌100余人,俘140余人。接着又先后取得了包村、杜村、郎家桥、钱家、上沙岭等战斗的胜利,扫除了田部所有外围据点。6月7日至20日,我军直捣田部老巢许岙,歼敌1000余人。6月30日,乘胜解放了上虞县城(丰惠镇)。7月6日,歼田岫山残部于嫌县开元附近,田岫山率少数随从逃跑。“讨田”战役胜利后,“挺五”张俊生部宣布起义。至此,浙东的四明、三北、会稽三块根据地基本联成一片。
7月7日 余上县委召开追悼会 为纪念抗战八周年,中共余上县委隆重召开追悼会,纪念在谢家塘、沥海所、泗门等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同志,余姚县军政机关工作人员及各界群众、烈士家属等1000余人参加追悼会。县委书记谢飞主持会议,并致悼词,号召军民以烈士为榜样,为抗战作出新贡献。
8月5日 沿江大塞河斗争 为阻止敌伪抢粮,实行对敌全面封锁,5日夜,沿江区动员群众1000余人,在主力和地方武装的配合下,进行大规模的塞河,当晚将凤亭乡境内通往姚城的三条河流阻塞,使敌伪无法用船抢运粮食。
8月14日 马渚民兵破袭敌交通线 该日晚,马渚区民兵及常备队数百人,在一个小时内焚毁余姚至五夫间的公路桥梁6座,割断电线6里。马渚、斗门伪军龟缩据点,不敢出动。
8月15日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5日 南山县民兵总队部成立 各区近千民兵参加成立大会,县民兵总队长由朱之光兼任。民兵总队部成立后,抽调100余人成立主力中队,担任监视日伪的任务,其余民兵在不妨碍生产的原则下,随时配合主力出动。
8月17日 南庄战斗 浙纵三支队从上虞丰惠开赴三北参加大反攻,于17日夜,经余姚城西罗家渡过姚江,其警戒部队一大三中在南庄村(现丰南)杭甬公路与日军遭遇,激战一小时,掩护大部队安全越过杭甬公路。是役,三中队指导员张崇逸、战士郑大梅等12位同志光荣牺牲。
8月18日 新四军浙东纵队解放周巷 8月12日,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向浙东解放区附近各城镇的日伪军及伪政权发出最后通牒。17日,“浙纵”第五支队在第三支队一部的配合下,向拒绝放下武器的姚北周巷伪中警团据点发起进攻,敌凭借坚固碉堡进行顽抗。三、五支队先后击溃日伪来自余姚城、庵东的两次增援,于18日晚发起最后攻击,全歼守敌一个营,缴获日制曲射炮二门、迫击炮一门、重机枪一挺,以及大批机枪、长短枪和军用物资,三北重镇周巷宣告解放。19日晚,三、五支队乘胜进军庵东,伪中警闻讯溃逃,庵东亦告解放。
8月 中共余上县委扩大为余姚中心县委 根据中共浙东区委员会决定,中共余上县委于8月下旬扩大为余姚中心县委,区党委派黄知真任余姚中心县委书记,谢飞、张光任副书记。其辖区除原余姚县所属临山、马渚、崧厦、中和四区外,增加庵东特区和浒山区。余姚中心县委受区党委委托,负责指导三北地区东边2个县的工作。中心县委机关设在周巷镇。8月28日 余姚县民兵总队成立 成立大会在周巷召开,各区民兵及群众千余人参加,民兵一律短裤箸帽,携带步枪、大刀、手榴弹等武器,队伍颇为雄壮。总队长潘林儒总结了民兵在抗日斗争中的作用,号召全体民兵加倍努力,配合主力作战,维持革命秩序。会后,举行了检阅和游行。
9月1日 周巷区署成立 9月1日,周巷区署成立典礼在教堂隆重举行。余姚县长张光、新任周巷区区长赵瞻到会讲话,各地士绅纷纷发言,表示拥护民主政府。解放后的周巷,各界民众纷纷组织起商会、青年会、农会、贫农会等群众团体,会员逾3000人。同时,区署又成立了民兵大队。有武装民兵120人。
9月初 中共余姚庵东特区委员会成立 庵东解放后,中共浙东区委员会组建中共庵东盐区工作委员会,书记林楷,副书记杨明(女)。9月初,中共庵东盐区工作委员会改组中共庵东特区委员会,书记田井(女),副书记杨明(女)、薛诚,隶属中共余姚中心县委领导。同月,成立庵东特区政府,田井兼区长、薛诚、陈平任副区长,隶属浙东行政公署。
9月初 临山区民兵大队成立 成立大会上,区委书记王志英(女)总结了最近一个月来我军战绩以及民兵在战斗中的作用。县民兵总队长潘林儒宣布总队部命令,任命张惠民(张明)为临山区民兵大队长,王志英为大队指导员。
9月2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人民八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余姚历史大事记1919~1995》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简要记录了余姚市党组织及其领导下的党、政、军、民组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建设时期的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