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方言特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07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方言特点
分类号: H17
页数: 11
页码: 1108-1118
摘要: 本章记述了余姚方言既保留古代遗韵,又表现出鲜明个性。语音声调简单朴实,声母清浊有致,韵母丰富多彩。词汇形式灵活,结构丰富,语义生动。语法相当简略,又变化多样。
关键词: 余姚市 方言 特点

内容

余姚方言既保留古代遗韵,又表现出鲜明个性。语音声调简单朴实,声母清浊有致,韵母丰富多彩。词汇形式灵活,结构丰富,语义生动。语法相当简略,又变化多样。
  第一节语 音
  声母
  比较完整保存中古声母全清、次清、全浊、次浊等四类系统。
  表47-1-1 中古声母一览表
   唇音 舌音 牙音 齿音 喉音
  全清 帮 端 知 见 精、心 庄、山 章、书 影、晓
  次清 滂 透 彻 溪 清 初 昌 —
  全浊 并 定 澄 群 从、邪 崇 船、禅 匣
  次浊 明 泥、来 — 疑 — — 日 余
  唇音 “帮、滂、并、明”声母除合口三等字外,分别读重唇音[p]、[p‘]、[b]、[m],而合口三等字则读轻唇音[f][f]、[v]、[v]。
  舌音 “端、透、定、泥、来”声母分别读[t]、[t‘]、[d]、[n]或[n]、[i]。其中“泥”声母字中韵母为[i]或韵头为[i]的字读[n],其余读[n]。“知、彻、澄”声母分别读[ts]、[ts‘]、[z]或[dz]。
  牙音 “见、溪、群、疑”声母分别读[k]或[tc]、[k‘]或[tc‘]、[g]或[dz]、[]或[n]或[]或[]或零声母。其中“见、溪”两个声母按照元音的洪细形成有规律的两类读音,洪音字分别读[k]、[k‘],细音字分别读[tc]、[tc‘]。“群”声母的读音也有两类,合口平声字读[g],其余字读[dz]。“疑”声母字分化众多,读[]、[n]、[]、[]和零声母。
  齿音 “精、清、从、心、邪”声母按照元音的洪细形成有规律的两类读音,洪音字分别读[ts]、[ts‘]、[z]或[dz]、[s]、[s],细音字分别读[tc]、[tc‘]、[dz]、[c][]或[dz]。需要说明的是,有些“邪”声母细音字存在[]、[dz]两读的情况,如“祥、详、像、象”,老派人读[],新派人读[dz]。“庄、初、崇、山”分别读[ts]、[ts]、[ts‘][z]或[dz]、[s]。“章、昌、船、书、禅、日”分别读[ts]、[ts‘]、[z]或[dz]、[s]、[z]或[dz]、[z]或[]。
  喉音 “影、余、晓、匣”声母分别读作零声母[]、[h]或[c]、[]。
  前志声母表误把舌尖中音列入舌尖前音。
  中古韵母系统在余姚方言中的主要读音如下:
  平声东[6][i司、冬回、钟回[i可、江[5]回、支[1][i][e][ue]、脂[1][i][e][ue]、之微[i][ue]、鱼[y][切[ui]、虞[y][U]问、模[y][W㈣、齐[i]、佳「A][A][o]、皆[iA][A][uA]、灰[ue][e]、哈国、真㈤[i5]、谆回[词、臻固、文[3][io],欣间、元[涧回、魂[u可固、痕[可、寒回回、fi[u0][0],删回[谅]、山[£][ie],先[闾[y司、仙[i司[可回[y司、萧[io]、宵[io]⑶、肴⑶、豪回、歌[G)u]、戈[Ou]、麻[o][iA],阳[谊]回口[u5]、唐[5][u5]向、庚回国间、耕[可固、清国[闾、青固[间、蒸固、登固、尤"][幻、侯[X]、幽[ix]、侵[5]㈣、覃回国[词、谈回[司、盐[i司、添[词、咸回[词、衔回[闾、严[闾、凡回。
  上声董国、肿回、讲回、纸ft]国、旨[1]国、止尾[i][岫、语削[切、麋质][可皿]、姥[回、荆爪蟹[A]、骇闵、贿[睥][可、海回、轸[可、准[5]、吻[可、隐阁[闾、阮[y间[通]、混[词国、狠国、旱回、缓[u耐闻、潸回、产同、铤[闾、制i司何]、筱[间、小[⑶回、巧[间⑴、皓⑴、制o][<0u]、果[G)u][。]、马[。][iA]、养回网[5][u5]、荡[5][u5]、梗[司[5][间、耿固、静[i5]固、迥[间固、拯、等[5]、有[风[幻、厚[幻、黝[i幻、寝向回、感园、敢回、琰[i司、忝[i司、俨[间、期闾回、槛回、范回。
  去声送[司、宋[可、用[6]、绛㈤、翼国、至E[i][e]、志[]][i]、未[i][ue]、御侦][切、遇[y][可[UI]、暮回闽[Ou]、霁[i][i?]、祭[i][]]⑹、泰[A][e]、卦[A]、怪[A]、夬[A]、队[e][ue]、代回、废[i][ue]、震固[闾、中固[i6]、问固闽、婀间、愿[y&]回[闾、溷[诵][可、恨[可、翰[司[初、换[u&][团[就、谏但][记]、桐回、霰闻、线闽[司[y司、啸"、笑[i。]⑶、效[⑶回、号[。]、个0U]、过回U]、翔o][A][iA]、漾[闾何][5][u5]、宕[5][u5]、映国[iS][a],净[5]、劲[i5]同、径[5][闾、证[5][闾、瞪伍]、宥[话][幻[o?]、候[幻、幼[风[活]、沁㈣国、勘回、阚回、艳[闾、拣[词、看[闾[i?]、陷回、鉴回、梵回网。
  入声屋[<>?][yffl?].沃[o?]、烛[o?][yffl?].觉[o?]、质[]?][i?]、术[]?|[y(0?]、栉[i?][1?]、物[i?][yO?]、迄[i?]、月[y。?][A?][i?]、没[uo?][o?]、曷[i?][A?]、末[A?][i?][o?]、黠[A?]、缎A?]、屑[i?][y(D?]、薛[i?][]?][y(0?][。?]、药[iA?][o?]、铎[o?]、陌[A?][i?][o?]、麦[A?]、昔[i?]、锡[i?]、职[]?]「?][i]、德[i?]|1?][o?]、缉[i?|[1?]、合曲?]问、盍队?]、叶[i?][]?]、帖[iA?][A?][i?]、洽[iA?][A?]、狎[A?]、业[i?]、乏[A?]。
  2010年调查,韵母较前志多[iu][io]两个,个别韵母略有差异。
  声调
  只有舒、促两类。各类又分阴阳,清声字调值较高,浊声字调值较低,形成阴舒声、阳舒声、阴入声、阳入声四调。与中古声调比较,差异巨大,虽然同有入声,但余姚方言的入声分为阴阳两调,而中古官话只有单调。而其他声调更是鲜有同处。
  前志有声调表,不赘。可参见本编第四章第三节《声调调查》。
  第二节 词汇
  词语形式
  单音词地方特色明显。
  有关名物的:篰、魕、?、〓、垽、肫、厣。
  有关性状的:?、〓、笡、〓、〓、糙、〓、晏、葑、绐、?。
  有关数量的:埭、梔、〓、斢、庹。
  有关动作的:跍、?、?、鐾、剺、潽、戽、熓、歍、嚃、攋、?、〓、柯、摭、砑、挜、敹、〓、〓、〓、〓、?、〓、拕、挼、?、?斤、搲、〓、?、?、罱、〓、扚、燂、撍、?、〓、?、囥、?、搡、绗、捹、庉、淅、〓、蹡、〓、隑、酘、摙、牮、撏、抻、剢、奤、豛、剢、?、〓、寣、嗍、〓、〓、搣、嬉。
  余姚方言保留着古汉语的合音字现象。例如,否定副词:甮、?、〓;连词:嘦、〓;助词:嘎(够啊)、咯(够哦)、加(唧哦)。
  复音词中的叠音词有各种词性,其中在称呼语中含有亲热的意味,如“囡囡”,“娘娘”;在名词或量词中含有逐一的意味,如“日日”,“只只”;在动词中含有动作舒缓的意味,如“读读”,“写写”;在形容词中含有语意较重的意味,如“小小”,“亮亮”;在象声词中含有语意较重或连绵不绝的意味,如“喳喳”,“哗哗”;在虚词中含有婉转的意味,如“紧紧”表示转折(小人屋里勿听大人说话,学校里紧紧怕老师够),“光光”
  表示条件限制(光光我家就有两台电脑)。
  复音词中的有些词前后字之间存在影响,出现双声叠韵现象。双声是复音词中前后字声母相近而改为同声母的词,如“芋艿”读[],“芋”声母[]变为“艿”声母[],而[]、[]虽然发音部位不同,但都是浊音。叠韵是复音词中前后字韵母相近而改为同韵母的词,如“厨师”读“厨素”,“师”的韵母扁唇音[],因前一个字“厨”圆唇音而跟着变为圆唇音[]。双声、叠韵方法在拟声词由双音节扩为四音节时得到一定的应用。由双声双音节拟声词扩充为四音节拟声词,则第一、三字,第二、四字各为双声,前两字与后两字各为叠韵。如“叮当”变为“叮零当啷”,其中第一字“叮”和第三字“当”、第二字“零”和“啷”都是双声,前两字“叮零”和后两字“当啷”都是叠韵。由非双声双音节拟声词扩充,则扩充后的四音节拟声词前两字与后两字叠韵。如“叽咕”变为“叽里咕噜”,前两字“叽里”与后两字“咕噜”叠韵。
  复音词中还有不少是四音词,如称爬虫为“蛇虫百脚”,称破旧的东西为“破里破少”,形容人小气为“狗屁倒糟”,形容物品繁杂为“杂葛零丁”,表示总合为“亨白冷汤”。三音词也有一些,如火螟虫、三脚猫、壮胖子、出冲碰、断贼窍。五音及以上音节的词极少,一般为外译词。
  有近似于官话或普通话的文读音,出现大量文白异读的一字双音现象。有不少有音无字词和讹音词。
  文读词,来自官话或普通话,白读词是地道的余姚方言,而文白兼读的词则是在官话或普通话与余姚方言中共有的词语。如称孩子为“小人”,“人”白读,余姚方言词。称大众为“人们”,“人”文读,来自于官话词。而称万物之灵为“人”,可白读可文读,则为余姚方言和官话所共有。
  有音无字词,数量众多,其中有些被运用假借的方法以方言同音词代替。因各人所用同音词不同,又出现一词多形现象。如表示行为重复的[i223]词,就有“咦”“亦”“又”等多种。讹音词的本词大多语音生僻,语义稀见,而讹音词往往是常用词。如门波(宁波)、跺柱岗(多沮岗)、哥婆(姑婆)、大风暴(大方伯)、明明账(名份账)、头闷(断命)、寻愿(情愿)、跳秧家舞(跳秧歌舞)、贼呒狗样(贼模狗样)、花丁绷冷(花丁斑斓)、火囱浪当(火烛浪当)。
  词语结构
  单纯词中最具特色的是拟声词。如单音词,“嘘”(把尿声)、“嗯”(把屎声)、“咖”(唤鸡声)、“呜”(火车声)、“蓬”(爆破声)。双音词,“喵喵”(猫叫声)、“汪汪”(狗叫声)、“唔伢”(婴儿哭声)、“呜哇”(疼痛声)、“阁嘟”(大口吞咽声)。三音词,“笃碌碌”(球状物滚动声)、“嘀零零”(铃声)、“蓬拆拆”(舞曲声)、“扑隆通”(投物入水声)、“碰冷荡”(物倒声)。四音词,有固定组合方式。有“AABB”式:“哩哩喇喇”(唢呐声)、“咚咚锵锵”(铜鼓乐声)、“嘀嘀嗒嗒”(水滴声)、“哧哧嚓嚓”(烹烧声)、“呯呯嘭嘭”(敲击声)、“叽叽喳喳”(嘈杂议论声)、“咧咧拉拉”(清脆碰击声)、“呤呤啷啷”(串状金属碰击声)、“噼噼啪啪”(鞭炮声)、“的的笃笃”(有节奏的敲击声)。有“ABAB”式:“嘎吱嘎吱”(摩擦声)、“嘭哒嘭哒”(重物撞击声)、“卜咚卜咚”(拨浪鼓声)、“扑通扑通”(跳入水中声)、“咯斗咯斗”(吞咽声)。有“A呤B冷”式:“定呤棚冷”(撞击
  声)、“近呤梗冷”(敲打声)、“乒呤乓冷”(清脆敲打声)。有“A呤B咙”式:“近呤共咙”(撞击声)、“兴呤哄咙”(声势浩大声)。有“A呖B落”式:“集呖搁落”(因不平而发生的声音)、“窸呖窣落”(轻微的翻动声)、“的呖笃落”(拨动算盘声)、“别呖薄落”(物体连续滚落声)。有“A呖(哩)B喇(啦)”式:“噼呖啪喇”(拉子炮仗声)、“集呖轧喇”(不合拍声)、“叽里轧喇”(摇晃摩擦声)、“叽哩呱啦”(难懂的说话声)、“嗤哩嚓啦”(烹烧声)。有“A里B噜”式:“叽哩咕噜”(嘟哝声)、“嘻哩呼噜”(鼻吸声)。有些象声词因与出声的人或物关系密切,具有该人或物的指代功能,从而成为名词。如称婴儿为“唔伢”,称跳舞为“蓬拆拆”、称算盘为“的呖笃落”。
  复合词,重叠式如泡泡、袋袋、珠珠;并列式有同义、反义、偏义并列等三类,分别如荤腥、阔狭、桌凳;偏正式如草鞋、眠床、粗心;补充式如服帖、碰巧、讲好;陈述式如头大、肉痛、眼痒。支配式如蹩脚、绷线、围身。其中重叠式合成词有一定数量,常见的有名物类(如“潭潭”指小水潭)、动作类(如“荡荡”指闲逛)、形容类(如“幽幽”指声音细微)。补充式中有两类比较特殊的格式,一是前面语素表示物件,后面语素是物件的计量单位,如菜梗、肉丝、鱼块;另一类是后面语素修饰限制前面语素,犹如偏正式的颠倒,如虾干、肉松、汤团。另外,有些合成词的语素排列次序与普通话相反,而语意却没有什么区别。如人客、闹热、力气、气爽、欢喜。
  常用前缀
  阿 一、用于排行,阿大、阿二、阿小;二、用于亲属,阿太、阿爹、阿嫂、阿囡;三、昵称,阿娟、阿龙。,四、蔑称,阿呆、阿木林。
  小 一、称年轻者,小王、小兄弟、小姑娘;二、贬称,小魕头、小棺材;三、能力或功用不大者,小工、小八癞子。
  老 一、称呼尊长或显示敬重,老王、老弟;二、称呼历久者,老买主、老烟枪;三、贬称,老油条、老断塘。四、增加音节,老鼠、老虎、老酒。
  常用后缀
  头 一、名词语素后,名头、风头、冷饭头、饭碗头;二、动词语素后,吃头、赚头、嬉头、看头;三、形容词语素后,嫩头、老头、苦头、花头、零头;四、方位词语素后,东头、前头、横头、里头;五、时间词语素后,五更头、天亮头、晏昼头、夜快头、夜到晚头;六、数量词语素后,块头、斤头、五角头、十支头;七、重叠语素后,粒粒头、蕾蕾头。八、合成词后,冷饭头。
  子 一、表示事物语素后,簿子、纽子、石子、方子、法子;二、表示人物语素后,哑子、拐子、叫花子、学生子、新娘子;三、时间词语素后,上日子、今朝子、旧年子、下趟子。
  有时两个词缀结合成新的词缀。如后缀“头”与“气”结合,表示气味,焦熬头气、烟火头气、酸胖头气、泥土头气、日薄头气、空壳头气、生性头气、生油头气、羊臊头气。
  词语意义
  引申义或比喻义,如“花绿纸”,本义是彩印纸,因人民币也是彩印纸,借代为人民币的别称,这是引申义。“黑炭”,本义是黑色的炭,比喻人皮肤黑,这是比喻义。
  附属义,如称钱为“铜钿”“洋钿”,感情中性,显得比较老土。称为“钞票”,感情中性,显得比较普通。称为“花绿纸”,感情偏贬,含有戏谑的意味。称为“老钿”,感情大贬,带有斥责的意味。又如称美貌为“齐整”,感情偏褒,显得比较老土。称为“漂亮”,感情偏褒,显得比较普通。称为“雅致”,感情偏褒或偏贬,显得比较文弱或娘娘腔。称为“滴宁新”,感情大褒或大贬,显得可爱或可厌。
  余姚方言词语往往带上言说者的多种意味,显得形象生动,别有趣味。如称“汗”为“黄汗”“白蒲汗”,加上了色彩。形容悲苦不堪为“吐血”“厥开”,富有动作性。说明重要至极为“头一头二”“千万千万”,采用数字强化。有些词语运用借喻、借代等手法表达讳言之语,带着戏谑的意味。如大炮(性格直爽,言语毫无遮拦的人)、貂蝉(娇气爱哭的人)、回头(拒绝)、骑马布(月经带)、好果子(好的结局)、盘拢糕(屎团)、夜点心(夜里拉的屎)、老酒甏(嗜酒者)、落场诗(从容下台的阶梯)、蟹呒血(人没有血性)、六斤四两(人头)、唱对台戏(作对)、吃西北风(受饥寒)。
  另外,有些词语虽然与普通话用字相同,但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如“巴结”没有讨好之意,只有勤劳之意。“对手”除了敌手外,还可指帮手。同时余姚方言内部对某些词语的理解也存在分歧。如“呒心呒肺”,在余姚城区意为品德恶劣,是贬义词,而在余姚东部丈亭、陆埠一带,却是率真坦诚的意思,是褒义词。
  第三节 语法
  词法
  名词 有些名词可活用作动词、形容词,前者如“〓头颈”的“〓”,本意是桶箍,此指用手圈住。后者如“老魕”,表示精明之意。名词具有充当多种句子成分的语法功能。除作主语外,还常常作谓语,特别是在肯定式的判断句中,判断动词只有在强调时才出现,而一般语气中则成为多余。如“小王拉爹山东人,小王余姚人”句,如果不强调其差异性,不用加上判断动词“是”。表示时间、方位、处所的名词还可以不加介词,直接修饰谓语,成为状语。如“我明朝天亮头老江桥头等侬”句,“明朝天亮头老江桥头”前无须加上介词“来拉”。
  形容词 近义词众多,如形容人少肉,就有“瘦”“瘦精精”“精精瘦”“瘦刮刮”“刮刮瘦”“的刮势瘦”“石刮势瘦”等词。构成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本身为形容性的词语外,还有:一、比喻性偏正式合成词,如“血红”“石硬”“火热”;二、陈述式、支配式合成词,如“体泰”意为性情缓和悠闲、“蹩脚”意为差劣;三、量词重叠并在中间加“打”字,表示物品数量多且外形相似,如“堆打堆”“块打块”“梗打梗”;四、叠字与形容词组合,表示某种程度和好恶,如“血血红”“冰冰冷”“苦搭搭”;五、在中性或贬义词中间夹入“头”“脑”
  字,表示贬义的神态,如“木头木脑”“犟头倔脑”“呒头呒脑”;六、由其他词性转化而来,如名词“猢狲”表示顽皮之意,动词“好过”表示生活宽裕舒坦之意。形容词大多可直接作谓语,但有些带有一定学术意味的形容词只能作定语、状语,如:硬性、女式、公然。
  动词 一方面趋向精细,如表示看,就有“相”“看”“睁”“望”“顾”“?”“眯”“瞄”“瞟”等词。另一方面又趋向宽泛。有些动词不分施动与受动,如“买”“卖”不分。有些动词可以代表各种各样的动作,使用范围相当广泛,如:弄、做、搞、来。
  数词 “两”大多可代替数字“二”且比“二”更通行,不可用的只有十位数中的“十二”“二十二”、概数中“二三十”、序数中的“第二”等。“两”还可以单独表示数量较少的概数,甚至可与概数“几”一起组成新的概数,如“离高考呒末几两日啷哉”句,意思是距离高考没有多少天了。数字作为语素出现在合成词或短语中,具有类化意义。其中“一”表示总括,如:一脚踢、一句说话、一塌刮子。高位数字表示全面,如:十样锦、百搭、万宝全书。数字双双出现表示繁杂,如:三番四回、歪七竖八、绞七廿三。
  量词 有不少具有特色的用字,如:粒(颗)、张(片)、梗(根)、管(杆)。量词重叠表示逐一,如“只只”表示每一只。量词重叠后再冠以“一”表示少量,如“一滴滴”表示少。量词常与数词结合成短语。数量短语如重叠,表示逐一,如“两只两只”表示以两只为一单位。
  代词 在口语中大多没有近指远指的区分,有时为明确近指和远指,用“乙”近指,“鲠”远指。代词除了与普通话一样可以作主语外,还具有充当谓语、状语等句子成分的语法功能。例如,“唱戏文够侬啊?”(意为:唱戏的是你啊)句中,“侬”作谓语;“我乙头等侬”(意为:我在这里等你)句中,“乙头”作状语。
  助词 有的功能多样,如“够”字,可作结构助词,联系定语与中心语、状语与中心语、中心语与补语,相当于将普通话助词“的”“地”“得”的功能合而为一。如:“众家够屋”(意为:同族共用的房子)、“慢慢够吃”(意为:慢慢地吃)、“吃够饱”(意为:吃得饱)。可作语气助词,表示肯定或强调,如“我要开够”(意为:我愿意去的)。可作动态助词,表示经历状,如“我上日到四明山开够”(意为:昨天我去四明山来着)。又能形成名词化的“够”字结构(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的”字结构),如“卖肉够”(意为:以卖肉为业的人)。有的还可与其他助词灵活结合,如“啷”字,本身可作动态助词,表示进行体,如“我屋里来啷”(意为:我在家)。可兼作表示进行体的动态助词和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如“侬啊里啷?”(意为:你在哪里呀?)。还可与其他助词结合使用。与“咪”结合组成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如“侬饭吃啷咪?”(意为:你吃饭了吗?)。可与“哉”结合组成表示完成体的动态助词,如“我饭吃过啷哉”(意为:我吃饭了)。有时助词还可以表示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起到复句关联词的作用。如“侬勿出手贾,我吃亏哉”(意为:由于你不出手相帮,所以我吃亏了),“贾……哉”相当于“由于……所以……”。
  副词 有的语义较实,如表示确定、突然、易发的情态副词“好保”“打末之头”“动着”,表示极度的程度副词“老、呆、乱”,本身就来源于动词或形容词。而表示共同的范围副词“一共拢总”,更是由短词转化而来。有的语义很虚,如表示共同的范围副词“一塌刮子”“亨白冷打”,都是单纯词,只可意会不可分析。副词的语音形式有合音现象。如否定副词“勿会”“勿要”“勿用”都可读成单音节。
  介词 在表示对象、原因等关系中,往往不用介词。如“奖金问题,大家讨论勿落哉”(意为:关于奖金问题,大家讨论不下了),不用介词“关于”;“侬勿出手,我吃亏哉”(意为:由于你不出手相帮,我吃亏了),不用介词“由于”。在表示处所、时间关系中,可用可略,如“河边弯过来就到我家哉”(意为:沿着河边拐弯走过来就到我家了),介词“沿着”一般不用,若用上则有强调意味;“天蒙蒙亮到乙卯,阿拉做生活做得呒末停”(意为:从天微明到现在,我们干活不停),介词“从”与“到”只用一个。表示排除关系,口语中多用主谓句型,如“侬除外,阿拉还有5个人”(意为:除了你,我们还有5个人)。表示被动关系,相关介词只与施动者结合,如“我300块钞票则拐子拐之开哉”(意为:我的300元钞票被骗子骗去了),若句中不出现施动者,则介词也不用,上句就变成“我300元钞票拐之开哉”。只有在表示方向、方式、目的、比较等关系时,相关介词如“夹”“照”“为”“则”等不可省略,其中“夹”“照”“为”等词还带有动词的意味。
  连词 常用的是“则”(表示并列)、“还是”(表示选择)、“还要”(表示递进)、“如话”(表示假设)。但口语中往往省略,特别是复句中,一般不用连词,只有强调时才用上连词。如:一、侬(一头)零食吃吃,(一头)作业做做,咋格有效率?(意为:你一边吃零食、一边做作业,怎么能有效率)二、开比赛(还是)勿开比赛,看啥人有本事。(意为:参加比赛,还是不参加比赛,由谁的本领高来决定)三、我吃之口里够,(还要)看之碗里够。(意为:我不仅吃着嘴巴里的东西,还盯着碗里的东西不放)四、(如话)明朝天晴,阿拉钓鱼开。(意为:如果明天晴天,我们去钓鱼)
  叹词 常用叹词有,啊、啊唷、啊呀、哈、哈哈、嘿、嘿嘿、喂、呀、杏、嗯、哎、哦、哦唷唷、呃、哼、咦、呦、咹、呣。拟声词详见上文单纯词的介绍,有些拟声词在孩童语言中可活用作名词(如“汪汪”指狗)、动词(如“嘘嘘”指撒尿)。
  句法
  主语处于句首,其中在普通话中通常作状语的句首介宾短语,在余姚方言中变成主语,而其后的主谓句也就变成主谓谓语。常见的主语有:一、施事者。如:侬夜饭吃过啷咪?(普通话:你吃晚饭了吗?)二、受事者。这种主语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前置宾语,但这是常式而非变式。如:夜饭侬吃过啷咪?(语意同前句)三、表示时间或处所的词或短语。有的与后面词语有领属关系,类似于普通话中的状语或定语,但这种句首词语是句子表述的核心对象,而非修饰之词。如:清明节余姚人吃艾青麦果。(普通话:在清明节余姚人吃艾青麦果。);兰墅公园老百姓唱戏文够唱戏文,跳舞够跳舞。(普通话:在兰墅公园里,老百姓有的唱戏有的跳舞。);余姚城区,当中央老房子最多。(普通话:余姚城区的中心地带老房子分布最密集。)四、主谓短语或动宾短语。如:囡要嫁外地人,爹娘随便咋格也勿肯应承。(普通话:女儿打算嫁给外地人,爸爸妈妈怎么也不肯答应。);做手艺侬要吃得起苦。(普通话:如果想学做工匠,你就得有吃苦的准备。)五、同位短语。如:阿拉三个人年纪加起来200岁哉。(普通话:我们三个人年岁加起来200岁了。)有时为突出主语,在主谓之间加上助词,作一停顿。如:保姆曼,我会请好够。(普通话:我会雇好保姆的。)
  处于句首而非主语的例外情形只有两种,即句子修饰语和独立成份。句子修饰语有的为副词。如:打
  末之头,小王哈哈大笑。(普通话:突然,小王哈哈大笑。)有的为形容词,如:嬉皮笑脸格,侬东西拕之走凡哉?(普通话:嬉皮笑脸地,你拿了东西就走了?)独立成分游离于句子结构之外,只起一定的语意补充作用。有的表达个人感受或看法。如:啊呀,咋介快够,拖鼻头阿龙变成介魁扎够后生家哉哪!(普通话:啊呀,时间过得真快,当年拖鼻涕的阿龙长成这么魁梧的青年了啊!);讲老实话,侬个性忒强。(普通话:老实说,你的个性太强势。)有的引起对方的注意。如:张老师,我问侬一道题目。(普通话:张老师,我向你问一道题目。);呃,我听侬够。(普通话:好吧,我听你的。)有的说明事实状况。如:听人家讲,老张够儿子出国开啷哉。(普通话:听人说,老张的儿子出国啦。);一句说话,做人要做够。(普通话:一言以蔽之,人活着就应该参加劳动。)
  因判断动词“是”常常不用,所以普通话中这类动词性谓语一般就变成余姚方言中的名词性谓语。如:我够生日两月十五。(普通话:我的生日是二月十五。)这类谓语除名词外,还有代词、联合短语、数量短语、方位短语、“够”字短语、介词短语、状貌短语。如代词谓语:台高头唱戏文够侬啊!(普通话:台上唱戏的是你啊!)如联合短语谓语:乙两个人爹爹伯伯。(普通话:这些人是像爸爸与伯伯那样差不多。)数量短语谓语如:餐餐一只蛋。(普通话:每餐吃一只蛋。)方位短语谓语如:做戏文滨江公园里。(普通话:在滨江公园里面演戏。)“够”字短语谓语如:小人书阿拉够。(普通话:连环画是我们的。)介词短语谓语如:正屋朝南。(普通话:正房朝南。)状貌短语谓语如:羊叫小人哭样够。(普通话:羊的叫声像小孩哭似的。)同位短语虽带有名词或代词,但在余姚方言中,它带有强调的意味,所以作谓语时,其相关判断动词“是”往往不省略,从而成为动词谓语。如:我是外甥皇帝!(普通话:我就是外甥皇帝!)另外,有些名词性谓语也用来对主语进行描写。如:小王急脾气。(普通话:小王脾气很急躁。)
  动词谓语句中比较特殊的是“则”字句,即相当于普通话的“被”字句。但施动者必须出现,如:小王则师傅批评了顿。(普通话:小王被师傅批评了一顿。)如不出现,“则”也就不用,变成动词谓语或动宾谓语。如“小王批评了一顿”“小王吃了一顿批评”。普通话中常用的“把”字句,余姚方言中一般不用,变成为“则”字句或主谓谓语句。如普通话“小王把儿子的照片藏在皮夹里”句,在余姚方言中变成“儿子够照相则小王囥得洋夹里”或“儿子够照相小王囥得洋夹里”。动宾谓语有两种比较特殊的情形,一是当动词带有补语时,补语和宾语的位置相当灵活。如普通话“我比不过你”,余姚方言有“我比勿过侬”“我比勿侬过”“我比侬勿过”等说法。二是有时宾语为主语的复指成分,这与普通话的单纯动词谓语句不同。如:老爹老娘要多望望隑拉。(普通话:父母要多看望)。动补谓语、连动谓语、兼语谓语分别由相应的短语充当。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