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06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风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6
页码: 1100-1107
摘要: 本章记述了余姚市风俗,包括了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礼仪习俗等。
关键词: 风俗 余姚市 宗教

内容

风俗分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礼仪习俗和时令习俗。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有些习俗得到传承,有的则逐步消失,已成记忆。
  第一节 生产习俗
  农业生产
  前志记述的“正月十四照蝗虫”等农业生产习俗,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耕作制度的改变、化学除草和工厂化育秧的推广,逐渐消失。
  工业
  一些较大企业新建厂房,邀请地方领导做嘉宾举行奠基仪式。厂房竣工后,在大门口放一对石狮子。新年开工时鸣放爆竹,称为放开门炮。
  商业
  开业大多选择逢“八”之日,以讨吉利。一些较大的商场超市开张时,请地方领导做嘉宾剪彩、揭牌,同时鸣放礼炮,有些还会请剧团演出助兴。小型商店开业,燃放鞭炮,店门前置放亲朋好友致贺花篮。
  正月初一至初四不营业。初五早上祭财神、放开门炮后营业,也有初八才营业的。为招揽生意,规模较大的商场、超市,在开张初、店庆日及劳动节、国庆节、圣诞节、元旦时,商品打折促销。部分小型商店则全年在门口贴“换季大拍卖”“转行亏本大甩卖”“拆迁贱卖”等招贴纸。
  外海捕捞
  出海时,船头严禁大小便,以防触犯船神。农历七月半,须祭祀海难游魂,祈求出海平安丰收。
  第二节 生活习俗
  饮食
  主食 一日三餐。早餐多以稀饭、面条,或以豆浆配包子馒头、大饼油条、面包,青年和儿童喜用牛奶、蛋糕等。中、晚餐主食为米饭。番薯、玉米、南瓜等粗粮,仅偶尔进入正餐。
  点心 原料以米粉、面粉为主。种类颇多,按季节时令不同,有年糕、团子、汤圆、粽子、艾青饺、糯米金团、松花金团、麻团、蛋糕、馒头、包子、面包、麻糍、烧卖、切面、大饼、油条、生煎包子、馄饨、水饺等。
  菜肴 俗称“下饭”。姚俗喜食霉制、腌制、糟制的菜肴,有霉千张、霉豆腐、腌苋菜、腌泥螺、腌蟹、腌肉、糟鸡、糟肉等。城乡居民都有晒干菜的习惯,开春后即以雪里蕻菜腌制后晒制干菜,加笋成笋干菜。2000年后,农村家庭举办宴席,多请厨师上门;厨师自备烹饪工具、餐具、桌椅,自带帮工。城区宴请宾客多上酒店餐厅。先上冷盘8~10盘,再上主菜,最后上一盘水果。进入21世纪,大鱼大肉、全鸡全鸭、河鳗甲鱼等菜肴逐渐减少,马兰头、水芹菜、香椿等摆上宴席,野禽、螃蟹、龙虾、鱼翅、鲍鱼等开始成为时兴菜。
  饮料 姚俗多饮绿茶,新年招待第一次上门的客人多用糖茶。宴席上备有可乐、雪碧及果汁、乳汁类多种饮料。如遇天寒、淋雨,习以生姜、红糖煎成“姜茶”饮服,以祛湿寒。20世纪90年代起,城区出现咖啡馆,与茶馆并存。
  烟酒 会客、办事等先给对方递烟以示好,请托人情、婚丧大事均备香烟作礼物,宴席时,有时亦分赠香烟,档次较高。农村有家中酿酒之俗,用糯米发酵酿制的称米酒,加色即成黄酒;用粳米、粟、麦、绿豆等发酵蒸馏的称烧酒。日常饮用啤酒或葡萄酒者增多,饮用黄酒者减少。祭祀祖先仍用黄酒。
  服饰
  衣着 20世纪90年代初,男性中山装被西装、夹克、休闲服所代替。女性外装款式,西装裙、超短裙、长裙、娃娃衫等都曾领一时风骚。进入21世纪,夏季男性一般上着衬衫、汗衫或T恤衫,下穿轻薄料长裤。中青年女性惯穿裙子和花式短衫,一些较为时尚开放者穿短背心、迷你裙、短西装裤。老年女性仍穿衬衫、长裤。20世纪90年代起,冬季流行腈纶棉或羽绒服、滑雪衫。真皮兽毛外衣也少量出现。
  20世纪80年代末,内衣多穿卫生衫、毛线衫、开司米衫。90年代,被羊毛衫取代。进入21世纪,流行羊绒衫。
  鞋20世纪90年代,成人鞋子以皮鞋、旅游鞋为主。2000年后,板鞋等休闲鞋开始流行。春秋季穿低帮皮鞋,夏季有皮凉鞋,冬季则有高帮毛皮鞋。女性喜穿高跟鞋,冬天穿高筒靴子的日益增多。
  袜 男性一般穿棉纱短袜,女性除棉袜外,喜穿天鹅绒制作的丝袜,品种有短袜、长筒袜、袜裤等。
  帽20世纪90年代起,日常生活戴帽者日渐减少,在严寒季节有小孩和老年人戴线帽、绒帽或皮帽。少数女性戴帽以作装饰。儿童戴老虎帽、狗头帽习俗消亡,帽子多用毛线编织或绒布缝制。
  装饰
  发型 男式发型以西装发、平顶头为主,有少数理光头、留长发梳成马尾巴状。一些年轻人将头发染成黄、红、棕等颜色。女式有男式平头、齐耳短发、披肩发、扎辫子等。天然直发与烫卷发并存,短发多于长发。
  佩饰 20世纪90年代起,风行黄金、铂金、钛金、钻石等饰品。仿制的饰品因价廉物美、式样和做工不断改进,亦流行。年轻人订婚、结婚则须买真金饰品。耳饰多为女子所戴,也有个别男青年以戴耳钉为时髦。女性戴戒指多于男性。男性戴黄金项链一般较粗,女性戴项链大多较细巧,真仿皆有。女性戴玉镯日益增多,男性戴手表日益减少。
  化妆 化妆多为中青年女性。20世纪90年代起,平日生活中逐渐普及化妆,一般多由自己化淡妆,少数入美发室、美容院纹眉、夹睫毛、画眼线、上眼影等。
  住行 娱乐
  居住 农村翻建新房时,周围邻居多在自家门楣上挂小镜子,或朝建房处挂筛,筛里贴写有“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红纸。
  出行 20世纪90年代起,摩托车、助动车(电动车)日渐增多,骑自行车者日渐减少。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家用小汽车。进入21世纪,家用小汽车数量逐年增加,品牌日趋高档。
  娱乐 传统节庆的文化娱乐活动逐步消亡,电视机、电脑、影碟普及。上剧场看戏、请剧团到本村演出日渐增多。业余召集票友自娱自乐亦较多。空暇时间及晚上,跳健身舞、搓麻将、打牌较为普遍。
  第三节 礼仪习俗
  嫁娶
  恋爱 俗称找对象。进入21世纪,部分青年男女通过日常生活及网络接触,互生好感而自由恋爱,然后再请人“做媒”走过场。部分青年仍由亲友牵线搭桥,做媒说合。也有青年经婚姻介绍所寻觅意中人。
  订婚 经过一定时间恋爱,合意者则定亲。由“男介绍、女介绍”,传递两家信息,由男方设席宴请女方家人,称订婚饭。然后,男方下聘礼,并商定结婚相关事务。由男方请人择定结婚吉日。
  成亲 城区,婚房一般由男方购买装修,嫁妆由女方置办,也有双方共同出资筹办。农村,结婚前数天,男方遣人至女方家搬嫁妆,进女方家门要送“竹杠钱”。结婚当天,由新郎赴女家迎亲。20世纪90年代起,时兴长队婚车迎娶。新娘上车后,不得再调换座位。新娘车内备一条被子、一只热火熜(或以烫婆子、热水袋代替)。婚车启程后不久,新娘家兄弟辈即动身去男方家做新舅爷,称“会亲”。城区,成亲仪式多在酒店举行,由婚庆公司主持,双方亲戚好友齐聚在同一家酒店举办婚宴。
  回门 婚后次日,新郎陪新娘回娘家看望父母,称“双回门”。第三天,新娘家女性尊长赴男方家“满月”,必须送上一只“老婆鸡”(母鸡),男方设席宴请。
  做生
  生育 分娩前数周,岳丈家须将婴儿所需衣帽,以及红蛋、红花生、挂面、粽子、红糖等送至女婿家,谓之“催生”。20世纪90年代后,孕妇均到医院分娩。首次喂奶前,先喂黄连,寓意“先苦后甜”。坐月子期间,亲戚友好要送火腿、鸡蛋、红糖、束面及桂圆、荔枝等,谓“送生姆羹”。婴儿满月之日举行“剃头”仪式,外婆家须备礼送女婿家,有婴儿衣帽、挂戴的锁片、项圈、手镯,还有馒头、面条等。剃头时,厅堂上点“状元红”烛,设供桌祭祀祖先,并象征性地剃去四周胎发。办“满月酒”宴请亲友,亲友送礼称“百岁钱”。
  寿庆 40岁前不称做寿,而称做生日,50岁开始逢“十”举行寿庆。20世纪90年代后,凡逢“十”均做生日,有的还沿袭旧俗“做三不做四”,40岁不做生日。寿庆时,宴请亲友,宴席中炒面、裱花蛋糕成必备之物。在农村,遇80以上高寿,经济富厚之家会雇请戏班演戏或放电影祝寿。逢父母亲66岁,出嫁的女儿要送66块(小块)猪肉。
  丧葬
  送终 病人弥留之际,如尚在医院者,会尽快出院归家。通知在外地的子女等至亲,以作诀别。如长子未到,家人会设法“吊命”(指延长寿命)。临终,亲人皆大声呼唤,以示挽留。同时每人手持棒香,下跪,哭送其离开人世。
  送无常 病人断气,即在其手上放一盏灯笼,在床头设一供桌,摆5碗素菜,名曰“歇床羹饭”。焚烧经佛作“买路钱”,在门前放梯子,悬挂“路引”,名曰“送无常”。若死者平时吃“观音素”,则去附近河埠头焚烧“船引”。
  停尸 俗称“摊板头”。送无常后,给死者沐浴、更衣、整容。长子抱脚,女儿捧头,将遗体移至厅堂中央门板上,脸盖白布,头南脚北放置,厅堂遂为灵堂。灵堂挂孝帘,设供桌,太师椅上供遗像。死者脚后点一盏油灯,至出殡前不能熄灭,入殓后则放于棺下。如客死异乡者,遗体一般不入宅,在门前搭棚办丧事。
  报丧 俗称“报死讯”。报丧者不论晴雨,均需倒挟雨伞作为报丧标志。至亲友家,报丧者将雨伞柄朝下置于门外,吃点烟火食即走。报丧者离门后,受报者要在门前摔一张瓦片或一只碗。20世纪90年代后多以电话通知。
  守灵 丧事期间,亲朋好友送花圈表示哀悼。亲友及吊唁者戴黑纱小白花,亲人日夜守护停尸灵堂,有亲友前来吊唁,媳妇、女儿等要号哭。同时请道士做法事“敲黄昏”,或请佛婆念“板头佛”,自傍晚开始至次日凌晨结束,费用照例由出嫁之女负担,其他丧葬费用则由儿子承担。
  入殓人死后,一般停尸3天,死后次日下午入殓。停尸期间亲友吃素斋,近年已逐渐荤素搭配,称“豆腐斋饭”。1988年后,逐渐推行火化,仅在遗体上罩租赁来的“材轩”以表示入棺。
  出殡 俗称“出丧”,现多用灵车将尸体送至殡仪馆,在殡仪馆设灵堂举行告别仪式。火化后,亲友将骨灰盒送至墓地下葬。事毕,吃“转丧羹饭”。离别时,每人分发馒头、水煮罗汉豆等食物,用白布包裹,谓食之可消灾增福。
  做七 以人死之日计,须做“七七”,以“五七”最为隆重,正日前一天晚上至亲好友须到场拜祭。1988年后,出现请僧尼、道士诵经做法事。次日中午设宴招待至亲好友。“七七”过后,丧礼结束。此后有“百日祭”“周年祭”“满百岁祭”等。
  建房
  于建房前请人看风水,择地基。选择日子“动土”,通常由两人参加,除房主外,再在亲友或邻居中选福寿双全的长者帮忙。上梁,要举行上梁仪式。上梁吉日,亲朋好友送礼庆贺。祭祀时,房主一敬天、二敬地、三敬鲁班祖师,再请太平菩萨。然后由泥水、木匠两位作头指挥上栋梁,栋梁正中悬挂“紫微高照”红布。然后抛“上梁馒头”。是日办上梁酒,俗称“谢师酒”。择日迁居新屋,再办“进屋酒”。
  第四节 时令习俗
  传统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穿新衣,放开门炮仗,小辈向长辈拜年。早食豆茶(赤豆汤)、汤团、年糕,寓“头头顺流、团团圆圆、年年高升”。饭后或上山“拜坟岁”。2000年后,个别乡村祠堂修复,正月初一入祠堂拜祖之俗随之逐渐恢复。初二起,亲友互访,互赠礼品,长辈给小孩发拜岁钱。初四后半夜子时,商店及部分民众家设酒菜供请财神,燃放爆竹。初五日,商店开门营业。
  元宵 元宵节,民间仍保持吃汤圆习俗。有少数人家办“正月饭”,绵延至月底。
  清明 节前节后3天,祭扫祖坟。未满3年的新坟,要做清明羹饭,俗称“上坟”。采食荠菜、马兰头等野菜,吃艾青麦果、苜蓿(称“亮眼草子”)。娘家要给出嫁未满1年的女儿送艾青麦果及扇子等夏令用品,称“望青”。学校、企事业单位在清明前后组织春游、祭扫烈士墓等。2008年起,国务院规定清明节放假l天。
  立夏 民间有吃立夏蛋、称体重的习俗,谓立夏称体重不会疰夏。食樱桃、燕笋(健脚笋)。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或作端五。家家裹粽子、煮茶叶蛋,门上挂菖蒲、艾叶。食黄酒、黄鱼、黄瓜、黄鳝、黄豆,称“五黄”。节前,已出嫁女儿回娘家送节;毛脚女婿(未结婚)要向女方家送节。2008年起,国务院规定端午节放假l天。
  夏至 民间有吃面条习俗,谓“端五馄饨夏至面,吃之像牛一样健”。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又称“乞巧节”,有“七月七,吃新鸡”习俗。
  中元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又名“鬼节”,俗称“七月半”。节日前后,多数人家设斋祭祖,俗称“做七月半羹饭”。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节前,亲友间互赠月饼,机关、单位及民间组织举办中秋茶话会。是日,人们回家团聚,分食月饼,赏月。2008年起,国务院规定中秋节放假1天。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1988年起,国务院定为“老人节”。姚俗少有登高习俗。
  冬至 是日,或给祖坟加土,或动土做新坟。个别祠堂的复建,开始设供祭祀祖先。由于冬至日之夜最长,有“嬉戏夏至日,困困冬至夜”之说。农村佛婆则于此夜结伴去附近香火庙通宵念佛,称“宿山”。
  小年夜 腊月廿三称“小年夜”,晚饭前供汤团、糖果等祭灶君。廿四日掸尘。廿五日洗脚谓“洗老虎脚”,可使脚力强健。开始杀牲,准备过大年。
  除夕 俗称“过年”。腊月中旬起置办年货,亲朋好友间互送年节、寄贺卡。年三十贴年画、春联;奉三茶六酒、三牲、年糕等祭祖祀神;祭祀完毕,阖家吃年夜饭,称“分岁”,菜肴中必备一碗鱼,谓“年年有余”。小辈向长辈拜岁,长辈向小孩分发压岁钱。2000年后,城区流行向酒店预订年夜饭。年夜饭后,阖家看春节联欢晚会电视节目至子夜时分以“守岁”,放鞭炮迎接新年后就寝。
  时兴节日
  2000年后,以年轻人群为主开始过情人节、母亲节等外来节日。信教群众另有圣诞、佛诞等宗教节日。
  第二章 宗教
  20世纪80年代,宗教活动逐步恢复,宗教活动场所依法登记开放。
  第一节 佛教
  1988年,仅有佛教寺庵3处,即龙泉寺、芦山禅寺、大乘庵。且龙泉寺山门被拆、芦山禅寺大雄宝殿已毁。有僧14人,尼15人,分居上述3处,场所均未对外开放,仅作为僧尼个人修持用。1990年、1992年,龙泉寺、芦山禅寺相继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2010年,有佛教寺院17处、庵5处、居士林2处;有僧51人、尼2人。
  龙泉寺,位于城区北滨江路114号。始建于东晋咸康二年(公元336),唐、宋、元、清均遭毁,多次重建。寺院规模在元代元贞年间为最大,层楼叠阁从龙泉山南麓直至山顶,蔚为壮观。“文化大革命”期间,山门、天王殿被拆,寺院主要建筑仅存清光绪元年重建的大雄宝殿。1990年3月,经省委统战部批准,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1995年,重建山门、天王殿,此后又新建观音殿,地藏殿等。
  芦山禅寺,位于河姆渡镇芦山寺村。始建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朝廷赐额“芦山普光院”,故名隆一时。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诏颁“芦山禅寺”。20世纪60年代,宁波、舟山等地僧众迁居于此,边修持,边农耕。.“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雄宝殿被拆。1992年,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所存建筑多为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重修。1995年5月,大雄宝殿重建。
  第二节基督教
  1988年,有基督教堂19处、聚会点10处、牧师1人、专职传道3人、长老41人、信徒1.04万人。90年代,聚会点相继建立教堂。2010年,有基督教堂(所)38处、牧师5人、专职传道7人、长老63人、信徒1.9万人。
  基督教城堂,原址位于城区桐江桥附近,始建于1867年。1903年扩建。“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堂关闭。90年代初,因城市建设需要,城堂迁至舜水北路22-1号。1995年12月,新城堂启用。
  第三节 天主教
  1988年,有神父1人、修女2人、信徒270人。1994年,新建城区天主教堂(原教堂于1975年因建设需要被拆)。2010年,有天主教堂2处、神父1人、修女2人、信徒730人。
  天主教城堂,原址位于城区阳明东路北侧,始建于1911年,为哥特式建筑。1975年,因城市建设被拆。1982年,天主教恢复宗教活动,要求建新堂。1995年,余姚天主教新堂落成,位于城区阳明东路71号。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