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预防和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963
颗粒名称: 第五章 预防和监督
分类号: R155.5
页数: 5
页码: 994-998
摘要: 本章记述了余姚市预防和监督,包括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
关键词: 余姚市 预防 监督

内容

第五章 预防和监督
  1988年后,市内无大的疫情发生。2002年,重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年春季,发生全国性的非典型性肺炎,余姚确定非典疑似病例1例。是年,农村开始消灭露天粪缸,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力度。2004年,建立市、镇、村疫情统一报告系统,实施日报和零报告制度。至2010年,全市基本建立和形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
  本章百分率或占比,按专业部门规定精确。
  第一节 疾病预防控制
  传染病发病率
  1990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431.04/10万;1995年,335.38/10万;2000年,260.12/10万;2005年,235.34/10万;2010年,145.32/10万。
  2009年,发现甲型H1N1实验室确诊病例314例,死亡1例。2010年,未发现。
  传染病防控
  霍乱 1988年,发病4例。1994年,发病83例,其中泗门镇21例,占25.3%。1995年后,发病逐渐减少。1998~2007年,偶有发生。1988~2010年,累计发病173例,无死亡病例发生。
  非典型性肺炎(非典) 2003年4月,市卫生局成立非典防治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各应急小组。4月22日,确定非典疑似病例1例。5月16日,病人排除疑似非典病例诊断,康复出院。
  艾滋病、性传播性疾病(性病) 199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2002年,成立市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2006~2010年,累计免费检测26.87万人次。至2010年末,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人86例,死亡16例;HⅣ感染者44例,死亡1例;61例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
  结核病 1988年,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27例。1990年开始,实施结核病登记及综合防治工作。1995年10月,被省卫生厅确定为第三批结核病控制项目县(市);是月起,全市肺结核病人归口市防疫
  站肺结核门诊治疗。2001年开始,对经济困难的肺结核病人实行抗结核药费减免。2002年10月起,结核病定点治疗统一由市人民医院承担。2000~2010年,减免治疗费用101.5万元。2008年10月,开始实施第五轮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2010年,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报告发病率)为57.42/10万。
  手足口病 2005年前,无病例报告。2006年、2007年以散发病例为主。2008年后,发病较多,呈局部流行趋势。是年5月,手足口病纳入国家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2010年,局部流行趋势比较明显,共报告1611例病例,死亡1例,共有3886名学生因病(疑似)停课,涉116所学校和幼托机构,病毒类型以EV71、C0XA16为主。
  病毒性肝炎 1988年,受上海等地病毒性肝炎流行影响,甲型肝炎暴发,发病12290例,死亡3例,发病率1546.65/10万。同年11月底,疫情得到控制。1990年肝炎发病率254.65/10万。2001~2010年,甲型582例,乙型2370例,丙型88例,戊型148例,未分型990例。其中,乙型发病率最高年份为2004年,达71.68/10万;最低2009年,为17.80/10万。
  痢疾1988年,发病1899例,发病率238.89/10万。1990~2010年,共发病10199例,年均发病率55.61/10万。其中,最高1994年,计1845例,发病率225.33/10万;最低2009年,发病155例,发病率11.65/10万。2010年发病170例,发病率12.98/10万。
  伤寒、副伤寒 1988年,发病134例,发病率16.86/10万。1990年后,每隔3~5年出现1次流行高峰。1995年、1998年,出现局部疫情暴发。1988~2010年,累计报告2353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11.73/10万。2010年,发病34例,发病率2.22/10万。
  布鲁杆菌病 2005年6月29日,发现首例病人,全年共确诊4例。至2010年,确诊病例14例。
  狂犬病 1988年5月,发生首例狂犬病病人。1988~2010年,共发病15例,死亡率100%。2003~2010年,各犬伤门诊累计接诊167937人。
  地方病防控
  血吸虫病 1988~2010年,每年对血吸虫病各地历史螺点轮流查找核对螺情,无活钉螺发现。
  疟疾1988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002~2010年,共发现疟疾病例177例,其中本地户籍2例。
  碘缺乏病 1989年,被省确认为基本控制碘缺乏县(市)。1997年11月,经宁波市地病办考核确认消除碘缺乏病。
  麻风病 1991年,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
  丝虫病 1996年6月,丝虫病达到传播阻断标准。至2010年末,监测未发现阳性病人。
  慢性病管理
  2002年,余姚被列入省公共卫生监测点,开展慢性病漏报调查。2007年起,开展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的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至2010年末,共发现高血压患者64504人,规范管理率为96.5%;糖尿病人7709人,规范管理率为94.1%;恶性肿瘤病人3978人,规范管理率为97.3%。
  精神病管理
  “九五”(1996~2000)期间,被列为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重点县(市)。1996年,列入全国精神病康复试点县(市)。2001年,重症精神病人监护率达98.6%。“十五”(2001~2005)末,精神病人建卡率100%,监护率98.8%,显好率82.3%,社会参与率90.3%。“十一五”(2006~2010)末,设22个Ⅱ级网络,精神病人建卡率100%,监护率99%,显好率85%,社会参与率88.4%。
  免疫规划
  1988年,“4苗”(脊灰糖丸、麻疹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覆盖率和单苗接种率为98%。1995年起,各乡镇逐步推广使用甲肝、麻腮风、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水痘等有价疫苗,并将甲肝和麻腮风纳入计划免疫管理,计划免疫建卡率达100%,“4苗”覆盖率为99.5%,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9.4%,脊灰强化免疫服苗率为97.8%。2002年10月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2007年7月,麻腮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2008年7月,甲肝减毒活疫苗、A+C群流脑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和麻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2009年,接种甲流疫苗32468人。2010年,刚满周岁儿童5苗覆盖率:本地儿童为99.4%,流动儿童为95.0%;流动儿童建卡4.34万人,建卡率100%;免费预防接种2.46万人次。是年末,接种门诊27家,其中星级接种门诊9家(五星级2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3个)、规范化接种门诊8家、示范化接种
  门诊7家。
  死亡监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居民死因报告反映,前5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损伤中毒、心脏病。只有2003年是个特例,呼吸系病排在第一位。至2010年,其余年份死因排名未变。
  第二节 卫生监督
  公共卫生监管
  食品卫生 20世纪80年代末和整个90年代,食品卫生监管采用经常性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的监管方式。2002年,对城区餐饮业实行量化分级管理。2004年4月起,对老城区的食品、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实行监督人员地段包干责任考核制。2005年,对食品安全实施分段监管,卫生监督部门负责餐饮食品安全监管。2006年9月,开始实行餐饮业“五常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管理试点。至2010年底,349家餐饮单位实施“五常法”管理,全市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100%。
  饮用水卫生 1990年,对11个区、乡镇水厂原水、出厂水、管网水抽样化验。2007年,开始实施集中式制供水单位量化分级管理。2008年,开始实施卫生部城市生活饮用水网络试点。2010年,对14家水厂水质进行10次监督检测,合格率为96.1%,市政供水和二次供水合格率均为100%。13家供水单位确定为省城市网络管理试点单位,10家自来水厂进行水质管理量化分级评审,3家被评为A级,3家被评为B级,4家被评为C级合格单位。
  学校卫生 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对乡中心学校及以上中小学生的健康检查,并开展对学校保健教师的定向培训。1990年,乡镇中心学校及以上学校开始全面开设卫生课,并开展对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以及黑板、课桌椅的卫生监督监测评价。2005年4月起,全面推开“卫、校共建制度”,42名卫生监督员成为80所学校的卫生辅导员。2010年,有校医室11所,全面开展常见病防治。
  职业卫生 1988年,有建档企业86家,生产工人27277人,接触有害因素人数5778人,有害作业点347个,有害因素以粉尘、苯为主。1994年,有173家有毒有害企业,有害点监测总合格率59.5%。2000年,有142家有毒有害企业,有害作业工人2027人,有害作业点528个,监测合格率53.4%。2008~2010年,开展“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职业病防治万家企业行”“职业病防治万家企业行——十万劳动者职业健康保障”和“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至2010年末,网上申报并取得回执的职业病危害企业有463家,职业病危害主要因素有石棉粉尘、铅、苯及苯系物、铬酸等。
  放射卫生 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射线装置单位防护情况进行卫生监督和监测,开展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和个人剂量监测,并审核发放射线装置卫生许可证。2010年,有46家从事放射诊疗的
  医疗机构和31家产生射线危害的工业企业。
  传染病防治监管
  2002年对234所医疗机构和12所消毒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检查。2003年非典流行和2008年禽流感流行期间,对医疗机构以及学校、幼托机构、公共场所进行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查处违规行为。2004年开始,对医疗废物实施集中收处。2010年,推出医疗废物新型管理模式。
  医疗市场卫生监管
  1999年,取缔无证行医71人次,没收药械价值2万元,罚款6800元。2005年3月起,推行对门诊、个体诊所的依法执业分级监管。2006年起,对公立医疗机构实行违规记分管理。2009年,加大打击非法接生、非法行医等违法犯罪行为力度,到2010年,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非法行医罪案10起。
  2003~2010年,共取缔非法行医窝点234家(次),没收违法药品、器械价值近7万元,行政处罚47家(个),罚款9.12万元,移送刑事案件10起。
  行政处罚
  1983年,开始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给予行政处罚。1992年,开始对违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经营单位给予行政处罚。1995年开始,对违反《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经营单位给予行政处罚。1999年开始,对违反职业病防治规定的企业给予行政处罚。2005年,开始对违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医疗机构给予行政处罚,对非法游医实施取缔。
  1988年,食品卫生行政处罚173件,罚款1.72万元,销毁食品1803千克。1989~1995年,年处罚件数155~484件。1996~2003年,年处罚件数72~175件。2003年后处罚件数上升,2006年最高,为566件。2010年,处罚184件,罚款32.12万元,销毁食品62千克。
  卫生行政许可
  1988年,公共场所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城区174家单位核发《卫生许可证》;核发食品许可证6613家。2009年6月,餐饮服务许可证代替食品卫生许可证。2010年,新增放射诊疗许可、职业卫生安全许可,对部分印刷企业实行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制度。是年,核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377家、食品许可证1029家。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