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编 历史文化遗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930
颗粒名称: 第三十九编 历史文化遗产
分类号: G112
页数: 23
页码: 957-979
摘要: 本编记述了余姚市历史文化遗产,包括了河姆渡文化遗址、文物保护等。
关键词: 文化遗产 余姚市 历史

内容

余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后,市政府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乡建设规划,实行属地管理,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余姚素有“文献名邦”之称,著名人物有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黄梨洲等。抗日战争时期,余姚梁弄为浙东抗日根据地中心,留有众多革命旧址。1988年后,持续开展四先贤学术思想研讨活动。其间还多次进行河姆渡文化研讨活动。
  第一章 河姆渡文化遗址
  河姆渡文化以河姆渡遗址命名,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距今约7000~5000年。河姆渡文化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改写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
  第一节 遗址发掘和保护
  遗址分布
  河姆渡文化遗址分布于宁绍地区东部,越海东达舟山群岛,主要集中分布于姚江流域。到2010年,共发现40处文化遗址,市内21处,已经考古发掘的有河姆渡,鲞架山、鲻山、田螺山4处。
  发掘和保护
  河姆渡遗址 位于河姆渡镇芦山寺村,发掘过程前志已记述。1987年9月,市政府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总体规划设计,1988年完成。主要内容有,发掘现场再现、文物介绍陈列、古意境展现及辅助配套设施等项目。2005年11月,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又委托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河姆渡遗址保护规划》(简称规划),2009年7月由省政府公布。保护范围见本编第二章第二节《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田螺山遗址 位于三七市镇相岙村,西南距河姆渡遗址7千米。2001年5月,个体企业(热处理厂)业主董国明在打井时发现。2004~2008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先后开展4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1000平方米。2010年,增加800平方米发掘面积。至2010年底,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遗址总面积3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3米,分6个文化层,年代距今7000~5500年。出土陶器、石(玉)器、骨(角、牙)器、木器等3000件以及大量的动植物遗存,还揭示出多层次的干栏式建筑、木构寨墙、独木桥、古水稻田、食物储藏坑和零星墓葬等聚落遗迹。田螺山遗址是已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自然环境最好、保存完整的古村落遗址。2009年12月,市政府发布《关于公布田螺山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划定保护范围9万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5平方千米。
  鲻山遗址 位于丈亭镇汇头村,东南距河姆渡遗址10千米,1978年考古调查时发现。遗址面积5
  万平方米。1996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厦门大学、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联合发掘,揭露面积35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3米,自下而上分别为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商周时期遗存,年代距今7000~3000年。出土陶器、石(玉)器、骨(角、牙)器、木器近千件以及形制多样的燧石打制石器,发掘的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明确显示,河姆渡文化干栏式建筑经历早期打桩立柱和晚期挖坑垫础立柱两个技术发展阶段。2000年7月,省政府在《关于划定宁波镇海口海防遗址等54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批复》中,公布鲻山遗址保护范围为30万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60万平方米。
  鲞架山遗址 位于河姆渡镇芦山寺村,西南距河姆渡遗址1千米。1994年1月发现。遗址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1994年上半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合作,抢救性发掘5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米,内涵主体属河姆渡文化,年代距今6300~5000年。出土150件陶器、石(玉)器、骨器、木器等遗物和鹿角等动植物遗存,揭示出红烧土祭台以及环祭台分布的瓮棺葬,反映河姆渡先民与丧葬习俗有关的精神生活。遗址的早期遗存填补河姆渡遗址第二、三文化层之间的缺环,使河姆渡文化的发展序列更清晰。2005年5月,市政府划定鲞架山遗址保护范围为4万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25万平方米。
  第二节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1993年5月开馆。依托河姆渡遗址而建,南隔姚江与四明山相望,北面是姚江平原,总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由出土文物陈列馆、发掘现场展示区、原始生态园及田螺山遗址现场馆4部分组成。2009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1997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出土文物陈列馆
  1989年7月,成立河姆渡遗址文保所(1992年6月并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1990年3月,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陈列室在遗址西南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工作站和罗江乡机电站旧址上建成开放,投资30万元,占地1050平方米,展厅面积250平方米,展出河姆渡遗址器物337件(复制品40件),文物库房90平方米,办公室25平方米。
  1990年10月,国家文物局同意建设河姆渡遗址博物馆。1992年,博物馆主体建筑文物陈列馆落成,总投资700万元。馆舍由6幢单体建筑组成,相互间用连廊衔接,建筑结构采用架空基座的“干栏式”形式,以体现河姆渡先民的居住特征。人字形坡屋面上设置5~7组交叉构件,象征7000年前卓越的榫卯木作技术,整座建筑造型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表现先民爱鸟、崇鸟的习俗。1993年5月,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文物陈列馆对外开放,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写馆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赠“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揭开中华古文明史新篇章”题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雷洁琼为开馆典礼剪彩。文物陈列馆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其中展厅1200平方米、临时展厅150平方米,分4部分展出河姆渡遗址出土器物394件(复制品44件),展示河姆渡遗址总体概况和原始生态环境、稻作经济、定居生活、精神生活等内容。
  2008年7月1日起,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进行改造,至2009年5月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开幕之际重新开放。改造项目包括陈列展览重新布置、文物库房改造、办公室改造、外墙面改造、停车场扩建、外部环境和旅游专用公路绿化整治等7项,馆址占地2万平方米,馆舍面积4000平方米。总投资2150万元,其中陈列展览为主项,使用资金1300万元。展览内容由河姆渡遗址扩展到河姆渡文化,除市境内的田螺山、鲻山、鲞架山遗址外,将宁波慈湖、傅家山、小东门,奉化名山后,象山塔山,舟山白泉等遗址的考古成果也纳入其中。展线长290米,文物展品299件,其中珍贵文物272件。分前言、沧海桑田、日出而作、湖畔人家、心灵之声、河姆渡猜想6个部分展示。内容设计以全面展示远古先民生产生活内容和精神面貌为主线,突出河姆渡先民在农业、建筑、制陶、纺织、交通、髹漆、音乐和艺术等方面为人类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发掘现场展示区
  位于文物陈列馆东南遗址二期发掘区及渡头自然村旧址,1994年建成简易遗址公园。1996年9月,建设河姆渡遗址发掘现场展示区,1999年6月,对外开放,总投资1100万元,占地2.3万平方米。主要内容为重建2630平方米考古发掘干栏式建筑和木构水井遗迹,建造5幢共1100平方米干栏式建筑。3号建筑内布置复原的先民生活场景,室外立“耜耕”“哺育”等5座雕塑,再现建筑、制陶、稻谷脱壳、渔猎等场景。2002年5月,在2号建筑内展示河姆渡中华生育文化,面积215平方米,展出河姆渡文化复制品34件。展室分生殖崇拜和婚育形式两部分,设“情合”和“哺育”两个场景。2003年3月被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命名为河姆渡古生育文化园,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题写园名。
  河姆渡原始生态园
  位于发掘现场展示区与文物陈列馆之间,2001年3月开始建设,投资3170万元。至2003年建设告一段落后闭园养护。生态园复原依山傍水、沼泽湿地的先民生活环境,占地50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21万平方米。
  田螺山遗址现场馆
  建立在田螺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之上。建筑采用钢结构材料为主,外形似覆置的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出土陶器盖。2005年3月,由省文物局批准建设,投资1600万元,2007年6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场馆占地2万平方米,陈列室300平方米,展出田螺山遗址出土器物110件,发掘现场保护棚3800平方米。
  藏品管理
  藏品来源于市内河姆渡文化遗址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首批藏品于1992年10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家单位移交。2010年,馆藏文物总数2978件,类别分石、陶、骨、木、动植物遗存及其他,其中石质270件、陶质920件、骨(角、牙)质1716件、木质5件、动物骨骸43件、植
  物遗存17件、其他类6件;有国家一级文物21件、二级文物169件。文物库房共800平方米,分石质、陶质和有机质3个子库房。田螺山、鲻山和鲞架山遗址出土文物仍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保管,尚未向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移交。
  宣传教育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1993年5月开馆,2008年4月起免费开放,至2010年,参观考察者累计200万人次。其中,省部级副职以上领导87人,其中担任或曾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江泽民、李鹏、乔石、李岚清、尉健行等。见二十二编《旅游》第二章第一节《景区》。
  1992年,在河姆渡南渡口真武山上,建成以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舁日纹象牙蝶形器为原型放大50倍的河姆渡文化标志雕塑。
  1993年10月,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专题播出《河姆渡》。2008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和《发现之旅》栏目制作、播出《河姆渡猜想》7集。
  1993年,中国邮政发行的4枚漆器邮票中,《河姆渡遗址木胎朱漆碗》20分邮票居首位。1996年5月,中国邮政发行《稻作农业》《干栏建筑》《划桨行舟》《崇鸟敬日》4枚河姆渡遗址特种邮票。
  1998年5月,10件馆藏文物和2件复制品参加由韩国全罗南道农业博物馆主办的河姆渡农耕遗物特别展,观众2.1万人次。2007年3月至5月,田螺山遗址文物精品10件参与由美国夏威夷毕士普(BISHOP)博物馆主办的“走向太平洋——中国东南沿海史前文化特展”,观众4.6万人次。
  第二章 文物保护
  1988年后,依法加强文物保护,加强省级和国家级文保单位申报工作。是年初,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处,即河姆渡遗址。余姚市级文保单位22处。1988年后,一些市级文保单位先后升格为省级和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而另有一些文物点又成为市级文保单位。至2010年,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保单位4处、余姚市级文保单位66处。
  第一节 文保单位及文保点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河姆渡遗址 1982年2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本编第一章。
  王守仁故居 位于城区武胜门路。1997年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经多次扩建、改建。至2010年,故居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由南往北依次为照
  壁、门厅、砖雕门楼、轿厅、大厅、主楼(瑞云楼)、后罩屋,东西各有配房。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位于梁弄镇,含中共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浙东行政公署及教导大队、浙东银行和新浙东报社、鲁迅艺术学院浙东分院、浙东敌后各界人民临时代表会议旧址共7处。1981年4月,中共浙东区委旧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与上述所列另6处一起,为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宗羲墓 位于陆埠镇化安山。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墓面用方形块石、条石,错缝叠砌,呈圆弧山墙状,墓设石桌、石凳。墓内无棺椁,置石床,遗体安置石床上。墓碑上书“黄公梨洲先生墓”。全祖望撰神道碑,毛奇龄撰墓志铭。1956年11月,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1年修复,同年4月,省政府重新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保单位
  五桂楼 位于梁弄镇集镇内,坐北朝南,3开间2层楼房,两侧为风火山墙,庭院外筑围墙。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系邑人黄澄量私人藏书楼。有浙东第二藏书楼之称。1981年6月,列为余姚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鲻山遗址 位于丈亭汇头鲻山东麓,相当于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1981年6月,列为余姚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8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见本编第一章第一节《遗址发掘和保护》。
  阳明先生讲学处 位于龙泉山南坡,旧称中天阁。坐北朝南,重檐歇山顶,2层结构,上下各5间,底层有围廊。1981年6月,列为余姚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3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公岩摩崖石刻 位于胜归山南坡。系纪念胡宗宪石刻,为明清及民国时作品。胡宗宪明朝时曾为余姚县令。1981年6月,列为余姚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3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市级文保单位
  1988年22处 1988年后,升格6处;拆除1处,即中共余姚支部活动旧址,2010年在舜江名苑建楼适夷纪念碑亭;通济桥和舜江楼合为1处;其余13处为四先贤故里碑亭、马步龙窑址、东澄遗址、宰辅第、戚少保祠、仙圣庙戏台、白云桥、李家塔板桥、学士桥、孙大年墓、“高风千古”石坊、九缸岭窑址、草茅庵重建革命武装旧址。
  1997年3月公布11处(含王守仁故居) 赵考古祠,位于城区笋行弄26号,清同治初年为纪念明初著名古文学家赵谦而建。坐北朝南,由倒座和正厅组成,均为5开间,中间有一天井。
  朱舜水纪念堂,位于城区龙泉山南麓,清代建筑,原为朱氏老三房宗祠,名崇孝祠,朱舜水即为此祠下子孙。坐北朝南,自南至北沿纵轴线依次为门厅、正厅和后罩屋,每进各为5间。1995年,修缮后辟为朱舜水纪念堂。
  龙泉寺,位于城区龙泉山南麓。初建于东晋咸康二年(336),为浙东千年古刹之一。后几经毁建,大殿
  为清光绪元年(1875)建筑。
  四明阁,原位于城区酱园街,建于清同治初年,为道光年间探花、内阁学士、安徽督学朱兰藏书楼。1999年迁建龙泉山西麓。坐北朝南,3开间,歇山式重檐。
  黄家墙门,位于城区管家弄100号,建于清乾隆年间,为黄宗羲后裔、清代著名地理测绘学家黄炳垕故宅。坐北朝南,自南至北有门厅、正厅、后楼、后罩屋4进。
  清晖佳气楼,位于城区武胜门路倪宗正故居内,明代南雄知府、著名散文家倪宗正出生于此。为木结构楼房。
  状元楼,位于泗门镇市弄内,据传是明代大学士谢迁幼年读书处。坐北朝南,3间2弄,重檐歇山,西侧有一水池。
  关帝殿,位于牟山镇新东吴村马家堰,其东紧靠马家堰堰坝。坐东朝西,分前后2殿,左右各为厢楼3间。天井中有戏台1座,呈方形,顶部为结构精细的藻井,柱子全部为石质,上有阳刻对联。
  谏议坊,位于兰江街道谭家岭村史家,建于明代。坐北朝南,4柱3门,残高7.5米,明间横额刻“谏议坊”3字,额坊上镌有狮子滚绣球和花卉纹浮雕图案。
  方丈碑,位于牟山镇湖山村姜山,镌刻于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碑高1.38米,阔0.99米,厚0.11米。碑阳面镌刻“舍黄檗裴公真像文”,共500余字。阴面是“五代·云叆禅师五咏”,分别以金鸡峰、峨眉峰、积翠峰、凌云峰、白马峰为题的5首七绝诗,咏姜山5峰秀丽景色。碑下部横镌“方丈”2个大字。
  2001年9月公布10处 鲞架山遗址,见本编第一章第一节《遗址发掘和保护》。
  陈氏故居,位于三七市镇二六市村官桥,为清代民居建筑,是陈布雷等陈氏7兄弟及堂兄陈屺怀的出生处。坐北朝南,依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为前楼、后楼、后罩屋,东西两侧各有厢楼。前后楼各5开间,后罩屋7开间。
  文昌阁,位于城区龙泉山南山腰。初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建筑系清同治元年(1862)倾圮后于光绪十九年(1893)由乡人集资重建。坐北朝南,重檐,东西两侧筑马头山墙。分3开间。前廊饰卷棚顶。雕刻以浅雕、浮雕为主。阁东侧有附属建筑,为3开间硬山平房。
  树滋堂,位于四明山镇芦田村,建于清晚期。分前后两进,两边为厢楼,天井中有戏台1座。前楼为5开间,后进大厅为3开间,明间和次间后檐柱以及戏台全部采用石柱。石柱上均镌有楹联。戏台与大厅之间用卷棚廊轩相连接。
  符氏宗祠,位于朗霞街道天华村,坐南朝北。分前后两进。前进为7开间,后进为5开间,东西厢房各3开间。“符氏宗祠”匾额尚存。建筑用材粗壮,装饰雕刻精湛。
  岳殿,位于阳明街道梁堰村,是清代祭祀五岳大帝而建的神庙。存大殿1进,坐北朝南,重檐歇山顶,5开间。明、次间为一体组成一穹顶,左右稍间用4根抬梁斜撑4角。为宫殿式庙宇建筑,有“姚北第一殿”之誉。
  禅悦寺,位于河姆渡镇五联村史门,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尚存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坐北朝
  南,5开间,重檐马头墙。建筑气势雄伟,雕刻精细。
  南顺盛周宅,位于泗门镇水阁周村,为清代民居建筑,坐北朝南。由砖雕门楼、主楼和东西厢楼构成三合院。砖雕、木雕和石雕富有特色。
  前河头徐宅,位于黄家埠镇回龙村,为清代民居建筑,坐北朝南,沿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为门厅、石墙门、主楼,主楼两侧各有厢楼。该宅花格门窗和石窗的雕刻工艺精湛,图案有生活情趣。
  大方桥,位于鹿亭乡晓云村,初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修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大跨度单孔石拱桥,全长17.3米。桥孔净跨14.1米,两侧边墙上镌有楹联,拱券采用纵联砌置法,桥面两侧有抱鼓石、望柱和栏板。
  2004年8月公布1处 田螺山遗址,见本编第一章第一节《遗址发掘和保护》。
  2010年4月公布30处下庄遗址,位于河姆渡镇芦山寺村下庄,北濒慈江,西临白罗浦。面积约1万平方米,为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采集的标本有夹砂陶器、石器等残件。
  茅湖遗址,位于低塘街道黄清堰村锭子山东麓,分布面积8000平方米。1955年发现,属河姆渡后续文化遗址。采集的标本有泥质灰陶、夹砂红陶、夹砂灰陶、石器等残件。为市内最早发现的古代遗址。
  臧墅湖窑址,位于马渚镇云楼村臧墅湖北山坡,为宋代民窑址。窑床整体保存较完整。产品种类丰富,有盏、碗、罐、韩瓶等。
  羊额古道,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历代皆有修建,旧时为沟通梁弄与大岚的重要通道,对促进山区对外交流和经济、社会发展曾发挥重要作用。古道及万春庵、益家桥、天平桥及“羊额古道”摩崖题刻等相关景观保存较好。
  五金墩古墓群,位于兰江街道凤亭村大庙自然村西山山坡,为汉至南朝时期墓葬分布密集区域,规模较大,规格较高。市文保所藏国家一级文物、西晋时期青瓷蜥蜴把鸡头壶即出土于此。
  渔溪茶亭,位于丈亭镇渔溪老街,建于明嘉靖丙寅年(1566),系3开间过街凉亭,木石混合结构,为市内唯一现存的明代凉亭。
  朱家大厅,位于兰江街道谭家岭村山树堰,又称聚顺堂,系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陕西副使朱瀛达旧居。坐北朝南,由门厅、大厅和两侧厢房组成。用材粗壮,结构简练,是典型的明后期民居建筑。
  霍宅,位于阳明街道武胜门路东侧,建于明代。原建筑规模较大,现仅存中轴线和东轴线上2组建筑。中轴线有砖雕门楼和后楼,东轴线有大厅和后楼,装饰素雅。
  谢氏始祖祠堂,位于泗门镇后塘河村。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由谢迁倡议建造。现存建筑除门楼外均为清代重建,占地2200平方米。整体坐北朝南,由门楼、前厅、中厅、后楼、积谷仓组成。
  胡界老宅,位于丈亭镇胡界村,由建于清初的朝南院和建于清后期的朝东院两个院落组成。昔日规模宏大,有“九进十明堂”之说。
  万隆老屋,位于河姆渡镇罗江村,建于清代,为当地罗氏世居宅院。整体坐北朝南,由砖雕门楼、门厅、主楼、后楼等组成。为典型的清代商派民居建筑。
  山王庙及长命山古石宕遗址,位于大隐镇大隐村。庙系大隐石工为祀山神秀公而建,初建于唐代,重建于清代。由山门、前殿、大殿及商铺组成,结构繁复,雕刻精细,格局基本完整,是大隐石业者祭祀、议事、经营场所。庙附近的长命山石宕始自明代开采,东西绵延约2千米,尚保存历代采石遗迹。
  孙家孙氏宗祠,位于陆埠镇江南村孙家,建于清代。坐北朝南,由门厅、大厅、后楼组成,各5开间。
  龚氏宗祠,位于鹿亭乡石潭村,现存建筑建于清代。由门厅、大厅及两侧厢房组成。
  干氏宗祠,位于朗霞街道杨家村西干自然村,建于清代。坐北朝南,由门厅、大厅、戏台、后楼等组成。清嘉庆至民国时期的7通石碑保存完好。
  潜德堂,位于泗门镇汝湖社区高踏步,清中期建筑。坐北朝南,由门楼、主楼及厢楼组成院落。该宅砖雕精美,木雕素雅,为清代优秀民居建筑代表。
  成之庄,位于泗门镇西大街社区望安路,建于清后期。整体坐北朝南,有门厅、仪门、主楼、后罩屋及东西厢房、侧屋组成。规模较大,格局完整,为典型的地主庄院。
  史邵宅院,位于阳明街道管家弄。建于清代,原为洪氏所有,后由史邵两户共同购入,故名。整体坐北朝南,现存主楼、东西厢房、侧屋等,主楼7开间。体现清中晚期建筑风格。
  镇东桥,位于四明山镇梨洲村庙下,始建于明代。所存建筑为清代所建,系单孔石拱廊桥,全长13.8米,筑有桥屋5间。旁建有文昌阁。
  季卫桥,位于城区凤山街道,南北横跨候青江。现桥建于清道光年间,由邑人叶季卫出资并设计建造,故名。系5孔石拱桥。桥全长51米,主孔净跨10.2米,拱券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为市内现存最长的古代石拱桥。
  金岙万安桥,位于梨洲街道金冠村金岙,建于清光绪辛丑年(1901),系八字形折边石梁桥,长11米,桥面两侧各筑有栏板及望柱。
  汇源当旧址,位于朗霞街道杨家村,建于清晚期。坐北朝南,由门厅、主楼、后楼等组成,为余姚迄今保存最好的传统当铺建筑。
  白岩桥,位于陆埠镇大坪地,为3孔石拱桥,现存桥梁重修于民国时期,桥长18.5米。桥用不规则的大石块作桥栏,在余姚桥梁中仅1例。
  赤水桥,位于大岚镇柿林村,始建于清代,重修于民国时期,系单孔陡拱石桥。桥长30米,拱券高8.5米,拱跨13.6米。
  沈明记洋楼,位于临山镇湖堤村,建于1929年。由头门、主楼和侧楼组成。头门由西式门楼和中式亭子组合而成。主楼5开间,侧楼3开间,顶上均设阳台。为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
  凤宝老宅,位于黄家埠镇杏山村介堂里,为富商陈凤宝所建。由门厅、大厅、主楼等组成,间置花园和天井,四周围墙,占地3000平方米。体现民国时期大户居宅的建筑特色。
  蒋梦麟故居,位于黄家埠镇华家村后蒋自然村。清光绪十二年(1886),蒋梦麟出生于此宅,并度过少儿时代。故居原有3进,现仅存后进5开间平房,为清晚期建筑。
  祝江大桥,位于三七市镇祝家渡村祝东,南北横跨慈江(民间亦称祝江),沟通三七市和河姆渡两镇。1966年建成,全长101米。为省内最早的钢结构铁索斜拉桥。
  泗门光明粮站,位于泗门镇谢家路村,原为万圣、湖北、夹塘乡共用粮站,占地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呈蜂窝状,由6座六角形建筑连体组成。造型独特,也体现20世纪70年代历史背景下的建筑风格。
  鼎新潭摩崖题刻,位于大隐镇章山村大岗山北麓山坑中。潭两侧各镌“其泽配天”和“鼎新潭”等大字和若干小字,为清顺治年间慈溪知县王绣所题。
  市级文保点
  1993~2010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分4批公布82处不可移动文物为文物保护点(已升级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再计入)。
  第二节 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2004~2007年,全市完成40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即有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有保护标志、有科学记录档案、有保护管理机构,并通过省文物局验收。部分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规定如下:
  河姆渡遗址
  规划保护区域范围东至金吾村潘家、鲞架山、吊山,南至大宝山山脊线、甬梁公路南侧,西至元宝山
  山脊线、江中村郑家、浪墅桥西、里汇头西,北至寺慈公路,总面积3.9平方千米。
  规划核心保护区域范围,由4万平方米调整至16.3万平方米,其中重点保护区12.3万平方米,一般保护区4万平方米。
  建设控制地带,增加芦山寺村的王其弄西南和渡头山西侧部分面积,共计面积2.91平方千米。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 保护范围包括旧址范围及其附属建筑,共占地1358.5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公路东侧馒头山岗西坡,南至上新屋南首,西至村内小路,北至浙东银行旧址北首。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 保护范围东至前进后墙,南至西厢房后墙,西至正厅后墙,北至东厢房后墙。建设控制地带东至镇东路,南至晓岭街西至黄胜根家后墙,北至黄家武家西墙。
  浙东敌后各界人民临时代表会议旧址保护范围东至东山墙,南至南学堂弄,西至西学堂弄,北至北围墙。建设控制地带东至黎明村办公室东山墙,南至南学堂弄,西至下街,北至北学堂弄。
  遗址故居墓道
  黄宗羲墓 保护范围包括墓基、拜坛和左侧宽6.5米、长28米的路基。建设控制地带,为专用公路南北两侧各20米,东至小溪,南至黄尊素墓南侧75米等高线,西至墓基西侧75米等高线,北至停车场北侧20米。
  王守仁故居 保护范围东至故居东围墙,南至故居照壁,西至故居西围墙,北至故居后罩屋北墙。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管家弄109号东墙,南至阳明西路北侧,西至山后新村4幢西墙,北至清晖佳气楼北墙。
  鲻山遗址 保护范围东至三叉江往东200米南北一线,南至新甬余公路往南200米一线,西至鲻山西山脚南北一线,北至鲻山山脊线及往东延伸线。建设控制地带,东南段东至由张家经沙江头至沙桥的机耕路,南段新甬余公路往南360米一线,西段鲻山西山脚往西70米南北一线,北段新甬余公路往北250米一线。
  阳明先生讲学处 保护范围东至讲学处东围墙,南至讲学处台门外平台,西至讲学处西围墙,北至讲学处北围墙。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梨洲亭至公园东门上台阶南北一线,南至孙忠烈祠南侧东西向上山步道,西至滑寿亭公园南门南北向上山步道,北至阳明亭至梨洲亭东西一线。
  田螺山遗址 保护范围以田螺山中心最高点为基准,以东120米,以南200米,以西150米,以北20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塔地山,南至鸡鸣山以南水渠,西至乌则山,北至黄龙尖。
  古楼古桥石刻
  五桂楼 保护范围至前后围墙。建设控制地带东至黄国治屋东墙,南至洞门弄,西至黄家南屋前走路,北至学堂弄。
  胡公岩摩崖石刻 保护范围东段释迦牟尼像向东延伸40米,南段释迦牟尼像向南延伸40米,西至车水孔西崖壁,北段释迦牟尼像向北延伸4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段保护范围向东延伸30米,南段至南山脚停车场,西段保护范围向西延伸30米,北段保护范围向北延伸30米。
  通济桥保护范围,东段向东延伸20米,南端向南延伸20米,西侧向西延伸至新建桥东侧,北至舜江楼。建设控制地带,东至草编弄,南段南桥堍向南延伸50米,西段向西延伸至新建桥东侧,北段城墙向北延伸50米。
  舜江楼 保护范围,东、西至台阶,南、北至城墙脚。建设控制地带,东段台阶向东延伸40米,南至滨江路南侧,西段台阶向西延伸50米,北侧城墙向北延伸50米。
  白云桥保护范围,东侧桥身向东延伸30米,南至桥南岸溪坎,西侧桥身向西延伸30米,北至荷梁公路北侧。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桥身向东延伸80米,南至南岸溪坎向南延伸50米,西至桥身向西延伸80米,北至余鄞公路北侧向北延伸50米。
  第三节 文物修缮展示
  历史古迹修缮展示
  中天阁环境整治和修缮 1997年实施。拆除有碍风貌的后期建筑,修缮文物建筑,重建龙泉井亭,增建或改建部分围墙,并对整个庭院环境风貌进行整治。在中天阁展示阳明学在余姚专题,及王阳明中天阁讲学场景。
  黄宗羲墓地保护展示 工程实施经历两个阶段。1994年初至1995年10月为第一阶段,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确定化安山黄宗羲晚年著述处龙虎草堂的故址和建筑风格,重建龙虎草堂,陈列黄宗羲史迹,根据黄宗羲生前遗愿,在其墓地植梅200棵,挖掘荷花池3个,建石亭1座;2005年10月到2006年3月为第二阶段,实施墓地环境保护整治工程,增植绿化,重建墓前甬道及神道碑亭,根据调查和文献记载复建黄宗羲之父黄尊素墓道及墓前石翁仲。
  朱氏宗祠修缮展示 1995年1~10月,搬迁在崇孝祠办公的市环卫所,对祠堂建筑进行全面修缮和环境整治,辟为朱舜水纪念堂,陈列朱舜水史迹,对外开放。
  严子陵史迹修缮展示 1996年7月至1997年,低塘镇黄清堰村通过募资,对“高风千古”明代石坊进行全面整修。2006年,又对严氏宗祠前厅实施抢救性修缮。2007年,重建城区龙泉山严子陵祠。2009年,在祠中陈列严子陵史迹。
  王阳明故居保护展示工程 见本章第四节《文博场馆》、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修缮展示
  中共浙东区委员会旧址保护展示 1991年,中共浙东区委员会旧址进行维护保养。1992年5月,对
  陈列内容进行修改、调整。1997年8月开始,完成搬迁旧址周边相关住户及征地、砌坎填方等环境整治工作,开辟320平方米的绿化广场,更新陈列设施和版面,提高旧址的开发接待水平。1999年初,在完成陈列室装修的基础上又实施重新布展工作,使陈列面积达到480平方米,展线全长150米。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修缮展示 在梁弄粮管所腾出此旧址、市文化文物部门接收后,1992年对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进行全面维修。1993年初,在旧址内布展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史料。同年3月对外开放。
  浙东行政公署和军政干校旧址修缮展示 2004年,搬迁旧址内27户村民。2005年下半年,实施整修及陈列布展。2006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浙东银行和新浙东报社旧址修缮展示 2010年11月,在搬迁9户村民后,实施浙东银行和新浙东报社旧址保护展示工程,对建筑进行全面维修并进行布展。
  余姚碑林建设
  2008年实施。碑林位于龙泉山南麓,紧靠朱舜水纪念堂东侧,占地330平方米,碑石展示线长81米,共陈列市文保所历年收藏的碑石82通,主要有宋明时期的墓志铭、明清时期的圣旨碑和学宫中的历代碑石。
  第四节 文博场馆
  国有场馆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见本编第一章第二节。
  余姚博物馆 位于城区龙泉山西麓。2002年,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改建、增建而成,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300平方米,于2003年1月18日开放。设3个基本展厅和2个临时展厅。基本展厅陈列“上下七千年”,由序厅、陶瓷厅和青铜玉杂厅组成,展出自河姆渡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各类代表性文物300件。2010年7月6日经扩建布展后重新开放,扩建后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同年被国家文物局核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基本陈列为“烟水万人家——余姚古代文明展”,分序厅、姚江文脉、东南名邑、文献名邦、姚江流韵5大部分,展出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各类文物精品和代表性文物及珍贵典籍579件。
  王阳明故居纪念馆 位于城区武胜门路。王阳明故居修复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8年上半年至1989年4月,主要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勘探基本确定王阳明出生处瑞云楼故址,并在故址征用、整修3间披屋开辟简易陈列室;第二阶段1993~1994年9月,对故居大厅内住户进行搬迁,并对大厅建筑实施全面维修;此后到1996年11月为第三阶段,主要搬迁瑞云楼故址地块的8户居民,利用清代建筑材料重建瑞云楼,并布展“王阳明史迹陈列”;2005年8月至2007年4月为第四阶段,全面恢复王阳明故居的整体格局和风貌,搬迁故居内居民88户,修缮门厅、轿厅、后屋、东西侧屋等建筑,重建照壁,开辟故居前广场,修复“新建伯”牌坊,展出复原的王阳明生活场景及国内外对王阳明纪念和研究的活动场面等。工程总投
  图39-1-2 王阳明故居,摄于2007年
  资超过8000万元。整修后的王阳明故居总占地面积517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房屋98间。
  中国农机博物馆 1993年3月筹建,1997年5月开馆。馆址位于马渚镇内,占地2.5公顷。分为室内展厅和室外农机操作演示基地。室内展厅分耕作、播种、排灌、植保、收获、脱粒机械和农机史料7个展厅;室外有施宿堰、景初桥等仿古建筑及农机操作演示基地。
  民间场馆
  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位于城区府前路。2003年7月,省文化厅批准成立,是全国第一家越窑青瓷专题博物馆,也是余姚第一家民间博物馆,常年免费对外开放。馆舍为3层楼的木结构传统建筑,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藏品纵括西周的原始青瓷至北宋时期的越窑青瓷,其中常年陈列文物400件。
  第三章 考古发掘和文物普查
  1988~2010年,共考古发掘市内古墓(群)10处,其中规模较大的有4处。
  2007年9月,全市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09年8月,基本完成野外调查。2010年10月,普查工作全面完成。
  第一节 考古发掘
  湖山古墓群
  1988~1990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余姚市文管会办公室联合对湖山乡汉至南朝古墓群进行3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清理古墓共54座,共出土陶瓷器、铜器、铁器、石器等各类遗物近百件,还对明代吕本墓进行清理。
  其他古墓
  老虎山土墩墓 1992年3~5月,为配合杭甬高速公路建设,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明伟乡老虎山土墩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墩内墓葬20座,其中西周至春秋时代土墩墓14座、战国至汉初土坑墓6座,出土各种随葬器物151件。
  石屋山古墓 1998年4月,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低塘镇石屋山顶两座西周春秋时期的石室土墩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土原始瓷器、印纹陶器等随葬品21件。
  汪大猷墓 2009年2月,为配合双溪口水库建设,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位于水库淹没区的大隐镇章山村南宋汪大猷墓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第二节 文物普查
  普查时间
  2007年9月,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和落实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10月至12月上旬,在丈亭镇开展野外调查试点。
  2007年12月中旬,开展实地调查,于2009年8月底基本完成。野外调查范围覆盖全市所有乡镇、村、社区及2564个自然村。自然村普查覆盖率100%。野外普查工作以乡镇、街道—村、社区—自然村为基本调查路径,其间出于季节因素考虑,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穿插安排2次地下文物的专项调查。
  同时,还联合水利、交通等部门,组成运河分组,完成运河余姚段遗产的调查,调查范围涉及11个乡镇、街道,调查水路总里程180.2千米,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64处。
  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的文物普查工作,分查漏补缺和数据分析处理2个阶段。查漏补缺阶段,以国家统一颁发的普查数据处理软件为平台,全面开始普查登记表的数据库录入工作,对野外登记手册进行整理和完善,编制不可移动文物精选集、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电子地图册,汇编各类行政档案及浙东运河调查资料。2010年6月,进入数据分析处理阶段。10月底,完成《余姚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初稿;在CAD线图上标注出每一处文物的位置,并绘制各类分项图纸30幅;对数据分门别类,进行分析统计,共制作数据表格20幅。
  普查成果
  调查总量 全市共调查文物点1966处。其中,正式登记文物点1032处,包括古遗址59处、古墓葬81处、古建筑634处、石窟寺及石刻l1处、近现代史迹及建筑247处;一般登记934处。此外还调查登记11个历史文化街区、古镇、古村落,基本摸清全市野外文物家底。
  文物特点 一是类型丰富,登录数量较大,其中新发现占多数。古军事遗址、矿冶遗址、古道遗址、文化景观及20世纪70年代的引水渠、知青房、粮仓、厂房、大会堂等以前不受关注的遗产类型均进入登录范围。二是特色突显,新发现河姆渡文化和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16处,古代及近现代名人旧居超10处,革命史迹11处。三是部分遗产价值较高。在城乡发现数处保存较好的明代建筑,历史、科学价值较高,内涵丰富。同时还发现一批中西合璧颇具特色的近代建筑。但普查也暴露出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后,野外文物数量呈逐年锐减的趋势,明代建筑已不足20例。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始于1982年。之后,县文化馆历时7年,挖掘整理民间舞蹈项目24个,并进行详尽的图文记录,汇集于1990年出版的《宁波市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1984年起,开展民间文学三集成(故事·歌谣·谚语)普查,历时5年,普查成果汇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余姚市卷》,于1989年1月出版。1988~2010年,有半数以上的乡镇、街道和部分村把乡土历史、民间故事及民情习俗等编印成乡土读物。
  2006年9月,启动非遗保护工作。2008年4月,成立市非遗保护领导小组,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各乡镇、街道也相应设立普查办公室,配普查员10~20名,共普查非遗项目上万个。经市非遗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整理,编辑成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手工技艺、生产商贸、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体育竞技、民间医药、其他等17大类,共1457个项目,并于2010年5月,把整理成果刊印为各乡镇分册、计80万字的《甬上风物·余姚卷》。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项目及传承人和传承基地数量
  截至2010年12月,列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的共有5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5项、宁波市级项目27项、余姚市级项目19项。同时,确认44人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列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人、宁波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3人。设立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和教学基地35个,其中省级传承教学基地2个、宁波市级传承教学基地34个。
  国家级非遗项目
  姚剧属于传统戏剧类别,2008年公布。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沈守良,1943年1月出生,余姚市黄家埠镇五车堰村人,国家一级演员,姚剧团主要生角演员。代表性演出剧目与饰演的角色有:《半夜鸡叫》中的周扒皮、《焦裕禄》中的焦裕禄、《强盗与尼姑》中的鲁迅、《传孙楼》中的杨富康、《女儿大了,桃花开了》中的桃村长等。其为《母亲》一剧所作的唱腔设计获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唱腔设计奖。
  省级非遗项目
  余姚犴舞 民间舞蹈类别。2007年公布。
  余姚土布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类别。2009年公布。
  虞舜传说 民间文学类别。2009年公布。
  木偶摔跤 传统舞蹈类别。2009年公布。
  陆埠佛雕 传统美术类别。2009年公布。
  宁波市级非遗项目
  至2010年,列入宁波市级非遗项目的有:谢阁老的传说、余姚十番、一人戏班、精武拳械、车子灯、采莲船、大隐石雕、粉塑、余姚刺绣、余姚剪纸、四明山竹编、余姚草编、陆埠豆酥糖制作技艺、梁弄大糕制作技艺、余姚笋干菜制作技艺、水碓年糕制作技艺、朗霞豆浆制作技艺、木秤制作技艺、余姚胡氏中医外科、浙东婚俗、泗门元宵灯会、谢氏祭祀仪式、工尺谱传习、佛像泥塑、致和酱油、瀑布茶制作技艺、余姚莲花文书。
  余姚市级非遗项目
  至2010年,列入余姚市级非遗项目的有:河姆渡器乐、坐唱艺术、陆埠民间小调、黄鳝舞、微雕、甩酒甏、三调吊、越窑青瓷、余姚风筝制作技艺、盘纽技艺、锡器制作工艺、七弯大眠床制作工艺、水碓制作技艺、来宝香干制作技艺、四明二十雷制作技艺、状元糕制作技艺、抬阁、迎龙习俗、余姚传统庙会。
  各级非遗项目选介
  详见第三十七编《文化》第三章第四节《民间艺术》。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政策性保护
  2007年始,对列入各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及相关的传承基地、传承人进行政策扶持。其中,列入余姚市级名录的保护项目补助5000元,列入宁波级名录的补助1万元,列入省级名录的奖励2万元,列入国家级名录的奖励3万元,并对一些重点项目进行持续性补助。与之配套,代表性传承人每年补助500~5000元,传承基地补助3000~20000元,乡镇财政再给予配套补助,全市每年拨付的专项补助和奖励在40万元左右。同时,健全申报机制,以市、乡镇、传承基地、传承人4级联动和专家评议的方法,自2006年始,每两年一次开展非遗项目申报。
  生产性保护
  陆埠豆酥糖、朗霞豆浆、来宝香干、梁弄大糕、牟山状元糕、瀑布仙茗等制作技艺列入非遗名录后,市政府组织这些项目参加2007年余姚市金秋美食节、2010年市首届农博会等活动;陆埠佛雕、大隐石雕、余姚草编、四明山竹编等项目在申报后,也在市政府帮助下拓宽外贸渠道。
  推介式保护
  主要以展示展演为平台,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姚剧在省历届戏剧节和北京、上海举办的赛事中屡次获奖,还数次到日本及香港、台湾等地演出。余姚微雕作品数次送往美国、日本及台湾等地展示。余姚风筝参加全国比赛屡获好名次。余姚武术参加世界精武武术文化大会和国际武术比赛,每次都获大奖。泗门木偶摔跤于2010年5月参加上海世博会演出,获省传统表演艺术最佳表演奖和优秀传承奖。余姚土布制作在省内多种大型博览会上频频亮相。此外,犴舞、车子灯、一人戏班、黄鳝舞、采莲船、河姆渡器乐等表现项目,余姚剪纸、粉塑等造型项目,泗门元宵灯会、谢氏祭祀等民俗项目,每年都在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和节庆日中进行展演。
  第五章 学术文献研究
  1988~2010年,持续开展余姚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物和文献的挖掘与研究。共举办各类国际性学术研究会9次,并开展一系列学术课题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编撰出版的重要学术专著有30种,发表学术论文、专业报告100篇。
  第一节 重大学术活动
  王阳明学术思想研讨活动
  王阳明国际学术讨论会 1989年4月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和余姚市政府在余姚共同举办,日本九州大学名誉教授冈田武彦率40人的日本代表团出席,还有时任国际中国哲学会副会长、夏威夷大学教授郑学礼等国内外学者40人与会。会议收到论文20篇。
  王阳明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 2007年4月在余姚召开。会议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的71名学者参加会议,收到论文60篇。研讨会的主题有王阳明的生活世界、王阳明思想、阳明后学等,会后论文集结出版。
  黄宗羲学术思想研讨活动
  纪念黄宗羲逝世30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5年10月在余姚召开。会议由省社会科学院、宁波师范学院、余姚市政协联合举办。60名与会学者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安徽、浙江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美国,其中有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昌淦和张立文等著名学者。会议收到专著6种,论文35篇。
  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6年4月在余姚召开。会议由省社会科学院和市政府联合主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向大会发来贺信。来自中国大陆、美国、俄罗斯、日本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的60名学者与会,其中有俄罗斯布罗夫教授、美国成中英教授、日本难波征男教授、韩国崔在穆教授等著名学者。会议收到论文66篇,着重探讨黄宗羲民本思想的渊源、内涵、性质、哲学基础、历史作用及其现代意义和价值。同年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从民本走向民主》会议论文集。
  纪念黄宗羲诞辰400周年学术论坛2010年9月在余姚召开。论坛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单位主办。来自宁波、绍兴等地的学者50人参加论坛,收到论文30篇,编印《纪念黄宗羲诞辰400周年学术论坛文集》。
  朱舜水学术思想研讨活动
  中日舜水学学术研讨会 1995年10月,为纪念朱舜水诞辰395周年,由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上海市松江县、余姚市、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及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松江、余姚两地联合召开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等专家和以九州大学町田三郎教授为首的日方代表10名及柳川市市政府代表2名出席研讨活动。会议收到论文29篇。199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会议论文集《中日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朱舜水研究》。
  纪念朱舜水诞辰400周年学术研讨会 2000年11月由复旦大学哲学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市政府在复旦大学和余姚市联合举办。会议收到论文18篇。200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会议论文集《朱舜水和日本文化》。
  中日舜水学研讨会 2008年11月在余姚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市政府、日本常陆太田市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大陆、日本和香港地区的近50名学者参加,收到论文31篇。2009年,会议论文结集出版。
  河姆渡文化研讨活动
  中国·河姆渡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4年4月,由省文物局、宁波市人民政府和余姚市人民政府主办。会议在余姚召开。与会代表共77人,其中日本代表8人,严文明、石兴邦、史树青、佐藤洋一郎、藤原宏志等著名专家出席会议,收到论文26篇。1998年,由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会议论文集《河姆渡文化研究》。
  田螺山遗址学术研讨座谈会 2007年6月,由市政府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会议在余姚召开。张忠培、严文明、王巍、赵辉等14位专家出席会议,确认田螺山遗址具有河姆渡遗址同等价值,提出利用多学科参与考古,更加细致深入地研究河姆渡文化的工作方法。发言内容刊发于《中国文物报》2007年8月3日第三版《河姆渡文化新篇章——田螺山遗址》。
  国际遗址博物馆馆长河姆渡峰会 2009年5月,由中国博物馆学会、省文物局、市政府主办。会议作为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主要部分在余姚召开。与会代表共80人,张柏、鲍贤伦、安来顺、阿马尔·加拉、尼尔·希波尔曼等出席会议,形成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余姚共识”,收到论文62篇,同年收入于宁波出版社出版的《史前研究2009》。
  第二节 主要研究项目和成果
  合作研究河姆渡文化项目
  1993~2008年,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与多家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合作,进行一系列课题研究活动。1993年和1994年,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佐贺大学合作进行“河姆渡遗址古水稻田调查”,发现河姆渡遗址核心区西北部区域为古稻田区,而广阔的北部则为古湖沼区。2005年,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联合进行浙江省农科院“古水稻土与现代水稻土质量比较研究”项目,发现河姆渡遗址第三、四文化层各保存有古稻田土。2006~2007年,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合作进行浙江省科技厅项目“会展业虚拟现实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示范”研究,应用于藏品数据库建设和考古发掘现场数据记录及产品信息记录和展示。2006~2008年,与宁波大学合作,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行“全新世环境变迁对河姆渡文化演化的影响”项目研究,并被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确认多次海侵直接影响河姆渡文化的演变。2005~2008年,与北京大学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进行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田螺山遗址自然遗存的综合研究”,日本京都大学、东北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也参与该项目,深入研究河姆渡古人的食物结构、聚落形态、稻作农业水平及人与环境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等等。
  姚江文化丛书
  2006年,市委、市政府决定编辑出版《姚江文化丛书》,共计26册。至2010年,累计出版17册,分别为《姚江文化史》《姚剧剧作选》《名城名贤研究文选》《姚江的分量》《姚江民间故事》《姚江诗脉》《姚江名人(古代编)》《姚江田野考古》《姚江书画》《姚江名人(近现代编)》《姚江典藏古代文物》《姚江特产》《姚江戏曲》《姚江传统建筑》《姚江山水风光》《姚江宗教》《姚江望族》。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