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编 政协余姚市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740
颗粒名称: 第二十九编 政协余姚市委员会
分类号: D628.55
页数: 19
页码: 784-802
摘要: 本编记述了1988~2010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余姚市委员会历经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届。其中,第六、七届,任期三年,第八、九、十一届任期五年,第十届因与上级换届一致,任期缩减为四年。第十一届至2010年尚未届满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余姚市 政协 委员会

内容

第二十九编 政协余姚市委员会
  1988~2010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余姚市委员会历经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届。其中,第六、七届,任期三年,第八、九、十一届任期五年,第十届因与上级换届一致,任期缩减为四年。第十一届至2010年尚未届满。
  第一章 委员和会议
  市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界别,经协商产生。界别设置参照全国政协并结合余姚实际确定。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政协委员趋向年轻化,学历提高,委员总数及女性委员增多。全体委员会议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
  第一节 委员界别和党派构成
  界别构成
  各届界别主体构成基本保持不变,但个别有调整,既有撤销,也有增加。
  党派构成
  1988~2010年,除中国共产党之外,余姚有中国民主促进会余姚支部、中国农工民主党余姚支部、九三学社余姚支社3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另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会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第二节 全体委员会议
  一般每年举行一次。从1988年3月召开六届二次会议起,至2010年共举行24次全体会议。每届首次大会协商产生大会主席团,并由主席团主持会议,举行换届选举,选举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组成常务委员会。每届第一次全会后,由常委会主持会议。
  每次全会,市委书记都到会讲话。市政协主席在闭幕会上讲话(2005年开始,取消这一议程)。听取并审议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列席人代会,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部分委员就政府工作作大会发言。
  第六届政协
  第一次会议(1987.5.21~31)前志已记述。
  第二次会议(1988.3.21~25)分别围绕发展外向型经济、农业腾飞、深化和加快企业改革、加强教文卫工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增选1名常务委员。收到提案178件。
  第三次会议(1989.4.3~7)就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民生事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学习全国政协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收到提案214件。
  第七届政协
  第一次会议(1990.5.7~13)选举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就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两个文明建设和加强政协、统战工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295件。
  第二次会议(1991.3.20~24)就城市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224件。
  第三次会议(1992.3.22~28)会议同意徐八达辞去市政协主席、蒋赣平辞去副主席职务;选举朱家龙为市政协主席。就建立河姆渡农业开发区、发展商贸服务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223件。
  第八届政协
  第一次会议(1993.3.8~13)选举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就乡镇企业改革、农业市场化、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200件。
  第二次会议(1994.3.4~7)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城市管理、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160件。
  第三次会议(1995.3.6~9)围绕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教育卫生体制改革、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215件。
  第四次会议(1996.3.9~15)增选1名市政协副主席和1名常务委员。就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完善“九五”计划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204件。
  第五次会议(1997.3.3~7)同意王亦娟辞去市政协副主席职务,增选1名市政协副主席和2名常务委员。就加强国有资产有效配置、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保护水环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旅游事业、健全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185件。
  第九届政协
  第一次会议(1998.2.22~26)选举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就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发展环保产业、改善投资软环境、加强非公有制经济行业管理、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再就业工程、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及反腐倡廉工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180件。
  第二次会议(1999.3.7~11)增选1名市政协副主席。就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小城镇建设、巩固扶贫成果、加强村级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197件。
  第三次会议(2000.2.21~24)就发展文化旅游业、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强农业新技术推广、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职工社保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148件。
  第四次会议(2001.2.10~14)接受蒋赣平辞去市政协副主席职务的请求,接受胡大可辞去市政协秘书长职务的请求,补选秘书长和1名常委。。就加速农业与市场对接、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构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体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151件。
  第五次会议(2002.1.25~28)就发展外向型农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推进撤村建居、打造诚信余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160件。
  第十届政协
  第一次会议(2003.2.22~25)选举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就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建设、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城区治安防范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206件。
  第二次会议(2004.1.30~2.2)就发展都市型农业、加快城镇化建设、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推进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144件。
  第三次会议(2005.1.31~2.2)增选1名市政协副主席。就统筹城乡公共交通事业、优化农村教育、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189件。
  第四次会议(2006.1.20~23)就促进塑料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宜居城市、推进四明山红色旅游开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204件。
  第十一届政协
  第一次会议(2007.2.3~7)选举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就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帮困扶贫体系、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230件。
  第二次会议(2008.1.22~25)就推动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202件。
  第三次会议(2009.2.8~11)补选6名常委。就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改善民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161件。
  第四次会议(2009.6.26)同意孙钜昌辞去市政协主席职务,选举陈建泰为市政协主席。
  第五次会议(2010.1.19~22)增选1名市政协副主席,补选2名常委。围绕工业振兴、产业提升、需求拉动、城市再造、区块联动、民生关爱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收到提案170件。
  第三节 市政协工作机构
  办公室
  1988~2010年,市政协办公室设置未变。
  1996年6月,新设置市政协专门委员会第一办公室和第二办公室(简称专一办和专二办)。专一办联系和服务对象为提案、农业、经济贸易、城建环保等专门委员会及市政协在乡镇、街道(2001年9月始设)设置的联络机构。专二办工作和服务对象为学习、文史资料、教育文化体育、医药卫生、社会法制、“三胞”联谊等专门委员会。2006年6月,撤销专一办和专二办。
  市政协专门委员会
  1987年6月,设立学习、提案、文史资料研究3个委员会和农林、工交、财贸、城建环保、祖国统一联谊、法制妇幼、群团、教育体育、医药卫生、宗教10个工作组。1988年6月,撤销祖国统一联谊和城建环保工作组,设立祖国统一联谊和城建环保委员会。1989年3月,撤销工作组,设立学习、提案、文史资料、经济科技、城建财贸、教卫文体、社会法制、“三胞”联谊8个专门委员会。1990年5月,设立学习、提案、文史资料、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城建环保、财贸、教文体、医药卫生、社会法制、祖国统一联谊11个委员会。1993年3月,设置学习、提案、文史资料、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城建环保、财贸、教文体、医药卫生、社会法制、群团、祖国统一联谊12个委员会。1998年2月,设置提案、学习、文史资料、农业经济、经济贸易、城建环保、教育文化体育、医药卫生、社会法制、“三胞”联谊10个专门委员会。2003年2月,设置提案、文史资料、农业经济、经济贸易、城建环保、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法制、“三胞”联谊8个专门委员会。
  2006年6月,撤销原有专门委员会,新设置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经济科技和城建资源环境、教文卫体和文史资料、社会法制和港澳台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改为常设机构。
  市政协乡镇、街道联络委员会
  1987年6月,建立泗门、陆埠、梁弄3个集镇委员小组。1990年5月,新建低塘、马渚2个集镇委员小组。1993年3月,建立临山、丈亭、河姆渡、梁辉4个集镇委员小组和海外联系组。1998年2月,设置余姚镇和临山、泗门、低塘、马渚、丈亭、河姆渡、梁辉、陆埠、梁弄10个乡镇联络组。2001年9月,由于城区区划调整,九届政协将余姚镇联络组更名为市政协西北街道联络组,梁辉联络组更名为市政协东南街道联络组。2003年2月,设置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街道和马渚、丈亭、河姆渡、低塘、泗门、临山、陆埠、梁弄12个联络委员会。2003年6月,设置朗霞街道联络委员会;撤销低塘联络委员会,设立市政协低塘街道联络委员会。2006年,城区4街道更名,相应联络委也随之更名。至2010年底,有凤山、阳明、梨洲、兰江、低塘、朗霞街道和泗门、陆埠、马渚、梁弄、丈亭、临山、河姆渡共13个联络委员会。
  第四节 在姚历届省、宁波市政协委员
  在姚浙江省、宁波市政协委员名额和人选对象,每次换届前,由浙江省委统战部、宁波市委统战部下达,通过征求余姚市委、市政协的意见后,确定为省、市政协委员。
  第二章 市政协常务委员会
  政协常务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组成。常委会主持政协余姚市委员会的会务,在政协全体会议闭会期间,处理政协的日常工作。
  第一节常务委员会组成
  第六届常委会(1987.5~1990.5)
  1987年5月第六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主席 陆永周
  副主席 褚天行 姜枝先 谷雨田 余起群 王亦娟(女)
  秘书长 褚天行(兼)
  副秘书长 汪裕民 楼永庄 陈民阶
  常务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银泽 王康林 尤锟铻 卢建中 孙天人 杜述曾 杨显福 汪裕民
  沈元孝 宋元源 张友良 陆秀根 陈民阶 陈幼芬(女)陈渭钢 邵洁英(女)
  林美英(女)周培森 赵炯恒 胡丁 柳仁良 顾汉本 郭玲娜(女)梁黎明(女)
  蒋赣平 韩奇 舒启松 楼永庄 魏振纲
  1988年3月,第六届第二次会议增选孙德华为常务委员。
  第七届常委会(1990.5~1993.3)
  1990年5月第七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主席 徐八达(1990.5~1991.6)
  朱家龙(1992.3~1993.3)
  副主席 魏振纲 姜枝先 余起群 王亦娟(女)干凤苗
  蒋赣平(1990.5~1991.9)
  沈均寅(1992.3~1993.3)
  秘书长 黄志鹏(1990.5~1992.8)
  胡大可(1992.8~1993.3)
  副秘书长 诸鹤鸣 陈民阶 张一平 韩奇
  常务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尤锟铻 卢建中 吕钦章 孙天人 杜述曾 李泉善 杨显福 沈元孝
  宋元源 张一 平陈民阶 陈幼芬(女)陈炳荣 邵洁英(女)金德之 周培森
  赵炯恒 胡丁 柳仁良 翁汉烊 翁岳芳 诸鹤鸣 韩奇 舒启松
  楼永庄 楼宝珊 戴明星
  第八届常委会(1993.3~1998.2)
  1993年3月第八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主席 朱家龙
  副主席 宋兴华 干凤苗 余起群 沈均寅 张志连
  王亦娟(女)(1993.3~1997.2)
  蒋赣平(1997.2~1998.2)
  孙蝶双(女)(1996.3~1998.2.)
  秘书长 胡大可
  副秘书长 诸鹤鸣 陈民阶 韩奇 蔡国权
  常务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卢建中 史迪华 吕钦璋 刘尧暄 孙忠达 李泉善 何国平 沈立群
  汪志艺 宋元源 张一平 陈民阶 金德之 周钢 周培森 胡丁
  胡景炬 柳仁良 施德浩 钱华康 翁汉烊 翁岳芳 徐惠玲(女)诸焕灿
  诸鹤鸣 黄连丽(女)韩奇 蔡国权
  1996年3月,第八届四次会议,增选余忠友为常务委员;1997年2月,第八届第五次会议,增选陈志安、姚业鑫为常务委员。
  第九届常委会(1998.2~2003.2)
  1998年2月第九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主席 魏新友
  副主席 宋兴华 干凤苗 孙蝶双(女) 沈均寅 姚业鑫
  蒋赣平(1998.2~2001.2)
  黄荣海(1999.3~2003.2)
  秘书长 胡大可(1998.2~2001.2)
  周渭成(2001.2~2003.2)
  副秘书长 姚建和 蔡国权 全苗(女) 孙汉农周渭成(2000.2~2001.2)常务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马岳军 方小丽(女)卢雪芬(女)朱初雷 全苗(女)孙汉农 孙忠达
  杜微娟(女)吴百钧 何国平 沈克胜 张一平 陆要真 陆美丽(女)
  陈亚洁(女)陈志安 陈洪逵 陈荣光 邵九华 范焕平 胡景炬
  赵银海 姚建和 姚桂珍(女)袁银菊(女)夏国团 诸焕灿 蔡国权
  缪正刚2001年2月,第九届四次会议补选姜国梁为常务委员。第十届常委会(2003.2~2007.2)2003年2月第十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主席 魏新友副主席 干凤苗 黄荣海 孙蝶双(女) 董安生 陈洪逵
  叶文龙(2005.2~2007.2)秘书长 周钢副秘书长 姚建和 蔡国权 全苗(女) 陈晓亮常务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维钧 马岳军 王亚群计文渊方小丽(女)朱初雷朱育成全苗(女)
  阮岳军 何国强 张正尧 陆要真 陆美丽(女)陈小龙 陈亚洁(女)陈伯森
  陈荣光 陈晓亮 郑百军 姚建和 姚俊杰 姚桂珍(女)袁银菊(女)顾志峰
  倪进科 黄连丽(女)黄建周 释道全 蔡国权 缪正刚第十一届常委会(2007.2~)2007年2月第十一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主席 孙钜昌(2007.2~2009.6)
  陈建泰(2009.6~)副主席 孙蝶双(女) 吴展 叶文龙 周银燕 姚桂珍(女)
  徐栋芳(2009.12~)秘书长 王国庆副秘书长 韩夏芬(女)(2007.2~2009.1)
  朱初雷 朱育成 林国红(女)王亚群 王爱娣(女)方小丽(女)计文渊 朱文江 朱初雷 朱育成 全苗(女)
  许亚芬(女)阮岳军 李利定 杨敏华 沈强 沈立群 沈纾丹(女)张正尧
  张君敖 张建华 陈建 陈晓亮 林国红(女) 帕提古丽(女)
  周钢 周红霞(女)郑百军 钟战铁顾志峰 黄孟丹黄秋红(女)
  戚国芳(女)韩夏芬(女)释达光 鲁章敖 鲍德新 缪正刚
  2008年1月,第十一届第五次常委会同意王亚群辞去常委职务。2009年12月,第十一届第五次会议增选徐嘉雄、钱福林为常务委员。2009年1月,第十一届第十二次常委会同意沈纾丹、周红霞、韩夏芬、鲍德新、周钢、张正尧辞去常委职务,免去韩夏芬政协副秘书长职务。2009年2月,第十一届第三次会议补选丁建军、丁维钧、严定汉、李臻颖、陈孟姣、陈思红为常委。2009年6月,第十一届第十五次常委会任命陈思红为副秘书长。第十一届第十九次常委会同意杨敏华辞去政协常委职务。
  第二节常务委员会会议和主席会议
  常务委员会会议
  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协商决定市政协相关事项,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协商活动,提交重要事项建议案,每届最后一次常委会研究下届一次会议有关事项建议。常委会专题协商见本编第三章第一节《政治协商》。
  第六届常委会 1987年5月至届满共召开会议21次。主要内容有:听取市委书记陈云金形势报告;听取副市长朱家龙关于农业生产情况通报;讨论反腐倡廉措施;传达学习中共中央(1989)《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决定撤销工作组,统一设置8个专门委员会;通过《专门委员会工作通则》和专门委员会人员名单。
  第七届常委会 共召开会议14次。主要内容有:作出设置11个专门委员会和5个集镇委员小组的决定,制定《专门委员会组织通则(试行)》,通过《区联络组工作简则》;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听取水利局领导关于冬修水利情况通报;听取市府办主任通报市工业开发区计划、民政局局长通报撤区扩镇并乡情况;听取市委书记陈云金作《学习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抓住时机发展余姚经济》报告。
  第八届常委会 共召开会议30次。主要内容有:学习传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李瑞环在全国统战工作会上的讲话;通过《关于加强我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建设的建议案》;传达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副市长戴国华通报春耕生产、“三防”及扶贫工作情况;听取市委副书记胡建岳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郑孝华通报市政府对工业企业改革措施;审议通过《关于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的决议》。
  第九届常委会 共召开会议26次。主要内容有:同意增补政协委员和部分政协委员请辞,任命政协副秘书长、联络组负责人等;作出设置10个专门委员会、10个乡镇联络组的决定。
  第十届常委会共召开会议17次。主要内容有:协商通过《关于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建议》;同意增补政协委员和部分政协委员请辞,任命政协副秘书长、专委会和联络组负责人;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市政协机关内设一办四委机构的决定。
  第十一届常委会 至2010年,共召开会议24次。主要内容有:制定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专门委员会通则,决定对乡镇、街道联络委主任、政协办公室及各专门委员会副主任的人选由主席会议协商确定;作出关于授权主席会议对违纪违法政协委员及时作出处理的决定。
  主席会议
  主要内容 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组成,一般每月举行一次,处理常委会日常工作。听取党政领导情况通报或重要文件、会议精神传达;协商讨论全市的大政方针和重要事宜;听取有关专门委员会(工作组)专题汇报,商议形成主席会议建议案,提交党政部门研究实施;决定常委会议召开日期并拟定议程,审议提交常委会议讨论的文件;总结经验,安排工作,决定委员视察和其他重要活动。主席会议重点协商及建议案见本编第三章第一节《政治协商》和第三节《参政议政》。
  会议次数 1987年5月至2010年12月,共召开260次。其中,第六届30次,第七届34次,第八届58次,第九届60次,第十届31次,第十一届(未届满)47次。
  第三章职能履行
  1989年,中共余姚市委批转市政协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意见》的通知。1995年,市政协制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推动政协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2005年、2009年,市委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内容、形式、基本程序和方法,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第一节 政治协商
  协商形式
  主要有整体协办商、专题协商、重点协商、对口协商等。整体协商,主要是每年政协全会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听取和审议,委员在大会上发言。对口协商,是政协专委会和政府工作部门对口联系协商。第十一届政协,基本形成全体会议整体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的格局。
  整体协商
  主要在每年一次的全体委员会议上进行。见本编第一章第二节《全体委员会议》。
  专题协商
  第六届政协,就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生产、老区开发、党风廉政建设、市政建设等工作进行专题协商讨论。第七届政协就“河姆渡综合开发”进行专题协商。第八届政协,就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加农副产品供给、争取到20世纪末初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等城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等问题进行专题协商。第九届政协,对开放型经济、品牌农业、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业布局规划、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城区行政区划调整等问题进行专题协商。第十届政协,先后就“十一五”规划编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水环境保护和开发、发展民营经济、建设法治余姚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等进行专题协商。第十一届政协,就完善“十二五”规划建议及纲要草案、交通规划、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加快建设现代和谐宜居城市、建设和谐企业、完善城郊村建设、落实“保增促调”政策措施、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等进行专题协商。
  重点协商
  第六届政协,1989年就《关于余姚市总体规划的分步实施意见》进行重点协商。第七届政协,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实施开展重点协商。第八届政协,就牟山湖整治开发、旅游产业发展方向整体规划进行重点协商。第九届政协,就“城中村”问题、人民医院迁建方案进行重点协商。第十届政协,就新农村建设进行重点协商。还就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城区四桥改造建设、组织抗击“非典”等重大事项进行重点协商。第十一届政协至2010年底,在“两会”召开前,主席会议成员分组带领部分委员,对市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法院报告、人民检察院报告、发展计划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等进行重点协商;还围绕“十二五”规划和《中共余姚市委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城镇规划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城市综合开发等进行重点协商。
  对口协商
  由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每年确定协商主题,与政府对口部门进行面对面协商。2007年,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和市政协办公室联合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有关部门与市政协各专委会对口联系工作的通知》,建立4个专委会与54个党政部门及垂直管理单位的对口联系协商制度。
  第二节 民主监督
  视察和通报
  第六届政协 1989年,先后对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廉政建设、稳定市场物价问题,开展三次大规模视察。是年,为解决候青门铁路平交道口交通阻塞问题,组织80名委员进行专题视察,并召开常务委员会专题座谈会,形成改造方案,向市政府提出建议案,并得到采纳。其间,共邀请20位党政部门负责人通报关于市场管理、义务教育、廉政建设、人事和劳动制度改革、城建规划、物价管理和审计等工作;共召开报告会25次。
  第七届政协 1992年7月,开展以“河姆渡综合开发”为主题的视察活动,形成专题报告5篇;对《土地管理法》《义务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视察。其间,邀请市纪委、监察局、政法机关负责人通报有关廉政建设、反贪污贿赂斗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情况;听取市纪委关于行风建设情况的通报,听取市人民法院关于经济案件审理、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反贪污贿赂与检察系统纪律教育整顿工作情况的通报等。组织政协委员、特约监察员等参与廉政、党风、治理“三乱”和清理党政干部违纪建私房的检查活动。1992年底,市检察院聘任5名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为特约检察员。
  第八届政协 常务委员会组织专题视察12次,形成视察报告15份。从第八届开始,组织选派40名政协委员担任市级相关部门的行风监督员。
  第九届政协 建立常委会议会前调研制度、市重点工程视察制度。从第九届开始,就群众关心问题每年举行政情交流和通报会。
  第十届政协 对市水利、城管、国税、计生、交通局等部门进行视察。从第十届开始,组织政协委员开展效能建设和民主评议机关工作,选派政协委员担任有关部门的监察员、行风监督员、教育督导员,并作为制度长期坚持下去。2007年,对19个乡镇、街道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督查;组织政协委员参加法院庭审旁听、价格听证等活动。
  第十一届政协 对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督体系建设、社区文化卫生事业、残疾人权益保障、疾控体系建设等开展专题视察14次。其间,围绕政府年度主要工作、民生实事工作举行4次政情通报会,各专门委员会就对口联系部门工作情况举行政情通报会12次。2007年起,先后围绕社会保障、城市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民生实事工程等群众关注的重大公共问题,召开政情交流会,邀请党政部门负责人当场回答委员提出的相关问题。
  反映社情民意
  1996年起,创办内部刊物《社情民意》。至1998年,提供信息百余条,其中13条得到有关方面重视。《加强桐江桥菜场的经常性管理》的信息得到市委书记批示。第九届政协,依托内部刊物《余姚政协》《社情民意》《议政通报》《余姚日报》人民政协专版等积极反映社情民意,累计提供信息255条,其中40条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重视并批示。第十届政协,提供信息280条,其中50条信息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并批示。第十一届政协,在部分乡镇、街道建立委员联系点,收集社情民意,向宁波市政协及余姚市委、市政府提供社情民意信息165条,其中40条信息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并批示。
  第三节 参政议政
  专题调研及其报告
  第六届政协 1988年,就深化企业改革、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治理整顿等问题开展两次专题调研,提出相关建议。
  第七届政协 就外向型经济、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发展大中型骨干企业、姚江综合治理工程、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科教兴市、财贸体制改革、河姆渡综合开发、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发展第三产业等课题开展调研,撰写调查报告56份,提出意见建议224条。
  第八届政协 共形成140件建议意见和调查报告。1997年上半年,就工业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研,形成12篇调查报告。就远东工业城建设和塑料城发展建言献策。
  第九届政协 先后就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下岗职工再就业、推进城区“三拆建绿”工作、规范中小学收费、加强群众文化娱乐场所的建设开展调研活动,并提出意见建议。
  第十届政协 组织专题调研27次,小型调研70次,撰写调查报告59份。重点就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扶贫帮困机制、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优化农村教育、推进物业管理、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增强榨菜产业发展后劲、建立家犬豢养长效管理体制、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等开展调研、。
  第十一届政协 开展各类调研200次,形成调研报告123份。围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推进科学节能等重点课题开展调研;围绕现代和谐宜居城市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余姚”建设、改善交通状况、推进农房“两改”、泗门镇卫星城市建设、“十二五”规划落实等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建议。
  优秀调查报告 1994年和1997年,先后两次参加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市政协撰写的《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一文,被组织单位评为优秀调查报告。
  主席会议建议案
  第六届主席会议形成《榨菜小包装净化保障防腐试验初步情况和当前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和《关于解决候青江铁路平交道口阻塞问题》建议案。第七届主席会议形成《视察姚西北地区排涝工程有关问题》建议案。第八届主席会议形成《保护余姚历史文化名人遗迹》和《关于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等建议案。第九届主席会议形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积极推进水利产业化经营》的建议案,其中关于梁辉水库水资源的有偿出让、建设陆埠水库和梁辉水库隧道连库工程、建设双溪口水库、四闸下移、郁家湾裁弯取直等建议,被市委采纳后,经市人大决定,市政府先后予以实施。第十届主席会议,对全市水利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建议。
  第四节 提案办理
  第六届政协
  1987年5月至届满,共收到委员提案633件。关于建议市长与教师开展对话活动的提案,得到市长批示赞同,在教师节前召开座谈会,邀请教育界委员和知名教师参加。不少委员提案建议解决城北片居民吃水难问题,得到市政府重视并拨款铺设水管及时解决。关于市渔政站向社会收取的资源增值费、资源赔偿费应用于发展渔业再生产不得挪用的提案,很快被采纳。
  第七届政协
  共收到委员提案742件。关于多渠道筹集人民教育基金的提案,被市政府采纳,专门下发《关于动员全社会筹集人民教育基金的通知》。至1991年1月,全市41个乡镇建立人民教育基金会,筹集基金202万元。关于要求加强后进村领导的提案得到重视,市委建立市村级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后进村建设的指导,建立市老区开发基金,选择31个实力较强的企业与贫困村挂钩“联姻”。关于加强商品和物资流通的引导、建立若干专业市场的提案,被市政府采纳,制定加强城乡市场建设和管理的文件,筹建粮食、榨菜、塑料、南门副食品四大市场。
  第八届政协
  共收到委员提案964件。关于加强市容管理的提案,引起市政府重视,召开城区市容整治工作协调会议,加速江南小商品市场建设并筹建公安巡警大队。关于修复黄梨洲墓道、建立黄梨洲塑像的提案,被市政府采纳,拨出专项资金进行整修,并根据梨洲先生遗愿,增挖荷花池,种植梅树100株;市政府及市教委、梨洲中学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梨洲先生铜像,在先生逝世300周年时举行揭幕仪式。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建议制定市民守则的提案,被市委、市政府采纳,根据提案制定《余姚市市民“六不”规范》和《余姚市民“六要”守则》,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和“十星级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
  第九届政协
  共收到委员提案836件。关于组建为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提供服务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的提案,被市政府采纳,制定《余姚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管理办法》,成立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关于抓榨菜质量管理、创优质品牌榨菜的提案,被市政府采纳,组建榨菜生产协会,统一生产技术标准,加强规划管理。关于城市管理体制亟顺改革和建立综合执法管理提案,被市政府采纳,组建新的城市管理委员会及城市管理办公室,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关于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提案,市政府进行专题研究,编制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河姆渡遗址文化旅游开发方案。
  第十届政协
  共收到委员提案784件。关于解决城区停车难的提案.有关部门规划在阳明西路、阳明东路、新建路、南雷路、龙泉山东侧等地建立停车场。关于加强对假冒伪劣产品处置的科学管理、建立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及早建立城镇循环节能系统、建立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议等提案,都被市委、市政府采纳。
  第十一届政协
  至2010年底,共收到委员提案770件。关于建立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发展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加快污水收集系统建设,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等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得到落实。关于加强对物业管理公司监管力度的提案,由市政府交有关部门办理,落实对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教育培训、检查考核、市场准入、专项资金管理等八项措施。提案委员会同承办单位一起,共同探索提案办理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实施现场办理,开展“三见面”协商办理,即提案委、承办单位、提案者三方协商沟通办理。市政协加强提案督办的力度,采取重点督办、联合督办、跟踪督办等形式,切实落实提案所提建议、意见。2009年起,政协提案委员会同市府办创建余姚市提案网上办理系统。2010年起,所有提案提交、审核、交办、答复和意见反馈都可实行网上办理。
  第五节 文史资料编纂
  编纂情况
  第六届政协 共征集文史资料321篇,计151万字。出版4辑,刊载文章88篇、53万字,印发1万册。1989年,在纪念王阳明逝世460周年和国际阳明学术研讨会在余姚召开之际,组织王阳明生前行迹考察,写成考察记,录制录像,整理出版《王阳明诗集》。征集编撰《余姚解放四十年》。
  第七届政协 共征集文史资料211篇、83.7万字。整理出版4辑,发行1.3万册。每辑资料内容开始由综合性转为专题性,并延伸至乡镇,出版《泗门古今》《教苑春秋》《余姚籍海外和港台人物录》等。与市教委合编《余姚乡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乡土教材印发全市中学生、青年职工和机关干部。
  第八届政协 共征集文史资料344篇,结集出版4辑、293篇。如《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梁弄》《余姚近现代人物》《姚北重镇临山》。编辑出版20万字的《余姚政协四十年》一书,以“史料存真、启迪后人”为出发点,较系统地记述余姚政协成立40年的历史和经验。
  第九届政协 适逢新中国建立50周年,编辑出版记录余姚成就的《古城新韵》。此后,又编辑出版《星光灿烂》《姚江风情》。九届政协共出版文史资料5辑百万字。
  第十届政协 编辑出版《百年印迹》等文史资料专集,共40万字,并提出文史资料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路,文史委员经常参与规划及旅游开发等讨论。
  第十一届政协 承担“姚江文化丛书”编委会交编的《姚江名人——近现代篇》,与姚江诗社和余姚书画院合作完成《姚江楹联集成》《姚江书画》的编辑和出版。
  编纂目录
  1985年起,市政协开展收集、编辑文史资料的工作。至2010年,或单独或与其他单位联合编辑出版各种史料29辑。
  第六节 团结联谊和社会服务活动
  联谊活动
  各类联谊会每逢新春、中秋佳节邀请各界代表人士举行茶话会。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举行“迎回归、话统一”各界人士联谊活动。每年的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节日,召开“三胞”及眷属参加的茶话会、庆祝会、联欢会。
  “三下乡”活动 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医疗“三下乡”活动。主要形式有各类医疗咨询服务活动,开展书法、绘画、摄影服务,举办农技培训班、科技图片展览和书法讲座,向农民赠送农药、化肥、种子等。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全体委员积极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500万元。
  联谊组织
  市政协联谊社 1988年2月成立。先后于1990年7月、1993年2月、1998年2月、2003年3月、2008年4月换届,共历6届。联谊社发挥大团结、大联合的优势,加强与各界人士的联谊,组织社员参加政协的通报会和政情交流会等各类活动,还调研考察市重点工程、民生工程,提出意见建议,反映社情民意。
  姚江诗社 1987年10月28日成立。2007年10月,更名为市姚江诗词楹联社(简称姚江诗社)。至2010年,共出刊诗讯104期。收录创作诗词楹联万余首(副)。编辑《当代浙江山水诗词选》《姚江新咏八百首》《姚江吟唱集》《姚江游子吟》《渚山吟草》《岁寒吟草》《终焉居吟稿》《余姚山水诗词选》《四明诗联》《和谐之声》《九层泥》《渚山樵歌》《烛湖钓影》《贺溪吟草》《泠江晚唱》《四明漫步》《姚江流韵》《渚山漫咏》《天风阁诗词集》《采莲集》《味远吟存》《归帆叠影》《父唱子随五百首》《花甲拾零》和《当代姚江诗词》。编纂《姚江诗脉》,编印《晚晴居吟稿》个人专集。
  余姚书画院 1986年11月16日成立。画师作品先后赴日本、新加坡等展览,还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巡回展出。编辑《余姚历代书画选》《姚江书画》《南雷流响》《舜水流风》等书籍,并定期刊印《余姚书画》。
  
  
  
  
  
  
  
  
  
  
  
  
  
  
  
  
  
  
  陈思红(女)(2009.6~)常务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