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济建设重要决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66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经济建设重要决策
分类号: D61
页数: 3
页码: 705-707
摘要: 本节记述余姚市经济建设重要决策,包括了科技兴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重农稳农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工业立市发展战略、外向带动发展战略、“商贸活市”发展战略、建设优秀旅游城市等。
关键词: 余姚市 地方组织 经济建设

内容

科技兴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
  1991年8月26日,召开科技大会,全面落实“科技兴市”发展战略。同月,颁布的决定,将“科技兴市”调整为“科教兴市”。1991年,在23个工业产值达亿元的乡镇,配备科技乡镇长助理,次年,各乡镇均配备科技乡镇长。1993年8月,开始建设“金桥工程”,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1998年开始,加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后,进一步引导产学研结合,开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2007年,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2008年1月,制定《全面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1990年后,继续巩固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搞好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1993年开始,注重优化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幼儿教育。促使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紧密结合。1994年9月9日,召开全市教育T作会议,提出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发展。1998年后,支持鼓励企业重视科研和开发,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和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积极发展各类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学。2003年,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并开始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教育。2007~2010年,重在促进公共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引导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教育规划。
  重农稳农发展战略
  1988年,继续强化农业基础,稳定粮食生产。1990年,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积极稳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1991年,制定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发展“一优两高”(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和集约化经营。1994年11月,开始推行“两田制”(也称“双田制”),实行口粮田和责任田分离。此后,逐步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推动集约化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1997年12月,制定政策推进农业产业化。1999年3月,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30年不变。2000年开始,实施农业产品标准化,发展创汇农业,提高农业外向度。2007年,开始加快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万元亩值”工程和农业品牌工程,至2010年底,有中国名牌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16个,省名牌农产品7个;有中国驰名商标26件。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
  1992年后,主要目标是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1998年,提出形成中心城区、集镇、中心村等五级网络有机结合、互相呼应、整体联动的城市体系。2000年8月,提出“经营城市”理念,启动新一轮城市建设。2003年,开始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区域协协调发展,主要是分片区、组团发展和城镇化。是年3月起开展村庄整治,加快新农村建设。2006年制定新农村建设发展纲要。2008年4月,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家”的新农村建设目标。2008年4月21日,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和谐宜居城市的决定。2009年12月,作出推进泗门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卫星城市的决定。
  工业立市发展战略
  1988年后,继续发展壮大乡镇企业。1992年后,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开始筹划和建设工业开发区;制定政策鼓励支持个私经济发展,并开始引导块状特色经济集聚发展;进行乡镇企业和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1998年,进一步实施“扶强扶优”战略。2000年,动员各级各部门为“工业立市”加强服务工作,并开始对工业开发区进行整合和提升。2001年,开始谋划建设姚北工业新区。2007年,开始建设滨海产业园区。2008年10月,制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2010年1月,通过进一步加快余姚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的决定,到年底,工业企业118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3家,总产值152.8亿元,营业收入149.6亿元。
  外向带动发展战略
  1988年后,继续鼓励出口创汇,鼓励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到余姚投资。1993年,贯彻“三外齐上”“三外联动”方针(三外即外资、外经、外贸),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引导港澳台资和外资投向老企业的嫁接改造,并向商业、房地产、旅游等第三产业和农业开发领域拓展。1998年,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兴办贸易或生产企业。2001年后,清理不符合WTO规则的政策文件,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2003年,市委开始实施“选商选资、选优选强”战略。2007年,提出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好”放在第一位。2010年,成立市招商局,实施招商引资“1号工程”。至年底,引进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59家,总投资14.52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92.6%和328.9%。
  “商贸活市”发展战略
  1988~1992年,国有商业和供销社起主渠道作用。1992年后,鼓励发展民营商业,国有城镇集体商业逐步改制为私营或股份合作等。1992年,开始着力建设生产资料市场和要素市场。1993年后,拓宽第三产业发展领域,信息、咨询、会计、审计、律师等事务所和中介组织逐步兴起。1998年,开始发展现代物流业。2003年,引导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和现代营销方式,加快中心城区重点商业圈和特色街区建设。2004年,进一步确立“商贸活市”发展战略。2009年8月,制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鼓励第三产业向旅游、物流、信息、咨询、农村和社区商贸服务等延伸。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94.13亿元,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37亿元,金融业33.06亿元,房地产业27.65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11.18亿元。
  建设优秀旅游城市
  1992年11月,决定发展旅游业,成立市旅游开发办公室。1996年8月,更名为市旅游局。1997年2月,制定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若干意见。2001年,开始把四明山地区作为发展休闲旅游业的一个片区统筹规划。2005年,提出建设优秀旅游城市。2007年,提出结合余姚优秀历史文化、新农村建设等发展旅游业新思路。2010年,旅游业收入41.5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526.9万人次。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