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编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653
颗粒名称: 第二十六编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分类号: D235.55
页数: 37
页码: 697-733
摘要: 本编除了记述中共余姚市委及其常委会和重要决策之外,还记述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机关党组织、老干部工作、党校和党史工作等。市委工作部门的设置和改革见第四十三编《人事劳动》第一章第一节《党政机构改革》。
关键词: 余姚市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内容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包括余姚市委员会及其常委会,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组织。
  本编除了记述中共余姚市委及其常委会和重要决策之外,还记述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机关党组织、老干部工作、党校和党史工作等。市委工作部门的设置和改革见第四十三编《人事劳动》第一章第一节《党政机构改革》。
  第一章 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余姚市代表大会主要议程,听取和审议上届市委会的工作报告,审议上届市纪委的工作报告。选举新一届市委会和市纪委。本章还记述余姚市出席中国共产党宁波市代表大会、浙江省代表大会和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录。
  第一节 代表产生和会议召开
  市党代表产生
  根据上级党组织分配的代表名额和有关要求,各选举单位组织所属党组织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充分酝酿协商的方法,按照代表构成、差额比例等要求,提出代表候选人初选人选;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对代表候选人初选人选组织考察,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对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充分酝酿,根据多数人的意见确定候选人,并进行选举。选出的代表,报市委审批、批复后,正式成为市党代表。
  市党代会
  1988~2010年,共召开5次市党代会。召开时间:1990年4月、1993年2月、1998年1月、2003年2月和2007年1月。
  市党代会主要听取和审查市委员会的报告,听取和审查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选举市委员会.选举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二节 各级党代会代表名录
  各级党代会分全国代表大会、省党代会、宁波市党代会。代表名单排序按公布名单。
  第二章 各级党组织
  各级党组织主要指中共余姚市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基层党组织。1988至1992年5月,设置区、乡镇党委。1992年5月,撤销区委。9月后,一些镇党委改设街道党委。村一般设置党支部委员会,1996年5月开始,一些村设置党委。
  第一节 市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市委员会
  市委员会简称市委,由市党代会选举产生。1988~2010年,市委共历6届,4次换届。第八、第九两届任期三年。第十届起每届任期五年。第十二届为与上级换届统一,省委决定,任期四年,第十三届至2010年尚未届满。市委员会全体会议简称市委全委会,一般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每届一次会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副书记,并报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常务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由市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委员简称常委,书记(1名)、副书记(若干名)在常委中产生,其中1名副书记为当选市长。1~2名常委为当选副市长。市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长(1992年11月起)一般由常委担任。市纪委书记一般由常委当选,2003年2月至2006年11月,由市委副书记当选。市人武部或政委或部长为常委。市委农工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分别于1988.1~1990.2和1990.4~1992.9由常委担任。
  第二节 基层党组织
  基层组织设置
  1988年,全市建有党委110个、党总支45个、支部2420个。2010年有党委83个、党工委5个、党总支275个、党支部2667个。
  基层组织建设
  见本编第五章第四节《基层组织建设》。
  第三章 市委重要决策
  1988~2010年,市委从余姚实际出发,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就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
  第一节 经济建设重要决策
  科技兴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
  1991年8月26日,召开科技大会,全面落实“科技兴市”发展战略。同月,颁布的决定,将“科技兴市”调整为“科教兴市”。1991年,在23个工业产值达亿元的乡镇,配备科技乡镇长助理,次年,各乡镇均配备科技乡镇长。1993年8月,开始建设“金桥工程”,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1998年开始,加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后,进一步引导产学研结合,开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2007年,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2008年1月,制定《全面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1990年后,继续巩固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搞好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1993年开始,注重优化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幼儿教育。促使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紧密结合。1994年9月9日,召开全市教育T作会议,提出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发展。1998年后,支持鼓励企业重视科研和开发,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和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积极发展各类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学。2003年,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并开始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教育。2007~2010年,重在促进公共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引导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教育规划。
  重农稳农发展战略
  1988年,继续强化农业基础,稳定粮食生产。1990年,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积极稳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1991年,制定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发展“一优两高”(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和集约化经营。1994年11月,开始推行“两田制”(也称“双田制”),实行口粮田和责任田分离。此后,逐步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推动集约化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1997年12月,制定政策推进农业产业化。1999年3月,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30年不变。2000年开始,实施农业产品标准化,发展创汇农业,提高农业外向度。2007年,开始加快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万元亩值”工程和农业品牌工程,至2010年底,有中国名牌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16个,省名牌农产品7个;有中国驰名商标26件。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
  1992年后,主要目标是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1998年,提出形成中心城区、集镇、中心村等五级网络有机结合、互相呼应、整体联动的城市体系。2000年8月,提出“经营城市”理念,启动新一轮城市建设。2003年,开始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区域协协调发展,主要是分片区、组团发展和城镇化。是年3月起开展村庄整治,加快新农村建设。2006年制定新农村建设发展纲要。2008年4月,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家”的新农村建设目标。2008年4月21日,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和谐宜居城市的决定。2009年12月,作出推进泗门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卫星城市的决定。
  工业立市发展战略
  1988年后,继续发展壮大乡镇企业。1992年后,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开始筹划和建设工业开发区;制定政策鼓励支持个私经济发展,并开始引导块状特色经济集聚发展;进行乡镇企业和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1998年,进一步实施“扶强扶优”战略。2000年,动员各级各部门为“工业立市”加强服务工作,并开始对工业开发区进行整合和提升。2001年,开始谋划建设姚北工业新区。2007年,开始建设滨海产业园区。2008年10月,制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2010年1月,通过进一步加快余姚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的决定,到年底,工业企业118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3家,总产值152.8亿元,营业收入149.6亿元。
  外向带动发展战略
  1988年后,继续鼓励出口创汇,鼓励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到余姚投资。1993年,贯彻“三外齐上”“三外联动”方针(三外即外资、外经、外贸),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引导港澳台资和外资投向老企业的嫁接改造,并向商业、房地产、旅游等第三产业和农业开发领域拓展。1998年,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兴办贸易或生产企业。2001年后,清理不符合WTO规则的政策文件,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2003年,市委开始实施“选商选资、选优选强”战略。2007年,提出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好”放在第一位。2010年,成立市招商局,实施招商引资“1号工程”。至年底,引进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59家,总投资14.52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92.6%和328.9%。
  “商贸活市”发展战略
  1988~1992年,国有商业和供销社起主渠道作用。1992年后,鼓励发展民营商业,国有城镇集体商业逐步改制为私营或股份合作等。1992年,开始着力建设生产资料市场和要素市场。1993年后,拓宽第三产业发展领域,信息、咨询、会计、审计、律师等事务所和中介组织逐步兴起。1998年,开始发展现代物流业。2003年,引导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和现代营销方式,加快中心城区重点商业圈和特色街区建设。2004年,进一步确立“商贸活市”发展战略。2009年8月,制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鼓励第三产业向旅游、物流、信息、咨询、农村和社区商贸服务等延伸。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94.13亿元,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37亿元,金融业33.06亿元,房地产业27.65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11.18亿元。
  建设优秀旅游城市
  1992年11月,决定发展旅游业,成立市旅游开发办公室。1996年8月,更名为市旅游局。1997年2月,制定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若干意见。2001年,开始把四明山地区作为发展休闲旅游业的一个片区统筹规划。2005年,提出建设优秀旅游城市。2007年,提出结合余姚优秀历史文化、新农村建设等发展旅游业新思路。2010年,旅游业收入41.5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526.9万人次。
  第二节 政治建设重要决策
  干部队伍建设
  配备选拔“四化”干部 1988~1993年,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配备、选拔干部。至1993年底,全市科局级领导干部共901人,其中35岁以下113人、占12.5%,45岁以下298人、占33.1%,具有大专以上学历284人、占31.5%。
  选拔任用年轻干部 1995年,贯彻执行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选拔群众公认度高、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成绩的年轻干部。。1994~1998年,先后提拔副科(局)级以上领导干部343人。至1998年底,全市科局级以上领导干部722名,其中35岁以下94人、占13%,45岁以下305人、占4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464人、占64%。
  公开招考优秀干部 1994年,根据公开、公平、择优原则,采取“双推双考”,即组织推荐与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相结合,考试与考察相结合方式,选拔干部。此后,又多次进行公开招考。2005年,首次面向宁波市公开选拔5名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预备人选和5名副局级领导干部人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引入公开透明、交流竞争和群众监督新机制。
  干部教育培训 1988年起,每年对干部进行主题教育,内容有职业道德、艰苦创业、服务奉献、创先争优等。1996~2010年,每年制订干部教育培训计划。1999年,建立领导干部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强化统筹协调,有计划地培训干部。2000年,建立领导干部理论考试制度。2006年,制定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办法,根据“大教育大培训”的要求,分层分类抓好干部的教育培训。2007年,设立余姚市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网,搭建网上学习平台。2007年,开设姚江讲坛,邀请专家、学者、领导讲课,鼓励领导干部自主选学,至2010年底,共举办39期。
  培养后备干部 1992年开始,定期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996年,制定干部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05年,建立定期推荐后备干部、干部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竞争上岗等制度。2007年,开展新一轮市管后备干部的公开推荐和考察工作,共推出市管副职后备干部建议人选208名,并全部进行考察。2006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全市共安排各类培训班49个,培训干部8000人次。至2010年,共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2期。
  思想作风建设
  思想建设 1988年,学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展生产力标准的学习讨论。1989年7月4~5日,市委召开八届七次扩大会议,传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邓小平三次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讲话,提出彻底制止动乱、稳定余姚局势和抓好党的建设等6条意见。此后,广泛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1992年后,认真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2000年3月起,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2001年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2004年,开展为期一年的机关效能建设主题教育活动。2005年,进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9~2010年,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作风建设 1991年,开展思想作风教育整顿。1994年开展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1997年,制定领导干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关于加强乡镇及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若干意见。1998年,组织近3000名干部分期分批开展进村入户活动。2004年,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行联村、联企、联户、联活动点活动,市700名市管领导干部和1218个党组织与1584户困难家庭实行结对帮扶。2005年,又相继开展“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活动。2007年,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广泛开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和“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主题实践活动,共帮助落实项目32个、资金1598万元,制订发展计划246项,征集各类问题、意见建议1591条。2010年,开展“解放思想再跨越、转变作风再落实”学习实践主题活动。
  廉政建设 1994年,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行为规范。1999年,市委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是年9月制定实施细则。2000年11月颁发考核办法。2002年,完善《关于进一步明确领导干部个人报告重大事项的若干规定》。是年,在市级机关中开展“作风建设年”和“道德建设”年活动。2004年4月,市委颁发《关于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建立健全党政“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和工程项目,以及廉政谈话、经济责任审计、向市纪委全会报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党内询问质询等监督制度。至2010年,有18位党政“一把手”向市纪委全会报告工作。
  民主法治建设
  普法教育 1986年,实施第一个五年普法教育。至2010年,共实施5个五年普法教育,用各种形式向公民普及法律常识。
  依法治市 1993年8月,市委颁发《余姚市依法治市五年规划》。2001年3月,市委颁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实施意见》。2006年6月,市委颁发《关于建设“法治余姚”的决定》。
  扩大党内民主 1988年后,不断扩大党内民主。2004年,市委颁发《中共余姚市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乡镇(街道)及市直部门党政正职人选及推荐人选表决办法》《余姚市提拔任用干部差额考察暂行办法》《关于领导干部辞职制度的实施细则》等文件。是年,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开始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全委会初始提名推荐、投票表决、市委常委会差额票决、差额考察等制度。
  扩大基层民主 1999年3月,全市按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各村首次由全体选民直接提名推选村委会候选人。2002年,市委颁发《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的意见》。2008年,市委办转发《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意见》。
  平安余姚建设
  探索起步阶段 1991年,制定颁发《余姚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五年规划》,实施“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综治工作发展战略。1991年3月,市委第一次与各乡镇、街道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基层综治工作责任。1991年6月,成立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健全综治工作机构。1992年,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综治工作属地管理细则,细化部门与基层责任。1994年12月,成立市社会治安见义勇为奖励基金会。1994~1996年,开展专项斗争、集中整治农村治安。
  普遍发展阶段 1997年,实施“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综治工作发展战略。1997年3月,实施乡镇及村(居)、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事机构规范化建设。1999年,市委发文学习推广新时期“枫桥经验”。2001年,先后实施乡镇、街道综治组织和城区综治工作建设,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会。2002年,开展“平安大市”创建活动。2003年,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深化发展阶段 2004年,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拓展为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加强和完善综治工作机制的发展战略。2004年7月,市委作出《深化“平安余姚”创建活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2005年,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内部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全市4305家企业、45家市场开展“综治进民企”工作。2006年,开始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规范基层综治平台,配强基层综治力量。2007年,推进平安建设向农村发展,开展农村治安混乱地区、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农村广泛建立“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组织。至2009年底,全市共建立“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496个。2009年,实施“加强综治基层基础、深化基层平安建设”工作,完善排查化解、治安防控、平安创建、组织网络、工作责任五大体系建设。2004~2010年,共6次获省“平安余姚”称号。2010年3月31日,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鼎。
  第三节 文化和社会建设重要决策
  文化强市建设
  1988年起,继续弘扬地方历史文化,涌现姚剧《传孙楼》等一批全国性获奖作品。1992年后,引入市场机制,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改革。1998年起,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净化,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管理。2000年,开始实施文化大市、强市建设。2003年后,重点建设体现余姚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2007年,启动文化保护工程。2009年3月,颁布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
  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1988年起,在繁荣城市文化的同时,活跃农村文化,开展文化下乡活动。1998年后,加强社区、村落文化建设。2003年,开始建设农村、社区群众性文化娱乐场所。2007年,全面启动“文化燎原”工程,将和谐文化融入新农村建设,至2010年,259个村建有村落文化宫。
  余姚精神提炼
  1993年,余姚精神的表述语为“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拼搏超越”。2007年11月,新时期余姚精神表述语为“崇文崇德、开明开放、创新创优”。
  教育优先战略
  1988年后,继续巩固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1993年,决定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年逐步调整农村教育网点,加快撤并和破旧校舍改造。1995年起,加快发展高中段教育,提高职高教育比例。1998年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999年后,开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2000年后,加强劳动力素质培训。2003年开始,推进高标准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2004年后,进一步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2010年,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该类学生总数的61%。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988年,合同制工人开始实行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医疗费仍采用企业职工定额,机关事业单位公费。此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扩面和完善。1993年,提出按照统筹原则,建立和完善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1995年,开始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998年,开始发展各种补充保险。2003年,提出发展救助、救济、福利、优抚等社会保障事业。至2010年,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完善。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988年后,进行初级卫生保健示范县(市)建设。20世纪90年代,主要开展妇幼保健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2000年后.主要开展卫生监督体系、卫生应急控制体系等建设。2003年,开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2007年,进行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至2010年末,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219所。
  第四章 纪检监察
  本章记述内容包括党风廉政建设、执纪办案等。中国共产党余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协助市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对违反党纪案件的查处。因市监察局与市纪委合署办公,所以政府的行政监察也在本章记述。
  第一节 机构
  市纪委
  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市党代会选举产生。1988~2010年,市纪委共历6届,5次换届,届期与市委相同。每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市纪委常委、副书记、书记。
  市监察局
  市监察局与市纪委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的体制。市纪委、监察局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政府行政监察两种职能。
  第二节 党风廉政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1999年开始,在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年9月,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市委成立领导小组。此后,每年制定专项工作责任一览表,按照分级负责原则,逐级分解任务。2002年底,建立市、乡镇(街道)、村三级责任网络体系,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建议书、任务书、通知书“三书”制度。2007年后,又制定一系列制度,各级各部门层层签订责任书,并将责任制执行情况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2002~2010年,有3名领导干部因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不力而被追究责任。
  1996年1月25日,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人事部授予余姚市纪委、监察局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授予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冯永求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9年,市纪委被中纪委确定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系点。
  反腐倡廉教育
  1988年开始,每年印发案件通报和案件剖析,组织举办培训班,开展贤内助评选、警示教育等。2001年,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集中组织党员廉政教育78次,6780人次领导干部接受教育和培训。2005年起,推行廉政文化建设。2008年,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梁弄镇)被命名为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至2010年,命名各级廉政文化示范点72处。
  廉洁自律制度
  1990年后,制定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内容涉及建房审批、婚丧喜庆管理、不准动用公款吃喝和娱乐问题、因公出国审批、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及礼品登记制度等。1999年,设立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专用账户“581”。至2010年底,累计收到党员干部上缴的礼金、礼卡、礼券折合人民币400万元。
  加强党内监督
  1988年后,党内监督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0年前后。主要监督党政领导干部违纪违章建私房,公款送子女上学,公款购买摩托车,公车私用和公费着装等问题。第二阶段,为2000年前后。主要加强机关基本建设审批管理,严禁超标建造办公楼和超标装修。第三阶段,为2005年后。主要规范领导干部外出考察和出国(境)管理,执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物资采购的规定及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小金库”专项治理。2008年,制定《关于加强对党政主要负责人监督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严格禁止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向管理、服务对象借款借物以及推荐物品的规定》。
  1990~2006年,对22名有违纪行为的领导干部发出“廉政询问书”,有367名领导干部经受述廉、评廉考评。646名领导干部就履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和个人廉洁自律情况接受群众评议。2007~2010年,有15名领导干部接受市委委员、纪委委员的质询评议。
  基层廉洁工程建设
  1996年,制定村级政务公开若干规定,开展村级财务管理专项治理,85%的村落实一年两次的财务公开。2002年,规定村和基层站(所)党风廉政建设若干制度和监督办法。2004年开始,实行村级公务零招待试行办法。2005~2007年,村务公开和村级重大事项实行村民代表议事(或听证)制度。成立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中心。制定市基层廉洁工程建设实施办法。2008年,265个村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2009年,成立市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实施清产核资工作,共收回各类应收款1.41亿元、到期的投资款366万元,化解债务2.45亿元。2010年7月,市委书记陈伟俊参加全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座谈会,介绍加强村级“三资”监管工作经验。
  第三节 执纪办案
  信访举报
  1989年4月,成立行政监察举报中心。1992年后,建立健全市、乡镇、村三级信访举报网络,配备专兼职纪检信访干部,建立850个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网络组织和279名村级信访联络员队伍。1995年后,建立群众举报约访、信访质询听证等制度,市纪委常委以上领导参与接访与约谈。2003年,推行《关于实行信访公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纪检监察信访双向承诺制度的实施意见》和《余姚市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协调制度》三项工作制度。1988~2010年,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7852件。
  案件查处
  1988年,重点查处党员干部严重以权谋私、贪污、受贿、道德败坏的违纪案件。1993年起,重点查处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的违纪违法案件,建立反腐败协调小组和执法执纪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工程建设、土地批租、房地产领域违纪违法的案件查办力度。1988~2010年,全市共立案查处违纪党员3140人,其中乡科级干部150人,开除党籍处分793人。
  案件审理
  1988年,对1979年后党员违纪档案材料作全面清理。1991年、2001年、2004年、2007年,又多次对案件审理质量和党纪、政纪处分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考核。1998~2010年,共审结案件1924件,连续13年实现“零申诉”。2010年,被中纪委确定为案件审理工作联系点。
  第四节 行政监察
  执法监察
  1993年前,检查、监察的重点为经济合同、土地、矿产、统计法规的执行情况、粮食合同定购、春耕农用物资、企业技改项目专项检查等,挽回经济损失200万元。1993~1997年,组织近百次专项检查和监督监察,包括超标购房、公费旅游、机关办经济实体、违规购置公务用车、机关“小金库”等,共查出各类违规金额近4000万元,分别作补缴、清退、收缴等处理,其中有2人因触犯法律,移送司法机关。1998~2003年,市、乡镇(街道)两级共立执法监察174项、专项检查77次,完成调查课题53个,查出违法违纪金额900万元,挽回经济损失496万元。2005年后,开展对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住房公积金管理使用、重点工程建设、农业发展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抗震救灾款物使用情况等项目组织执法监察,并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组织专项检查和治理,对中央投资项目建设情况及重点区块改造、民生工程和招商引资工作,组织跟踪检查和督查。
  效能监察
  2004年前,主要开展对乡镇、街道和以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政府部门为重点的行政效能执法监察。2004年,成立机关效能投诉中心。2004~2008年,累计受理来电、来信、来访2197件次,其中立案投诉240件;先后组织明察暗访17次,对74名违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2008年,完成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任务,获全国2008年政府信息化应用推进奖。2010年,设立277个行政效能监测点,制定服务效能大提速8项新举措。
  第五节 纠风治乱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1990年前后,重点开展对“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摊派”(简称“三乱”)的治理,对26个行政执法部门的收费、罚款情况进行检查,撤销公路临时性收费站3个,取消对农民不合理收费项目285个。2000年前后,开展整顿药品生产、市场秩序,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2002年起,开展对中小学乱收费专项检查,处理违规收费的8名校级领导。2006年,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规范医药机构的诊疗、用药及收费行为,追缴回扣“红包”。2008年,组织对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收费情况进行检查,再次取消150个收费项目。2009~2010年,共查处教育违规收费案8件,医疗服务价格违规案17件,累计涉案金额174.1万元。
  政风行风建设
  1988年,提出强化作风建设、公开办事制度并处理违纪违规人员57人。1995年起,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行风建设工作会议,市长分别与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签订行风建设责任状,组织开展行风评议。1996年,13个重点行业部门推出社会服务承诺项目200个。1997~2010年,先后对交通、金融、教育、城管、土管(国土)、司法、环保、技监(质监)、卫生、民政、农业、工商等16个部门和供水、供气、公交等行业进行民主评议行风活动。
  2007年起,每年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创建活动。2010年,在市广播电台创办“四明热线”行风节目。是年,组织12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上线与市民开展交流互动。
  第五章 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记述干部的选拔使用、教育、管理,以及党员队伍和组织建设。此外,还记述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
  第一节 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
  1988年后,逐步走向公开、公平、公正,采用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的方式任用市管领导干部。1988年,市委推行“公开选拔、差额选举”制度,并经团市委、市总工会换届试点,逐步推开。此后,所有乡镇政府的副职人选全部实行差额选举。1994年,引入“双推双考”机制,即个人自荐、组织推荐、考试考察和公开选拔,当年有7人选拔为市级机关部门领导干部,另有3人被宁波市局录用。1997~1998年,先后三次公开推荐优秀年轻干部,有19人担任局长助理或乡镇长助理。2001年开始,推行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制和考察公示制。次年起,市委常委会对市管干部任免进行票决,市委全委会对正职人选进行无记名全额推荐。2005年,首次面向宁波市公开选拔5名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预备人选和5名副局级领导干部人选,并试行任用干部常委会差额表决制度。2008年,推行公选干部,通过公开选拔、初选评价,在618名报名者中筛选出140人参加笔试,根据笔试成绩,确定79人参加面试,有12人得到提拔。。2010年,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重视对年轻干部特别是“80后”干部的选拔,推出的9个岗位中有7个专门面向“80后”干部,经过公开选拔和笔试面试,7位“80后”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干部交流
  市委于1992年制定干部交流制度,对任职达到一定年限的领导干部实行跨机关和乡镇交流,或选派到外地市挂职。当年共交流副局级以上干部121名。到2010年底,共交流副科(局)级以上市管干部1500余人次,先后有60名干部被派到外地进行挂职锻炼。1998年,市委先后颁发《关于对乡镇中层以下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实行跨乡镇交流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对市级机关中层干部实行跨部门交流的暂行规定》。是年,共有41名市直部门机关中层干部和35名乡镇中层干部交流上岗。2007年制定颁发《余姚市机关中层干部跨单位交流工作的实施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机关中层干部跨单位交流,有66名干部进行交流,其中8名任职时间较长的乡镇(街道)财政所长进行指令性交流,13名中层干部从市直部门交流到乡镇、街道或从乡镇、街道交流到市直部门。
  后备干部培养
  1993年、1995年和1998年,市委三次开展公开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共有2000余名优秀中青年干部脱颖而出。1999年,市委建立定期公开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制度,每年结合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民主推荐优秀中青年后备干部,不断充实市管后备干部人才库。
  1992年开始,市委定期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至2010年共举办12期,累计500人参加培训。2002年,市委制定颁发《余姚市选派干部到重大项目等一线挂职锻炼实施办法》,通过选派后备干部到重大工程和复杂岗位挂职锻炼等途径,分类落实培养锻炼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后备干部培养、锻炼的力度。
  中层干部竞聘
  1996年,市委在市财政地税局和低塘镇试点的基础上,制定颁发《关于在市级机关和乡镇机关中实行中层干部聘任制的意见》,采用民主推荐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相对稳定与适度轮岗相结合的办法,全面推行机关中层干部聘任制。1999年,经市委同意,市委组织部先后颁发《关于乡镇机关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市级机关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市直部门和乡镇每三年为一轮,组织开展中层干部竞聘上岗。至2010年底,市级机关和乡镇、街道组织开展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各4次,有1390余位中青年干部经竞聘上岗。
  人才工作
  1988年,首次评选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对任祖伊等5位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1999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设立每年100万元科技人才专项资金。2002年,成立省内首家县级市博士(高层次人才)联谊会,有49名高层次人才为首批会员。2009年,首次提出创新型人才政府津贴制度,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工程及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等创新举措,投入1000万元资金开始第二期人才公寓建设。至2010年,有各类人才15.6万人,其中硕士和副高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3100人。有1位专家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1人确定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
  第二节 干部教育和管理
  干部教育
  1991年,开展思想作风教育整顿,强化宗旨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在教育整顿中对问题较多的24名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以示戒勉。1998年,组织3000名机关干部分期分批开展“进村入户”活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2000年,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党性党风教育(简称“三讲”),经历学习提高、自我剖析、开展批评、落实整改4个阶段。2001年初,分批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乡镇、街道和部门所有干部职工,均参加学习教育活动,集中学习到课率达99.9%。2005年后,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和“为民、务实、清廉”等主题教育活动。
  干部监督管理
  1991年,建立干部谈话制度。1997年,对领导干部实行函询和谈话制度。1999年,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诫勉制度,建立干部预警系统。2001年,建立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畅通信息渠道。2002年,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报告重大事项的若干规定。2003年,制定国家工作人员因私出国(境)管理办法,实行“党群书记和组织部长夜谈”制度。2004年,制定颁发《进一步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2007年,制定颁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管理的意见》。2008年,制定颁发《加强对党政主要负责人监督管理的若干意见》。2010年,进一步深化市管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建立规范干部监督信息收集处理制度。
  1992年起,每年组织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施年度考核。1992年,对乡镇人员实行分流,2761名乡镇行政、事业和自聘人员进行定岗和分流,共分流856人,其中到村任职201人,到乡镇企业任职和兴办经济实体486人。1997年,市级机关和乡镇全面推行公务员制度,有1085名干部过渡为公务员。。
  第三节 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发展
  1988年,有党员34684人,大专以上占3.2%,36岁以下占52%,60岁以上占13%。2010年底,党员57195人,大专以上占27%,36岁以下占22.3%,60岁以上占29%。
  1990年,注重吸收在生产一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中的优秀分子入党。1993年,把党员发展重点转向生产能手、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1997年后,每年新党员发展人数均超1000人。2007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发展党员530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发展党员224名。2000年起,全面推行党员发展公示制。2002年,进一步规范党员发展双推制、双重考察制、公示制和预告制。2005年,制定发展党员票决制、入党积极分子动态管理制度等7项发展党员工作制度。
  党员教育
  1989年前,党内教育大多采用传统方式落实“三会一课”(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课)制度。1989年起,逐步推行“电化教育”“党员活动日”“电视党校”“微型党课”“手机报”等教育形式和载体。1990年,534个村均建立党员活动室,357个基层党组织建立党员活动日制度。
  1992年,20个乡镇、90个片、村建立电教室。1994年3月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党员电化教育先进。2002年,创新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在全市农村建立1089个党员家庭教育活动点。到2006年,建成338个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覆盖全市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党员教育活动点。
  1998年,市广播电视台开辟《党的生活》专栏,各乡镇均建立电视党校。2007年起,探索推行“微型党课”和“手机报”制度。
  2010年,探索建立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保障制度,保证党员教育活动正常开展。
  党员管理
  1988年初,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工作,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共2360个党支部、33964名党员参加评议。评议结果,合格党员23228人,占参加评议党员的68.4%,共处置不合格党员和基本不合格党员1066人,占3.1%。其中,限期改正596人,劝退除名103人,开除党籍13人。1990年起,民主评议党员作为一项制度每年开展一次。1994年起,重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推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1999年开始,建立党员信息库管理系统,各乡镇、市级机关先后配置党员信息管理专用电脑。2002年起,实行在职党员社区和单位双重管理双重考评。2005年7月1日,成立市党员服务咨询中心,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49支,有党员志愿者4434名。其后,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党员服务咨询中心相继建立,总数达321个。到2010年,登记的流出党员467人、流入党员263人,分别建立外出和外来党员支部。是年,全面推行“共产党员户”亮牌工作。
  第四节 基层组织建设
  村组织建设
  1999年,实施村干部重大事项报告、任期和离任审计、述职评议及全日制办公4项制度。2002年,村区划调整后,村级党组织进行首次换届。2004年起,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全面推行“公推直选”,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2004年,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基础。2006年,全面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党员首议制、党员提案制、党员票决制、党务公开制四项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程序。2006年7月起,先行对全市各村主要干部的报酬实行市和乡镇、街道两级财政统筹支付,2008年,明确全市村实职干部(核定职数内脱产到村任职的村干部)基本报酬由市财政统筹。2009年起,每三年评选1次“十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十佳进取型村党组织书记”和“十佳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搭档”,培育“领头雁”队伍。
  1996年5月,全市第一个村级党委——泗门镇小路下村党委成立。至2010年,有村级党委12个。
  社区组织建设
  2002年,社区体制调整后建立19个社区党总支和1个党支部。2004年,首建3个社区党委。2002年,建立健全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2005年6月,社区党组织换届,季卫桥社区党总支率先实施无候选人公推直选。2006年,总结推广社区建党委、楼群建支部的经验,实行城乡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至2010年底,全市社区党组织152个,党员3031人。建制镇社区党组织37个,党员1783人。
  “两新”组织建设
  1984年8月,中日合资企业——长城精工有限公司成立党组织,全市以“三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为重点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始起步。1998年全市乡镇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后,开始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到2001年底,全市50名以上职工的非公有制企业,其中有党员的企业达到82%;100名职工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其中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为60.8%。2003年,全面开展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党员3人以上的新社团组织都单独建立党支部。到2010年底,非公企业中共建立党委4家、党总支9家、党支部726家,新社团组织中共建立党委1家,党总支2家,党支部33家。
  第五节 机关党建
  创建活动
  2002年,实施“五星级支部”创建活动。2003年,有19个机关支部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占机关支部总数的24%。至2008年,市直部门党组织创建“五星级党支部”77个,占机关支部总数的95%。1988~2010年,市级机关累计评出优秀党员388名,先进党组织154个。
  教育培训和纪律检查
  党员教育 1988~2010年,一般每季度安排一次集中党课教育。形式有“三会一课”(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党课)、微型党课、网上党课等。2009年,创办《机关党建报》、手机短信党课等。至2010年底,累计编《机关党建报》20期。
  积极分子培训 每年举办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内容为党的知识、党纪党风教育等,培训时间一般为40个课时。2003年开始,新增培训知识测试。1988~2010年,市直机关有2894人次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组织发展 2005年起,实行预备党员公示制。至2010年,市级机关中共发展党员1108人,有1300名预备党员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纪律检查 1988~2010年,市直机关纪工委配合市纪委共查处违纪党员163名,其中有66人被开除党籍。
  第六节 老干部工作
  基本情况
  老干部工作由市委老干部局负责,主要服务对象为离休干部。2002年,市委决定退休的原市级领导纳入老干部局服务范围。
  1980年,开始实行干部离职休养制度。1982年起,对健在的符合离休条件的干部办理离休手续。至1988年初,累计办理干部离休手续547人(含易地来余姚安置58人)。2010年底,离休干部总人数为735人(含易地安置余姚58人),其中红军时期1人,抗日战争时期252人,解放战争时期482人。享受司局(地专、师)级政治、生活待遇11人,享受司局(地专)级生活待遇3人,享受地专级医疗和用车待遇4人,享受县(处)级政治、生活待遇227人。2010年12月31日,健在离休干部294人(含易地安置余姚19人),其中享受司局(地专)级政治、生活待遇5人,享受司局(地专)级生活待遇1人,享受地专级医疗和用车待遇1人,享受县(处)级政治、生活待遇103人。
  组织活动
  1988年起,每月举行1次在城区居住的抗战时期入伍、享受副局(科)以上待遇的离休干部情况通报会。每年春节前,召开老干部迎春团拜会。坚持举办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2007年6月,建立余姚老干部党校,坚持每年两次政治理论大课制度,设立退休原市级领导学习班、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老年大学党员学习班。2007年开始,每季度组织参观、考察活动一次。每逢建党、建军、国庆等纪念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老干部活动。。
  服务保障
  1995年,推出企业离休干部离休费、医疗费(统称“两费”)实行系统统筹制度。1996年1月1日,企业离休干部离休金标准重新进行“套改”。1998年11月,企业离休干部“两费”实现全市统筹。2006年7月起,开展城区离休干部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工作。2010年5月,市人民医院建立老干部保健室。离休干部健康体检每年1次。
  2000年起,建立离休干部疗休养制度,每年健康疗养1次,同时做好健康体检。2007年,退休的原市级领导列入老干部健康疗养。1990年,为8位享受司局(地专)级政治、生活待遇和享受地专级医疗、用车待遇的离休干部安装住宅电话。1995年,采用邮电部门优惠、所在单位补助和个人出资的形式为享受县(处)级和曾担任过正局(科)级领导职务的离休干部安装住宅电话。。1996年,为全市离休干部优惠安装住宅电话。
  2000年起,实施离休干部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制度。2005年,开展“朝夕相伴共增辉”活动,组织社会志愿者为老干部开展医疗结对、保健咨询、小家电维修、日常生活服务。2007年3月起,开展社区为老干部服务工作,为老干部提供社区日常服务。2009年,在城区社区全面创建“老干部之家”。为离休干部建立“一键通”服务平台,发放家政服务卡等,为老干部生活、就医、急救提供方便。2009年起,每年举办老干部保健护理培训班。2010年,发放老干部公交IC卡(智能卡)。2010年起,易地离休干部体检、疗养费用全部由余姚市财政负担。易地离休干部除基本离休费、生活补贴、医疗费由原单位负责外,其他待遇与本市离休干部一视同仁。
  老年活动
  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成立于1985年。1988年,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建有门球队、桥牌队、歌咏队、钓鱼协会、书画协会、花鸟盆景协会和气功研究小组。2002年后,主要服务对象由离休干部扩大到市级退休干部。
  市老年大学
  1987年10月,成立宁波市老年大学余姚分校。1994年,改名为余姚市老年大学。2007年,建立老干部党校老年大学党员学员班。2004年12月,成立市老年大学艺术团。至2010年底,市老年大学开设63个班次,有学生600人。
  第七节 关心下一代工作
  工作网络
  1986年3月,成立市关心下一代协会。1991年3月,更名为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市关工委”)。至2010年,形成市和乡镇、街道以及村、市直机关、学校、企业的关工委组织系统。
  相关活动
  1986~2010年,关工委宣讲团(组)187个,宣讲员981名,年均宣讲次数230场次,受教育人数1.5万人次以上。有129所中小学成立法制学校。先后组织5届“十佳”小孝星评选活动,有3名小孝星被评为“感动余姚十大新闻人物”,1名被评为宁波市“文明之星”,2名被评为第三届“当代宁波最感人的十大慈孝人物”。建立35处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先后组织13届“青少年英才”评选活动,累计328人次获“青少年英才奖”,其中有37人被评为宁波市和省青少年英才。2004年后,募集社会各界人士捐助爱心资金252.98万元,累计结对帮助贫困学生3033人。
  1990年起,组织编辑、出版青少年课外读本。至2010年,先后出版《丹山赤水》故事集、连环画、烈士传等20册,并在5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建立爱心图书库。
  第六章 宣传工作
  本章主要记述市委重大的宣传活动,包括思想教育、舆论宣传和对外宣传及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宣传舆论工具见第三十八编《广电 报刊》。
  第一节 思想教育
  主题教育
  1988~1991年,宣传教育重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992~1999年,前阶段教育主要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后阶段,教育重点是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和发展。开展的活动有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孔繁森、评选“双十佳”(各次评选名称稍有不同,大意是“十佳人民公仆”“十佳党员标兵”等)干部并进行巡回演讲等。2000~2004年,集中开展“三讲”教育,即“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宣讲十六大精神。2005~2008年,重点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教育,宣讲党的十七大精神。2009~2010年,组织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
  理论学习
  1988年后,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1992年起,重点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此后,经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阶段。学习形式有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姚江讲坛、姚江论坛等。1998年起,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要求。2005年,党委(党组)中心组全面推行学分制管理,完善考学评学督学制度。2007年,市级机关和各乡镇、街道开展微型党课撰写宣讲,至2008年,共开展微型党课授课630场次,受众5万人次。
  阵地建设
  1989年,余姚化肥厂建立全市第一所企业党校。1992年2月,成立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首次开展企业政工职称评定工作。1994年,余姚中学率先成立学生党校。1998年起,开展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至2010年,建立企业党校27所,乡镇、街道党校22所,村级业余党校105家,学生党校14所。
  第二节 舆论宣传
  主题宣传
  1988~1991年,主要宣传党的十三大精神、科技兴市发展战略等。1992~1997年,着重进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香港回归等主题宣传。1998~2001年,开展举行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建党80周年等重要活动。2010年,主要进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庆典活动。
  典型宣传
  1998年组织宣传8位模范公仆、10位各条战线的优秀青年。2007~2010年,每年开展“感动余姚”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其中,王龙集团董事长王国军荣获“浙江骄傲——2008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称号,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领导分别对王国军先进事迹作出批示;梁弄镇中学校长徐立科荣获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首届浙江省道德模范称号。
  宣传管理
  1990~2004年,建立新闻宣传工作例会制度,设立市新闻宣传“云环奖”,制定名记者(名主持人)、名编辑、名栏目评选办法,建立健全新闻阅评制度,面向社会聘请新闻工作社会监督员。2005年,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共举办新闻发布会8次。开通余姚新闻网,组建55人的网上评论员队伍。2007年,制定市级以上重大先进典型推荐和宣传工作办法。2008年8月,市网络文化宣传管理中心成立,制定网络文化自律公约。2010年,整合新闻信息、网络管理、网络服务、网络技术以及涉网单位人力资源,组建互联网新闻传播中心;依托余姚新闻网,开设e政厅、新闻会客厅、发言人在线专栏,推出余姚手机报、余姚网视,组建三级QQ群。
  第三节 对外宣传
  重大活动外宣
  1991~2000年.在梁弄浙东韬奋书店重新开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开馆庆典等节庆活动中,邀请中央、上海和境外20家媒体到余姚采访报道。2002~2007年,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推出余姚村村有戏看、60万余姚农民享受“晒场文化”等报道。。利用中国塑料博览会、中国日用小家电博览会、王阳明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田螺山遗址现场馆开馆仪式等重大经贸旅游和节庆活动,开展对外宣传。2008年,举办“余姚杯”杭州湾大桥主题新闻大赛、组织纪念余姚改革开放30周年等系列活动。2009年,先后组织浙江电视台“浙江之声”直播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等系列外宣活动。2010年,结合首届农业博览会、“安踏杯”全国女子排球赛、黄宗羲诞辰400周年学术论坛等活动,全方位宣传余姚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城市形象外宣
  1989~1994年,开展河姆渡传人形象大讨论活动,提炼出“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拼搏超越”的余姚精神。编制画册《余姚》,拍摄电视专题片《名邑余姚》和反映河姆渡历史文化的电视专题片《7000年前的辉煌》。1996~2001年,专题片《河姆渡传人》《王阳明》《古城余姚》和纪录片《河姆渡曙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04~2006年,举办“姚籍记者家乡行”活动。与香港《大公报》合作,推出《东南名邑——余姚》地方新闻专版。《余姚画册》在省第六届对外传播“金鸽奖”出版物评选中获一等奖。邀请中央一台《走遍中国》《发现之旅》栏目组到余姚拍摄,对河姆渡文化、红色革命文化进行专题宣传。2007年,组织开展新时期余姚精神提炼弘扬工作,共征集到表述语4297条,确定“崇文崇德、开明开放、创新创优”为新时期余姚精神表述语。
  对外文化交流
  1991年,成立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1992年6月,赴北京举办河姆渡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1993年,在市图书馆举办中日(余姚—安昙川町)书法交流联展。1997年7月,拍摄制作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情缘》(18集)。1999年,举办“浙江余姚—贵州望谟”世纪文化交流活动。2007年4月,举办国际王阳明文化活动周活动。2008年,举办朱舜水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与日本常陆太田市、小郡市开展文化交流活动。2010年,利用世博会等契机,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传播活动。
  第四节 精神文明建设
  文明城市创建
  1997年,在全省第三轮创建文明城市竞赛活动中,获得县城组第一名。2002年,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市”称号,并创建成为首批省文明城市。2006年,创建成为首批省示范文明城市。2010年提出省文明县(市、区)创建目标,制定《省级文明城市创建规划》。
  文明单位创建
  1988年,修订文明村、文明单位标准,命名56个文明村(单位)、136个创建文明村(单位)先进集体。1990年7月,建立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小组,1993~1996年,制定1994~2000年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组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重大成果奖等评选活动。由点到面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和河姆渡传人创新业等活动。1999年,小路下村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2000~2001年,在全市农村开展美化家园、环境整治活动。2002年5月,全省百镇创文明现场会在泗门镇召开,余姚市和泗门镇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和先进镇。2003~2004年,开展农村居住环境整治,全面消灭露天粪缸。2005年,泗门镇、小路下村和谢家路村分别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镇、全国文明村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称号。2007~2009年,组织实施和谐宜居家园创建活动,开展以整治柴蓬基地、粪缸基地、废弃杂基地为重点的农村庭院整治和以“改陋习、树新风”为主题的乡风文明建设活动。
  公民道德建设
  1990年,广泛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制作播放《历史文化名城余姚》电视专题片。1995年,命名首批市级12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确定每年5月为“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月。2001~2003年,由点到面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年活动。2004年,制定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关爱明天,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2005~2007年,编印《余姚市民文明礼仪小常识》。先后启动建设一批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在15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援建“清泉爱心图书室”。2008年,制定《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规划》(2008~2011),编印市民文明常识读本。
  第七章 统一战线工作
  1988年后,统战工作主要是广泛团结各界人士参政议政,参与余姚经济建设。1989年起,进一步加强统战工作领导,1990年5月,统战部长由市政协副主席担任。1999年4月和7月,市台办、市民族宗教局先后升格为正科(局)级单位。2005年,统战理论研究上升为统战文化研究。2007年6月25日,全国首次统战文化论坛在余姚召开,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出席。至2010年,基本形成全方位、高起点、多层次、宽领域的大统战格局。2010年2月2日,材料《余姚特色统战工作新模式》在全省统战部长会议上交流发言。
  第一节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
  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
  1988年,先后建立中国民主促进会余姚市支部、中国农工民主党余姚支部和九三学社余姚市支社3个基层组织。市委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工作,解决办公用房、办公经费,配备党派专职干部。
  无党派人士工作
  开展无党派代表人士与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相结合。2005年7月,成立余姚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2006年召开的市政协十一届委员会专门设置无党派人士界别。至2010年,有成员62人。
  制度建设
  1994年,制定建立市委、市政府领导干部与民主党派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1989~2006年,市委3次制定和完善《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2006年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政府有关部门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对口联系制度的意见》。2006~2010年,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非中共干部学习班7期,480人次参加培训。
  政治安排和担任实职
  1988~2010年底,有17名非中共人士当选为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3名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38名非中共人士任市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9名任市政协副主席;在历届市政协委员中,非中共人士保持在60%以上;有3名担任副市长,34名任职以政府部门为主的正副局级干部。
  第二节 民族宗教工作
  民族工作
  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参政 1988年后,少数民族代表人士逐步走上政治舞台。1998年1月,胡亚芳(高山族)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并任大会主席团成员。2007年5月,市少数民族联谊会成立。至2010年,有白族、朝鲜族、高山族、畲族、维吾尔族6位人士,先后担任政协余姚市第四至第十一届委员,其中任第十一届政协常委1人。
  落实帮扶政策 1990年,按照公安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等四部委联合通知,开始执行更改民族成分的工作,为少数民族考生参加高考提供民族成分证明,落实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1999年下半年,调查全市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情况,并于次年4月为129户少数民族经济困难户发放补助金49200元。2009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作为民族发展帮扶资金,支持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发展生产。
  宗教工作
  落实宗教房产政策 1988年后,政府继续处理由农民、城镇居民和单位占用的宗教房产。1990年,退还龙泉寺部分房产,恢复龙泉寺佛教活动场所,该寺成为全市首座对外开放的佛教寺院。1992年,退还河姆渡芦山禅寺房产。1994年,退还朗霞大佛寺房产。2006年,落实余姚居士林土地征用手续。2008年,置换余姚基督教城堂所拥有的淡竹弄15号房产。是年,落实基督教城堂迁建城东的土地使用权。
  宗教活动场所登记管理 1994年,按照国务院《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规定,对全市2处寺院、2处天主教堂、35处基督教堂(所)进行首次登记发证。1997年后,对宗教活动场所实行年检。2006年,取消年检制度,并对宗教场所重新换证登记。至2010年底,有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64处,其中佛教场所24处,基督教堂(所)38处,天主教堂2处。
  制度建设 在爱国爱教方针指导下,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基督教协会、天主教“三自”爱国领导小组、佛教协会宗教团体,逐步完成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新老交替。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基督教“两会”和佛教协会分别建立会长办公会议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学习交流制度等。2005年,市基督教“两会”制定的“十项制度”在省基督教界作为经验进行推广。2006年,实施佛教场所会计代理制。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批示“余姚的经验值得推广”。
  宗教界服务社会活动 1988年后,宗教界继续发扬扶贫帮困的传统,服务社会。多次募集资金物资支援灾区,资助贫困孩子就医就学。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宗教界募集善款十余万元,通过红十字会汇往灾区。2007年4月,市佛教协会捐资40万元,帮助新疆沙湾县老沙湾镇中学重建教学楼一幢。是年8月,市佛教协会与基督教“两会”共捐资10万元,帮助四明山镇改善教育设施。2008年雪灾,市佛教协会会同宁波七塔寺出资11万元,支援四明山灾区。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宗教界累计捐款85万元、捐助衣物被褥3卡车、学习用品30箱,送往灾区。2009年,市佛教协会又向鹿亭乡中心幼儿园捐资5万元。2010年,玉树发生地震,宗教界累计捐款40万元。另外,市佛教协会还捐资10万元分别用于三七市镇相岙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龙游县少数民族的帮扶。
  第三节 海内外联谊
  台胞台属联谊
  1987年11月,台湾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次年3月,成立市台胞台属联谊会。1990年10月,成立黄埔军校余姚同学会。2004年5月,成立市台商联谊会。此后,与台湾12个民间社团建立联系,交流领域从经济、文化逐步延伸到宗教、新闻、教育、以及社区等。
  侨(港)胞侨(港)属联谊
  1988年后,继续加强余姚籍境外人士的联络,激发他们爱国爱乡热情,参与家乡经济建设。1991年6月,在香港成立余姚海外联谊会。2000年后,重点加强侨胞第二、第三代的联络。2009年4月,成立香港余姚联谊会。2010年2月,成立新加坡余姚联谊会。其间,加强与侨属的联谊。
  留学人员联谊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展出国留学人员工作。1996年7月,成立市出l国留学人员家属联谊会。2004年开始,每年与余姚籍回国创业留学人员开展联谊活动。2006年,邀请海外22位高层次人才开展余姚籍海外学子故乡行活动。2008年,举办留学人员与民营企业、科技人员对接洽谈会,44位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海外博士参加会议。
  荣誉称号
  1994年,开始对海外杰出人士授予“爱乡楷模”和“荣誉市民”称号。至2010年,全市有省爱乡楷模1人,宁波市荣誉市民6人,余姚市爱乡楷模7人,荣誉市民4人。
  第四节 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新社会阶层中党外代表人士培养
  1988年,市委落实工商联恢复重建后的办公用房,支持工商联开展工作,广泛团结工商界人士参与余姚经济建设。1992年后,私营企业大量涌现,市委开始注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工作;部分人士安排为市政协委员,当选为市人大代表等。
  1999年8月,工商联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首次由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当选为会长,2004年10月和2009年12月,在第七、第八次大会上连任会长。
  2005年,全市有91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荣获省、宁波市、余姚市三级优秀建设者、杰出建设者称号。有42家非公有制企业获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至2010年,先后有189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担任历届省、宁波市、余姚市三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奉献社会
  1995年开始,发动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光彩事业”,至2010年,非公企业累计投资5.16亿元,捐赠3.3亿元。
  2006年,实施非公企业与村结对。至2010年底,1320家非公有制企业和17个基层商会分别与265个村结成共建对子,765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新农村建设顾问,共落实帮扶项目1567个,到位资金1.2亿元;238家非公有制企业设立冠名慈善基金,基金规模累计达2.16亿元。
  建立与新社会阶层人士联系的制度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建立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信息库,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考察、评价和政治安排以及各类考评提供依据。至2010年,入库人员207名。
  2007年初,建立市和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三级领导干部联系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制度。是年底,建立市委统战部、组织部、市人事局等22个市直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和明确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职责。规定联席会议每年召开1次。是年开始,定期召开情况通报会,组织考察调研,约谈听取意见和建议。至2010年底,共举行情况通报会3次,考察调研6次,征询约谈4次。
  第五节 统战文化建设
  探索实践
  1988年1月4日,市统战理论学会成立,至1995年底,共历3届。2003年7月2日,市社会主义学院成立。2004年起,创办《统战文化报》《统战文化》研究期刊,建立统战文化网站、开设统战文化讲坛、设立统战文化长廊。至2010年底,共编印《统战文化报》61期,发行《统战文化》研究期刊3期,组织统战文化讲坛11次,设立统战文化长廊52处。
  建设成果
  2005年3月,市委统战部提出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其基本思路被编入《2005年中国统一战线研究成果》蓝皮书,基本经验被列入第二十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汇编。2006年10月和2007年6月,全省统战文化现场会、全国首次统战文化论坛相继在余姚举行。2007年下半年开始,先后编纂出版《统战文化概论》《和谐文化与统一战线》《统战文化与和谐社会》《统战文化建设实例》等统战文化系列丛书。2009年9月,“浙江省统战理论研究会统战文化研究余姚基地”挂牌。是年底,成立全市统战文化研究会。
  第八章 党校教育
  1988~2002年,市委党校一直以党员干部培训为主。2003年5月,建立“一校两院”的办学机制,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市社会主义学院)的运作模式。党校校长一般由市委副书记兼任。2007年2月开始,由市委组织部长兼任。市行政学院院长由常务副市长兼任,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由市委统战部长兼任。
  第一节 干部培训
  党校培训
  1991~1996年举办各级各类党员干部培训班,以理论学习为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党建理论和党史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1997年开始,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从原来的以理论教育为主,转向理论教育与能力培养并重,实行分类、分层次培训,相继开设城建、工贸、教文卫等乡镇长、街道主任培训班,举办统战干部培训班、综治干部培训班、组工干部培训班等。2004年后,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以能力建设为中心,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党员先进性组织班次、设置课程。先后开办中层干部行政能力提高班、领导干部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班、党性党风集中教育培训班等班次。1988~2010年,举办各类党员干部培训班604个,培训党员干部约4.8万人次。
  行政学院培训
  行政学院每年举办初任公务员培训班、中层干部行政能力提高班等,社会主义学院每年举办宗教界代表人士培训班、“三胞”眷属培训班、党外干部培训班等。2007年,创办“姚江讲坛”,邀请王蒙等知名专家学者授课。至2010年底,举办“姚江讲坛”39期,听课党员干部达11.8万人次。
  社会主义学院培训
  见本编第七章第一节《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
  研修班
  2008年,在香港金融管理学院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学院举办市和谐宜居城市建设及现代服务业专题研修班。2009年,在浦东干部学院举办市领导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研修班。2010年,在复旦大学举办市领导干部提高创新发展能力专题研修班等。
  第二节 学历教育和理论研讨
  学历教育
  1987年开始,举办党校学历函授班。至2010年,共举办党校系统学历函授班53班,3887名学员获得党校本科或大专毕业文凭。
  1996~2002年,开办职业高中班,设市场营销、商业管理、涉外文秘、文秘4个专业,毕业学员300人。1998~2009年,与宁波大学成教学院联合办学,招收本、专科函授学员,本科设工商、金融、财会、汉语言文学(面向中小学教师)4个专业,大专设会计、经管、金融3个专业,毕业学员2000人。
  理论研讨
  《关于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思考》1996年获全国思想政治理论研讨会一等奖。《浅议理论学习的着眼点》1998年在《党建研究》上发表。《加强山区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之我见》2000年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经济发达地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在人民网上发表。《舜宇集团产权制度演变研究》2008年获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宁波实行计划单列市2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统战文化建设》2009年在海峡两岸统战文化研究论坛上荣获一等奖。
  
  第九章 党史工作
  1988~2002年6月,市委党史研究室专一研究中国共产党余姚历史。2002年6月,地方志职能从市档案局中划出,并入市委党史研究室,重新组建市史志办,负责余姚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写。2008年起,又增加党史胜迹保护的工作职能。
  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开展党史胜迹大普查。2010年5月,公布党史胜迹93处,分党史遗址(遗迹)、纪念馆(碑、亭)、烈士墓(陵园)和党史人物故居4类。
  第一节 征集编研
  期刊编印
  至2010年,市档案馆收藏1958~1995年征集的党史资料429卷。至1998年,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纂内部刊物《余姚党史资料》共65期。1999年,改名《余姚党史》,又编印2期。
  书籍出版
  市委党史研究室 由市委党史研究室及市新四军研究会主编的反映中共余姚地方史、浙东革命根据地史的书籍有:《艰辛道路》(1989)、《浙东抗日烽火》(1992)、《丹山赤水——余姚革命故事选》5集(1993~2004)、《姚江风云——中共余姚地方史(1919~1949)》(1994)、《临山镇党的活动纪实(1937~1949)》(1997)、《浙东抗日根据地群众工作专辑》(1998)、《浙东抗日根据地财经后勤卫生专辑》(1999)、《火红的土地——梁弄》(1999)、《余姚革命英烈》(2001)、《中国共产党余姚历史(第一卷)》(2004)、《姚江怒涛(余姚抗日战争史料选编)》(2005)、《新浙东报纪念文集》(2005)、《血与火的年代——四明山原慈南地区(陆埠区革命斗争史)》(2005)、《中国共产党余姚市历次代表大会文选》(2006)、《红色四明——〈中共余姚历史〉一卷专题集》(2009)、《姚江巨变——〈中共余姚历史〉二卷专题集》(2009)、《古邑红旗扬——余姚解放六十周年纪念文集》(2009)、《红色记忆》(2010)、《四明山杯全国革命廉政小故事获奖作品集》(2010)。
  其他部门 《余姚革命文化史料选编》(1992,市文化局编)、《四明魂——余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礼》(2007,市委宣传部编)、《赤色枣园》(2009,黄家埠镇横塘村编)和《红色十六户》(2009,黄家埠镇十六户村委会编)。
  第二节 党史胜迹
  党史遗址(遗迹)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杨贤江求学处。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红一师”蔡家缴枪旧址。
  抗日战争时期 旧址有中共浙东区委,浙东行政公署,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浙东银行,新浙东报社、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浙东鲁迅学院,浙东韬奋书店(易地重建),梁弄战斗,新四军浙东纵队后方医院,横坎头反击战,浙东区党委和三北游击司令部,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修械所,三北游击司令部联络总站,南山疗养所,浙东印刷厂,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被服总厂,皇山桥战斗,中共余姚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南庄战斗,中共宁绍特委秘密联络处,三北游击司令部姚南办事处,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冯村反击战,四明游击指挥部独立大队活动点,黄沙湖战斗,余上县办事处成立地,后塘河战斗,北撤渡口大丁丘湾,余姚县政府,浙东第一次反顽自卫战主战场,马氏枣园——中共余上县委秘密联络点,峙岭伏击战,大俞战斗,蜻蜓岗战斗,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后勤部兵工厂。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旧址有草茅庵重建四明主力武装,丰山战斗,姚虞县党政军主要驻地,夏巷渡战斗,南下大军与地方部队会师处,湖头庙缴枪,黄家路贳器店红色联络站,新新公司,天华缴枪,车厩渡战斗,红赤岭战斗,祠堂丘战斗,浦东部队南渡登陆,城山渡战斗,屏风山坚持隐蔽处,中共浙东临委驻地,夏巷渡。
  纪念馆(碑、亭)
  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73年),前方战斗纪念碑、亭(2004年建),陆埠钟山红色主题公园(1997年建),中共浙东临委成立纪念碑(2000年10月建)、《四明简讯》创办纪念碑(1999年建),朱洪山烈士纪念碑(1991年建),楼适夷纪念碑、亭(2010年建),玉皇山毋忘碑(始建于1995年),梨洲街道革命事迹陈列室(2008年迁建),明伟革命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78年),上王岗战斗纪念碑(1987年建),梁辉烈士纪念碑(1968年重建),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五支队成立纪念碑(2007年5月建),肖东烈士纪念碑及陈列室(始建于1990年),长泠江纪念馆(2006年建),泗门镇革命烈士纪念碑(1995年建),沈乐山革命烈士纪念碑(1994年建),梅园丘战斗纪念碑(建于1987年1月),夏苗、张和芳烈士纪念碑(2003年建),中共余姚四明山第一支部纪念室(2005年建),大岚镇革命烈士纪念碑(1999年建),中村战斗纪念园(2008年建)。
  烈士陵园(墓)及其他
  烈士陵园(墓) 至1988年初,累计建革命烈士陵园、墓51处。此后至2010年,新建2处,即临山镇革命烈士陵园、黄家埠镇革命烈士陵园。
  革命先辈纪念林(位于梁弄镇狮子山) 1983年开始建设、。至2010年底,累计建有谭启龙、何克希、刘亨云、连柏生、张文碧、杨思一、顾德欢和马青、陈布衣、刘发清、王起在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担任浙东地区党、政、军领导职务的11位革命先辈纪念碑及陈洪、黄明等革命烈士纪念碑。
  党史人物故居 陈云在余姚居住处。黄明烈士故居。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