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327
颗粒名称: 第六章 种植业
分类号: F326.1
页数: 10
页码: 330-3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种植业情况,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
关键词: 余姚市 农业 种植业

内容

1988~2010年,以粮食、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业,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988~1999年,水稻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2000年开始,粮食取消定购任务,水稻种植面积锐减。到2003年,余姚从一个余粮市、商品粮市,变为缺粮市、进口粮市。2004~2010年,市政府制定多项补农、惠农政策,粮食生产略有回升。
  1987年,粮食总产34.38万吨,亩产779千克。1988~2010年,粮食亩产稳产高产;总产最高是1991年,39.96万吨;亩产最高是1996年,1015千克。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3.43万公顷,总产21.52万吨。
  经济作物,1999年起,棉花种植面积减少,种植的种类、品种逐年有所增加,榨菜成为大宗产品。种植在万亩以上的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榨菜、茭白、辣椒、雪里蕻、西瓜。
  2006年,市统计部门开始单独测算种植业增加值。是年,增加值17.38亿元,占第一产业的72.3%。2010年,增加值27.33亿元,占第一产业的77.2%。
  第一节 粮食作物
  水稻
  早稻播种面积 1988~1999年,常年播种面积2.27万~2.58万公顷。2000年开始减少,最少为2003年,播种面积0.58万公顷。2004年开始略有回升,2004~2009年,常年播种面积0.73万~0.82万公顷。2010年0.79万公顷。
  晚稻播种面积 增减情况与早稻类似。1988~1999年,常年播种面积2.8万~3万公顷。2000年开始减少,最少为2003年,播种面积1.51万公顷。2004年开始回升,2004~2009年,常年播种面积1.61万~1.72万公顷。2010年1.66万公顷。
  早稻生产水平 1988~2010年有21年早稻亩产超400千克,其中最高的2009年平均亩产达462千克。1988~1999年,早稻总产都在15万吨左右,年平均15.57万吨;2000年和2001年不足10万吨;2002~2010年5万吨左右。
  晚稻生产水平 1993~2010年,晚稻亩产超过早稻,其中最高的2009年达到490千克。1988~2000年,晚稻总产年均18.5万吨。2001年后,晚稻年均总产减少到12万吨。
  早稻推广品种 1988~2010年,早稻全面推广种植中熟抗病的嘉育293、嘉育280等,平均亩产447千克。2006年,开始推广中熟偏迟,高产良种嘉育253,每年种植5300公顷,占早稻总面积的67%,最多一年为2009年,种植5600公顷,平均亩产475千克。
  晚稻推广品种 1988~2010年,晚稻生产主要推广7个品种,其中1987~1996年,秀水11连续推广,种植总面积达到12.2万公顷,平均亩产超400千克,是历年推广种植面积最多的品种。此外,还有宁67、甬粳18、秀水110、秀水09、加花1号和协优46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20世纪90年代,河姆渡镇、马渚镇在晚稻中曾一度试种黑米(糯米)等有色米。
  育秧技术改革 1988~1998年,育秧方式以稀播大苗育秧为主。推广“二减二增”培育壮秧技术,即减少本田用种量、秧田播种量,增加专用秧田和肥料用量。在留足1∶10专用秧田基础上,大田用种量从5~6千克减少到3~4千克,秧田播种量从80~100千克减少到40~50千克。同时,采用免耕秧田,早稻采用地膜保温育秧,以稀效唑浸种、秧田化学除草、秧田三叶喷多唑等一系列措施培育壮秧。20世纪90年代末逐步推行免耕直播(抛秧),大田手插育秧日渐减少。2008年后,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服务,开始采用工厂化育秧,统一育秧供秧面积达到23.4%。至2010年,机插推广面积达到52.2%。机插育秧点606个。
  耕作管理改革 1988年后,以手扶拖拉机为主的机耕旋耕,速度加快,但深度变浅。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扩大推广,早稻、单季晚稻均开始应用省工、省本、省能源的免耕直播技术,耕作日显弱化。
  水稻田间管理 1988年后,稻田化学除草全面推广。水浆管理采用浅灌勤灌、浅水分蘖、移苗搁田、灌水抽穗、干湿灌浆、潮田割稻的技术。
  栽培技术改革 1988年,水稻栽培主要推广“稀少平”(稀播、少本、平衡促进)。1989年开始,推广“三高一穗”(高成穗率、高结实率、高经济系数和稳定穗数)栽培技术。1997年开始,推广抛秧技术,推广面积在6667公顷以上。2000年后,推广早稻、单季晚稻直播和机械插秧栽培技术。2005~2010年,直播稻年推广6667公顷。2007~2010年,推广机械插秧9300公顷。2010年,水稻抛秧、直播、机插3种省工、省本、省力、节能的轻型栽培技术,年推广面积达23100公顷,占水稻总面积的90%。育秧、插秧、化除、机收等一系列集成配套技术改革,解放农民插秧、耘田、割稻“三弯腰”。
  植保技术改革 见本章第五节《植物保护》。
  育种繁供体系 1959年10月,成立县良种公司。2002年,建立市种子管理站,实施两块牌子、一套班子。2004年,建立粮食作物种子储备制度。2010年12月,种子管理站、林特种苗站合并为种子种苗管理站;同年,建立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负责市场监督、管理。2010年,良种覆盖率达到95%。
  大麦
  种植面积 1988年为7173.3顷。1991年7266.3顷,为大麦种植最多的一年。此后逐年减少,2000年为560公顷。2010年仅30公顷,总产量132吨。
  品种 2004年前以早熟3号为主,种植历史长达30年,亩产200~250千克。千粒重高,蛋白质含量适中,属优质啤酒大麦;麦秆芯长、富有弹性,是草编的主要原料之一。2004年开始种植农大3号,港啤1号,花30等品种,其中花30秆矮、抗倒、避病、高产,免耕撒播亩产可达到350~400千克。
  小麦
  主要种植地在滨海棉区,1988~1992年,年均种植在2000公顷以上,之后,呈下降趋势。2010年,小麦播种面积1806.7公顷,总产7781吨。
  2009~2010年,有部分种粮大户采用小麦—单季晚稻两熟耕作制度,小麦种植面积增加到万亩以上。小麦常年亩产250千克。
  2008~2010年,种植的小麦11号早熟、抗倒、赤霉病轻,撒播麦亩产400千克。
  番薯
  1988~1990年,番薯种植面积1000公顷,年产鲜番薯1.5万~2万吨,主要产于南部山区。1991~2010年,野猪侵害加剧,番薯种植面积减少到667公顷。番薯种植品种以徐薯18、浙薯2号为主。番薯夏季栽培亩产2000~2500千克,秋季栽培1000千克。2010年,全市总产无统计。
  玉米(俗称六谷)
  余姚地处东南沿海,雨水多,8~9月份有台风,不适宜大面积种植玉米。1999年前,零星种植133~267公顷。2000年后,引进作蔬菜用的杂交甜玉米、作副食用的糯玉米,种植面积才有所增加。2001年,以春种夏收为主的杂交甜玉米种植面积为1000公顷。2010年,玉米种植1085公顷,总产6455吨。主产于姚北滨海地区。
  高粱
  2001年,从湖南引入两糯1号双季栽培再生杂交高粱后,栽种容易,种1次收2次,产量高,一季亩产400千克。2010年,全市种植万亩以上,总产无统计。
  大豆
  种植以春大豆台湾75为主。20世纪90年代,年种植面积2000公顷。2010年2790公顷,总产12463吨。
  蚕豌豆
  豆科作物,冬种夏收。蚕豌豆在粮食短缺时期属粮食作物,1990年后,开始作为蔬菜,同杂粮一起不作粮食作物统计。蚕豌豆多以鲜食为主,也有少量燥豆。种植品种主要是慈溪大白蚕、本种姚白蚕。
  1988年后,种植面积保持在800公顷。2010年846.7公顷,总产2590吨。
  其他小杂粮
  豆科 豇豆(短豇豆)、绿豆、赤豆等。
  天南星科 芋艿等。
  茄科 马铃薯(俗称洋芋艿)等。
  第二节 经济作物
  棉花
  种植区域 主要分布在姚北滨海平原泗门、小曹娥2个纯棉乡镇和低塘、朗霞、临山、黄家埠4个半稻半棉区乡镇。
  种植面积 1988~1998年,棉花按指令性计划种植,面积稳定在6667公顷。1999年,开始实行市场调节,面积减少到2666.7公顷。2005~2010年,种植1666.7公顷。
  产量 1998~2010年,皮棉亩产超过70千克,其中2006~2010年,连续5年皮棉亩产超80千克。1991年,棉花总产最高,年总产皮棉0.87万吨。2010年,棉花亩产79千克,总产0.2万吨。
  种植品种 1988~2010年,主要推广86-1抗病品种、中棉所12、泗棉3号、杂交抗虫棉湘杂棉3号和南抗3号5个品种。此外,还推广抗棉铃虫、植株高大的湘杂棉2号、慈抗3号、鄂杂棉10号等品种。
  油菜
  面积 2000年前,年种植面积都在666.67公顷以上,最多的1990年达到12980公顷。2010年,种植3426.7公顷。
  产量 1988~2010年,有21年亩产均在100千克以上,其中2009年总产2.33万吨,为历史之最。2004~2010年,7年亩产上升到130千克以上,最高的2009年达到158千克。2010年,总产7734吨。
  品种 1988~2010年,先后推广种植3个主要品种,即九二5-8系、高油605和浙双72。2010年,开始示范种植秆矮抗倒、适宜直播机收的浙油18。
  榨菜
  1962年,姚北部分农户用自留地进行零星种植。1983年后开始大面积种植。1987年,种植4900公顷,产值0.72亿元。主要产地在泗门、小曹娥、临山、黄家埠4个镇。1995年,余姚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榨菜之乡。2009年,在农业部主办的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上,公布“余姚榨菜”品牌价值54.04亿元,列全国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百强”第五位。2010年,榨菜种植5100公顷,生产总值16.8亿元。
  1988年12月,余姚老好吃榨菜厂生产的美福牌精制小包装榨菜,在全国食品博览会上获国家银奖。
  到2010年,榨菜加工企业43家,加工产值超14亿元,从业人员15万人。远销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带动菜农增收和相关产业发展。到2010年底,榨菜行业共获得16个宁波市知名商标、9个宁波市名牌农产品、10个省著名商标、8个省名牌农产品、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6个中国驰名商标,12家企业53个绿色食品获认证。
  茭白
  茭白历来有零星种植。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姚东河姆渡镇为中心,与邻近的三七市镇、陆埠镇连片种植。2010年,茭白种植3333公顷(河姆渡镇2000公顷),总产突破5万吨,年产值超亿元。
  茭白有单季茭、双季茭2类,单季茭以象牙茭为主,双季茭以棱子茭为主,双季茭年亩产1000~1500千克,产值可达5000元。2010年,推广余茭4号双季茭白200公顷,开创一年当中种一季早稻、一季茭白,稻茭轮作的新模式。
  2000年6月,河姆渡茭白注册“古址”牌商标。2001年,河姆渡镇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茭白之乡,被列入国家级绿色食品A级产品。2004年,成为知名商标。2007年,评为省名牌农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辣椒
  以春夏季露地栽培为主的加工型辣椒生产区,集中在小曹娥、泗门镇;以大棚栽培为主的鲜食型辣椒生产区,分布在凤山、阳明、梨洲等街道。加工型辣椒常年种植1333公顷,鲜食型辣椒种植133公顷;年产鲜椒2.3万吨,辣椒干2000吨;亩产值2000元,年总产值达4000万元。
  雪里蕻菜
  泗门、小曹娥、临山、黄家埠镇是主产地,其他乡镇有零星种植。1988~2010年,种植面积基本稳定。2010年,种植1200公顷,鲜菜总产7万吨。
  雪里蕻菜是制作笋干菜的主要原料。至21世纪,城乡千家万户仍保留每年自制笋干菜传统。2010年,有规模加工企业4家,注册商标4个,年产量近300吨,并远销海外。
  黄瓜
  1988年后,黄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0年达467公顷,总产3万吨,年产值2500万元。市郊以阳明、凤山等街道为主的大棚栽培鲜销黄瓜种植区,面积133公顷;姚北泗门、临山、小曹娥等镇为主的腌制加工型黄瓜种植区,面积333.3公顷。2010年,全市总产无统计。
  2010年,以相思达菜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加工乳黄瓜、酱瓜龙头企业4家,其中乳黄瓜酱菜年产值1300万元,并通过IS09001国际管理标准认证。
  西瓜
  1988年后,种植区域、面积、品种、技术等方面都有调整,种植区域由北部旱地、棉地向中部稻区稻田及南部高山发展。品种推广种植皮薄、肉脆、含糖量高、水分足、果型适中的早佳84-24。栽培技术由露地栽培改为大棚栽培,使西瓜全年都有上市。2000年后,种植面积超过667公顷。2010年,达到1493.3公顷,总产66252吨。
  草莓
  2005年后才逐步发展。到2010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00~200公顷,总产无统计;主要种植区域为马渚、泗门、三七市、牟山、大隐等镇。
  拉毛果
  1919年从日本引入。以三溪口村(2001年3月并入梨洲街道三溪村)为主进行种植。2010年,低塘街道等地有10公顷的种植面积,总产无统计。拉毛果除作纺(针)织品工业用途以外,其籽还出口美国。
  其他经济作物
  豆科 眉(梅)豆、扁豆、刀豆(四季豆)、荷兰豆、羹豆(长豇豆)、落花生、黄花苜蓿、紫云英(20世纪90年代前,大面积种植)等。
  茄科 红茄、紫茄、藤茄、番茄等。
  葫芦科 菜瓜、梨头瓜、南瓜、冬瓜、丝瓜、苦瓜、蒲子(瓠瓜)等。
  十字花科 青菜、塌棵菜、小白菜、大白菜、高脚白、卷心菜、黄芽菜、香菜、小棠(塘)菜、花菜、西兰花、甜菜、凤凰菜、木耳菜、长萝卜、圆萝卜、胡萝卜、湖田萝卜、红萝卜、花叶芥、弥陀芥、包心芥、本种大头菜、洋种大头菜等。
  藜科 菠菜等。
  菊科 莴笋(香炉笋)、蒿菜、苦荬草(饲料)、向日葵等。
  苋科 苋菜、水花生(水生植物,20世纪80年代前,大量种养以作肥料)等。
  伞形科 芹菜(本芹)、西芹等。
  泽泻科 慈姑。
  睡莲科 田藕等。
  旋花科 雍菜(空心菜)等。
  沙草科 荸荠等。
  百合科 韭菜、大蒜、小葱、洋葱、黄花菜(忘忧草)、百合等。
  胡麻科 芝麻等。
  禾本科 竹笋(毛笋、冬笋、鞭笋、龙须笋、雷笋、燕笋、小竹笋)、黑麦草、墨西哥玉米、甘蔗等。
  天门冬科 芦笋等。
  雨久花科 水葫芦、水浮莲(两种水生植物,20世纪80年代前,大量种养以作肥料)等。
  浮萍科 浮萍,亦称绿萍(水生植物,20世纪80年代前,大量种养以作肥料)等。
  灯芯草科 蔺草等。
  菱科 红菱。
  楝科 香椿。
  食用菌类 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等。
  第三节 农作制度
  中部稻区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粮食生产以改制为中心,改单季稻为双季稻,间作稻为连作稻,中籼稻改为晚糯稻,低产作物改为高产作物,两熟制改为三熟制,高秆品种改为矮秆品种。实现良种、良田、良法、良制“四良”配套。年亩产粮食超500千克,成为全国粮食高产县和商品粮基地县。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至80年代末,以多种为中心,发展麦—稻—稻、油—稻—稻、绿(紫云英)—稻—稻新三熟制。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起,以效益为中心,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粮棉油种植面积大幅锐减,空闲田—稻—稻、空闲田—单季稻耕作制度的种植面积增加。其间,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农业发展的5个方面转变,即从种植业为主向种养结合转变,从种粮为主向粮经并举转变,从单一养殖(水产)向生态套养转变,从小型分散向连片基地化转变,从注重产品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
  北部棉区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姚北半稻半棉区,多为1年棉花1年水稻2年4熟的稻棉轮作制度。1985~1990年,北部棉区棉地,冬季由原来间作套种小麦、蚕豆、绿肥的耕作制度,改种以效益较好的榨菜、雪里蕻菜,占棉地总面积的47%~58%。1991~2010年,姚北旱地、海涂地,夏秋季大面积调减棉花,冬季调整减少春粮蚕豆,调整为榨菜为主,雪里蕻菜等其他冬菜次之,少有冬闲田,农田大多绿色过冬。
  南部山区
  1985~1990年,南部山区、半山区耕作制度一般为油—稻、肥—稻、冬闲田—稻为主,旱地番薯地间作套种瓜、菜、豆及玉米、花生等作物。1991~2010年,大部分梯田、山田、山坡地,一部分发展花卉、苗木、高山蔬菜、高山西瓜,一部分退耕还林,一部分遗弃荒废。耕作制度为冬闲田—中汛稻、油菜—中汛稻。
  第四节 除草施肥
  除草
  稻田主要杂草 有稗草、牛毛扁、鸭舌草、瓜皮草、节节草、浮萍藻类等,以稗草对水稻影响最大。
  春粮及棉田主要杂草有马唐、早熟禾、牛筋草、小蓟、剪刀股、小飞蓬、小苦荬、婆婆纳、通泉草、羊蹄、繁缕、卷耳、空心莲草、香附子、野跖草等。
  人工除草 稻田、春粮田、棉田杂草,自古以来靠人工除草。稻田除草主要靠耘田。
  化学除草 1976年开始。1978年,水稻化学除草面积6666.67公顷。1986年,水稻田化学除草面积13313.33公顷,春花田2226.67公顷。2000年后,全面推广。
  大田除草剂变化 20世纪80年代,先后使用的是丁草醚、丁西(混剂)乙草胺、禾大壮。20世纪90年代先后使用的是苄乙甲、乙苄、丙苄、茎叶处理剂稻杰、稻喜、韩秋好、灭草松等。
  秋田除草剂变化 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杀草丹、禾大壮、丁草胺。90年代,主要是丙草胺、幼禾葆。2000年后,主要是茎叶处理剂稻杰等。
  施肥
  1988年,全市绿肥(紫云英)10826公顷。是年后,化肥使用继续增加,冬播绿肥继续减少。相应早稻施用绿肥面积数量减少,而晚稻稻草还田面积数量相应增加。90年代中期后,早稻机收普及,部分农民因图省力,早稻草焚烧“还天”。单季晚稻大都是素白田。2000年后,有机肥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进入化肥为主时期。至2010年,全市绿肥仅为633公顷。
  农家肥当家年代,水稻施肥基本上是重基早追“一哄头”施肥法。20世纪80年代后,全面开展氮、磷、钾配方施肥,早稻每亩以磷肥15~20千克,促早发;晚稻每亩以钾肥7.5千克,保粒重。同时,推广磷酸二氢钾等根外追肥,养根保叶,防早衰,争高产。1988年前后,化肥增加,推广“稀少平”(稀播、少本、平衡促进)的基肥与追肥并重的施肥法。1990~2010年,重点推广“三高一稳”(高成穗率、高结实率、高经济系数和稳定一定穗数)的“重前、控中、保后”的施肥技术。一般早晚稻基肥亩施碳铵30~50千克,追肥尿素15千克左右。
  2005年后,对水稻、茭白、榨菜、棉花等主要农作物,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效,防止化肥过量。2008年,余姚列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资金补贴项目县(市)。至2010年,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0.77万公顷次,施用配方肥4.2万公顷。
  第五节 植物保护
  主要病虫
  水稻虫害 常发性的虫害有二化螟、稻虫卷叶螟、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和稻蓟马。2004年,水稻发生中偏重的四代稻纵卷叶螟,8月下旬防治时用冒牌伪劣农药稻卷宁,又造成药害,全市16个乡镇5410户、933.3公顷晚稻受害,共损失稻谷4620吨。2005年,灰飞虱虫害加重,并传播病毒病,即水稻黑条矮缩病,朗霞街道2公顷早稻颗粒无收。同年,褐飞虱大发生,因吡虫啉产生严重抗药性,对口农药少,褐飞虱不能有效控制,造成绝收面积667公顷。检疫性虫害见本编第十章第一节《动植物检疫》。
  水稻病害 常发性病虫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选用抗病品种后,白叶枯病绝迹、稻瘟病减少。2005年开始,灰飞虱虫害加重,并传播病毒病。
  棉花虫害 主要有棉蚜、蜗牛、地老虎、斜纹夜蛾、红蜘蛛、红铃虫、棉铃虫等。1988年,发生严重的棉花斜纹夜蛾虫害,7820公顷棉田受害,全市棉花亩产仅32千克,比上年减产24千克。1988~1995年,棉铃虫虫害连年大发生。
  棉花病害 主要是苗期立枯病、炭疽病及检疫性病害——枯黄萎病(见本编第十章第一节《动植物检疫》)。
  大小麦病虫 1988~2010年,主要有赤霉病、锈病、白粉病、黏虫、蚜虫等。
  油菜病害 1988~2010年,主要是菌核病。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选用抗病虫良种,早稻推广二九丰,晚稻推广秀水11、宁67等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品种。种植作物实行轮作,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施行科学用水。
  药剂防治 20世纪80年代初,重点推广化学农药。90年代初开始,逐步减少和禁用高效、高毒、高残留的甲胺磷、呋喃丹等,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锐劲特、吡虫啉等新农药。
  物理防治 2000年后,棉花、茭白、蔬菜基地装频振式杀虫灯,减少虫害发生,减少农药防治,减少环境污染。
  生物防治 2002年,茭白田试验示范二化螟性诱剂,使成虫失去生育能力,减少产卵量。之后,在蔬菜田试验示范。2010年,在水稻田试验示范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性诱剂。
  综合防治 1988~2010年,选用抗病良种,采用药剂浸种,秧苗带药下田。推广薄露灌溉,氮、磷、钾配方施肥,促根系深扎,使稻苗正常生长。防治二化螟采取狠治一代压基础,二、三代重点防单季晚稻和早插连作晚稻。防治稻纵卷叶螟,采用加强预测预报、及时用药。褐稻飞虱防治采用“除三控四压五”(三、四、五,均指褐稻飞虱代数)措施,压低基数,减少危害。后期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用井冈霉素、爱苗等农药进行防治。同时,宣传保护青蛙等天敌资源,消灭虫害。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