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给排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27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给排水
分类号: TU991.6
页数: 7
页码: 279-2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1988~2010年,城区供水向农村供水拓展,2010年,全市基本普及饮用自来水。2000年后,改善排水管网,增设排水泵站和排水口,排放逐步走向雨污分流。至2010年,城区形成4个相对独立的排水系统。龙山水厂 坐落在龙泉山西麓,是城区第一座水厂,1970年建成。2000年8月至2001年5月,梁辉水库引水工程竣工,库水成为水源。2007年8月,又完成凤凰山泵站应急引水工程,可通过泵站向四明湖水库明渠取水供应水厂。2008年12月29日开工建设,设计规模为16万吨/日,分两期实施。原水取于双溪口水库。1993年,市人大讨论通过“姚西北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引优质的四明湖水库原水,实行统一制水后集中向姚西北各乡镇供水。
关键词: 排水 水厂建设 管网设施

内容

1988~2010年,城区供水向农村供水拓展,2010年,全市基本普及饮用自来水。
  2000年后,改善排水管网,增设排水泵站和排水口,排放逐步走向雨污分流。至2010年,城区形成4个相对独立的排水系统。
  第一节 水厂建设
  城区水厂
  龙山水厂 坐落在龙泉山西麓,是城区第一座水厂,1970年建成。1988年,龙山水厂挖潜改造,扩建320吨澄清池1座,普通快滤池组4组,2000吨清水池1座,取水口移至地浦湾,增设双电源等。水厂日供水能力2万吨/日。2001年开始,变为季节性应急供水。2007年拆除。
  花园水厂 1983年建成,1988年12月至1990年3月,扩建2000吨清水池1座,新建每小时1000吨虹吸滤池1组,供水能力4万吨/日。陆埠水库取水3.5万吨/日,梁辉水库取水0.5万吨/日。到2010年底,水厂的主要设施有2000吨清水池3座、每小时1000吨无阀滤池和虹吸滤池各1组及供水泵房。原水取于陆埠水库和梁辉水库(梁辉水库建成前为梁辉童湖水库)。
  七里浦水厂 1993年3月,水厂动工,建设分两期进行。一期供水4万吨/日,二期供水8万吨/日。1994年6月,一期竣工,投资2500万元。2001年3月至2002年1月,投资1393万元进行二期扩建,扩建后供水能力提高至8万吨/日。2006年8月至2007年5月,投资1445万元,再次扩建,使供水能力达到12万吨/日。至2007年底,主要设施有5300吨清水池2座、4万吨/日气水反冲快速滤池3座、12万吨/日加药车间1幢;加药系统自动控制,有完善的送水水泵和变配电设备。初建时以姚江水为过渡原水,1996年11月至1997年2月,完成四明湖水库引水工程,开始用四明湖水库原水。2000年8月至2001年5月,梁辉水库引水工程竣工,库水成为水源。2007年8月,又完成凤凰山泵站应急引水工程,可通过泵站向四明湖水库明渠取水供应水厂。
  城东水厂 坐落在凤山街道剑江村。2008年12月29日开工建设,设计规模为16万吨/日,分两期实施。2010年7月一期完工,投资1.76亿元,同月6日通水,供水能力8万吨/日。原水取于双溪口水库。
  集镇水厂
  渚山水厂 位于马渚镇,1996年2月竣工。设计规模5.1万吨/日,用地3公顷。一期3万吨/日,2001年二期扩建,增至5万吨/日。2003年两次扩建,增至7万吨/日。原水取于四明湖水库。
  马渚水厂 2004年7月,建成供水。供水能力为5万吨/日。以四明湖水库为水源。
  其他集镇水厂 市内还有泗门镇水厂、陆埠镇水厂、丈亭镇水厂、长丰水厂、河姆渡镇水厂、三七市镇水厂、梁弄镇水厂、大隐镇水厂8家。
  第二节 管网设施
  输水管网
  龙山水厂输水管 取水口在姚江桥西北侧。1987年,上移至地浦湾,铺设管径为500毫米的输水管。2007年11月,水厂停运,输水管同时废弃。
  花园水厂输水管 使用梁辉童湖、陆埠水库原水。童湖水库原水沿余梁公路(南雷路)东侧铺设输水管,管径400毫米,长6千米。陆埠水库原水输水管有两条。1984年12月至1985年6月,铺设一条长14千米、管径500毫米的水管。1988年12月至1990年3月,水厂扩建时铺设输水管复线,长14千米,管径600毫米。
  七里浦水厂输水管 1994年6月建厂,由泵站向姚江取水。1997年2月,改向四明湖水库取水,输水管分两段铺设。前段为四明湖水库大坝至兰江街道沈湾村的凤凰山泵站,长9.45千米,管径1000毫米。后段凤凰山泵站至七里浦水厂,长7千米,管径800毫米,穿姚江江底进水厂。在四明湖水库大坝和凤凰山两级泵站加压输水。2007年11月,新铺设凤凰山至七里浦水厂的第二条输水管,长9.23千米,管径为800毫米的PE管,竣工后取水量达到14万吨/日。2000年8月至2001年5月,投资1720万元铺设梁辉水库至七里浦水厂输水管。管道分两段:梁辉水库至地浦湾泵站段,长8.6千米,管径1000毫米;地浦湾泵站至七里浦水厂段,长1.1千米,管径800毫米。同时,连通龙山水厂向姚江取水的输水管。龙山水厂在2001年5月至2007年停用前也用上梁辉水库的原水。
  渚山水厂和马渚水厂输水管 输水管分两段:第一段四明湖水库至凤凰山泵站与七里浦水厂输水管共用,第二段凤凰山泵站至水厂,长8.2千米,管径600~800毫米。2003年11月至2004年7月,铺设云楼泵站至渚山水厂输水管,管径1200~1400毫米,长5千米。2007年,启动四明湖水库引水工程,铺设四明湖水库至云楼泵站输水管,管径1800毫米,长9.1千米。渚山水厂和马渚水厂同处一地,水库至水厂的输水管共用。
  城东水厂输水管 从双溪口水库至水厂的输水管,见第七编《水利》第四章第二节《供引水工程》。从水厂至用户区管网则利用原有管网。
  供水管网
  城区 城区供水区域范围,东至梨洲街道明伟村陈巷和凤山街道双河村钟家门头,南至梁辉水库,西至阳明街道群立村蔚秀,北至阳明街道五星村和梁堰村,供水区域面积117平方千米。2010年,有供水管道总长度1606.5千米,其中管径100毫米以上771.8千米,管径100毫米以下834.7千米,最大供水管是新建的城东水厂出厂的主管道,管径1200毫米,供水干线铺设呈逐年增长态势,总长度从1988年的203.8千米增加到2010年的1606.5千米,增长6.88倍。1997年开始,主干供水管材质提高,逐渐以球墨铸铁管代替预应力水泥管。2010年底,预应力水泥管和铸铁管尚占20%。
  农村 第二自来水公司供水的区域是,马渚、牟山、朗霞、低塘、临山、黄家埠及原老方桥7个乡镇、街道及泗门镇的大庙周村、水阁周村,小曹娥镇的部分村,兰江街道的沈湾村。供水区域面积387.87平方千米,人口35万人(不包括外来人口),有主干供水管道129.7千米。1994年10月8日至1996年2月12日,马渚镇至牟山镇、马渚镇至老方桥镇、老方桥镇至低塘镇、老方桥镇至朗霞镇4条干线铺设完成,管径400~800毫米的水管25.7千米。工程竣工后又相继铺设马渚镇至牟山镇的管径为400毫米的水管5千米,老方桥镇至临山镇管径为400毫米的水管6.5千米。2001年12月2日至2002年4月10日,完成姚西北环网供水管道的铺设(黄家埠镇供水工程),马渚镇至黄家埠镇供水管道73.5千米,总投资5012万元,其中管径800毫米11.5千米、600毫米48千米、400毫米5千米、300毫米3千米、200毫米3千米、150毫米3千米。2003年11月13日至2004年7月,完成姚西北供水应急工程,铺设管道37千米,管径为800~1000毫米。2005年6月24日,完成姚北工业新区、低塘街道供水管道工程,泗门镇东蒲村至梁周公路管径为1000~1200毫米,长9千米,梁周公路至低塘街道黄清堰村管径为800毫米,长6千米。黄清堰至历石公路东管径为600毫米,长2.5千米。历石公路至洋山村管径为400毫米,长1千米,历石公路至界堰村管径为400毫米,长0.5千米。
  第三节 农村水改
  农村水改工程
  1993年,市人大讨论通过“姚西北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引优质的四明湖水库原水,实行统一制水后集中向姚西北各乡镇供水。由市政府拨专款,成立姚西北改水工程指挥部,1996年主体工程渚山水厂建成投产。
  农村供水公司
  1996年2月,市政府批准成立市第二自来水公司,归属市卫生局,主要负责管理渚山水厂。2001年公司划归市建设局管理。1999年8月转制为国有控股企业,职工实行劳动合同聘用制。2003年11月8日,余姚首创水务有限公司,收购公司所属渚山水厂;2005年12月2日,又收购公司所属的马渚水厂、凤凰山云楼泵站、原水输水管和四明湖泵站。公司供水区域逐年扩展到9个乡镇、街道,供水能力不断提高,达到12万吨/日,最大供水量11万吨/日,用户9.5万户,受益人口逐步扩大到35万人(不包括外来人口)。
  第四节 供水管理
  供水和制水
  2000年3月,市自来水公司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名称变更为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2003年11月8日,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与余姚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8∶2的比例注资5000万元成立余姚首创水务有限公司,首创水务有限公司融资1亿元,收购自来水公司所属的花园水厂、七里浦水厂和市第二自来水公司所属的渚山水厂资产。经营期限20年。
  2004年1月8日,余姚首创水务有限公司挂牌运营,标志着市政公用事业推向市场,供水与制水分离,形成新的经营方式。自来水公司负责从水库引水至水厂,再从水厂购水供应用户,负责输供水管网建设、运营和维修及用户的服务。首创水务只负责原水进厂制成清洁饮用水出厂。
  2005年12月2日,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与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七里浦水厂扩建滤池和城东水厂资产转让协议》。2010年,城东水厂建成,由北京首创公司出资1.76亿元收购,归属余姚首创水务有限公司。
  总表制和一户一表制
  2001年前,城区居民生活用自来水一直沿用总表制供水,自来水公司按总表计量收费。2001年,新建住宅和商住楼开始实行一户一表制,同时对原用户进行一户一表改造试点。2003年7月,市政府决定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工程费用由市政府补助和居民部分负担,对生活困难户减半优惠。2003年7月至2010年底,每年以超1万户的速度推进改造工程,共改造122066户,包括原长丰水厂供水区域等新扩的农村用户。
  2006年2月,启动姚西北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应改造10万户,至2010年12月底,新铺供水管道330千米,改造82211户。
  第五节 水费水价
  生活用水价格
  城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 1991年前,城区居民生活用水价为每立方米0.15元。1991年2月1日,调整为每立方米0.25元,其中含0.05元供水集资费、0.04元水库取水费和0.01元河网取水费。后经1992年、1994年、1995年、1997年、2000年、2006年6次价格调整,居民用水价格先后为每立方米0.4元、0.6元、0.75元、1元、1.3元和2元。每立方米2元的价格一直维持到2010年。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价格 1996年,每立方米1.2元。1999年1.6元,2005年2元。2006年前,价格高于城区。2006~2010年与城区持平。
  城区非生活用水价格
  1990年7月1日,工业用水由每立方米0.18元调整为0.25元。后经1992年、1994年、1995年、1997年、2000年和2006年6次价格调整,非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先后为每立方米0.55元、0.7元、0.9元、1.15元、1.6元和3.5元。1995年12月开始,增加特种行业用水价格。2006~2010年,价格是每立方米6元。
  第六节 城区排水
  排水系统
  1988年后,在城区逐步形成江北、江南、城北、城南4个片区,并建立相对独立的排水系统。1992年后,结合旧城改造,新建排水管网,把瓦筒管改用预应力水泥管并加大口径,增添道路窨井和雨水井,雨水井由侧井改为竖井,使路面雨水排放更顺畅。至2010年底,城区铺设管道和暗渠总长143.1千米,其中暗渠9.3千米、管径400毫米以上的管道82.1千米,建窨井2479个,雨水井(雨篦)9607个,增添排水口93个;新建排水泵站23座,其中雨水泵站10座、公铁立交泵站8座、雨污合流泵站5座。
  2003年前,排水系统均为雨污合流,就近直接排入姚江、最良江、候青江等多条河流。2003年后,开始建污水收集系统,逐步实现雨污分流。
  排水片区
  江北片区 位于城区中心,南临中舜江,北至候青江,片区又分东、西、中3区。东区为三官堂河至玉皇山,西区为六浦桥江至西环路,中区为旧城中心区。各区块相对独立自成排水系统,原为雨污合流直接排入中舜江、候青江和六浦江,后有部分污水收集管道铺设。东区地势低洼,三官堂河东侧的后横埭、酱园街沿姚江地段为易涝多灾地段。随着阳明东路延伸修建,排水管道管径加大,舜江名苑住宅小区开发和三官堂泵站新建,排水条件得到改善。西区六浦桥江西侧和鸳鸯河南端是易积水地段,经过阳明西路的改造,加大管道管径和仁寿桥新建泵站,使排水状况好转。中区地势相对较高,排水条件最好,以新建路、健康路、劳动路、阳明路为主干管形成排水网,将水直接排入中舜江和候青江,只有舜水路以西和武胜门路以西的部分地段在暴雨时有短暂积水,须依靠南河沿路泵站排水。
  江南片区 位于旧城南部,南、西临最良江,北至中舜江,东至竹山江,呈长条状。整片区地势较低,水患多发,花园小区、南河小区、新西门等地段每年汛期大雨后常形成积水,为此,新建石巍桥、兰江广场、白山头等多处泵站,形成畅通的排水网络。平时直接排入中舜江、最良江和竹山江,汛期主要依靠泵站强排。原为雨污合流排放,2003年后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南滨江路沿姚江铺设污水收集管道,接城东路排污主干管,增设白山头排污加压泵站。还有念德桥、念圣桥、中山桥3座污水收集和雨污合流两用泵站。
  城北片区 位于候青江至北环路、东环线至西江的一大片区域,又以东江、中江、胜归山为界,形成胜归山南、胜归山北、中江至东江、东江东岸4个相对独立的区块。这一片区地势相对较高,多为新开发区,管道口径大,相互连接成网,设置多个排放口,将水直接排入东江、中江,还设有5座公铁立交桥等多个排水泵站,排水条件较好。
  城南片区 位于最良江以南至南环线的大片区域,又以南雷南路为界形成东西两个区块。20世纪80年代,增设最良江泵站、新丰河泵站。其中,新丰河泵站是城区最大的泵站,设计为10立方米/秒的流量,常年降雨能自然排放,汛期暴雨则靠泵站强排减少内涝危害。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