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邮政业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25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邮政业务
分类号: F618
页数: 6
页码: 256-261
摘要: 本节记述了余姚市邮政业务,包括了业务量、主要有邮送广告、信息代理业务和物流业务等等。
关键词: 余姚市 邮政 邮政业务

内容

业务量
  邮政通信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和确保质量的特点。1988年,邮政业务种类有函件、包件、报刊发行、汇兑、集邮、机要通信和邮政储蓄。1992年起,开办邮政特快专递。1998年,邮电分营后,又发展新的邮政业务,主要有邮送广告、信息代理业务和物流业务等等。
  函件
  函件寄递是邮政基本业务。1997年开始,传统函件业务有所下滑。1999年1月,设立商函广告公司,开办邮送广告等业务。1999~2010年,发行具有余姚特色、弘扬余姚风釆的个性化邮资封片卡。主要有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明信片集、魅力余姚邮政贺年明信片册等。到2010年末,共有158家企业事业单位印制邮资封片卡367.7万枚。
  1988~2010年,对函件类资费作7次调整。至2010年底,信函件本埠为0.8元,外埠为1.2元;明信片本埠外埠均为0.8元;印刷品本埠为0.4元,外埠为0.7元;挂号信本外埠均为3元。
  包件
  1988年,包件业务量为32.13万件,业务收入202.88万元,年包件业务收入占全局邮政业务总收入的61%。1990年,包件的业务量下滑,业务量为21.12万件。1990年7月,民用包裹按现行资费提高150%,起算单位由100克提高到500克,商品包裹仍加收50%。1996年12月,包裹资费再按现行资费上调150%,另按件收取挂号费1元。保价费最低由0.3元调整为1元。取消商品包裹业务,资费起算单位1000克,实行分区计算方式,其计费区与普通包裹相同。快递包裹还采取首重和续重的计费方式。2004年6月,包裹挂号费每件由2元调整为3元。
  报刊发行
  1988年,邮政邮发报刊共2325种,收入33.81万元。后报刊种类逐年增加,2010年,邮发报刊3834种,其中报纸733种、杂志3101种。1992年10月,第一个报刊发行收订微机系统在余姚镇候青门投入使用。1992年,成立邮电代办公司,经营报刊代订代送业务。1998年9月,成立报刊零售公司,先后设立桐江桥报刊批销部,并开设桐江桥图书超市。2003年,新增30个舜江邮政报刊亭,并对33个老邮电报刊亭,通过租赁形式置换成舜江邮政报刊亭。2007年12月,成立报刊公司(撤销报刊零售公司)。2006年10月,报刊发行微机处理系统实行全省联网,同时并入全国报刊发行信息系统,实行全国联网。
  2010年,邮发报纸累计份数3738.6万份,其中零售19.51万份、期发146.87万份,流转额2572.57万元;杂志累计份数115.15万份,其中零售19.44万份、期发49.28万份,流转额41.9万元。
  1988年12月,在市职校举办邮品拍卖会,出售178组邮品。1989年7月,成立集邮公司,经营邮票、集邮品和集邮用品、邮资票品预订、定向邮品开发、金银币等多项业务。1991年1月,市邮政局下属13个自办邮电支局(所)全部开办集邮业务,集邮业务由城区扩大到农村。至2010年末,市集邮协会自1983年成立至2010年,换届8次,共有会员985名。
  1988年12月25日,发行T129《中国兰花》特种邮票1套4枚、小型张邮票I枚,其中“龙字兰”来自城郊高庙山,集邮公司特发纪念封1只。1993年10月20日,发行1993-14《中国古代漆器》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朱漆木碗系河姆渡出土。1993年5月,发行《河姆渡》开馆纪念封。1995年2月舜江邮社成立。1996年5月12日,发行《河姆渡遗址》特种邮票1套4枚,邮票图案分别为“稻作农业”“干栏建筑”“划桨行舟”“崇鸟敬日”,并在河姆渡宾馆举行邮票首发式。同时,发行《河姆渡遗址》特种邮票纪念册。
  1988年,开发汇票9.32万张,汇费收入14.09万元。1994年3月,邮政代办所开发汇票金额从原来最高300元提高至500元。1995年9月,又调整为最高1000元。1996年6月起,邮政票汇每笔限额1万元。1998年后,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驻,汇兑业务量不断上升。1999年,开办邮政汇兑入账业务和社会礼仪业务。2001年7月,所有网点均开办电子汇兑业务。同时,在已开办国际邮政汇兑业务的基础上,由城区分局桐江桥网点与美国西联汇款公司开通国际邮政特快汇票互换业务。2007年11月,邮政汇兑全国大集中系统成功转换上线,至是年底,市邮政局下属1个网点开办西联汇款,并与260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开通此业务。市邮政局成为办理美元发汇及人民币兑付业务的通汇局。表8-7-10特快专递、物流
  1992年2月,市邮政局及邮政支局、所均开办邮政特快业务,同时开通国际及港澳台特快业务,网点先由城区支局延伸到乡镇7个支局。1995年7月,成立速递公司。24个自办支局(所)都开办邮政特快专递,即EXPRESS MAIL SERVICE(简称EMS)业务。此时,申通、顺丰、圆通、天天、韵达、闻达等社会快递公司相继出现。1996年7月,调整国内特快专递邮件最高重量,将每件由原来规定的20千克调整为28千克;9月,开办超常规特快专递邮件业务;12月,开办国内、国际特快专递收件人付费业务,市区推出同城礼仪卡专递业务,邮政特快跟踪查询系统投入使用。1997年1月,办理特快专递代收货款服务。1999年12月,特快揽收投递邮路由原来城区的江南、江北2条邮路,增至5条,连接各支局的揽收 网络(四明山、大岚、鹿亭、大隐、洪山未设揽收点),揽收点增至24个,其中城区6个。2000年后,组织二级揽收网络,增加社会揽收员,缩短国际特快全程时限,开发中速快递、特惠箱、航空快运、IT(信息技术)物品专递、礼仪专递、身份证专递、经济快递、纳税人申报单专递、驾驶执照专递业务。联合社会物流网发展代办业务。与杭州邮政局合作开办限时特快非邮业务,建立大客户档案。2003年7月,开展法律文书和护照专递业务。2004年8月,开办“长三角”“珠三角”及68个重点城市“次日递”,推岀“思乡月”月饼速递业务。
  2002年,开办物流业务。2009年,设立邮政物流公司,隶属邮政速递公司管理,经营附加值较高的邮政精益物流,包括非邮代理业务,区域物流配送业务及其他物流业务。2008年10月,开办余姚裘皮城至海宁皮革城专线运输(每年10月至次年2月)。2007年6月,首次办理杨梅空运代理业务,当年空运杨梅100箱,至2010年累计空运杨梅4.1吨(820箱)。2010年1月,邮政特快独立经营。表8-7-11(2)特快2009年分营,其中邮政特快(信)业务量为4.55万件,收入514万元。
  机要通信
  1957年4月,邮电部门接办机要通信业务。专人负责党和国家、军队各级机要文件的收寄、分拣、封发、押运、投递。1998年起,受新华社委托投递国家机要级单位内参选编、参考要文、改革内参等26种机密级内参。至2010年末,机要通信保密、安全质量一直保持全优。
  信息代理业务
  1998年7月,办理代收电信电话费业务。2000年7月,开办代发工资业务。2001~2010年,办理电信业务代收费,岀售航空机票,电信全业务收费,联通代收费,代理保险业务,邮寄爱心包裹,分销“思乡月”月饼,分销端午粽子等。
  第四节 邮政储蓄
  存款业务
  1986年10月,桐江桥邮电营业处恢复邮政储蓄业务。1987年,有11个储蓄点。1991年12月,在11个储蓄点基础上开办汇转储业务,年末余额1050万元。1994年,桐江桥邮政储蓄点和泗门支局储蓄点使用微机。1995年6月,成立邮政储汇科,年末余额1.14亿元,比1987年增加21.84倍。1998年8月,开通“绿卡”业务。1999年12月,全市38个网点全部微机联网,实现通存通兑。同年,中国人民银行余姚市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