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灌区建设与改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22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灌区建设与改造
分类号: S274.2
页数: 2
页码: 206-209
摘要: 本节记述了灌区建设与改造,包括了四明湖灌区、其他灌区、陆埠镇灌区等。
关键词: 余姚市 灌区建设 改造

内容

四明湖灌区
  东西宽23千米,南北长25千米,灌区原面积22333公顷。1980年,因行政区划调整扩大到28933公顷。
  骨干工程包括总干渠、分干渠、干渠泵站、牟山湖、骨干河道。总干渠长10.5千米,设计流量20立方米/秒,2006年完成防渗衬砌,水利用系数从0.78提高到0.9。分干渠为城南干渠和马渚干渠,总长34.3千米,设计流量2.5~10立方米/秒,2006年完成节水改造。
  干渠泵站(凤凰山泵站、永思桥泵站)建于2003年,总装机800千瓦,流量4.5立方米/秒,配有8套电磁流量计。泵站从姚江提水进入城南干渠和马渚干渠,以减少四明湖水库的灌溉供水量。两座泵站建成后,水库年供水量从3500万立方米减到1000万立方米。
  骨干河道43条、217千米,承担干渠、支渠及水源功能。1997~2003年疏浚,平均挖深0.6米,清除淤泥180万立方米。
  田间工程主要为末级渠道和灌溉泵站。2010年,灌区有末级渠道2250条、1750千米,过流能力0.05立方米/秒至0.2立方米/秒。85%为混凝土防渗护砌。
  灌溉泵站约2000座,装机2.2万千瓦,泵站均经过节能改造。
  其他灌区
  皇山、竹山、郁浪浦、中舜江4节制闸下移后,蜀山大闸成为四明湖水库灌区的分界,大闸上游为上姚江灌区,即四明湖水库灌区。大闸下游为下姚江灌区,即以各镇为单位的中型灌区。
  丈亭镇灌区耕地1493公顷,灌溉面积为106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为980公顷,水源取自姚江。灌溉保证率90%,渠系水利用系数0.7。2010年,灌区渠道长度201.41千米,其中衬砌长度为161.13千米,其配套建筑物有3923处。
  陆埠镇灌区耕地1780公顷,灌溉面积为156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为1467公顷,主要水源取自姚江,部分取自陆埠水库。灌溉保证率70%,渠系水利用系数0.5。2010年,灌区渠道长度181.46千米,其中衬砌长度为145.17千米,其配套建筑物有4675处。
  三七市镇灌区耕地2587公顷,灌溉面积为190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为1633公顷,主要水源为大池墩水库和相春水库的蓄水,部分水源取自慈江。灌溉保证率70%,渠系水利用系数0.65o2010年,灌区渠道长度318.98千米,其中衬砌长度为255.19千米,其配套建筑物有6801处。
  河姆渡镇灌区耕地2093公顷,灌溉面积为1613公顷,有效灌溉面积为1441公顷,水源取自姚江。灌溉保证率90%,渠系水利用系数0.7。2010年,灌区渠道长度274.9千米,其中衬砌长度为219.92千米,其配套建筑物有5505处。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