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北排分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21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北排分流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2
页码: 200-201
摘要: 本节记述了宁波市北排分流,包括了姚西北治涝工程、北排江南延工程、陶家路闸北移扩建工程等。
关键词: 余姚市 治涝工程 治涝

内容

姚西北治涝工程
  1990年5月,市第十一届人代会通过关于市治涝问题的决议,把姚西北治涝工程(简称北排)和环城南片围圩电排工程(简称南排,见本章第三节《姚江流域治理》)列为两大治涝重点工程。同年10月20日,陶家路闸动工兴建,北排工程启动。1991年10月1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南北排两大治涝工程河道开挖工程动员誓师大会,举行授旗仪式。每个行政区段编为一个民工团,实行政委、团长负责制,民工大军进场开掘河道。整个工程历时3年,1993年底,工程完工。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开掘陶家路江(自出海闸至临周江)长9700米,河面拓宽至40米;新建陶家路出海闸,5孔,孔净宽4米,总净宽20米,排涝流量240立方米/秒;新建泗门后海舍节制闸,3孔,孔净宽6.5米,总净宽19.5米,疏浚临海大浦南段2150米;新建临山电力排翻站,排水能力15立方米每秒;拓浚临周江7860米,拓浚洪家路江1万米,疏通杨家路江6150米,疏通方家路江5370米;建成各类桥梁36座、小型水闸8座和涵管、砌石、道路、绿化及管理设施等上百处。
  整个工程,征用土地32.6公顷,拆迁房屋1.1万平方米。总投资2892.15万元,受益地区投入劳动力折资920万元(最高峰时每天有3万名民工投入工程建设),市财政安排资金1972.15万元。工程与临海浦闸联合构成向北排水框架,使西上河地区达到10年一遇、姚北地区达到20年一遇的治涝标准。涝水向杭州湾北排,减轻姚江干流及城区的洪涝压力。
  北排江南延工程
  位于泗门镇,北起临周江,南至大河门江,与东蒲直江相贯通,全长1046.9米。河道底宽14.4米,堤距30米,边坡1∶2,设计最大过水流量为46.7立方米/秒;堤顶宽3米,堤顶高程为4.03米。工程新开挖河道1076.9米,新建10米宽公路桥1座、宽3.5米农用生产桥2座;对大河门江、东蒲直江等进行河道疏浚。1999年10月开工,2000年5月完工,完成土方7万余立方米,征用土地、鱼塘7.9公顷,投资431万元。
  奖嘉隆江整治工程
  奖嘉隆江是姚西地区向北排涝的重要河道。整治工程,南始于马渚镇甬余公路枫林桥,北止于泗门镇陶家路江与大河门江的交叉口。工程于2008年9月开工,2010年11月完工,共完成投资2.4亿元,征用土地43公顷,拆迁房屋22878平方米。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拓浚河道6.9千米,采用梯形和复式两种断面形式,河面宽45米,底宽16.32米,河底高程负0.85米,堤防高程3.93米,堤防宽5米,设计流量48.4立方米/秒;建设跨江桥梁9座。改建开夹线公路845米,路面宽12米,采用沥青砼路面;拓浚河道1.2千米,其中临周江段543米,谢家路江627米,新(改)建桥梁3座。
  陶家路闸北移扩建工程
  泗门镇境内陶家路江北端入海处,是北排骨干工程。1991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随着围涂二期工程完成及四期工程进展,一线海堤已北移3.7千米,闸下河段淤积严重,排水能力下降,加之水闸多年运行后存在安全隐患,已不符防洪治涝要求。工程主要包括闸体、河道(老闸—新闸)、直堤、北顺堤交通桥及管理用房等改扩建。
  2010年5月14日工程开建,至年底尚在建。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