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水库 山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20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水库 山塘
分类号: TV62
页数: 4
页码: 191-194
摘要: 本章记述了宁波市水库、山塘建设、以及水库加固和湖泊治理等。
关键词: 余姚市 水利 水库建设

内容

1988~2010年,利用南部山区雨量充沛、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条件,继续加强水库建设,并对原有水库、山塘进行加固、治理。
  第一节水库建设
  1988年水库数
  大中型水库 2座,分别为四明湖水库和陆埠水库。见本章第二节《水库加固和湖泊治理》。小I型水库 蓄水量100万~1000万立方米,共17座。分别为前溪湖(1957)、向家弄(1974)、穴湖(1955)、车厩(1958)、单溪口(1984)、大池墩(1958)、相岙(1959)、寺前王(1972)、姚岭(1987)、百丈岗(1960)、横岙(1965)、黄明(1976)、大横山(1970)、华山(1977)、泗门1号海涂(1974)、泗门2号海涂(1970)、临山海涂水库(1981)。括号内为水库投用时间,下同。
  小Ⅱ型水库 蓄水量10万~100万立方米,共24座。分别为大湖底(1958)、桐湖(1980)、张公岭(1972)、后杨岙(1980)、史家弄(1956)、烂蛇弄(1960)、铁丁山(1974)、姚岙(1976)、友谊(1984)、丈梅(1966)、陶徐(1978)、串水岩(1981)、石笋(1979)、杨树湾(1960)、小黄泥岭(1978)、百丈电站(1981)、大茅岙(1971)、幸福(1960)、步梯岩(1965)、茶培(1978)、大湖头(1969)、峡口(1974)、岩下山(1985)、后路田(1972)水库。其中,铁丁山水库库址虽在慈溪界,但属余姚。
  梁辉水库建设
  位于梨洲街道。1993年10月开工兴建,1998年10月竣工。总投资1.77亿元(宁波市财政补助2300万元)。水库坝高35.4米,集水面积35平方千米,总库容3152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45米,兴利库容2455万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要功能的中型水库。
  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泄洪隧洞、输水隧洞和电站5大部分组成。总用工60.1万工,钢材1032吨,水泥12087吨,耗电448.69万度,开挖、填埋土石方126万立方米。工程淹没耕地119.1公顷,宅基地27.5公顷,山林90公顷,动迁企业95家,拆迁房屋10.57万平方米,就近迁移人口2584人。
  水库建成后,下游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每年可供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2500万立方米,完成从陆埠水库引水工程后,每年供水达到4500万立方米。
  双溪口水库建设
  位于大隐镇。是一座以供水、防洪为主,兼有灌溉等功能的中型水库。2005年12月开工兴建。工程主要包括,大坝防渗墙、拦河坝、泄洪(导流)洞、输水洞、溢洪道等。大坝主体工程于2007年12月开工,2008年11月,大坝填筑完成,2009年5月下闸蓄水。2010年,大坝主体工程完工,大坝高49.1米,坝长426米。水库集水面积40.01平方千米,总库容3398万立方米,总投资8.32亿元(宁波市财政补助7100万元)。
  工程征用土地235.3公顷,其中鄞州区22.6公顷。拆迁房屋8.28万平方米,就近安置619户、1636人。
  水库建成后,大隐镇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年平均供水量3370万立方米,可对下游农田实施自流灌溉。
  小型水库建设
  小I型水库 海涂水库,2006年新建,见本编第二章第四节《海岸围涂和开发》。
  小Ⅱ型水库 新建的分别为纺车岩(1991)、横泾(1999)、坑角头(1996)、王石坑(1995)、大岩下(1992)、黑龙潭(1999)、黄纸厂(1998)、桃花岭(2007)、龙溪电站(1996)、上村电站(2000)、茅湾(1996)、宓家山(1995)、屏风山电站(1989)、下寺坑(1993)、唐田二级电站(1996)和下坑水库(1998)。新建的山区小型水库一般都为小水电站水库。
  2010年水库数
  大中型水库 有四明湖、双溪口、梁辉和陆埠水库,共4座。
  小I型水库 泗门1号和2号海涂水库按市政府2002年9月23日第65次常务会议精神废库;单溪口水库融入双溪水库;黄明水库由小I型变小Ⅱ型;新建1座。2010年总计14座。
  小Ⅱ型水库 1988年7月,在余姚镇双河吴家岙建设垃圾填埋场,桐湖水库废库;另有黄湖、森林(1960)、棠溪一级电站水库(1984)和黄明水库按小Ⅱ型水库管理。新建19座。2010年总计43座,其中坑角头、史家弄、石笋、大湖头水库,库容已不足10万立方米,但仍按小Ⅱ型水库管理。
  第二节 水库加固和湖泊治理
  四明湖水库加固
  四明湖水库位于梁弄镇。1958年始建,1963年完成主体工程。集水面积103.1平方千米,总库容1.23亿立方米,为市内最大水库。初期以防洪灌溉为主,兼发电、养殖,1995年开始,又增供水功能。2000年3月,对大坝进行安全鉴定。2001年11月至2004年6月,实施安全加固,对大坝迎水面进行防渗加固,放缓上游坝坡,稳定坝体,更新大坝监测设施,安装自动监测设备;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泄洪闸,闸室下移重建,新建5.5米宽弧形钢闸门;改造输水隧洞,增设放空隧洞;对非常溢洪道进行结构加固和接触防渗处理等。完成土方13.9万立方米、石方6.4万立方米、混凝土2.4万立方米,投资5321.3万元。其中,中央国债专项资金1700万元,其余由宁波市、余姚市两级财政解决。2005年1月验收合格。
  陆埠水库加固
  陆埠水库位于陆埠镇。1970年10月开工建设,1977年投入运行,1983年11月通过竣工验收。前志记,集雨面积54平方千米,总库容2870万立方米。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养殖等综合功能的中型水库。2007年11月对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泄洪洞等加固。加固后,坝顶高程52.2米,正常水位46.19米,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2010年10月完工,12月通过验收;工程投资为7304.38万元。是年,市水利部门提供的数据为集水面积55.5平方千米、总库容2599万立方米。
  牟山湖治理
  位于牟山镇,是市内最大天然湖泊。1973年,辟引水渠与四明湖马渚干渠相通,增加蓄水量。2005年,实施牟山湖疏浚、堤防和泵站治理工程。工程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正常库容885万立方米。工程累计疏浚土泥330万立方米,新建堤防2105米、渠道385米,新建泵站1座,安装5台800QZB-125潜水轴流泵,设计流量8立方米/秒。2005年5月开工,2006年12月基本结束,2007年12月通过竣工验收。工程概算9425万元,实际总投资8476万元。增容后,蓄水量由原来的555万立方米增加到885万立方米。提高牟山湖防洪调蓄,以及西上河地区的治涝防旱能力。
  其他水库山塘治理
  1988年,1万~10万立方米小型水库219座,1万立方米以下山塘1333座。以后,逐步对一些小山塘进行治理和报废处理,小山塘报废较多。2010年,1万~10万立方米小型水库251座,1万立方米以下山塘825座。
  2003年,开始实施“千库保安”工程。至2010年,累计对市内11座小I型水库、34座小Ⅱ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主要措施,对土石坝采用套井回填,对拱坝、重力坝在大坝迎水面增设混凝土防渗面板等。45座水库共投资21634万元。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