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环境污染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19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环境污染防治
分类号: X321
页数: 6
页码: 180-1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1988~2010年环境污染防治情况,分别记述了新污染源控制、污染源治理、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等。
关键词: 余姚市 环境污染 污染源

内容

1988年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环境污染成为百姓日益关切的问题。2000年后,对外招商开始注重项目质量。选商选资,选优选强,优先考虑高科技项目,拒绝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从源头上控制污染。2004年后,加大治污力度,发展低碳经济、绿色产业。
  第一节 新污染源控制
  1986年起,开始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世纪90年代,开始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工作。2002年,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第二节 污染源治理
  专项环境执法
  成立领导小组 1991年,成立烟控区建设领导小组。对74E级锅炉落实治理任务,对部分污染严重的炉、灶、窑提出改造更新计划,并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和验收检査,发放合格证。
  建设烟控区1992年,建成13平方千米的烟控区,与53个单位签订改造炉、窑、灶责任状,与60个单位签订E级锅炉改进烧法责任状。
  检查和治理 1993年,对16个重点污染企业、行业进行抽査。1994年,对余姚第一化纤厂、余姚造纸厂、余姚久丰染色厂、余姚毛巾厂等重点企业进行检查。1995年后,每年进行专项治理。2010年,开展查处违法排污行为的百日攻坚行动,对16人进行行政拘留、22家企业采取断电措施、14家企业予以公开曝光。
  实施“限期治理”制度
  “一控双达标”专项行动1996年,成立市“一控双达标”工作领导小组。“一控双达标”指的是,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空气和地面水排放分别达到规定标准。1997~1999年,对111家企业限期治理,要求按时完成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工作;加大对小造纸厂、小制革厂、小电镀厂等“十五小”的取缔力度,开展行业专项整治。至2000年7月31日,312家工业污染企业,297家实现达标排放,15家企业被关停,累计投入资金5920万元。2000年8月25日,通过宁波市环境保护“一控双达标”综合验收,实现工业污染源的达标排放。与1996年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27.2%,COD(化学需氧量)削减92.3%,挥发酚削减99.9%,六价铬削减79.7%,氰化物削减81.4%,排放达标率为100%。工业大气污染物废气排放量削减18.4%。烟尘排放量削减47.1%,粉尘排放量削减43.2%,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46.8%,排放达标率为100%。
  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 1991年,开始执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当年排污申报登记的企业有50家。1997年,开始全面实施申报登记制度,当年排污申报登记的企业有814家,其中小餐饮、美容、洗头房等服务业502家,2003年为370家,2006年和2007年均为215家,2008年220家,2009年289家,2010年338家。
  1992年,对15家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到2010年底,共核发88家企业排污许可证。
  第三节 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饮用水源保护
  四明湖水库上游环境整治 1997年,梁弄镇被列入1997~2002年宁波市环境重点整治的区域,目标任务是保护四明湖水库饮用水源水质保持相应水质标准。2003年开始,筹划实施环湖及镇区污水收集一期工程。工程设计排放量为每日1万吨,管线全长15.29千米,建污水泵站1座,配备55千瓦潜污泵4台。管线沿城区至梁弄改建公路铺设,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2006年底完工并通过验收。2008年,开始筹划实施四明湖水库饮用水源保护二期工程。到2010年底,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污水收集量达到每日1200吨,每年向四明湖水库少排放污水40多万吨。
  陆埠水库上游环境整治 2008年,成立陆埠水库上游环境整治领导小组。2009年5月25日,召开上游环境整治规划工作会议。至2010年6月13日,完成袁马村共11家发蓝酸洗企业废水收集,每月收集350吨。
  烟控区建设
  1992年,建成城区烟尘控制区面积13平方千米,范围东至东江、竹山江,南至最良江,西至外环线,北至胜归山、老加油站一带。1995~1998年,开展329国道沿线乡镇烟尘控制区建设。1995年,建成临山镇烟尘控制区,面积4.5平方千米。1996年建成低塘、黄家埠镇烟尘控制区,面积分别为8.4平方千米、3.75平方千米。1998年,建成泗门、朗霞镇烟尘控制区,面积分别为3.71平方千米、2.5平方千米。1997年,开展城区烟尘控制区扩建,1998年建成,范围为东至东江、竹山江,南至远东工业城南端,西至梁周线,北至塑料城北端,包括塑料城及新建北路两侧各200米。扩建面积7.82平方千米,城区烟尘控制区面积达到20.82平方千米。2000年,再次开展城区烟尘控制区扩建,2002年建成,范围为东至东环北路,南至高速公路,西至梁周线—玉立南路,北至余慈公路。扩建面积11.59平方千米,城区烟尘控制区面积达到32.41平方千米。扩建后烟尘控制区总面积约为55.27平方千米。
  噪声达标区建设
  1995年,市政府提出创建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的工作目标。1类标准适用区域(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目标拟定姚江以南,最良江以北,竹山江以西区域,此区域居住人口相当密集,成片的有上菱新村、卧云商寓、舜南新村、花园新村、南雷里、南园新村、三江口新村等居住区以及市政府大院等机关办公区,区域面积约3.25平方千米。
  2005年,两个因功能性质有较大变化的区块,对其功能定位进行变更,原工业C1区(姚江以北、梁周线以东、胜归山以南、玉立路以西)的铁路以北部分和工业C2区(铁路以北、东江以西、东环北路以南、中江以东)的整块区域由原来的工业区块变更为混合区块。本次调整中增设5个居住区、1个混合区、1个工业区区块。
  重点行业的环境综合整治
  电镀行业专项整治 1995年,共清理取缔无证电镀企业28家,41家电镀厂落实治理方案。2001年,全市最大的电镀企业市电镀厂搬到黄家埠镇工业功能区。接着斗门电镀厂等5家企业搬到黄家埠镇工业功能区。搬迁改造的第二步是把姚江沿岸的电镀企业搬到地处姚北的小曹娥镇海涂工业功能区,同时将分散在其他地区的9家电镀企业搬迁到临山镇。2007年,开展电镀企业规范整治工作。2008~2009年,对黄家埠、小曹娥镇两个电镀园区的所有入园企业实行全面整治,基本消除渗漏现象。2010年5月,成立小曹娥镇电镀园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对20家电镀企业开展专项整治,历时3个月,投入资金1.3亿元,电镀园区自动线率从整治前的77.3%提升到85.8%。同年8月,对黄家埠镇工业功能区电镀行业12家企业的96个车间进行整治,至11月底结束。投入资金4600万元,并建立监管长效机制。
  涂脂卷尺行业环境污染整治 1998年,对涂脂卷尺企业的环境污染进行整治。到2000年10月20日,完成废气净化设施和用电量的独立计量设施的安装,同时逐步提升工艺。到2006年,涂脂卷尺行业已把涂脂原料油性涂料改为水性涂料,安装废气处理设施确保正常运行达标排放,一年内减少排放二甲苯1000吨。
  印染行业环境污染整治 1994年,对全市14家印染企业开展环境治理,有近一半企业废水基本做到达标排放。2005年,对黄家埠镇环保工业园区的印染企业进行整治。2006年,逐厂制定方案,按时完成整治。2010年,全市17家印染企业纳入宁波市环保局的整治目标。
  拉丝酸洗行业环境污染整治 1996年,市政府决定对拉丝酸洗行业清理整顿。67家拉丝酸洗企业,其中有近半数企业分布在丈亭镇和河姆渡镇。到1997年底,所有拉丝酸洗企业建成废水治理设施并投入正常运行。2007年,姚东片拉丝酸洗区顺利通过宁波市整治办的“摘帽”验收,原来每月排入姚江约6000吨酸性含铁废水,采用铺设管网和槽车装运等措施,统一进入丈亭污水泵站处理,然后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第四节 姚江污染综合治理
  污染程度
  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染物排入姚江,使姚江水质逐渐恶化。1995年前,每年向姚江排放COD(化学需氧量)9875吨。1995年底,据宁波市环保局监测,下姚江1/3的水域属于劣V类水,1/3的水域为V类水,另外1/3水域为IV类水。
  依法治理
  1995年10月1日起贯彻《宁波市余姚江水污染防治条例》。
  1996年开始,投入20亿元对骨干河道进行全方位的水环境整治。对姚江沿岸14家主要污染企业进行治理,排入姚江的COD总量比上年削减1/3。1997年3月29日,化纤厂浆粕车间关闭,使姚江工业污染负荷减少65%。至2010年,累计关、停、转、迁120家沿江污染企业。姚江水质基本恢复到Ⅲ类。
  第五节 污染物减排
  减排目标
  2006年11月,宁波市政府下达给余姚市的“十一五”(2006~2010)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是: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由2005年的7760吨削减到2010年的6600吨,削减率1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由2005年的6300吨削减到2010年的4880吨,削减率22.5%。
  减排措施
  工程建设减排 2004年,启动城区污水收集系统一期工程。2007年,启动二期工程,总投资8886万元。2010年6月,启动三期工程,总投资1.2亿元,计划2013年完成。
  2004年开始实施重点乡镇、街道污水收集工程。小曹娥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扩建工程,总投资6600万元,一期第二批每日6万吨污水处理扩建工程,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8月竣工并通水运行,污水处理规模达到每日12万吨。宁波光耀热电有限公司炉外脱硫工程于2009年9月开工建设,2010年4月正式投入运行,综合脱硫效率90%。
  结构调整减排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审批项目5316个,否决项目407个。2006年,关停二氧化硫排放大户宁波舜龙丰山发电有限公司。2007年,关停姚江流域最大的重污染企业双象化纤有限公司。5年共关闭51家黏土砖瓦窑企业,10家不锈钢熔炼企业和47家小冶炼企业;共取缔关停高能耗高污染的“十五小”企业和小水泥厂、小钢铁厂、小玻璃厂等“新五小”企业200家。
  技术改造减排 2007年,宁波科环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工艺改革,实施余热发电、预热烘干、关闭调峰电厂、工业固废替代原煤项目,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十一五”期间,有150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
  减排成效
  2007年余姚被评为省节能减排10大领跑县市。2008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节能新型示范城市。至2010年,减排目标全部达到。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