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村宅基地供应和住房制度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17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村宅基地供应和住房制度改革
分类号: F301.3
页数: 2
页码: 163-1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1988-2010年农村宅基地供应和住房制度改革情况,分别记述了传统住房模式、2007年改革、2009年深化改革等。
关键词: 余姚市 农村 宅基地

内容

传统住房模式
  传统农村住房,以单家独院、一户一宅为主。1987年,全市农村共有住宅建筑面积2120.37万平方米(包括集镇),其中新建、改建楼房建筑面积481.8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22.7%。进入20世纪90年代,新建、改建的单家独院式楼房逐年增加,2010年底,农村人均住房面积62平方米,是1987年的2.53倍。
  2007年改革
  改革内容 2007年开始,改革主要是推进农村建房模式由单家独院、一户一宅向多层高层公寓式住房转变,加快农村人口就业向二、三产业转移、身份向城镇居民转换、居住向适度集中转变、房屋向完全产权转换、管理向社区化物业化转型。
  项目实施 2007年10月,启动实施宁波首个农村住房制度改革试点项目——兰江街道兰墅桥村兰墅公寓二期,随后又实施梨洲街道古路头村村民集中安置小区、泗门镇后塘河社区农民安置小区、梨洲街道第二期下山移民安置房、朗霞街道邵巷安置房三期、泗门镇东大街社区农民安置公寓等农村住房制度改革试点项目,总投资9.02亿元,总用地28.97公顷,总建筑面积50.29万平方米、共3281套。到2010年底,开工建设31.7万平方米,完工24.2万平方米,安置798户。
  2009年深化改革
  深化内容 2009年6月开始,深化以现有住房困难户(紧缺户)、农村困难家庭、地质灾害隐患点住户、山区偏远地区住户等为对象,采取建造农民多层公寓、建设农民集居区(新村)、就地改建翻建、小散远自然村撤并等办法,集中改造建设农村住房,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同时,在市农村住房制度改革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市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完善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建(简称农房“两改”,下同)。
  农房“两改” 2009~2010年,通过农房“两改”,全市共改造建设农村住房11892户。其中,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825户,下山移民482户,地质灾害隐患点农户搬迁安置173户,以农民多层公寓方式安置7099户,以农民个人建房方式安置3313户。农民多层公寓建设,共完成梨洲街道古路头村村民集中安置小区一期、兰江街道兰墅公寓二期、阳明街道丰南公寓、凤山街道永丰村安置房一期、低塘街道历山村农民公寓三期、朗霞街道邵巷安置房等以多层公寓为主体的农民集中居住小区(项目)土建工程40个,总建筑面积131.32万平方米。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