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小康村和村庄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17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小康村和村庄建设
分类号: F327
页数: 2
页码: 162-1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1988-2010年小康村和村庄建设情况,1988年,以“农业一优二高(优质、高效、高产)、村庄整齐清洁、家家生活殷实、多数务工经商”为目标,开展小康村建设。
关键词: 余姚市 小康村 村庄建设

内容

小康村建设
  1988年,以“农业一优二高(优质、高效、高产)、村庄整齐清洁、家家生活殷实、多数务工经商”为目标,开展小康村建设。1994年6月,市委、市政府命名余姚镇大河村等142个村为全市第一批小康村。2006年2月23日,临山镇临浦村、黄家埠镇回龙村、马渚镇沿山村和梨洲街道南庙村被确定为省全面小康示范村。是年,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按照《余姚市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全面推进小康村建设。至2010年末,累计创建小路下村、谢家路村等省级小康示范村20个;双河村、剑江村等宁波市级全面小康村31个;魏家村、北溪村等余姚市级小康新农村20个。
  村庄建设
  20世纪90年代前后,农村村道、村内道路以沙石路、石板路、泥路居多,基本没有安装路灯。2003年9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和河道净化”(简称“六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改造。2004年开始,市级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推进“六化”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除2个村因规划拆迁未列入整治范围外,263个村全部完成村庄整治建设任务,通过省、宁波市验收;累计硬化村内道路3195千米,新建扩建通村(联网)公路1541千米,建设整治河道、溪道1940千米,新增绿化面积880万平方米,建造公厕5147座,增加垃圾箱(桶)8504个,安装路灯37097盏;98%以上的村庄实现改水改厕、村内主干道硬化和路灯亮化;全面实施“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机制,落实村庄保洁人员2907名和河(溪)道保洁管理人员502名;各级投入资金1325万元,建成生活污水处理项目21个,受益农户3000户;全市97%的村建有村落文化宫,46.4%的村创建为绿化示范村,47.9%的村创建为生态村,74.3%的村创建为卫生村,62.5%的村创建为文明村,其中小路下村和谢家路村分别获得国家、省级称号8个和11个。宁波市成片连线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先进乡镇、街道5个。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