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乡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13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城乡规划
分类号: TU984.1
页数: 4
页码: 107-1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的市域规划、中心城区规划、专项规划和村镇规划。
关键词: 余姚市 城乡建设 规划

内容

1985年前,城镇建设规划尚未提上政府议事日程。1985年撤县设市后,第一次编制城市规划,至2010年共进行3次调整。其他规划有市域规划、中心城区规划、专项规划和村镇规划。
  第一节 市域规划
  范围和定位
  2005年,市政府组织编制《余姚市域总体规划(2005~2020)》,规划于次年作为省长吕祖善《优化城乡布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课题研究的一部分,2011年获省政府批准。规划范围为市行政区域范围,期限为2005~2020年。到2020年,市域规划人口为138万,其中城镇人口103.5万。区域定位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宁波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域空间布局
  规划市域空间格局为“一城三片,二带六廊”。“一城”指一个中心城市,为中心城区和姚北区块(包括浙江余姚工业园区、朗霞街道和低塘街道)的组合城市,是市域综合发展片区。“三片”是指3个经济片区,即姚东工业及旅游片区,包括大隐、河姆渡、三七市、丈亭和陆埠5个镇;姚南生态旅游片区,包括鹿亭、大岚、四明山和梁弄等4个乡镇;姚西北工业发展片区,包括小曹娥、泗门、临山、黄家埠、牟山和马渚6个镇。“二带”是指以329国道为发展轴的环杭州湾产业发展带和以甬余、余夫公路为发展轴的市域产业发展带。“六廊”是指6条生态走廊:东西向的3条生态走廊,即南部丘陵生态走廊、中部生态涵养走廊和北部的滨海生态走廊;南北向的黄家埠与临山之间、中心城市与丈亭之间和三七市与宁波江北区之间的3条自然生态绿廊。
  城镇空间布局
  规划城镇空间结构为“一、二、九”。其中,“一”指一个中心城市;“二”指泗门—临山—黄家埠和丈亭—三七市2个城镇发展区;“九”指9个特色小城镇,即马渚、梁弄、小曹娥、牟山、大隐、河姆渡、陆埠、大岚、四明山镇。
  产业空间布局
  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包括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农业发展空间布局分为山区、平原、海洋3大农业区域。工业发展空间布局主要为姚东工业区块、姚西工业区块、杭州湾产业集聚区、浙江余姚工业园区和余姚市城西工业功能区。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主要为现代物流基地、商贸会展基地以及生态旅游基地。
  第二节 城市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及调整
  首次编制 1985年,市政府首次编制《余姚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为近期至1990年,远期至2000年。城市性质定位为,浙东重要的以轻型工业为特色的综合性工业小城市;宁绍平原中部的水陆交通枢纽;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至2000年,城市建成区人口为14万人,建设用地为11.62平方千米,城镇化水平为45%,形成中心、江东、江南、城西、城北5个分区既相对独立又统一的城市空间格局。
  第一次调整 1990年,规划期限为,近期至2000年,远期至2010年。性质定位为,宁绍平原中部的水陆交通枢纽、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市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轻型加工业为主体,以科技为先导,内外贸易发达,三类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规划人口2000年为20万人、2010年为30万人,城市用地2000年为17平方千米、2010年为28.4平方千米。与上轮规划不同之处是,在城市发展定位上增加第三产业发展战略,注重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在城市规模上由原来的小城市上升为中等城市,城市集聚、辐射效应更加明显。
  第二次调整 1995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余姚镇行政范围以及与其相邻的梁辉镇、肖东镇部分村庄,总面积为131.68平方千米。规划期限为1995~2020年。性质定位为宁绍平原中部交通枢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工贸发达的综合性城市。规划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88.3万人,城市人口为27万人,城市用地规模为28.38平方千米。
  第三次调整 2001年,修编规划,并于2003年获得省政府批准。规划期限为2001~2020年。规划目标为,至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中上等国家高限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万元(2000年价格)。产业结构中第二、三产业比重为95%以上。城市人口规模达到50万~5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5%,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54平方千米,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中心城市。城市性质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贸发达的现代化城市、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和宁波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心城区规划
  2008年,市政府在编制《余姚市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余姚中心城区规划》。规划包括凤山、兰江、梨洲、阳明、低塘、朗霞6个街道以及马渚镇,总面积约142.86平方千米。规划期限为2008~203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城市性质为长三角南翼经贸发达的现代山水宜居城市,省区域性中心城市;风景旅游休闲胜地。规划到2020年主城常住人口为50万人,城市用地规模61.7平方千米;2030年人口将达到60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72.5平方千米。此次规划通过深化和落实《余姚市域总体规划》,对中心城区城市建设规划做重点部署。
  城市专项规划
  余姚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010年底编制完成,期限为2010~2030年,范围为余姚市行政辖区内,重点范围为中心城区142平方千米。内容主要包括交通发展战略、区域交通规划及城市道路网规划,客运交通枢纽布局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停车场布局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信息化规划等。
  余姚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2010年开始,2011年12月编制完成,期限为2011~2030年,范围与《余姚市中心城区规划》一致。面积142.86平方千米。规划以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绿量适宜、结构均衡、生物多样、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
  余姚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为科学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市政府于2001年组织编制《余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3年初,获得省政府批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期限相同。总体目标为,保护好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城市自然人文特色,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保护重点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街区,以及古城区的一水双城格局和“山、水、城”相依的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规划确定余姚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区范围为,东起余姚二中东侧小路、三官堂江以东道路,西至六浦江以西80米,南起舜水南路以南30米,北至候青江以北200米,面积为256.13公顷。
  第三节 村镇规划
  乡镇规划
  2000年,泗门和梁弄镇列入省级中心镇名单。2002~2004年,相继编制各乡镇的总体规划。2007年,马渚镇被列入省级中心镇名单。2009年,泗门镇又被列入宁波卫星城。2010年,陆埠被列为省级中心镇名单。泗门、梁弄、马渚镇按照省中心镇先后修编规划并组织实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同年起,各城镇新一轮的总体规划按新型城镇标准进行修编。
  村庄规划
  2003~2010年,着手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全市规划40个中心村,即梨洲街道南庙村,泗门镇万圣、东浦、湖北村,马渚镇下沙畈、云楼、开元村,陆埠镇官路沿、南雷、干溪、袁马、杜徐岙村,梁弄镇雅贤、横路、横坎头村,牟山镇青港村,丈亭镇汇头、胡界村,三七市镇二六市、祝家渡村,河姆渡镇罗江、翁方、车厩村,小曹娥镇曹娥、镇海村,临山镇兰海、临南、临浦村,黄家埠镇横塘、回龙村,大隐镇芝林村,大岚镇新岚、南岚村,四明山镇北溪、唐田、棠溪村,鹿亭乡上庄、中村、晓云、白鹿村。
  2007年,再次修编村庄建设规划,重点对道路、用地、公建、市政设施作出具体安排,提出近期村庄整治方案和远期建设纲领,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2010年,市政府又组织修编《余姚市域村庄布局规划》,对40个中心村确定村庄等级,明确25个为集聚发展型中心村,15个为整治改造型中心村。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