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然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104
颗粒名称: 第三章 自然资源
分类号: P96
页数: 31
页码: 42-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五山二水三分田,矿产资源极为贫乏,风力资源尚待开发。市域南部是广袤的四明山,森林资源丰富。主要介绍了土地资源、水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森林资源、矿产和风力资源等。
关键词: 余姚市 地理 自然资源

内容

余姚五山二水三分田,矿产资源极为贫乏,风力资源尚待开发。市域南部是广袤的四明山,森林资源丰富。
  第一节 土地资源
  调查及现状
  1991年,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995年开始,每年进行1次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査。2003年起,开展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各次调査数据见第二十五编第八章第二节《地籍管理》。2007年4月开始,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整,2008年完成,上报国土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2009年4月,下达核查意见书,修正误差结果如下:
  耕地 共有42173.38公顷(2010年,各乡镇、街道上报的耕地面积合计,少于普查面积,主要原因是部分耕地尚未实际使用),占土地面积的29.5%,其中水田36252.59公顷、旱地5920.79公顷。园地4920.03公顷,占3.4%,其中果园1259.52公顷、茶园和其他园地合计3660.51公顷。
  林地 共有51630.87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6.2%。其中,有林地46629.87公顷、灌木林地627.12公顷、其他林地4373.88公顷。
  草地 633.82公顷,占0.4%。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共有20749.13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4.6%,其中城市2889.3公顷、建制镇2612.3公顷、村庄13880.96公顷、采矿用地965.53公顷、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401.04公顷。
  交通运输用地 共有3734.16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6%,其中铁路用地153.89公顷、公路用地1850.78公顷、农村道路用地1697.11公顷、港口码头用地32.39公顷。
  水利及水利设施用地 共有17576.29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2.3%,其中河流面积11178.66公顷、湖泊水面300.57公顷、水库水面1903.33公顷、坑塘水面701.9公顷、沿海滩涂和内陆滩涂共计2571.29公顷、沟渠656.02公顷、水工建筑用地264.52公顷。
  其他土地 共有1386.79公顷,占土地面积的0.95%。其中,设施农用地130.72公顷,田坎1154.04公顷,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合计102.04公顷。
  围涂造地
  2002年初,海塘除险围涂工程之前,自然形成的滩涂主要集中在中、东线海塘外侧。而后开始实施的海塘除险围涂工程,通过科学的人工促淤方法,增加滩涂面积,实施围垦造地。到2010年底,通过围涂造地而新增土地面积达到31.5平方千米,滩涂面积亦有大量增加,超过48平方千米。
  第二节 水资源
  地表水
  循环水量 市域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46.8毫米,折合水量20.74亿立方米。其中,9.08亿立方米耗于蒸发,占43.8%;11.36亿立方米形成河川径流,即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占54.8%;0.3亿立方米直接补给平原及山前河谷平原地下水,即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占1.4%。进出天然径流量为4.27亿立方米,其中上虞市入市境2.71亿立方米、慈溪市入市境1.35亿立方米、鄞州区入市境0.21亿立方米。
  资源总量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1.66亿立方米,分别占全省和宁波市水资源总量955亿立方米和75.3亿立方米的1.2%和15.1%。人均水资源量为1330立方米,低于全省人均2100立方米和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平,远低于世界人均近9000立方米的水平。从水资源时空分布来看,由于气候及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水资源禀赋差别较大。时间上,年内降水集中在梅汛期和台汛期,非汛期少雨甚至干旱无雨,三伏时期往往出现一段时间的伏旱。年际之间变化也很大,枯水年份全年降水量不足1000毫米,而丰水年份全年降水量高达2000毫米。空间上,南部山区降水量大于中部姚江平原,姚江平原降水量大于北部滨海平原,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
  水域面积 总水域面积为71.2平方千米,相应水面率5.3%,容积率23.34万立方米/平方千米。河流1579条,水库、山塘1137座,湖泊、池塘20座,人工渠道26条。平原河网水域面积36.05平方千米,占水域总面积的50.7%。山丘河流4.23平方千米,占6%。水库、山塘25.78平方千米,占36.2%。湖泊、池塘4.69平方千米,占6.6%。
  水质 见第六编《环境保护》第一章第一节《水环境质量》。
  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开发程度约占可开发的天然水资源总量的50%。95%年份,可供水量38540万立方米。需水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及生态用水三方面,合计年总需水量39674万立方米。水库建设见第七编《水利》第一章第一节《水库建设》,水质保护见第六编《环境保护》第三章《环境污染防治》。
  地下水
  分布状况 全市年均地下水储量13475万立方米。其中,丘陵山区9390万立方米,占地下水总量的70%%;平原地区1850万立方米,占14%;灌溉2235万立方米,占16.8%。赋水地段集中在姚江南岸较大的溪沟出口处。根据地下水类型和埋藏条件分为潜水和承压水2类。潜水洪冲积含水层,主要呈带状分布在较大河谷中,岩性为砾石、砂砾石等,主要分布在大隐、陆埠镇和梨洲街道的南庙等地,水量丰富,一般单井涌水量为1000~3000吨/日,矿化度为0.02~0.5克/升,为淡水。潜水动态变化大,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与地表水关系密切,是农村生活和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来源。潜水坡洪积含水层,分布在沟谷两侧及山前地区,岩性为黏性土夹砾石,地下水位埋深与地形关系密切,一般为2~5米,水量在10~50吨/日,矿化度为0.05~0.2克/升,为淡水,只作小型生活用水。承压水根据埋深度,分为第I含水层和第Ⅱ含水层。第I含水层主要分布在姚江谷地,静水位在0.2~2.3米之间,水量为100~1000吨/日,水质一般为咸水。第Ⅱ含水层,分布局限于平原北部一带,静止水位0.46~3.74米,水量从上游向下游递增,一般在800~2000吨/日,水质一般为咸水。2010年,全市有地下水监测井6眼,分别为11-17(泗门)、11-4(马渚)、1-4(马渚)、余20(横路)、余21(横坎头)、余22(贺溪);按监测类型分,水位监测井3眼、水质监测井3眼;按监测层位分,Ⅱ层承压水2眼、I层承压水1眼、河谷孔隙潜水3眼。
  开发利用 南部山区,水量充沛,水质较好,适合开发利用。宁波四明山矿泉水有限公司,位于大岚镇蜻蜓岗,1993年8月经省第五地质大队勘测测定,日平均泉水流量为77立方米,水质样品由地矿部浙江中心实验室和地矿部南京综合岩矿测试中心测定,矿泉水中含有锌等14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硼、锗等人体有益的元素,硝酸盐、化学耗氧量等完全符合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1998年12月,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开采,允许日产瓶装和灌装矿泉水60吨。宁波白水冲矿泉饮品有限公司,位于梁弄镇让贤村白水冲,2005年4月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生产,日允许开采量50吨;企业生产的百岁山牌矿泉水的化学成分、感官指标、常量成分、微量元素、放射性物质及微生物指标等,均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
  地下水保护 随着城乡建设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能力相对不足,地下水污染形势严重,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始加强地下水保护和污染防控工作。
  第三节 动物资源
  1982年,余姚进行动物资源调查。2000年,宁波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査(简称“2000年调查”), 余姚为调查点。根据调査并多年研究成果,全市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54种,分别隶属于哺乳纲、鸟纲、爬行纲和两栖纲,共31目、91科、241属。角䴙䴘(Podicepsauritus),2000年调查,余姚有记录,属宁波市新记录。
  1988年7月编纂的《余姚市渔业史志》记载,姚江水域共有淡水鱼资源16科、58种,姚北滨海滩涂小海鲜有20余种。
  2003~2004年,余姚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市内农林昆虫有12目、147科1001种。其中,长棒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longiclavatus)系 1992年发现的新种,浙江锥头螽 (Pyrgocorypha ahe jiangensis)系 2004年发现的新种。
  《农业》编记述的动物一般不重记。
  脊索动物 哺乳纲
  猫(Felis catus) 家猫。
  金钱豹(Panthera pardus) 1952年,黄明七坵田民兵打死1只金钱豹,后被余姚中学制成标本(前志无记载)。1988年,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至2010年,无发现报告和信息。
  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1958年,黄明后山岗村民在湖东桃花岭烧炭,在一口井边遇到大老虎(前志无记载)。1988年,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至2010年,无发现报告和信息。
  豹猫(Felis bengalensis) 1998年,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俗称夜猫豹。
  狗(Canis lupus familiaris) 家狗。
  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1998年,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俗称田狗。
  赤狐(Vulpes vulpes) 1998年,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俗称竹狗。
  大灵猫(Viverra zibetha) 1988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
  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 1988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俗称香狸猫。
  花面狸(Paguma larvata) 俗称果子狸。
  食蟹獴(Herpestes urva) 1998年,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又称棕蓑猫。
  水獭(Lutra lutra) 1988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有养殖。
  猪 (Arctonyx collaris) 俗称獾猪。
  黄腹鼬(Mustela kathiah)出没于香菇生长的地方。
  黄鼬(Mustela sibirica)俗称黄鼠狼、黄狼。
  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 俗称老鼠。
  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 俗名松鼠。
  豹鼠(Tamiops sminhoel)又称花松鼠。
  野猪(Susscrofa)2000年调查,余姚属一般分布区。有养殖。
  獐(Hydropotes inermis)别名河麂。1988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2000年调查,余姚北部为次要分布区,其余为一般分布区。
  小麂(Muntiacus reevesi) 体型最小的麂类。
  鬣羚(Capricomis sumatraensis) 2000年调查,余姚和宁海两市(县)适栖面积293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0.0654只。
  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1988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2000年调查,余姚有发现。
  普通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 常见。
  猕猴(Macaca mulatta) 2000年调查,余姚和奉化两市合计有30~40只猕猴。
  短耳兔(Lepus sinensis)又叫华南兔,俗称野兔。
  脊索动物 鸟纲
  角(piti) (Podiceps auritus) 2000年调查,余姚有记录。属宁波市新记录。
  小䴙䴘(Podiceps rficollis) 比鸭小,栖山塘、水库、内河。
  凤头䴙䴘(Podiceps cristatus) 2000年调查,余姚有记录。
  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 2000年调查,余姚有记录。
  苍鹭(Ardea cinerea) 1981年,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
  白鹭(Egretta garzetta) 1988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1988年后常见。
  白鹳(Ciconia ciconia)主要栖息于疏树生长的河流、湖泊、水塘和沼泽地等。
  鸳鸯(Aix galericulata) 1988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
  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a) 1981年,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俗称野鸭。2000年调査,余姚有记录。
  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 2000年调査,余姚有记录。
  赤颈鸭(Anas penelope) 2000年调查,余姚有记录。
  白眉鸭(Anas querquedula) 2000年调查,余姚有记录。
  青头潜鸭(Aythya baeri) 2000年调查,余姚有记录。
  鸢(普通亚种Milvus korschun lineatus) 1988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俗称老鹰。
  雀鹰(Accipiter nisus) 2000年调查,余姚有记录。
  普通〓(Buteo buteo) 2000年调查,余姚有记录。
  游隼(Falco peregrinus) 2000年调査,属南方亚种(Falco peregrinus peregrinator)。
  红隼(Falcotinnunculus)2000年调查,有普通亚种(Falco tinnunculus interstinctus)和南方亚种(Falco tinnunculus saturatus)。
  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 2000年调查,余姚有记录。
  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 2000年调査,余姚有记录。
  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 又称雉鸡、野鸡。
  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 1988年,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2000年调査,余姚确知有分布,栖息地面积140平方千米,种群总数量14~70只。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 1951年秋,有猎人在肖东莫家湖打伤1只丹顶鹤(翅膀受伤被活捉),后被余姚中学制作成标本(前志无记载)。 1986年2月,万圣乡也捕获1只。1988年,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至2010年,无发现报告和信息。
  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 俗称野鸽。1988年后常见。
  大杜鹃(Cuculus canorus) 1981年,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1998年,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俗称布谷鸟。
  长耳鸮(Asiootus) 1981年,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1988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 俗称猫头鹰。
  白腰雨燕(Apus pacificus) 1981年,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1986年,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名录。
  普通翠鸟(Alcedo atthis) 多栖息于南部山区。
  戴胜(Upupa epops) 1998年,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云雀(Alauda arvensis) 2000年调査,余姚有记录。
  家(Hirundo rustica)俗称燕子。1981年,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1986年,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名录。1988年后,农屋罕见燕巢。
  白鹡鸽(Motacilla alba) 1981年,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1986年,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名录。
  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 俗称白头翁。
  牛头伯劳(Lanius bucephalus) 1998年,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旧称鵙。
  黑枕黄鹂(Oriolus chinensis) 1981年,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1998年,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俗称黄鹂。
  黑卷尾(Dicrurus macrocercus)多栖息于南部山区。
  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多栖息于南部山区。
  白颈鸦(Corvus torquatus)俗称乌鸦。罕见。
  喜鹊(Pica pica) 1998年,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画眉(Garrulax canorus) 2000年调査,余姚有记录。
  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 2000年调查,余姚有记录。
  棕头鸦雀(Paradoxornis webbianus) 2000年调查,余姚有记录。
  大山雀(Parus major)也称白脸山雀。
  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 多栖息于南部山区。
  麻雀(Passer montanus)最常见鸟类。
  金翅雀(Carduelis sinica) 多栖息于南部山区。
  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 2000年调查,余姚有记录。
  脊索动物 爬行纲
  鳖(Trionyx sinensis)亦称甲鱼。
  乌龟(Chinemys reevesii) 俗读 wūjū。
  棱皮龟(Dermochelys coriacea) 1988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
  多疣壁虎(Gekko japonicus) 能在壁上爬行。
  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 ) 俗称四脚蛇。
  蝘蜓(Lygosoma indicum)前志记:“俗名四脚蛇”。
  蝘蜓和石龙子,同属石龙子科。
  蝮 蛇(Agkistrodon blomhoffii) 2000年调查,每平方千米3.91条。
  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 1998年,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亦称蕲蛇。2000年调查,每平方千米0.18条。
  王锦蛇(EIaphe carinata)俗称菜花蛇。2000年调查,每平方千米2.5条。
  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 1998年,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亦称黄颌蛇,无毒,俗称家蛇。2000年调查,每平方千米0.42条。
  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2000年调查,每平方千米2.74条。
  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2000年调查,每平方千米0.27条。
  眼镜蛇(舟山亚种NajaNaja atra) 1998年,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00年调
  查,每平方千米1.8条。
  脊索动物 两栖纲
  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 大鲵(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 , 1988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俗称娃娃鱼,余姚为人工养殖。大蟾赊(中华亚种Bufo Bufo gargarizans)。o中国雨蛙(Hyla chinensis)。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俗称青蛙。虎纹蛙(Rana tigrina rugulosa) ,1988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a)。
  脊索动物 硬骨鱼纲
  淡水鱼 鲫鱼(Carassius 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鲤鱼(Cyprinus carpio)。鳡鱼 (Elopichthys bambusa),鳡亦称黄钻,1950年春节,丈亭渔业队在姚江捕获大黄钻一条,重24.5千克,在县府大院内的荷花池边2人抬着拍照留念(前志无记载)。翘嘴红鲌(Erythrocuher ilishaeformis)。花䱻 (Hemibarbus maculatus )。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 鳙鱼(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俗称胖头。团头鲂(Megalobrama amhlycephala),又名武昌鱼。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长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 )。 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银鲴(Xenocypris ar gentea)。泥瞅(Misgumus anguillicaudatus)。胡子鲶(Clarias fusc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俗称昂刺鱼,鳜鱼(Simperca chuatsi)。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乌醴(Ophicephalus argus argus)。黄鳝(Monopterus albus)。 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鳗鲡 (Anguilla japonica),海里的是另一种,叫狼牙鳝,即海鳗 (Muraenesox cinereus)。
  海水鱼 梭鱼(Liza haematocheilus)。白姑鱼(Argyrosonius argentat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 。鮸鱼(Miichthys miiuy)。燕尾鲳 (Pampus nozawae)。蓝点马鲛鱼(Scomberomorus niphonius)。小弹涂鱼(Periophthahnus cantonensis)。鲻鱼(MugiJ cephalus)。凤尾鲚(Coilia mystus)。刀鲚(Coilia ectenes)。黄鲫(Setipinna taty)。鲥鱼(Tenulosa reevesii)。短吻舌鳎(Cynoglossus abbreviatus)。宽体舌鳎(Cynoglossus robustus)。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
  节肢动物 唇足纲
  小棘巨螟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节肢动物 甲壳纲
  海水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mis)。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 )。宁波泥蟹(Ilyoplax ningpoensis)。日本大眼蟹(Macrophthalmus japonicus)。红螯相手蟹(Chiromantes haematocheir)。长足长方蟹(Metaplax longipes)。无齿相手蟹(Sesarma dehaani)。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淡水 日本沼虾(Macrohranchium nipponense)。中华绒鳌蟹(Eriocheir sinensis),亦称大闸蟹、河蟹等。
  节肢动物 昆虫纲
  新种 长棒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longiclavatus),益虫,1992年,市森防站采于四明山。竹叶涓夜蛾(Rivula biatomea),1997年和1999年,竹子发生大面积虫害,余姚首次报道,属中国大陆新纪录。浙江锥头螽(Pyrgocorypha zhejiangensis),2004年,林业害虫普查发现。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和具条实蝇(Bactrocera scutellata),严重危害水果,2004年,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物检测首次发现,至2010年,连续7年检测到。
  资源虫 紫胶虫(Laccifer lacca),生产工业用虫胶。白蜡虫(Ericerus pela),亦称白蜡蚧,资源昆虫,生产白蜡。
  益虫 蓝面蜓(Polycanthagyna melanictera)。中华大刀螂(Paratenodera sinensis)。黑腹草蛉 (Chrysopa perla)。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蝶蛹金小蜂(Pteromalus puparuin)。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蚱蝉(Cryptotyinpana pustulata)。
  观赏虫 黄凤蝶(Papilio machaon)。苎麻斑蛱蝶(Acraea issoria)。宽尾凤蝶(Agehana elwesi)。碧凤蝶(Papilio bianor)。玉带凤蝶(Papilio polytes)。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丝带凤蝶(Sericinus montelus)。取食林木叶片。箭环蝶(Stichophthalma howqua)。长尾大蚕蛾(Actias dubernardi)。黄尾大蚕蛾(Actias heterogyna)。红尾大蚕蛾(Actias rhodopneuma)。绿尾大蚕蛾(Actias selene ningpoana)。紫光筑纹蛾(Brahmaea porphyri)。 中国虎甲(Cicindela chinensis)。双叉犀金龟(Allomyrina dichotoma)。以上只有中华虎甲为益虫,其余均为害虫。
  常见及大田害虫 中华蚱蜢(Acrida chinensis)。棉叶蝉(Empoasca biguttula)。电光叶蝉(Inazuma dorsalis)。黑尾叶蝉(Nephotettix bipunctatus)。棉蚜(Aphis gossypii)。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 。桃蚜(Myzus persicae)。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黄地老虎(Argotis segetum)。金刚钻(Earias cupreoviridis)。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黏虫(Leucania separata)。稻螟蛉(Naranga aenescens)。大螟(Sesamia inferens)。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瓜绢野螟(Diaphania indica)。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梨大食心虫(Nephopteryx pirivorella)。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棉大卷叶虫(Syllepta derogata)。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菜粉蝶(Pieris rapae)。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中华黄萤(Luciola chi﹣nensis)。蚕豆象(Bruchus rufimanus)。小黄家蚁(Monomonhm pharaonis)。褐大头蚁(Pheidole mega﹣cephala)。家蝇(Musca domestica)。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
  节肢动物 蛛形纲
  草蛛(Agelena labyrinhica)。棉红蜘蛛(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危害棉花、瓜果。
  环节动物 寡目纲
  直隶环毛蚓(Pheretima tschiliensis)。
  环节动物 线虫纲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1998年开始发生虫害,2010年仍有发生。
  环节动物 蛭纲
  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
  软体动物 腹足纲
  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泥螺(Bullacta exarata)。灰巴蜗牛(Bradybaena ravide)。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后2种为棉田害虫。
  软体动物 瓣思纲
  长牡蛎(Ostrea gigas)。泥蚶(Tegillarca granosa)。贻贝(Mytilus edulis)。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文蛤(Meretrix meretrix)。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缢蛏(Sinonovacuia constrzcta)。河蚬(Corbicula fluniinea)。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除后2种外,其余均为海生。
  腔肠动物 钵水母纲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伞部为海蜇皮白皮子,下部口腕部称海蛰头。海生动物。
  外来野生动物入侵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软体动物,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20世纪80年代,出现福寿螺养殖专业户。1985年统计,全市福寿螺养殖专业户5户,数量35360个。后因停止食用,造成福寿螺泛滥成灾,成为茭白生产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有害生物之一。2004年开始,茭白田套养中华鳖,用中华鳖吃福寿螺试验,收到良好效果。2008年,套养农户发展到39户,面积34公顷,套养中华鳖16950只,外部捕捉福寿螺15900千克。至2010年,福寿螺发生危害基数大为减少,很难见到福寿螺群集危害的茭白田。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双翅目,潜蝇科。1995年9月,余姚镇西郊蔬菜基地首次发现,后列入常规害虫。
  第四节 植物资源
  余姚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市域内河姆渡文化遗址证明,植物分布特征复杂,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多样,热带、温带和特有成分兼而有之。
  1992年,对市内竹子种类资源调查。2010年,对市内维管束植物种类资源调査,全市有蕨类植物26科、67种,裸子植物9科、47种,被子植物123科、1253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共有827种。
  余姚种子植物区系含有不少古老类群和孑遗植物。裸子植物中起源于晚石炭纪的松柏类分布有松科(Pinaceae)、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红豆杉科(Taxaceae);被子植物,有木兰科(Magnoliaceae)8属15种、樟科(Laareceae)7属20种、毛莨科(Ranunculaceae)6属18种和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木通科(Lardizabaeaceae),三白草科(Sauvuaceae)等。另外,许多白垩纪和早第三纪就已形成的古老科也有分布,主要有壳斗科、杨柳科、桦木科、榆科、无患子科、胡桃科、豆科、五加科等。
  古树及珍贵植物
  苏铁(Cycas revolula) 俗称铁树。1999年,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常见。
  银杏(Ginkgo biloba) 1999年,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浙江珍稀濒危植物。古树46株:鹿亭乡12株,大岚镇11株(1株树龄750年以上),梁弄镇10株,四明山镇4株,河姆渡、泗门镇各2株,陆埠、大隐和三七市镇以及梨洲、兰江2个街道各1株。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古树58株:四明山镇47株,梁弄镇8株,鹿亭乡2株,丈亭镇1株。
  黑松(Pinus thunbergii) 四明山镇古树1株。
  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 1999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浙江珍稀濒危植物。古树63株,四明山镇47株(1株树龄700年以上),大岚镇11株,鹿亭乡3株,陆埠镇和梨洲街道各1株。
  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古树47株,四明山镇46株,梨洲街道1株。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1999年,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常见。
  台湾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1999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2010年调查,见于宁波林场。
  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 1999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査,引自陈征海《宁波市四明山区植物名录》。
  刺柏(Juniperus formosana) 梨洲街道古树2株。
  圆柏(Sabina chinensis) 诗经上称桧。古树16株:大岚镇10株(2株树龄800年以上),四明山镇4株,陆埠镇和三七市镇各1株。
  高山柏(Sablua squamata)别名翠柏。1999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2010年调查,见于宁波林场。
  竹柏(negeia nagi)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查,发现于梁弄烈士陵园。
  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梁弄镇古树1株。
  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2010年调査,见于宁波林场。
  南方红豆杉(Taxus mirei) 1999年,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浙江珍稀濒危植物。四明山镇古树6株,其中300年以上3株。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1999年,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2010年调査,见于宁波林场。
  榧树(Torreya grandis) 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古树34株:大岚镇19株(1株树龄750年以上),四明山镇13株,鹿亭乡2株。
  杨梅(Myrica rubra) 1987年3月,经市人大通过定为市果。三七市镇有古树10株。1995年4 月,余姚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
  青钱柳(Cyclocaiya paliurus) 四明山镇古树1株。浙江珍稀濒危植物。
  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古树49株:梁弄镇19株,陆埠镇8株,四明山、大岚镇各4株,大隐、三七市镇和梨洲街道各3株,鹿亭乡和河姆渡镇各2株,兰江街道1株。
  锥栗(Castanea henryi)亦称珍珠栗。古树5株,其中四明山镇3株、鹿亭乡2株。
  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果实可制豆腐。陆埠镇古树1株。
  栲树(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 2010年,市古树名木保护名录记四明山镇古树5株。前志无记。
  大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jenseniana) 四明山镇古树1株。
  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古树6株,其中四明山镇4株、丈亭镇1株、梨洲街道1株。
  白栎(Quercus fabri) 四明山镇古树1株。
  光叶榉(Zelkova serrata) 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查,发现于鹿亭半山腰。
  沙朴(Cehis tetrandra ssp. sinensis)朴树的亚种。古树15株:梨洲街道4株,大岚、三七市镇各3株,丈亭镇2株,四明山、陆埠镇和朗霞街道各1株。
  长序榆(Ulmus elongata) 1999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査,引自陈征海《宁波市四明山区植物名录》。
  春榆(Ulmus davidiana) 古树13株,其中四明山镇3株、鹿亭乡5株、梨洲、兰江街道分别有1株和4株。
  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 四明山镇古树2株。1999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浙江珍稀濒危植物。
  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1999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查,发现于马渚泰夫昌农庄(罗大岙村)。
  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subsp.biloba) 1999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查,见于宁波林场。
  鹅掌楸(Liriodendmn chinense) 1999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浙江珍稀濒危植物。余姚常见,龙泉山南大门西边并排3株。2010年调査,见于宁波林场。
  玉兰(Magnolia denudata) 四明山镇古树13株。
  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俗称广玉兰,1987年3月,经市人大通过定为市树。
  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 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査,引自陈征海《宁波四明山区植物名录》。
  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查,见于下坑水库边。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1999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古树118株:陆埠镇23株,牟山镇15株,大隐镇13株(1株1200年以上),河姆渡镇12株,梁弄、三七市镇各11株,兰江街道10株,丈亭镇和低塘街道各7株,梨洲街道4株,鹿亭乡3株(1株树龄880年以上),黄家埠镇和朗霞街道各1株。
  黑壳楠(Lindera megaphylla) 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査,见于宁波林场。
  云杉青冈(cyclobalanopsis sessilifolia) 四明山镇古树1株。
  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 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查,见于下坑水库溪沟边。
  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古树86株:四明山镇46株,鹿亭乡11株,梁弄镇7株,陆埠镇5株,大岚、三七市和丈亭镇各4株,梨洲街道3株,大隐镇和兰江街道各1株。
  杜仲(Eucommia ulmoides)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查,见于宁波林场。
  野大豆(Clycine soja) 1999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010年调査,见于陆埠镇石门村。
  黄檀(Dalbergia hupeana)古树8株:梨洲街道3株(1株树龄600年以上),大岚和陆埠镇各2株,鹿亭乡1株。
  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四明山、陆埠镇和朗霞街道古树各1株。
  槐(Sophora japonica) 梨洲街道古树1株。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兰江街道古树2株。
  冬青(Ilex purpurea) 兰江街道古树1株。
  三角槭(Acer huergerianum) 古树7株:兰江街道4株,陆埠镇2株,鹿亭乡1株。
  苦茶槭(Acer ginnala) 四明山镇古树1株。
  枣(Ziziphus jujuba) 黄家埠镇古树1株。
  杜英 (Elaeocarpus decipiens) 2010年,市古树名木保护名录记兰江街道古树7株。前志无记,2010年调查报告正文有记,名录中无。
  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别名红花油茶。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查,见于宁波林场。
  长柱紫金(Stewartia rostrata) 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查,引自陈征海《宁波市四明山区植物名录》。
  木荷(Schima superba)四明山镇有古树1株。
  柞木(Xylosma japonica) 鹿亭乡古树1株。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1999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朗霞街道古树1株。
  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俗称映山红,1987年3月,经市人大通过定为市花。
  金桂(Osmanthus fragrans)梁弄和陆埠镇、鹿亭乡、朗霞和梨洲街道有金桂古树各1株。
  银桂(Osmanthus asiaticus)朗霞街道有银桂古树1株。
  柿(Diospyros kaki)大岚镇有古树3株,其中1株树龄500年以上。
  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四明山镇古树4株。浙江珍稀濒危植物。
  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 1999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查,见于下坑水库溪沟边。
  七子花(Heptacodium miconioides) 1999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查,见于下坑水库路边灌丛。
  绣球荚蒾(Viburnum macrocephalum) 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查,见于兰墅公园。
  野荞麦(Fagopyrum dibotrys) 1999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010年调查,见于陆埠镇石门村。
  短萼黄连(Coptis chinensis var. brevisepala) 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查,见于马渚泰夫昌农庄。
  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 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查,见于马渚泰夫昌农庄。
  华重楼(Parfs polyphylla var. chinensis) 浙江珍稀濒危植物。2010年调查,引自陈征海《宁波市四明山区植物名录》。
  水稻(Oryza sativa)河姆渡文化遗址表明,7000年前余姚先民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现为栽培种。
  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20世纪80年代引种过竹苗,不成活。90年代引播过种子,不适宜生长。
  主要药用植物
  解表药 石香薷(Mosla chinensis)、高粱泡(Ruhus lambertianus)、紫苏(Perilla frutescens)、杭州荠苧(Mosla hangchowensis)、姜(Zingiber officinale)等。
  清热药 江南卷柏(Selanginella moellendorfii)、井栏边草(Pteris multifida)、蕺菜(Houttuynia corda-ta)、无花果(Ficus carica)、野养麦(Fagopyrum dibotrys)等。
  泻下药 合萌(Aeschynomene indica)、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乌桕(Sapium sebiferum)、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等。
  祛风湿药 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柱果铁线莲(Clematis uncina-ta)、小果蔷薇(Rosa cymosa)、肉花卫矛(Euonymus camosus)、窄基红褐柃(Eurya rubiginosa)、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白簕(又称三加 Acanthopananx trifoliatus)、树参(Dendropanax dentiger)、九节龙 (Ardsia pusilla)、赛山梅(Styrax confuses)。
  芳香化湿药 黄香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兰香草(Caryopteris incana)、菖蒲(Acorus calamus)、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金钱蒲(Acorus gramineus)等。
  利水渗湿药 蕨(Pterisium aquilinum)、葎草(Humulus scandens)、透茎冷水花(Pilea pumila)、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等。
  温里药 浙江樟(Cinnamomun chekiangense)、山鸡椒(Litsea cubeba)、毛山鸡椒(Litsea cubeba var.formosana)、臭辣(Euodia fargesii)、茴香(Foeniculum vulgare)、浙江柿(Diospyros glaucifolia)、柿(Diospyros kaki)、姜(Zingiber officinale)8种。
  理气药 苏铁(Cycas revolute)、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杨梅(Myrica nibra)、化香(Platycaryastrohilacea)、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木通(Akebia quinata)、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柚(Citrus grandis)、野芝麻(Lamium barbatum)等。
  消食药 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小叶三点金(Desmodiurn mi-crophyllum)、柚(Citrus grandis)、油桐(Vemicia fordii)、蝴蝶戏珠花(Virbumum plicatum f.tomentosum)、萤蔺(Scizpus juncoides)等。
  驱虫药 土荆芥(Chennopodium ambrosioides)、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云实(Caesalpinia decapeta-la)、油桐(Vemiciafordii)、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香根芹(Osmorhiza aristata)、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等。
  止血药 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竹柏(Negeia nagi)、金线草(Antenoron filiforme)、羊蹄(Rumex japonicus)、轮叶八宝(Hylolelephium verticillatum)、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等。
  活血化瘀药 线蕨(Colysis elliptica)、龙柏(Sabina chinensis) 、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丝穗金粟兰(Chloranthus fortunei)、庐山楼梯草(Elatostemastewardii)、荭草(Polygonum orientale)、柳叶牛膝(Achyranthes longifolia)、莲(Nelunibo nucifera)等。
  化痰止咳平喘药 锥栗(Castanea henryi)、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 fern)、虎杖(Polygonumjaponi-ca)、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瓜子金(Polygala japonica)、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es)、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n) 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等。
  安神药 昆明鸡血藤(Millettia reticulate)、茅栗(Castanea seguinii)、何首乌(Polygonum inultiflorum)、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落花生(AracAis Aypogaea)、铁马鞭(Lespedeza pilose)、野灯心草(Juncus setchuensis)7种。
  平肝息风药 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野大豆(Glycine soja)、白背叶(Mallotus apeltus)、一把伞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5种。
  开窍药 香樟(Cimamomum camphora)、皂荚(Gleditsia sinensis)、野柿(Diospyros kaki var.sylvestris)、菖蒲(Acrus calamus)、石菖蒲(Acoms tatarinowii)、金钱蒲(Acorus gramineus)6种。
  补益药 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11us)、菠菜(Dpinacia oleracea)、蓝花参(Wahlenbergia marginata)、锥栗(Castanea henry i)、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杜仲(Eucommia ulmoides)、多花黄精 (Polygonatum cyrtonema)、枸骨(Ilex cornuta)等。
  收涩药 梅(Prunus mume)、金樱子(Rosa laevigata)、香椿(Toona sinensis)、盐肤木(Rhus chinensis)等.
  涌吐药 狼尾草(Pennisetun alopecuroides)、牯岭藜芦(Veratnnnschindleri)、石蒜(Lycorisradiata)3种。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 乌蕨(Sphenomeris chinensis)、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珍珠莲(Ficus sarmentosa var.henryi)、刺蓼(Polygonum senticosum)、莲子草(Alternan-thera sessilis)等。
  外来野生植物入侵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纲,菊目,菊科,余姚加拿大一枝黄花大面积发生于2004年,发生面积585.33公顷。2005年,发生881.67公顷。是年,成立市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指挥部,全年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并在重点区域设立专业队伍以防控为主体的综合治理示范区,进行不间断防治。2010年,一枝黄花发生面积400.2公顷。
  第五节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普查和现状
  普查 1984年,开展森林资源普査。1989年,进行补充复查。1998年和2006年分别开展一类、二类调査相结合的普查。2006年,完成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现状 陆地总面积129928.74公顷,林业用地总面积60470.27公顷,占46.5%,森林覆盖率45.1%。
  各类林地面积
  2006年余姚市各类林地面积状况(不含宁波林场):
  各类林木蓄积
  普查 2006年普查,活立木总蓄积1407579立方米,其中乔木蓄积1363206立方米,占总蓄积的96.9%;散生木蓄积5780立方米,占0.4%;四旁树蓄积38593立方米,占2.7%。不含宁波林场。
  乔木蓄积 纯林蓄积921590立方米,占67%;混交林蓄积452946立方米,占33%。乔木林中各龄组蓄积:幼龄林431706立方米,占31.4%;中龄林461025立方米,占33.5%;近熟林316081立方米,占23%;成熟林154679立方米,占11.3%;过熟林11045立方米,占0.8%。
  活立木蓄积 超过10万立方米的镇、街道有6个:陆埠镇216465立方米,四明山镇159913立方米,梨洲街道157026立方米,梁弄镇116654立方米,河姆渡镇108716立方米,大岚镇105239立方米。6个镇、街道的活立木蓄积占全市活立木蓄积的60.9%。
  森林资源权属
  林地所有权属 2006年,森林资源调查,林地面积包含平原地区农田种植的葡萄、梨头、果桑等经济林。全市林业用地60470.27公顷,其中国有901.66公顷(不含宁波林场),集体59568.61公顷。
  山林所有权和使用权属 2006年,山林延包面积,不含平原地区农田种植的经济作物。是年,全市山林延包共签订责任山承包合同46826份,核发林权证54112本。其中,国有林场所有权证67本、山林面积4648.7公顷(含宁波林场),集体所有权证2490本、山林面积51800公顷。集体山林面积中农户承包山林37133.3公顷,发放使用权证51555本。
  林木权属 活立木总蓄积1407579立方米中,国有75800立方米,占5.4%;集体289137立方米,占20.5%;个人1042642立方米,占74.1%,林木权属以个人为主。
  森林分类情况
  根据功能,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2011年,首次确定生态公益林地22628.67公顷,占林地的37.4%;商品林地37841.6公顷,占林地的62.6%。生态公益林地中,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地210.1公顷,省级公益林地19169.8公顷,县级公益林地3248.8公顷。陆埠、四明山2个镇占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的43.8%。
  商品林地中,鹿亭乡5410.13公顷、梨洲街道4994.87公顷,占商品林面积的27.5%。
  森林资源动态
  1998年,进行森林二类调查。2006年,再次调查。2次调査比较:森林覆盖率提升2.49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增长1.53倍。其中,林地净增1676.47公顷,年均净增209.53公顷;竹林净增2490.53公顷、年均净增311.33公顷;苗圃净增492.8公顷;疏林地、灌木林地、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减少2443.93公顷。
  第六节 矿产和风力资源
  矿产资源
  至2010年,探明有铁、锰、铜、铅、锌、金、银、萤石、黏土、高岭土、石英、饰面石材、建筑用石料、砖瓦黏土、泥炭、矿泉水等15个矿种,31处矿产地。其中,萤石中型和小型矿床各1处,2009年底,保有资源储量(CaF2)82万吨;矿泉水小型水源地2处,合计日涌水量120吨;矿点、矿化点25处,无开釆价值。
  探明的矿产资源特点,建筑用凝灰岩资源丰富,萤石资源一般,其他金属、非金属和能源资源贫乏。
  2009年初,开采矿山企业52家,其中石料矿山企业40家、砖瓦黏土矿山企业10家、矿泉水企业2家(见本章第二节《水资源》)。矿产开发以建筑石料和砖瓦用黏土为主。因采矿许可证到期及矿山整合,2009年底,持证石料矿山企业总数压缩到23家,砖瓦黏土矿山企业全部注销采矿许可证。截至2010年,开发利用矿种3种,产品有建筑用石料、砖瓦黏土及矿泉水。
  风力资源
  市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夏盛行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据市气象局资料,多年年平均风速为3.8米/秒,静风出现天数频率为10%(一年中出现37.8天)。姚北滨海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无阻挡遮拦,存在一定的风能资源。从姚江平原向南部山区、南部山区山体从西南向东北及山顶台地都存在较丰富的风能资源。但能否利用这些风能,尚应通过定点实测累计风速数据,并通过风能计算公式〔E=1/2(ptsv³)确定,关键取决于风速v。公式中,p为空气密度(千克/米3),v为风速(米/秒),t为时间(秒),s为截面面积(米2)。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