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马渚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07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马渚镇
分类号: K928.2
页数: 1
页码: 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2010余姚市马渚镇历史沿革和村、社区变更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余姚市 地方志 马渚镇

内容

历史沿革
  据传赢政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第五次南巡,“驻驾渚山,饮马于潭”,故名马渚。1988年,为马渚区所辖,是区公所所在地。1992年,马渚区的开元、云楼、斗门、青山4乡并入马渚镇。东接阳明、兰江街道,南邻上虞市,西接牟山镇,北界临山、泗门镇和朗霞街道。区域面积66.0平方千米。山丘主要在镇西北,属四明山余脉,海拔247米的红明山(峨嵋山)为全镇最高点。平原上江河纵横,有乐安湖、小渣湖、臧墅湖等天然湖泊。辖马漕头、斗门、瑶街弄、长泠江、开元、全佳桥、沿山、下沙畈、大将桥、渚北、乐安湖、大施巷、姚家、渚山、四联、云楼、庙前、菁江渡18个村和下叶、东一、金马3个社区。2007年,成为省级中心镇。2010年,常住人口56409人,其中户籍人口47312人。
  村、社区变更情况
  2001年4月,全镇61个村、5个居委会管理的区域调整为18个村、3个社区。其中,下叶村和河西居委会管理的区域合并改建为下叶社区,龙舌里、骆家村和中街、中奕居委会管理的区域合并改建为东一社区,马渚村及桑村居委会管理的区域合并改建为金马社区,大漕头、马鞍山村合并为马漕头村,斗门、九功寺村合并为斗门村,瑶街弄、袁巷村合并为瑶街弄村,南魏、长泠江、奖嘉隆村合并为长泠江村,八楞柱、南张、漕斗头、禾山村合并为开元村,全佳桥、夏王宅村合并为全佳桥村,谢家、南宋、横山、宣郎岙、滑家桥村合并为沿山村,下沙畈、何家闼、余庄村合并为下沙畈村,大将桥、四将桥、利朵村合并为大将桥村,前俞巷、后俞巷、施张夏、木斗魏、倪家畈村合并为渚北村,闸下周、寺前、过水路、五藏岙、江下村合并为乐安湖村,大施巷、汀水堰村合并为大施巷村,姚家、西山下、金家畈村合并为姚家村,西横河、罗大岙村合并为渚山村,上陈、西河、后周、下坝、杨岐岙、张家山下村合并为四联村,五公桥、荷花、臧墅湖、漕头、万九房、枫树弄村合并为云楼村,保留庙前村、菁江渡村。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