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行政区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06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行政区划
分类号: K928.2
页数: 6
页码: 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行政区划的具体介绍,主要介绍了1988年设置、撤乡设镇、撤区扩镇并乡、街道设置及更名、城区街道改名、撤村和建社区等。
关键词: 余姚市 地方志 行政区划

内容

1988年设置
  设9区和1个市属镇——余姚镇,区下设乡镇。其中,临山区辖2个镇5个乡,泗门区辖2个镇6个乡,低塘区辖3个镇2个乡,马渚区辖2个镇9个乡,环城区辖10个乡,丈亭区辖2个镇5个乡,陆埠区辖2个镇5个乡,梁弄区辖1个镇8个乡,四明山区辖6个乡。
  余姚镇,除城区外还有14个村,分别为龙山、南郊、西郊、东郊、城郊、凤山农场(村级)、丰山前、富巷、康山、胜一、胜山、皇山桥、最良、白山头村。
  撤乡设镇
  大岚、郑巷乡撤乡设镇 1989年11月,大岚、郑巷乡撤乡设镇。
  牟山乡撤乡设镇 1992年2月,牟山乡撤乡设镇。
  肖东乡撤乡设镇 1994年,肖东乡撤乡设镇。
  撤区扩镇并乡
  撤塘后乡 1989年5月,塘后乡并入泗门镇。
  撤汇头乡 1990年2月,梅溪、汇头乡撤并为梅溪乡。
  全市撤扩并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撤销环城、低塘、马渚、泗门、临山、丈亭、陆埠、梁弄、四明山9个区,扩大14个建制镇的管辖区域。其中,兰海、湖堤、临海乡并入临山镇;横塘、回龙乡并入黄家埠镇;东蒲、万圣、夹塘、湖北乡并入泗门镇;朗海、镇海乡并入小曹娥镇;青港、湖山乡并入牟山镇;新新、天华乡并入朗霞镇;历山、郑巷镇并入低塘镇;开元、云楼、斗门、青山乡并入马渚镇;丰南、城南、城北、双河、丰北乡并入余姚镇;梅溪乡并入丈亭镇;二六市乡并入三七市镇;沿江、兰山乡并入陆埠镇;横岙、湖东、让贤乡并入梁弄镇;华山乡并入大岚镇。并乡改镇3个,明伟、梁辉、燕窝、黄明、茭湖乡合并改设梁辉镇;江中、罗江、车厩乡合并改设河姆渡镇;梨洲、芦山、唐田、屏风山乡合并改设四明山镇。经并合,扩大管辖区域的乡3个。肖东、长丰乡合并称肖东乡;洪山、南山乡合并称洪山乡;鹿亭、晓云、白鹿乡合并称鹿亭乡。老方桥、大隐镇,区域不变。撤扩并后,设19个镇、3个乡,共有824个村。
  撤洪山乡 2003年5月,洪山乡并入陆埠镇。
  街道设置及更名
  撤3个镇设4个街道 2001年9月,撤销余姚、梁辉、肖东镇建制,设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街道。
  撤老方桥镇 2003年5月,老方桥镇并入西北街道。
  改设2个街道 2003年5月,朗霞镇改设街道,将原朗霞镇大庙周、水阁周村划入泗门镇;低塘镇改设街道,将原低塘镇镇西、邵巷、西墟、龙王堂村划入朗霞街道。
  城区街道改名 2005年9月,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街道分别改名梨洲、兰江、凤山、阳明街道,2006年1月1日正式启用新名称。
  并村
  泗门镇并村 1993年,泗门镇江东村并入水路头村,新丰村并入张家村,西江沿村并入陆家庄村。
  朗霞镇并村 1995年,朗霞镇陈皮巷、马廊厦村并入俞王村。
  小曹娥镇并村 1995年,小曹娥镇仁泰丘村并入方家路村。
  全市撤并村 2001年3月,村撤并调整,811个村合并为269个。
  撤村和建社区
  余姚镇撤村 1994年,余姚镇撤销龙山、东郊、凤山和南郊村建制,村民自治分别由新建立的龙泉、巍星路、阳明东路和南站居委会管理。1996年,撤销胜山、富巷和城郊村建制,村民自治分别由新建立的胜山、富巷和城东居委会管理。
  城镇建社区 2002年开始,城镇设立社区。是年,凤山、阳明、梨洲、兰江街道45个城镇居委会管理的区域合并调整为20个城市社区。此后,泗门、丈亭等镇又陆续建立新的社区。
  马渚镇撤村建社区 2004~2005年,撤销下叶、龙舌里、骆家、马渚村,与相关居委会管理的区域合并,建立下叶、东一、金马社区。见本编第三章第三节《马渚镇》。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