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镇道路街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040
颗粒名称: 集镇道路街巷
分类号: K925.54
页数: 30
页码: 330-3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集镇道路街巷的概况,其中包括了低塘街道、朗霞街道、临山镇、黄家埠镇等。
关键词: 余姚市 集镇道路 街巷

内容

【低塘街道】
  船闸路 路旁有船闸,故名。南起棉花加工厂,北至低塘西街。长100米,宽5米。原为石板路面,20世纪90年代初改造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通闸路 路通船闸,故名。东起镇中路,西至船闸路。长150米,宽5米。1956年建成,时为石板路面,20世纪90年代初改造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公建路 寓意为“公共出资,为民建造”,故名。东起垫桥村南,西至镇中路。长550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6年建成。沿途有低塘菜市场、宁波银行等。
  新堰西路 位于新堰村西,故名。东起镇南路,西至梁周线。长500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建成。
  新堰东路 位于新堰村东,故名。东起环镇东路,西至镇南路。长300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建成。沿途有爱心超市等。
  直河路 处直河西岸,故名。南起胜周公路,北至馒头庵桥。长500米,宽6米。1956年始建,时为石板路面,20世纪90年代初改造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直街 位于直河东岸,故名。南起低塘街西端,北至后堰路。长25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90年代初改造。
  剧院北弄 位于低塘影剧院北,故名。西起镇中路,转南止于楼家新村。长15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56年建成,1985年改造。
  供销弄 原名染店弄、咸昌弄,后此处设低塘区供销社,于1956年更现名。南起低塘街,向北转西至镇北路。长18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环镇东路 南起新洋公路,北至329国道。长1.1千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8年建成。沿途有姚北金属材料市场。
  环镇北路 东起芦城三角站,西至周巷东站,为329国道经集镇段。长2千米,宽2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许家堰路 路经许家堰村,故名。东起三棉桥西,西至梁周公路。长1.2千米,宽3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建成。沿途有低塘中心卫生院、农村合作银行、华润超市、低塘广电站、低塘供电所等。
  新洋路 为新堰通洋山道路,故名。西起梁周线,东至低塘洋山村。长3065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1年建成。沿途有低塘街道洋山村村委会、黄清堰村村委会、姆湖村村委会、余姚市低塘初级中学、低塘实验幼儿园等。
  胜周路 胜周公路北端的集镇道路,故名。北起梁周公路,向东南至镇南路。长1.25千米,宽11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1年拓宽改造。
  后堰路 路附近有后堰头,故名。西起直河路,东至镇北路。长25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低塘街 位于低塘集市中心,故名。东起低塘村村委会,西至低塘大桥。长370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73年建成。
  低塘西街 东起低塘大桥,西至梁周公路。长340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2年改造。
  洋家桥路 路经洋家桥村,故名。西起梁周公路,东至低塘养老院。长300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建成。沿途有低塘文化公园、市场监管所、低塘派出所等。
  镇北路 路纵贯集镇,处北段,故名。南起低塘街十字路口,北至329国道。长710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4年扩建。沿途有街道办事处、余姚五中、低塘小学、低塘菜市场等。
  镇中路 路纵贯集镇,处中段,故名。为低塘镇主要商业街。南起许家堰路,北至低塘街十字路口。长350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78年建成,1996年拓宽改造。沿途有中国银行办事处、低塘菜市场等。
  镇南路 路纵贯集镇,处南端,故名。北起低塘老汽车站,南至新洋路。长1千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0年建成,1996年拓宽改造。沿途有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办事处、邮政支局等。
  黄家弄 以黄姓居住地得名。西起镇北路,状似套环复至镇北路。长20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褚家弄 以褚姓居住地得名。东起直河路,向南至低塘西街,向北呈“丁”字形。长240米,宽2.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迎春路 北起329国道,南至低塘西街。长1千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沿途有低塘小学等。
  图强路 北起低塘西街,南至洋家桥路。长700米,宽9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沿途有国土管理所、新城家园等。
  兴塘路 寓意振兴低塘,故名。南起小南江,北至许家堰路。长650米,宽9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建成。沿途有低塘文化中心、广播电视站等。
  联通路 路连接新城家园A、B、C住宅小区,故名。南起小南江,北至新城家园C区。长900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4年建成。沿途有交警中队、地税所等。
  【朗霞街道】
  芦家畈路 途经芦家畈,故名。东起汝霖路,西至朝阳路。长1.1千米,宽l0米,沥青路面,2010年建成,2011年7月由纬二路更名为芦家畈路。
  方良桥路 途经方良桥,故名。东起西泠江路,西至香铃路。长400米,宽12米,沥青路面,2005年建成,2011年7月由纬四路更名为方良桥路。
  春生路 为纪念黄春生而名。南起晋涵路,北至南王江。长970米,宽14米,沥青路面,2005年建成,2011年由经四路更现名。
  四维路 途经百年老校四维小学,故名。南起锦霞路,北至崇文路。长350米,宽16米,沥青路面,2010年建成,2011年由经五路更名为四维路。
  西泠江路 路处长泠江西侧,故名。南起欣朗路,北至辉桥路。长820米,宽12米,沥青路面,2003年始建,2005年建成,2011年7月由经七路更名为西泠江路。沿途有长泠江公园。
  香铃路 途经百年香铃树,故名。南起晋涵路,北至欣朗路。长500米,宽12米,沥青路面,2005年建成,2011年7月由经八路更名为香铃路。
  汝霖路 为纪念抗清忠烈熊汝霖而命名。南起巷桥路,北至永和东路。长1.3千米,宽14米,沥青路面,2010年建成,2011年由经十六路更名为汝霖路。
  进士第路 附近有进士第旧址,故名。南起巷桥路,北至临周江。长1.3千米,宽12米,沥青路面,2010年建成,2011年7月由经十七路更名为进士第路。
  辉巷路 路由辉桥路通周巷,故名。南起辉桥路,北至329国道。长600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5年建成,2011年命名。
  锦盛路 寓意锦绣昌盛,故名。南起辉桥路,北至厂区。长300米,宽11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5年建成,2011年命名。
  董家路 位于新南王村董家,故名。东起张伯堰,西至周太公路。长90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0年建成,2011年命名。
  四村路 位于新南王村,因路横穿四个自然村,故名。东起周太公路,西至油车弄村。长1千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5年建成,2011年命名。
  仙坛路 因附近有仙坛庵,故名。东起童家路,西至朗马路。长1千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8年建成,2011年命名。沿途有中国裘皮城、东干新区等。
  直河路 路沿庙直江,故名。南起八堡庙,北至329国道。长780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0年建成。
  七漕路 路经七个漕斗,故名。南起永和路,北至朗霞街。长30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1年建成。
  井头弄 弄口有水井,故名。南起朗霞街,北至329国道。长50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0年改造。
  同源弄 弄内有同源店,故名。南起朗霞街,北至329国道。长30米,宽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0年改造。
  西顺弄 弄内有西顺店,故名。南起朗霞街,北至329国道。长4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2年改造。
  许黄路 路由许家场、黄家路两村合建,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联村路。长1千米,宽5.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8年建成,2011年命名。
  东干路 路经东干村,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东干田畈。长3千米,宽7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8年建成,2011年命名。沿途有大佛寺。
  振兴路 寓意为振兴杨家,故名。东起西河塍路,西至创业路。长45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6年建成。
  南河塍路 路处南河岸,故名。东起东干路,西至东河塍路。长500米,宽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7年改造。
  西河塍路 路处西河岸,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张家桥路。长40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6年改造。
  东河塍路 路处东河岸,故名。南起329国道,北接大塘北路。长45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4年改造。
  大塘北路 路处大古塘之北,故名。南起大古塘江,北至上新屋村。长25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2年建成。
  万兴南路 路处原万兴楼南,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南河塍路。长20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6年改造。
  万兴北路 路处原万兴楼北,故名。南起南河塍路,北至大古塘路。长25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7年改造。
  穿心路 路处村中心,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南河塍路。长20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7年改造。
  油车北路 路东原有榨油厂,故名。南起南河塍路,北至大古塘路。长30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8年建成。
  油车南路 南起329国道,北至南河塍路。长200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8年建成。
  创业路 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时为朗霞公社工业聚集点,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上新屋村。长35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1年续建。
  甘巷路 处甘巷桥村,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大古塘路。长40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80年代初建,2001年扩建。
  大古塘路 路沿大古塘江而建,故名。东起桑家,西至泗门镇。长3.7千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0年建成。
  童家路 路通童家,故名。南起仙坛路,北至329国道。长520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建成,2011年命名。
  塘南路 位于省塘南侧,故名。北起329国道,南至永和路。长320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建成,2011年命名。
  辉桥路 辉桥即登科桥,为纪念清乾隆廿四年(1759)乡人吴大勇中武解元而得名,路以桥名。东起梁周公路,西至周太公路,长2.47千米,宽1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5年始建,2011年7月由纬一路更名为辉桥路。沿途有镇西村、百隆公司、山阳公司等。
  欣朗路 原为新朗路,为新新村通朗霞村的道路。“新”与“欣”同音,寓意欣欣向荣,故名。东起梁周公路,西至朗马公路。长5.64千米,宽16米,沥青路面,2003年始建,2009年续建,2011年7月由纬三路更名为欣朗路。沿途有更大集团、捷波电器有限公司、宁波闻华电器有限公司。
  晋涵路 为纪念历史名人邵晋涵而名。东起梁周公路,西至朗霞路。长2.8千米,宽16米,沥青路面,2003年始建,2011年7月由纬五路更为现名。沿途有宁波华丰包装有限公司、得力工具、邵巷村等。
  崇文路 因路经余姚二中、姚北实验学校两校,故名。东起梁周公路,西至东泠江路。长2.7千米,宽16米,沥青路面。2004年建梁周公路至三槐路段,2006年续建到东长泠江路,2011年7月由纬八路更名为崇文路。沿途有盛泰金桂苑、盛泰丹桂苑、小塘花园、迎霞佳苑、余姚第二中学、姚北实验学校等。
  锦霞路 寓意为“锦绣朗霞”,故名。东起梁周公路,西至东泠江路。长1.6千米,宽16米,沥青路面。2010始建梁周公路至三槐路路段,2011年7月由纬十路更名为锦霞路,2014年续建至东泠江路。沿途有朗霞街道办事处、盛泰丹桂苑、小塘花园等。
  迎霞北路 寓意园区像朝阳一样灿烂,故名。北起辉桥路,南至锦霞路。长1.7千米,宽12米,沥青路面。2003年始建,取名经一路,2006年更名为迎霞北路。沿途有朗霞街道办事处。
  竹桥路 路北经邵巷村后竹桥,南过西墟村竹桥头,故名。北起邵巷路,南至锦霞路。长650米,宽l0米,沥青路面。2010年始建,2011年7月由经二路更名为竹桥路。沿途有迎霞佳苑、小塘花园、盛泰金桂苑、朗霞街道办事处、盛泰丹桂苑、朗霞街道实验幼儿园。
  三槐路 路经三槐堂,故名。分两段,一段南起锦霞路,北至邵巷村;另一段南起晋涵路,北至欣朗路。长2.1千米,宽16米,沥青路面,2005年始建,2009年续建。2011年7月由经三路更名为三槐路。沿途有小塘花园、邵巷菜市场。
  东泠江路 位于长泠江东侧,故名。北起辉桥路,南至崇文路。长2.1千米,宽16米,沥青路面。2011年7月由经六路更名为东长泠江路。沿途有姚北实验学校、泠江公园。
  朗霞路 位于园区中心轴线,故名。北起欣朗路,南至晋涵路。长750米,宽12米,沥青路面。2010年始建,2011年7月由经十一路更名为朗霞路。沿途有金焱电子有限公司。
  新新路 因途经革命纪念地新新公司而得名。北起329国道,南至欣朗路,长900米,宽12米,沥青水泥路面。1995始建,2009年修建,2011年7月由经十二路更名为新新路。沿途有原革命联络站“新新公司”。
  朝阳路 寓意面朝太阳,故名。北起329国道,南至巷桥路。长1.3千米,宽1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2年始建,2010年续建。沿途有朗霞中学。
  朗马路 为朗霞至马渚公路的集镇段,故名。北起329国道,南至天华村。长6千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3年始建,2006年命名,2008年改建。沿途有朗迪集团、朗霞小学。
  永和路 “永和”是清中期朗霞经营棉花的商号,因以为名。东起直河路,西至朗马公路。长38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0年修建。
  永和东路 永和路向东延伸段,故名。东起开增路,西至直河路。长2.4千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1年7月由原健康路更名为永和东路。沿途有余姚中国裘皮城。
  朗霞(老)街 为朗霞最早街市,形成于18世纪中期。东起省塘头,西至淡池头。长70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0年由石板路改建而成。
  巷桥路 路经胡荪巷、吴家桥,故名。东起汝霖路,西至朝阳路。长1千米,宽12米,沥青路面,2011年建造。2011年7月由纬四路更名为巷桥路。
  新华路 东起方良桥村,西至香铃路。长400米,宽12米,沥青路面,2005年建造。
  俞赵路 路由俞王至赵家,故名。东起长泠江,西至周太公路。长1.5千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1年命名。沿途有新新小学。
  宏达路 寓意为园区目标宏伟,事业兴旺发达,故名。东起三槐路,西至朗马路。长4.7千米,宽12米,沥青和水泥混凝土混合路面,2010年建造,2011年7月命名为宏达路。
  周太路 周巷至太平桥公路,故名。北起329国道,南至阳明街道太平桥。长5.6千米,宽12米,沥青路面,1988年建造,2010年改造。
  开增路 纪念原新新公司联络员王开增,故名。北起329国道,南至永和东路。长50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8年建造,2011年命名。
  联村路 东干、许家场与黄家路三自然村联建,故名。东起黄家路,西至东干路。长1千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4年建造,2011年命名。
  【临山镇】
  十字南路 位于临山集镇十字街口南,故名。北起十字街口,南至329国道。长682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原为仅2米宽的石块小路,1960年拓宽。沿途有农贸市场、公交站、南门城楼、农业银行、信用联社等。
  十字北路 位于十字街口北,故名。南起十字街口,北至原余姚六中。长35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东大街 原称临山大街。 位于十字街口东,故名。东起东门桥,西至十字街口。长330米,宽5米。原为石板路,1961年拓宽,1982年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中大街 原称临山大街。 位于大街中段,故名。东起十字街口,西至卞家弄口。长93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西大街 原称临山大街。 位于十字街口西,故名。东起卞家弄口,西至下姚江大桥。长228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沿途有临山镇中心幼儿园、临山饭店、临山超市等。
  板桥东路 地处原戚家板桥,故名。东起临山东城脚下,西至十字南路。长22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沿途有临山农贸市场等。
  板桥西路 东起十字南路,西至下姚江。长57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沿途有临山影剧院、临山文化站、图书馆。
  教场东路 路经明清时大教场,故名。东起福田寺,西至十字北路。长61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教场西路 东起十字北路,西至南塘路。长50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沿途有临山基督教堂等。
  迎凤路 位于凤尾山西侧,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南塘路。长1.91千米,宽3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于2003年、2007年分二期建成。沿途有戚继光铜像、临山信用联社等。
  迎凤北路 南起南塘路,北至九海塘。长8千米,宽30米,沥青路面,2001年建成。
  南塘路 位于大古塘南,故名。东起庙山头,西至老寨。长3.8千米,宽3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4年建成。沿途有临山镇政府、临山信用联社、国土所、广电站等。
  锦华路 东起滨江路,西至迎凤路。长1.4千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8年建成。沿途有临山镇中心小学、迎凤佳苑、临山锦园二小区。
  锦艺路 南起南塘路,北至329复线。长1.2千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8年建成。沿途有临山镇政府、临山花园小区、临山镇中心小学。
  湖浦路 路由临山通往湖堤,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南塘路。长2千米,宽1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6年建成。
  临临路 路为临山通往临海公路的一段,故名。集镇段南起329国道,北至南塘路。长1千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0年建成,20世纪90年代改造。
  凤栖路 东起临临路,西至阑临路。长1.14千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8年建成,为工业园区的重要道路。
  北城缺路 在原北城墙开缺口修成的路,故名。南起后河沿西路,北至南塘路。长56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4年建成。
  城东路 位于城外东侧,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石塔头。长93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7年建成。
  西河路 处于姚江之西,故名。东起下姚江,西至迎凤路。长490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1年建成。
  西城南路 处于西城南部,故名。南起板桥西路,北至西大街。长313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1年建成。
  西城北路 处于西城北部,故名。南起西大街,北至北城缺路。长470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78年建成。
  学堂弄(南学堂弄、北学堂弄) 弄内曾有凤山义塾,后改办临山镇中学,故名。南起板桥东路,北至临山镇中。长540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6年改造。
  卞家弄 旧有卞姓住户居弄内,故名。原分南卞家弄、北卞家弄,2011年统称卞家弄。南起临山影剧院,北至前河岸西路。长305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76年改造。
  东城下路 处东城脚下,故名。由原东城南路和东城北路合并而成。南起十字南路,北至后河沿东路。长55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拓宽改造。
  幼儿园弄 弄内曾有临山中心幼儿园,故名。南起板桥西路,北至前河沿西路。长46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霓桥头路 因路附近有两座桥,故雅称霓桥头路。南起影剧院,北至前河沿西路。长390米,宽2—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2年改造。
  后河沿西路 路在街河之北,处西段,故名。东起十字桥,西至西城北路,长47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改造。
  后河沿东路 路在街河之北,处东段,故名。东起采石场,西至十字桥。长342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改造。
  前河沿西路 路在街河之南,处西段,故名。东起十字桥,西至西城北路。长47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改造。
  前河沿东路 路在街河之南,处东段,故名。东起东城桥,西至十字桥。长32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改造。
  仓山弄 弄近仓山,故名。南起后河岸西路,北至校场西路。长229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1年改造。
  方山路 路穿方山村,故名。东起西门桥,向南至329国道。长1965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0年建成。
  南岭路 位于南门岭的西北侧,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板桥西路。长42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1年始建成。
  南一弄 位于临山城南门北侧,有小弄三条,该路 位于第一条,故名。西起卞家弄,东至十字南路。长76米,宽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南二弄 临山城南门北侧第二条弄,故名。东起十字南路,西至卞家弄。长85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原路东面一段建农贸市场时消失。
  南三弄 临山城南门北侧第三条弄,故名。东起十字南路,西至卞家弄。长90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落轿弄 据传明代时,临山西街头建有府第,因弄小,该官员回家时应下轿步行到家,故名落轿弄。东起霓桥弄,西至落轿西弄。长254米,宽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落轿西弄 落轿弄西首,故名。东起落轿弄,西至西城北路。长96米,宽1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中央弄 位临山卫城中心,故名。南起东大街,北至前河沿东路。长82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当店弄 弄内曾设有邵氏典当店,故名。东起霓桥弄,西至西城北路。长124米,宽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染店弄 弄内曾设有谢生泰染店,故名。南起西大街,向北转东至霓桥弄。长113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新邵家弄 有邵姓由余姚邵义庄迁此居住,故名。南起药师庵弄,北至教场西路。长206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土地堂弄 原有土地堂,故名。东起板桥西路,西至西城南路。长154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药师庵弄 该处有药师庵,故名。南起后河沿路,北到杂地,向东到仓山弄,形成丁字。长129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蒋家弄 弄内以蒋姓者居多,故名。北起教场西路,南至后河沿西路。长147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陆家弄 居者多姓陆,故名。北起西大街,南至原小水池塘处。长70米,宽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天宝弄 古弄内有天宝堂,故名。南起板桥西路,北至西大街。长160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桥头弄 弄内原有一座小桥,故名。北起板桥西路,南至南门山。长115米,宽1.5米,泥石路面。
  鲂市弄 原为鲜鱼市场,弄有鲂市桥,故名。南起板桥东路,北至东大街。长184米,宽2米,水泥小方块路面。
  临南路 地处临南村,故名。原车站南路一段并入该路。北起329国道,经临山水厂,南至肖东桥。长800米,宽9米,沥青水泥混凝土混合路面,2010年改造。
  【黄家埠镇】
  兰风大道 原名抢险公路,2014年10月改现名。此地宋至清均属兰风乡,故名。南起329国道五星桥头,北至七八丘海塘。长7千米,宽度34米,沥青路面,2013年建成。沿途有明凤淡水养殖场、黄家埠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备得福菜业有限公司等。
  金湖路 原名横二路,2014年10月改现名。路附近有金湖,故名。东起姚北大道,西至兰风大道。长1321米,宽20米,其中姚北大道至高桥江二桥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高桥江二桥至兰风大道为沥青路面,2010年底建成。沿途有通用机械、黄家埠镇中心小学、黄家埠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黄家埠派出所等。
  高桥江路 原名冠友路,2014年10月改现名。路紧依高桥江,故名。南起金海湾印染有限公司,北至三福寺路。长480米,宽9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1年建成。沿途有杰峰电镀、惠美电器、黄家埠镇污水处理服务中心等。
  富源路 原名横三路,2014年10月改现名。路旁有富思特包装有限公司和三源印染有限公司,故名。东起姚北大道,西至高桥江滨江公园。长900米,宽9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1年9月建成。沿途另有永丰热镀锌等。
  北河沿路 路在黄家埠老街河北,故名。原为黄家埠老商业街,双排青石板路。东起姚北大道(329国道复线),西至冯家自然村。长2千米,宽10—20米,2001年改造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三福寺路 原名横四路,2014年10月改现名。路附近有三福寺,故名。东起姚北大道,西至高夹线。长950米,宽3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4年建成,是黄家埠镇工业功能区的交通要道。沿途有金塔包装、胜泰印染、冠中印染等。
  黄家埠新村路 路直达黄家埠新村村委会驻地,故名。东起黄家埠村委会办公楼,西接高夹公路。长735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0年建成。
  通善路 原冠友路的一部分,2015年8月改现名。路通往上善塑业有限公司,故名。南起三福寺路,北至上善塑业有限公司门口。长60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4年11月建成。沿途有冠中印染有限公司和琳特汽配有限公司等。
  冯兰路 为纪念明成化年间进士冯兰,故名。东起高夹公路,西至兰风大道。
  长580米,宽12米,沥青路面,2015年7月建成。沿途有郡王府住宅小区。
  中河路 道路经过区域原称中河乡,故名。东起姚北大道,西至329国道。长2318米,宽10米,沥青路面,2012年底建成。沿途有宁波格莱特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冠友路 路由宁波冠中印染有限公司通往友成房居民点,故名。南起上善路,北至友成房居民点。长25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0年竣工。沿途有宁波琳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
  黄家埠市场北路 路紧依黄家埠农贸市场北,故名。东起姚北大道,西至高夹公路。长1249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0年始建,2008年全段建成。
  黄家埠直街 路直穿黄家埠农贸市场,故名。南起北河沿中路,北至黄家埠后街新村路。长50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0年建成。
  高桥横一路 路横穿高桥自然村北,故名。东起洹湖岭,西至329国道高桥桥头。长2.05千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1年10月建成。
  高桥横二路 路横穿高桥自然村南,故名。东起洹湖岭公墓,西至高桥直路。长1.25千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1年10月建成。
  高桥直路 路直穿高桥自然村,故名。南起回龙村后杨岙,北至329国道。长1.57千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1年10月建成。沿途有高桥、池头、里、外二房居民点。
  联谊路 东起329国道高桥西堍,西至韩夏村南路。长2.15千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1年8月建成。
  东直路 位于工业园区东侧,故名。东起石山弄山,西至姚北大道。长570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1年6月建成。
  【小曹娥镇】
  曹建、朗夹路 为小曹娥镇主要商业街,曾称利济塘路。东起曹娥庵街,西至镇海街。长4.5千米,宽10米,沥青水泥混合路面,1994年后进行3次大规模改造。沿途有小商品市场、公交车站、横江公园、宁波银行、朗海农贸市场、镇卫生院。
  振兴西路 东起新建南路,西至朗夹公路。长800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7年建成。沿途有孝女寺、小曹娥农贸市场等。
  振兴东路 原称曹娥东街,1987年更名振兴东路。东起曹娥村,西至新建南路。长30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沿途有第一菜厂、玻纤织造厂。
  新建南路 原曹娥庵街西小直路。南起四塘横江,北至曹建公路。长1千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1年建成。
  新建北路 原曹娥庵街西小直路。南起曹建公路,北至中灶四丘。长80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1年建成。沿途有飞天玻纤有限公司。
  曹一路 路承村名。南起兴姚路,北至兴海路。长1598米,宽18米,沥青路面,2011年建成。沿途有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等。
  曹娥路 南起兴姚路,北至兴海路。长1.6千米,宽14米,沥青路面,2011年建成。沿途有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
  兴曹路 东起曹一路,西至镇海路。长3.21千米,宽18米,沥青路面,2011年建成。沿途有宁波王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兴滨路 东起曹一路,西至镇海路。长2971米,宽30米,沥青路面,2011年建成。沿途有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
  兴舜路 东起曹一路,西至镇海路。长3.21千米,宽18米,沥青路面,2011年建成。沿途有宁波林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
  兴海路 东起曹一路,西至镇海路。长3161米,宽18米,沥青路面,2012年建成。沿途有宁波王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兴姚路 东起曹一路,西至镇海路。长3051米,宽18米,沥青路面,2012年建成。
  涛声路 南起兴姚路,北至兴海路。长1726米,宽56米,沥青路面,2011年建成。
  乐山路 为纪念革命烈士沈乐山,故名。南起兴姚路,北至兴海路。长1608米,宽14米,沥青路面,2011年建成。
  建民北路 路处建民村之北,故名。南起新姚路,北至兴海路。长1538米,宽24米,沥青路面,2010年建成。沿途有宁波林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朗海中路 路经朗海村,故名。南起朗夹公路和曹建公路交接口,北至滨一路。长2.3千米,宽7米。1980年始建,为海塘抢险公路,沙石路面。2003年改建为沥青路面,命名朗海中路。2010年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沿途有小曹娥镇政府、镇北小学等。
  朗海南路 位于朗海村之南,故名。南起四塘横江,北至朗夹公路和曹建公路交接口。长1.5千米,宽8米。20世纪70年代为机耕路,1980年后为抢险路,2003年由砂石路面改建为沥青路面,2010年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沿途有小商品市场、农村信用社、电信局、邮电局、中国移动公司小曹娥分公司等。
  朗海北路 位于朗海村之北,故名。南起兴姚路,北至兴海路。长1827米,宽24米,沥青路面,2010年建成。沿途有宁波王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泗门镇】
  四海大道 路通原四海乡,故名。连接泗门镇工业园区和商贸园区之主干道。东起余姚大道,西至共济路。长3千米,宽26米,沥青路面,2002年开工,2004年建成。沿途有古塘车站(泗门公交总站)、泗门镇中、市四职校、商会大厦等。
  东环路 南起汝湖路,北至四海大道。长2.5千米,宽40米,沥青路面,2012年新建。
  镇北路 329国道集镇段,故名。东起庙东直路,西至共济路。长4.75千米,宽4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东大街 镇主要商业街。东起滨江路,西至河塍路。长500米,宽13米。1994年开始,由石板路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2004年改建成沥青路面。沿途有万安商厦、泗门宾馆、服饰一条街等。
  新建路 1983年填平原农行门前漕斗,改建成道路。东起振兴路,西至河塍路。
  长350米,宽7米,沥青路面,2008年再次改造。沿途有农业银行、邮政局、农贸市场。
  明朗路 通往明朗村道路,故名。东起滨江路,西至河塍路。长270米,宽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3年建成。
  小学路 位于泗门镇中心小学门口,故名。东起滨江路,西至振兴路。长200米,宽2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建成。
  振兴路 南起镇南绿地,北至大古塘路。长2.25千米,宽1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80年代始建,2004年改造扩建。沿途有泗门农贸市场、文化艺术中心等。
  望安路 路过万安桥,故名。东起中华路,西至光明路。长980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1年填河改路,2003年3月建成。沿途有望安桥、成之庄、阁老府、万安桥。
  滨江路 位于北排江西岸,故名。南起泗马公路,北至四海大道。长2.75千米,宽12—18米,水泥混凝土、沥青交替路面,1995年建成。沿途有泗门宾馆、泗门镇中心小学。
  滨江东路 位于北排江东岸,故名。南起汝湖路,北接陶家路。长2千米,宽15—18米,水泥混凝土、沥青交替路面,2010年建成。沿途有滨江公园。
  中华路 东起振兴路,西至河塍路。长375米,宽20米,沥青路面,2004年建成。沿途有中华新村、一品华庭。
  长义路 连接长水漕与大义桥,故名。东起振兴路,西至河塍路。长370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4年建成。
  长河路 连接长水漕与河塍路,故名。东起振兴路,西至河塍路。长400米,宽10米,沥青路面,2014年建成。
  湖心江路 位于湖心江北岸,故名。东起振兴路,西至协力路。长1.25千米,宽4—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0年建成。沿途有神舟幼儿园、广电站等。
  西大街 东起河塍路,西至湖边路。长500米,宽13米。1954年始多次拆建、拓宽,2004年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2014年改建为沥青路面。
  河塍路 原东直江东岸大路,故名。北起大古塘,南至汝湖路。长1.87千米,宽22米。1990年填平东直江,改建成路,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2005年改造成沥青路面。沿途有市第四医院、市四职校。
  固北北路 南起四海大道,北至滨海。长10千米,宽25米。2003年11月由泥石路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现为沥青路面。沿途有泗北村委、夹塘村委。
  固北中路 南起329国道,北至四海大道。长900米,宽26米,沥青路面。
  同济路 南起329国道,北至四海大道。长400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11月建成。
  栖鸥路 此处原为白鸥栖息地,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惠康路。长524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建成。
  天通路 东起固北中路,西至共济路。长1079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建成。
  天立路 因路经天立灯饰有限公司,故名。东起固北中路,西至共济路。长1079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建成。
  海通路 因路经海通食品厂,故名。东起光明北路,西至固北中路。长900米,宽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建成。
  汝湖路 路横贯原汝湖,故名。东起余姚大道,西至固北路。长2千米,宽36米,沥青路面,1997年建成,2010年扩建延伸。沿途有泗门派出所、汝湖公园、东大街社区。
  汝湖西路 东起固北路,西至共济路。长1017米,宽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9年建成。
  府前路 位于镇政府门前,故名。东起湖边西路,西至协力路。长560米,宽1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5年建成。沿途有镇政府、国土分局、人民法院,镇总工会。
  镇后路 位于镇政府北,故名。东起光明路,西至协力路。长360米,宽7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5年建成。
  湖边路 沿江东岸,原为汝仇湖堤,经历年修缮扩建成道路,故名。南起汝湖路,北至329国道。长1.25千米,宽5—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6年建成。沿途有汝湖公园、汝湖社区。
  湖边西路 沿江西岸道路,故名。南起汝湖路,北至329国道。长1.25千米,宽6—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建成。沿途有汝湖公园、华联商厦。
  协力路 南起汝湖路,北至329国道。长750米,宽2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8年建成。沿途有人民法庭、市场监管分局、交警中队、地税分局。
  大古塘路 路在大古塘基,故名。东起余姚大道,西至共济路。长5.45千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沥青交替路面,1995年、2004年、2010年多次分段改造扩建。沿途有塘后小学、泗门镇中、市四职校。
  光明北路 南起329国道,北至滨海。长10千米,宽20米,沥青路面,2004年建成。沿途有古塘公交车站、谢家路村委。
  光明路 南起汝湖路,北至329国道。长1.45千米,宽2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5年建成。沿途有镇政府、行政审批中心。
  大通路 东起河塍路,西至大古塘路。长900米,宽5—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6年建成。沿途有塘后公园。
  红旗路 南起大古塘路,北至四海大道。长250米,宽8米,沥青路面,2004年建成。沿途有后塘河社区、塘后幼儿园、泗门镇中。
  普惠路 路经普利民、惠康两企业,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四海大道。长750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5年建成。
  惠康路 路经惠康公司,故名。东起光明北路,西至固北中路。长750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4年建成。
  菜市路 路旁有菜场,故名。分北、南两段,北段自329国道至新建路向东,过邮政局门口,再往南;南段北起新建路,南至东大街。长190米,宽5—10米,水泥混凝土、沥青交替路面。
  申长路 连接申明亭与长水漕两地,故名。东起滨江路,西至振兴路。长250米,宽4.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1年建成。
  东山弄 旧时有东山小学,故名。东起振兴路,西至菜市路。长270米,宽2.5米。始建于民国,原为石板小路,现已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季孟弄 弄内有季孟古宅,故名。南起望安路向北转至河塍路。长101米,宽2米,原为石板路,现已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杜家河路 1988年填杜家河改路,故名。南起申长路,北至东大街。长300米,宽6米,混凝土路面。
  横河塍路 东起滨江路,西至河塍路。长300米,宽5—1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原系河道,2000年填河扩路,并延伸。
  藕荷弄 明时,弄内一院落育有荷花,故名。南起望安路,北至东大街。长258米,宽2.5米。原是石板路,现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香鹤堂 旧时附近有香鹤堂,故名。西起河塍路,转南至东大街。长141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南石洞 清人谢敬曾组织黄头军抗击黄春生带领的十八局农民军,在南北通道口筑石洞城门,现洞门废。因路处原南石洞,故名。南起望安路,向东转北,过西接蔡元房。长170米,宽2米。原是石板路面,现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义学里 旧时附近有谢氏所办义学,故名。北起望安路,向南折西至河塍路。长95米,宽2.5—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窎桥头弄 明时谢丕在汝湖边建水阁,并建南窎桥,故名。西起窎桥头,东至大方伯第。长147米,宽4—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新市街 20世纪40年代在此开辟市场,形成街市,故名。抗日战争胜利后渐趋冷落。东起329国道,西至光明路。长37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后街 东起河塍路,西至湖边路。长30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沿途有泰和里、长生弄、竹丝弄。
  白露(鹭)头 原汝仇湖芦苇密布,白鹭成群,故名。东起窎桥头,西至光明路。长220米,宽5—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沿途有西大街社区。
  市弄 原为明阁老府家人出入之所,故名。南起望安路,北至后街。长286米,宽3—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沿途有状元楼、大学士第。
  白象弄 传说此弄曾有母猪产下如白象状物,故名。西起湖边路,向东转北至西大街。长221米,宽3—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庙弄 弄在原关帝庙旁,故名。东起湖边路,西至西直河。长41米,宽4—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谢家桥弄 旧时附近有谢家桥,故名。南起后街,北至329国道。长105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井头(口)弄 弄口有水井,故名。南起后街,北至329国道。长70米,宽2—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长生弄 传说清时弄内有一长寿老者,故名。南起后街,北至329国道。长111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竹丝弄 旧时弄口有一墙门,门面以竹丝编排,故名。南起后街,北至329国道。长71米,宽2—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同德弄 清代弄内有德昌商号,故名。南起西大街,北至民居。长15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柳舫路 路旁有柳佳、燎原纺织等厂,取其谐音为路名。南起329国道,北至大沽塘路。长330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百岁坊 据《余姚县志》载,清谢兼才妻傅氏,二十八岁夫亡,教子孙有成,寿百岁,立有百岁牌坊,故名。南起西大街,一路北至后街,另一路西至湖边路,呈“丁”字形。长162米,宽2—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咸和房 谢氏后裔谢咸和宗支住处,故名。南起西大街,北至后街。长152米,宽2—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天和房 谢氏后裔谢天和宗支住处,故名。南起西大街,北至后街。长128米,宽2—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大墙门口(头) 明阁老府第大门所在,故名。北起后街,南至西大街。长173米,宽2—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大方伯 明嘉靖间布政使谢迪住宅,匾额为“大方伯第”,故名。南起望安路,北至窎桥头弄。长138米,宽3—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三省堂 谢氏堂名,寓“吾日三省吾身”之意,路以堂名。北起知止斋,向南转东与市弄相接。长8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知止斋 谢氏七世孙谢薇居以四川龙安郡守致仕,“构知止斋以逸志”,路以斋名。东起三省堂,西至大方伯。长19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状元楼 位于大学士第北。明代大学士谢迁幼年时书房,故名。北起西大街,向南转东至市弄。长11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阁老府 明阁老谢迁住宅所在,故名。北接西大街,一路向南折接市弄,另一路东至河塍路,呈“丁”字形。长315米,宽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红桂路 明时路旁书院内植有红桂,故名。北起望安路,南至后南谢路。长571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菊溪弄 清人谢季能(字菊溪)旧居,故名。东起红桂路,西至湖边路。长164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高涨墩路 旧时此地曾筑一高土墩,以防火灾,故名。西起湖边路,东至红桂路。长195米,宽2.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十堡桥路 因桥得名。北起高涨墩路,一路南至后南谢,另一路西至湖边路,成“丁”字形。长34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前南谢路 旧时谢氏望族分居村南,路在村前,故名。东起大义桥江,西至湖边路。长250米,宽2.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后南谢路 旧谢氏望族分居村南,路在村后,故名。东起大义桥江,西止于湖边路。长300米,宽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东段原为漕斗,2007年填平、扩建。
  高阶沿路 路边民宅有近米高的阶沿,故名。东起河塍路,西至红桂路。长200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8年由原漕斗填平扩建而成。
  济美桥路 因桥得名。南起济美桥,北至二门堰。长500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6年建成。
  行五房 明阁老谢迁嫡长曾孙谢敬行(排行五)后裔聚居处,故名。南起前南谢路,北至后南谢路。长150米,宽2.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南马地 原名马麻地。明阁老谢迁放马之地,故名。西起红桂路,东至东直河。长118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藕河槽斗 明时此处有荷花池,故名。西起红桂路,东至东直河。长91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元三房一弄 原谢氏三房住处,故名。西起湖边路,东至红桂路。长141米,宽2.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元三房二弄 西起湖边路,东接第十堡路。长75米,宽2.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元三房三弄 西起湖边路,东转南接菊溪路。长63米,宽2.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小祠堂路 路东有谢氏十二房祠,故名。南起大通路,北至大古塘路。长215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5年建成。
  东道路 南起大通路,北至大古塘路。长290米,宽4.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6年建成。
  丁家路 原为龙王堂的一条通路,1986年改建后,命名为丁家路。南起大通路,北至大古塘路。长20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塘后岸东路 南起大古塘,北至四海大道。长45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6年建成。
  塘后岸南路 东起塘后岸东路,西至塘后岸西路。长200米,宽4.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6年建成。
  塘后岸西路 南起大古塘路,北至四海大道。长420米,宽4.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6年建成。
  塘后岸北路 东起塘后岸东路,西至谢家路江。长380米,宽4.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6年建成。
  徐巷路 以姓名路。西起河塍北路,东至滨江路。长125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东池路 路东有池,故名。西起河塍北路,东至滨江路。长420米,宽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龙王堂路 路边原有龙王堂,故名。南起大古塘路,北至四海大道。长280米,宽10米。
  龙舌路 路经龙舌桥,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大通路。长50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大庙周小学路 由大庙周通朗霞小学,故名。东起余姚大道,西至庙东直路。长50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8年建成。
  庙东直路 以庙东自然村命名。南起洪明路,北至329国道。长75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0年建成。
  洪家东路 位于洪家自然村东,故名。南起洪明路,北至小学路。长53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9年建成。
  洪明路 路由洪家至明朗,故名。东起余姚大道,西至滨江东路。长2.1千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建成。
  皇封桥直路 路由皇封桥通329国道,故名。南起街南路,北至329国道。长72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2年建成。
  庙西路 由庙西村通329国道,故名。南起洪明路,北至329国道。长41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8年建成。
  小庙南北路 位于小庙旁,南北走向,故名。南起洪明路,北至329国道, 位于大庙周村中间。长75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9年建成。
  小庙东西路 位于小庙后,东西走向,故名。东起洪家东路,西至庙西路。长50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0年建成。
  街南路 在皇封桥。清初设市集,在街南有一条路,故名。东起东环路,西至湾江东路。长2.25千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2年建成。
  新河直路 路通明朗新河,故名。南起洪明路,北至兴明路。长15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建成。
  兴明路 路由振兴路通明朗,故名。东起庙西路,西至振兴路。长1.4千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7年始建,2002年建成。
  明朗路 路由明朗通329国道。南起东大街东路,北至329国道。长25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6年建成。
  东大街东路 路由东大街延伸到明朗,故名。东起新河直路,西至滨江东路。长27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建成。
  方家路 路穿方家路村中心,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四海大道。长1千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八达路 路口原有八达饭店,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省塘路。长25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穿山房路 为穿山房居民点内的主路,故名。南起学士路,北至省塘路。
  长25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建成。
  学士路 路在水阁周小学旁,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穿山房路。长400米,宽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建成。
  槐房路 为槐房居民点内的路,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省塘路。长350米,宽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建成。
  卫生路 路边原有一卫生池,故名。南起省塘路,北至大古塘路。长30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建成。
  丁字路 路呈“丁”字形,故名。南起槐房路,往东转北至大古塘路。长50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建成。沿途有周氏老洋楼。
  大厅路 在大厅旁的路,故名。南起省堂路,北至大古塘路。长25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建成。
  竹桥路 路经原竹桥,故名。南起省堂路,北至大古塘路。长50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建成。
  省塘路 以塘名路。东起池头周329国道,西至振兴路。长2千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建成。
  泗北横路 路横穿泗北村,故名。东起光明北路,西至马家村。长3.2千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61年初建,2009年建成。
  大路头中心直路 路通大路头村中间,故名。南起泗北横路,北至姚北大道。长1.1千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4年建成。
  马家中心横路 路横穿马家自然村,故名。东起共济路,西至横屋中心直路。长50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0年始建,2007年建成。
  马家南横路 处马家自然村南的横路,故名。东起共济路,西至横屋王桥路。长90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0年始建,2007年建成。
  科技路 路在工业园区内,故以科技路命名。南起泗北横路,北至姚北大道。长750米,宽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0年建成。
  共济路 寓意同舟共济,故名。南起329国道,北至高夹公路。长5千米,宽15—2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0年始建,2004年建成。
  谢家路中心直路 路直穿谢家路村,故名。南起泗北横路,北至二菜厂横路。长40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8年始建,2004年改造。
  明朗直路 路经明朗村,故名。南起东大街东路,北至329国道。长25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6年建成。
  【马渚镇】
  平河路 原为河,称后堰。1956年至1957年填河改路,名为河平路。1983年更名为平河路。西起运河东路,东至四季堰路。长400米,宽9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56年建成,1983年改造。
  工人路 为当时镇工业中心,故名。东起小马路,西至金山公寓。长500米,宽6.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5年改造。
  剧院路 路西端有影剧院,故名。东起小马路,西至桑园路。长135米,宽9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4年建成。
  老银行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人民银行设此,故名。南起平河路,向北断头路。长150米,宽2米,石板路面。
  义桥弄 近有老义桥,故名。南起平河路,向北至农贸市场。长100米,宽1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新建弄 原属后畈,为新住宅区,故名。南起四季堰路,向北至河岸。长150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3年建成。
  公盛弄 弄内有叶公盛道地而得名。北起平河路转东至公盛道地,再向西至运河东路,呈“丁”字形。长170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80年代初改造。
  巨和弄 弄内旧有赵姓巨和杂货店,故名。南起平河路,北至四季堰路。长200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5年改造。
  元祥弄 旧设有元祥钱庄,故名。东至油车弄,西至巨和弄,南至平河路,呈“丁”字形。长150米,宽1米,石板路面。
  油车弄 弄内旧有义兴油坊,故名。南起平河路,西起元祥弄,东至石厂店弄。长150米,宽1米,石板路面。
  石厂店弄 民国后期,弄内有倪兴大、倪兴泰两家石厂店,故名。南起平河路,东至四季堰路,西至油车弄,呈“丁”字形。长250米,宽1米,石板路面。
  小马路 原路直通火车站,砂石路面。习惯称小马路。1983年后数次改造。北起萧甬铁路,南至渚山桥。长445米,宽3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车站南路 路在原火车站之南,故名。西起小马路,东至车站公房。长30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3年建成。
  车站北路 路在原火车站之北,故名。东起车站公房,西至枫凌桥。长1千米,宽1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3年建成。
  运河西路 位于浙东运河之西,故名。曾称河西路。北起渚山桥,南至锁澜桥。长1千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1年建成,1990年12月改造。沿途有余姚七中等。
  木桥弄 原弄口有跨河木桥,故名。东起运河西路,西至渚山路。长500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渚巷弄 原称猪巷,今易名渚巷弄。东起运河西路,西至李家弄。长300米,宽1.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90年代改造。
  元和弄 路旁旧有元和香干豆腐店,故名。东起运河西路,西至李家弄。长300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90年代改建。
  李家弄 以姓得名。东起运河西路,西至元和弄。长250米,宽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90年代改造。
  观音阁 原有观音阁,故名。东起运河西路,西至李家弄。长150米,宽2.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90年代改造。
  井弄以井得名。东起运河西路,西至观音阁。长50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大屋弄弄内大屋居多,故名。东起运河西路,西至井弄。长200米,宽2.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90年代改造。
  水厂路路通原马渚自来水厂,故名。东起渚山桥,西至渚山寺。长35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5年建造。
  小学路马渚中心小学设此,故名。南起饮马路,北至龙舌里。长300米,宽7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8年改造。
  高尚里原高姓住处,习惯称高尚里。北起饮马路,南至相公殿路。长200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8年改造。
  相公殿弄由殿而得名。西起运河东路,东至东一路。长15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8年改造。
  庙前路路在大王庙前,故名。北起相公殿路,南至东一路。长12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90年代和2008年两次改造。
  渚山路近有渚山,故名。北起渚山桥,南至西山路。长800米,宽l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2年建成,20世纪90年代改造。沿途有镇人民政府。
  运河北路 位于浙东运河之北,故名。东起渚山桥,西至桑园新村西端。长850米,宽1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3年始建,1993年改造。
  桑园路 位于原桑园,故名。北起工人路,南至运河北路。长20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3年建成。
  运河东路 位于浙东运河之东,故名。北起渚山桥,南至东一路。长600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9年建成。沿途有饮马桥等。
  饮马路以饮马桥而得名。西起饮马桥,东至东一路。长300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90年代改造。
  四季堰路路经原四季堰,故名。西起小马路,东至东一路。长1千米,宽2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3年始建,1990年改建。沿途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农贸市场、家家福超市等。
  东一路北起萧甬铁路道口,南至锁澜桥。长1.5千米,宽1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3年建成,后5次改造。沿途有余姚市地方税务局马渚分局、马渚人民法庭、马渚派出所、余姚市交警大队马渚中队等。
  黄泥堰路附近有黄泥堰,故名。西起东一路,东至兴马大道。长600米,宽1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3年建成,后经3次改造。沿途有丰泽骏园等。
  东二路南起锁澜桥,北至萧甬铁路。长900米,宽3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5年建成。沿途有马渚中心卫生院等。
  东横路路横穿东一路和东二路,故名。东起兴马大道,西至东一路。长1.2千米,宽2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2年建成。
  汉达路路旁有汉达公司,故名。东起马云路,西至渚山路。长500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2年建成。沿途有余姚七中、马渚镇中等。
  西山路路近西山下村,故名。东起马云路,西至渚山路。长500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8年建成。
  下叶路路穿原下叶村,故名。东起运河西路,西至渚山路。长30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6年建成。
  马云路为马渚至云楼公路的集镇段。北起锁澜桥,南至云楼。长8千米,宽10米,沥青路面,1975年建成,2002年改造。沿途有正耀汽配、第二自来水公司等。
  兴马大道南起余马公路,北至黄泥堰路。长600米,宽33米,沥青路面,2010年建成。
  【牟山镇】
  金牛东路金牛东路、中路、西路为319省道在牟山镇境内段,原称孙魏路,2014年10月命名为金牛路。传说牟山有金牛,故名。金牛东路为东段。东起伽蓝桥,西至临牟公路口。长2.8千米,宽24米,沥青路面,1981年建成,1994年改造,2004年改建。沿途有狮山村委等。
  金牛中路东起临牟公路口,西至牟山江寿量桥。长1.8千米,宽24米,沥青路面,1981年建成,1994年改造,2004年改建。沿途有牟山镇政府、牟山镇初级中学、派出所、农合银行、邮电所等。
  金牛西路东起牟山江桥,西至双五公路。长1.4千米,宽24米,沥青路面,1981年建成,1994年改造,2004年改建。沿途有牟山镇中心小学等。
  环湖北路处牟山湖北岸,故名。东起湖滨大桥,西至湖西陡自然村。长3.2千米,路宽6米,沥青路面,2004年建成。沿途有牟山湖村委。
  环湖西路处牟山湖西岸,故名。南起五夫营房东大门,北至环湖北路,长850米,宽8米,沥青路面,2012年建成。
  振华路东起牟湖新路,西至滨江路。长800米,宽16米,沥青路面,2014年9月建成。
  富民路南起金牛中路,北至牛角山路。长650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0年建成。
  牛角山路路处牛角山南麓,故名。东起富民路,西至姚北大道。长2.5千米,路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0年建成。沿途有凯吉胶带厂、蓝田玻纤厂、祝家桥。
  马家池路路经马家池,故名。北起金牛西路,南至运河沿路。长400米,宽6米,沥青路面,2010年建成。
  滨江路路沿牟山江,故名。南起振华路,北接金牛西路。长700米,宽6—1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1年建成。沿途有牟山农贸市场等。
  振魏路路处魏家村,故名。北起金牛中路,南接牟山农贸市场。长60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0年建成。
  振牟路北起金牛中路,南接振华路。长850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2年建成,2014年改建。
  胡头堰路南起金牛西路,北至牛道西折到胡头堰村。长1千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0年建成。
  牟湖新路通牟山湖,故名。北起金牛中路,南至环湖北路。长2千米,宽24米,沥青路面,2013年建成。
  【丈亭镇】
  瓦窑路东起山西路,西至赵家浦。长2千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58年始建,1995年延伸、改造。
  丈一路东起柳家桥,西至新民中路。长1.5千米,宽7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建成。沿途有丈亭镇中心小学。
  文卫路东起凤东路,西至渔溪路。长1.9千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0年初建,1998年改造。沿途有丈亭卫生院、丈亭镇初级中学、余姚市第三高级中学。
  杨梅路南起朝阳路,北至寺前王三角站。长1千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3年建成,2000年改造。
  朝阳路东起新民北路,西至朱家浦。长1千米,宽12米,沥青路面,1997年初建,2000年改造。沿途有丈亭镇社保中心、丈亭镇城管中队。
  渔溪路以村名路。南起铁路立交,北至黄沙路。长1.46千米,宽7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1年建成。沿途有丈亭国税分局、丈亭地税分局、丈亭市场监管所、丈亭供电所。
  惠民路南起人和路,北至319省道。长630米,宽7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0年建成。沿途有余姚市丈亭广电站。
  政通路南起人民路,北至319省道。长500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建成。
  长乐路南起瓦窑路,北至原余甬公路。长2.5千米,宽1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建成。
  人民路东起惠民路,西至朱家浦。长900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0年建成。沿途有丈亭镇人民政府、丈亭镇人民法庭。
  新民中路为纪念卓新民烈士命名。南起慈江大桥,北至萧甬铁路。长800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5年建成。
  新民北路南起萧甬铁路道口,北至朝阳路。长1.62千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5年建成,1995年延伸、改造。
  人和路东起新民北路,西至汇龙村。长1.66千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建成。沿途有丈亭镇三江小学。
  人丰路东起杨梅路,西至长乐路。长410米,宽7.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0年建成。
  梅溪路以村名路。东起杨梅路,西至朱家浦。长370米,宽9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0年1月建成。
  山西路 位于山西自然村,故名。南起丈一路,北至文卫路。长480米,宽8.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6年建成。
  金牛路路北有水牛山,故名。东起新民北路,西至长乐路。长350米,宽8—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2年建成。
  梅山路通往杨梅山,故名。东起杨梅路,西至寺前王排水大溪坑。长390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8年始建,2000年建成。
  同心路寓意同心协力建设丈亭,故名。东起胡界,西至山西路。长540米,宽7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6年建成。
  三江东路姚江、慈江、前江三江交汇处,故名。东起米厂,西至慈江桥。长20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0年改造。
  三江西路东起慈江大桥,西至木器社。长33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0年改造。
  火车站路处萧甬铁路原丈亭站侧,故名。东起火车站,西至新民中路。长14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史家弄弄内居民多姓史,故名。北起集友弄,南至三江西路。长419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新村弄1960年建成新居民区,故名。东起新民中路,向西转南与卖柴弄相接。长159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卖柴弄弄内原为柴草交易场所,故名。北与新村弄相接,南至三江西路。长31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0年改造。
  集友弄弄内原设有集友酱园店号,故名。南起三江西路,北至老木器社。长314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4年改造。
  菜场路路通菜场,故名。南起菜场,北至瓦窑路。长220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2年改造。
  振兴路寓意振兴中华,故名。东起胡界,西至新民中路。长390米,宽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2年改造。
  【三七市镇】
  金川东路三七市镇 原属金川乡,故名。西起中山南路,东至长生路。长380米,宽1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2年建成。沿途有三七市宾馆、东方华庭等。
  金川西路东起中山南路,西至三河公路。长1.2千米,宽1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2年建成。沿途有三七市镇政府、三七市镇中学等。
  市新东路西起市新北路,东至安捷东路。长56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建成。沿途有三七市农贸市场、宁波安捷制动器有限公司等。
  市新西路东起市新北路,西至三霖公路。长53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建造。沿途有三七市农贸市场。
  市新南路南起金川西路,北至安捷西路。长710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8年建造。
  市新北路南起安捷西路,北至大霖山村委会驻地。长30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8年建成。
  市场北路南起安捷东路,北至市新东路。长170米,宽10米,沥青路面,2001年建成。沿途有三七市农贸市场、三七市农村合作银行等。
  市场南路北起安捷东路,南至布雷路。长460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4年建成。沿途有三七市中心小学等。
  公园路北起安捷东路,南至文体路。长48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建成,沿途有浦东公园、三七市镇政府等。
  中山南路北起安捷东路,南至文体路。长1.5千米,宽1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2年建成。沿途有三七市中心小学、三江超市、三七市宾馆等。
  中山北路南起安捷东路,北至市新东路。长230米,宽1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1年建成。沿途有三七市卫生院、三七市邮电所、三七市电信所。
  长生路北起安捷东路,南至金川东路。长420米,宽1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4年建成。沿途有337公交站、安捷家园、东方华庭等。
  梅霖路路通大霖山村,为杨梅旅游胜地,故名。南起安捷西路,北至大霖山。长1千米,宽7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7年建成。
  双浦路路承溪名。东起长生路,西至市场南路。长35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6年建成。
  安捷西路截取319省道横贯集镇西的一段。东起市新南路北接口,西至潺子浦。长715米,宽25米,沥青路面,1994年建成。
  安捷东路截取319省道横贯集镇东的一段。东起吴泽浦,西至市新南路北接口。长730米,宽25米,沥青路面,1994年建成。
  布雷路为纪念陈布雷,故名。东起市场南路南端,西至公园路。长252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0年建成。
  宝威路北起安捷西路,南至陆家横河。长800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2年建造。沿途有三七市镇初级中学。
  文体路东起吴泽浦,西至彭王浦。长1.5千米,宽5.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5年建造。沿途有幸福村文化宫。
  韦冈路北起安捷西路,向南西折至宝威路。长20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2年建造。
  【河姆渡镇】
  河姆渡东路西起幸福桥,东至丰产浦。长320米,宽12米,沥青路面。1992年建成,2001年命名。
  河姆渡南路北起幸福桥,南至姚江。长870米,宽2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2年建成,2001年命名。
  河姆渡西路东起幸福桥,西至长河塘。长1千米,宽9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2年建成,2001年命名。沿途有河姆渡镇政府等。
  河姆渡北路南起幸福桥,北至丰产河。长1.08千米,宽12米,沥青路面.1992年建成,2001年命名。
  车江路为车厩至江中公路的集镇段。南起车厩大桥,北至河姆渡东路延伸段。长500米,宽7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7年建造、命名。
  【大隐镇】
  学士东路为纪念宋学士舒亶而名。西起山王南路,北至318省道(句章路)。长1.2千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3年改造。沿途有大隐镇卫生院、大隐村委会等。
  学士西路东起山王南路,西至滨溪南路。长400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1年改造。沿途有大隐镇劳保中心、大隐镇派出所等。
  滨溪北路东起318省道(句章路),西至学士桥村。长1.2千米,宽12米,沥青路面,2010年改造。
  滨溪南路东起318省道(句章路),西至上大线。长3.5千米,宽10米,沥青路面,2005年全线贯通。沿途有滨溪星苑、章山新村等。
  山王北路北起318省道(句章路),南至滨溪南路。长1千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1年建成。沿途有天下玉苑、学士桥村委会等。
  山王南路北起滨溪南路,南至云旱桥。长1千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1年建成。沿途有大隐镇中心学校等。
  句章路镇内有句章古城遗址,故名。318省道集镇段。西北起舒夹岙自然村,东南至杭甬高速大隐道口。长1.4千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6年建成。
  新建路东起山王南路,西至滨溪南路。长200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0年改造。
  【陆埠镇】
  新桥浦路路处新桥浦河东侧,故名。南起甬梁公路,北至古乍公路。长2.5千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2年建成。
  车站路 位于陆埠原汽车站东,故名。北起甬梁公路,南至五星桥。长250米,宽1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80年代始建,是通往山区的主要道路。沿途有陆埠邮政、电信分局。
  大桥路 位于陆埠大桥旁,故名。南起陆埠大桥,北接孙舜路。长300米,宽4.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90年代始建。
  五马大道 位于五马工业园区,故名。南起甬梁公路,北至古乍公路。长2.5千米,宽1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育才路 位于陆埠镇中学南,故名:东起新桥浦路,西至水暖城。长800米,宽2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6年始建。沿途有陆埠镇初级中学。
  钟山东路以撞钟山命名。西起陆埠大桥,东至新桥浦路。长850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80年代始建,2010年拓宽。
  撞钟山路以撞钟山命名。北起义和弄,南至货郎桥。长500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50年代始建,90年代末改造。
  钟山西路以撞钟山命名。东起陆埠大桥,西至东袅河。长3千米,宽2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80年代初始建,为甬梁线一段。
  长茂弄弄内有“长茂”豆腐店,故名。东起中街,西至禁河。长84米,宽1.9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横街横穿陆埠老街,故名。东接洋行街,西至洋溪路。长15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环镇南路北起陆埠大街,南至撞钟山路。长500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80年代始建。
  健康路 位于陆埠卫生院南侧,故名。东起环镇南路,西至禁河路。长200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80年代末始建。
  界牌桥弄原余姚、慈溪两县交界处,曾有界牌桥,故名。南接源升弄,北至横街。长28米,宽1.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兰溪街(路)以兰溪命名。北起陆埠大街,南至环镇南路。长400米,宽1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90年代填兰溪河成路。
  陆埠大街西起五星桥,东至环镇东路。长45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80年代始建。
  人影弄因弄堂狭窄,月光下行路,人影在墙壁上清晰可辨,故名。西起中街,东至禁河路。长91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上街处陆埠镇旧街南段,陆埠大街南面,故名。南起源和弄,北至陆埠大街。长300米,宽5米,水泥路、块石路混合路面。
  树场弄旧时此地有木材交易市场,故名。北起新庵弄,南至洋溪。长300米,宽2.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泰丰弄弄内曾有“泰丰”南货店,故名。西起人影弄,东至中街。长36米,宽3.1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泰和弄弄内原有“泰和”酱油店,故名。西起上街,东至禁河路。长112米,宽2.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同升弄弄内有“同升”南货店,故名。东起中街,西至杨场弄。长67米,宽1.9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下街处陆埠镇旧街北段,故名。北起横街,南至陆埠大街。长400米,宽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2年建洋溪花园后原中街并入,通称下街。
  香店弄曾称“香典弄”,弄内开设香烛店,故名。东起禁河路,西至下街。长110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新庵弄弄内有新庵,故名。东起上街,由西转北至陆埠大街。长130米,宽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洋溪南路 位于洋溪东,故名。曾名后溪路。北起陆埠大桥,南至陆埠大街。长400米,宽2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4年始建。
  洋行街旧时庙会,此街遍设洋货摊,故称洋行街。陆埠老街,已有数百年历史。东起文教路,西接横街。长150米,宽4米,水泥路面。
  益和弄弄内曾开设“益和”香粉行,故名。东起禁河路,西至上街。长75米,宽2.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源升弄弄内曾有“源升”南货店,故名。西起下街,东至禁河,长97米,宽1.9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振兴弄抗日战争时期,浙东游击纵队曾在此开设振兴贸易行,又称“大陆商务”,作为秘密联络点,故名。西起上街,东至禁河路。长125米,宽2.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中学路路处原陆埠中学(现五职校南),故名。东起环镇东路,西至车站路。长450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80年代始建。
  竹场弄旧时有毛竹交易市场,故名。东南起上街,西北至树场弄。长74米,宽4.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孙舜路由孙家自然村通姚江(舜江)方向的道路,故名。南起大桥路,北至古乍公路。长2.8千米,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9年建成。沿途有江南水暖城。
  钟山北路以撞钟山命名。南起钟山东路,北至古乍公路。长2.3千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0年建成。
  大园路以大园村而得名。东起禁河路,西至上街。长20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5年建成。
  环镇东路南起陆埠大街,北至钟山东路。长600米,宽6米,20世纪80年代初建成,砂石路面。20世纪90年代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禁河路路旁有河,河水供人们吃用,禁止乱倒污物,故名禁河,后路以河名。南起环镇南路,北至洋行街。长65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沿途有陆埠中心卫生院等。
  禁河北路南起中山东路,北至古乍公路。长2.3千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和沙石交替路面,2000年建成。沿途有江南农贸市场等。
  文教路因附近原有陆埠镇中心小学,故名。北起钟山东路,经洋行街东起点,向东南至环镇东路。长40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0年改造。
  【梁弄镇】
  晓岭街通晓岭之横街,故名。东起镇东路,西至新街三岔口。长280米,宽2.5—7米。原是卵石路面,1969年改为方块石路面,2008年浇制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沿途有新四军浙东司令部旧址。
  上街处梁弄街上段,故名。南起镇南路(梁冯桥),北至新街(南弯头)。长160米,宽3—4米。原是卵石路面,2008年浇制水泥混凝土路面。
  新街1968年由盐店弄、牌宪弄、三岔路口改建,故名。南起镇中路盐店弄,北至镇中路牌宪弄,为马蹄形街道。长250米,宽7—10米。原为卵石路,改造时用花岗石石块彻成路面。
  下街 位于梁弄街下段,故名。南起新街(北弯头),北至镇中路(距东明桥南首120米处)。长910米,宽2.5—5米。原为卵石路面,1968年铺设块石路面,2008年浇制成水泥路面。
  正蒙街因有正蒙学堂,故名。2003年建成仿古一条街。东起四明路,西至镇中路。长810米,宽16—20米,沥青路面。沿途有梁弄镇校、市旅游开发办等单位。
  镇东路 位于集镇东部,故名。东起四明路,西至镇南路。长850米,宽7—10米。原为村边小道,宽1.5—2米,1986年拓宽改建,1993年浇制成水泥路面,
  四明路为213省道经集镇段,以四明山得名。南起梁荷公路,北至四明山门。长1885米,宽15—24米,沥青路面。2001年开工建造,2002年10月建成通车。沿途有梁弄镇政府驻地、卫生监督所、市第二规划所、东溪村委会、东溪工业园区等。
  叶家路 位于叶氏居地,故名。东起四明路,西至西孙弄。长300米,宽4—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8年建成。
  镇中路路居镇之中部,故名。南起梁冯桥,北至东明桥。长1.2千米,宽15—20米。原为梁岚公路段,宽约6米。1980年后公路两侧开发商铺房,形成主要街市。1984年改水泥混凝土路面,1996年改建成沥青路面。沿途有菜市场、卫生院、国税局、广电局、供销社等。
  镇南路 位于梁弄镇之南,故名。原为梁岚公路镇南段。东起四明路,西至梁冯桥。长300米,宽15—20米,沥青路面。1996年改造。
  大溪东路路处梁让大溪东,故名。南起高路新村南端,北至邮北新村。长1.4千米,宽5—7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10年改造。
  敬老路途经敬老院,故名。南起大沙井路,北至镇北路。长480米,宽4—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3年改造。沿途有市二职校等。
  浣溪路途经浣溪自然村,故名。南起正蒙街,北至镇北路。长560米,宽4—7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6年始建,2003年改造。
  大沙井路途经大沙井,故名。南起正蒙街,北至五桂村委会驻地,长460米,宽4—7米,水泥混凝土路面,2002年建成。
  后花地路路贯穿后花地自然村,故名。南起东溪北岸,北至镇北路。长340米,宽3—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镇北路 位于梁弄集镇之北,故名。东起四明路,西至东明桥。长580米,宽15—20米,沥青路面,1996年改建。沿路有教堂、加油站。
  如意路因原有如意桥而得名。东起梁弄桥,西至革命烈士纪念碑。长680米,宽16—25米。1981年公路建成时,为沙石路面,1992年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2004年改成沥青路。沿途有地税局、派出所、镇初中、文化广场、市场监督所、法庭、供电所及烈士纪念碑等。
  秀房弄 位于黄氏秀房驻地,故名。西起上街,北至晓岭街。长172米,宽2—3米。原为卵石路面,2008年浇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邮局弄1991年前梁弄邮局设于此,故名。南起新街,北至真门弄。长150米,宽2—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5年改造。
  真门弄弄口有真门祠堂,故名。东起下街,西至镇中路。长136米,宽2—3米。原为卵石路面,弄弯曲不直,1985年浇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粮站弄 位于粮站南,故名。东起下街,西至镇中路。长110米,宽6—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6年改造。沿途有粮食收购站和储粮库。
  横街弄弄为东西向横街,故名。东起大沙井路,西至下街。长160米,宽2—5米。原为卵石路面,2008年拓宽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经堂弄因旧时弄内有指归庵,内设经堂,故名。东起四明路,西至西孙弄。长380米,宽2—4米。原为卵石路面,1993年浇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姚家弄弄两侧多为姚姓居民,故名。南起晓岭街,北至西孙弄。长120米,宽2—4米。原为卵石路面,1993年浇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大池头弄弄环大池呈马蹄形,故名。南起镇东路,北至西孙弄,环绕大池,又西回镇东路。长350米,宽2—4米。原为卵石路面,1993年浇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大黄弄弄处于黄氏大房居住地,故名。南起镇东路,北至西孙弄。长200米,宽2—3米。原为卵石路面,1993年浇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墙里弄 位于墙里,故名。东起西孙弄,西至新街。长180米,宽2—3米。原为卵石路面,1993年浇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洞门弄弄内黄氏祠堂有月洞门,故名。东起西孙弄,西至下街。长350米,宽2—5米。原为卵石路面,1993年浇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五桂楼弄弄内有五桂楼,故名。东起五桂楼,西至下街。长80米,宽1.5—3米。原为卵石路面,2003年改浇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学堂弄因有正蒙学堂,故名。南起下街,北至下街,经正蒙学堂呈马蹄形弄堂。长150米,宽2—3米。原为卵石路面,2003年浇成水泥路面。
  西孙弄 位于西孙自然村,故名。南起晓岭街,北至正蒙街。长460米,宽2—6米。原为卵石路面,1998年、2003年分段改造为水泥路面。沿途有镇中心幼儿园。
  车站弄处梁弄原汽车站旁,故名。东起下街,西至镇中路。长110米,宽3—4米。2003年浇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韬奋弄处于韬奋书店南,故名。东起下街,西至镇中路。长130米,宽3—6米。原为卵石小道,2003年浇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大溪西路处梁让大溪西,故名。南起让贤桥,北至仙桥。长3.5千米,宽6米,沥青路面,1992年建成,2004年改建。
  梁让路梁弄通让贤公路,故名。南起让贤桥,北至通贤桥。长2.4千米,宽7米,1981年建成,1996年5月改造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大岚镇】
  明山路东起浒溪公路,西至大岚镇中。长460米,宽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初建于2004年,2006年改建。沿途有公交车站、派出所,丁家畈村委会驻地、大岚镇中等。
  丹山路境内有丹山赤水景区,故名。南起大岚镇中,北至大岚车站。长550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初建于1987年,1989年逐段改建。沿途有菜场、农村信用合作银行、镇居委、集贸市场、镇卫生院等。
  仙茗路因沿路两侧建有茗茶基地,故名。东起余家横岭头三角站,西至大岚加油站。长980米,宽8米,沥青路面,初建于1958年,1998年后经两次改造。沿途有烈士陵园、浙东书画院、老车站等。
  兰山路路沿兰山和兰庄,故名。南起幼儿园,北至四明兰庄。长45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6年始建,2005年改建。沿途有幼儿园、中心小学、水厂等。
  太祖庙路因附近有太祖庙,故名。南起丽丽酒家,北至烈士陵园。长55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66年始建,1998年改建。沿途有电信所、镇政府、太祖庙、广电站、高山茶叶研究所等。
  丁家弄大岚老街巷,因弄内为丁家老住宅,故名。东起小明饭店,西至云雾茶厂。长22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88年始建,1992年改建。沿途有废品收购站、云雾茶厂等。
  岚溪弄路通岚溪,故名。北起裁缝店,南至岚溪。长300米,宽3.5米,水泥混凝土路,1988年始建,2000年改建。
  【四明山镇】
  四明路东起四明山镇初级中学,西至瓦窑岭三角站。长1.1千米,宽9米,沥青路面。沿途有镇属各机关、镇中学、成人学校、镇中心幼儿园。
  育才路因路通镇中心小学,而得名。北起四明路,南至四明山镇中心小学。长200米左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沿途有城乡公交四明山汽车站、镇农贸市场。
  梨洲路以村命路。北起四明山老汽车站,南经新建的镇中心幼儿园,直至七〇二度假酒店。长500米,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知识出处

余姚市地名志

《余姚市地名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分人文地理实体、自然地理实体、历史地名三卷,以地名为主,收录部分余姚市具有地名意义的人工建筑、单位名称等。采用条目体,按类分编,逐条释名。按街道、乡镇、村民委员会及居民点编排顺序。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