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莲都区委员会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2018》
唯一号: 111931020220000354
机构名称: 共青团莲都区委员会
文件路径: 1119/01/object/PDF/111910020220000011/001
起始页: 0247.pdf
地址: 打篮球

机构描述

2017年,莲都区有基层团(工)委36个,基层团(总)支部452个,专职团干部31人,团员13930人。在“融入'创新区'、建设’中心园的总体布局中,共青团莲都区委精准定位、科学谋划,推进共青团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2017年,莲都区被纳入全省县(市、区)级共青团改革试点。共青团莲都区委:“专、挂、兼”并行,破解基础团组织“缺编制”问题。通过改革,共青团莲都区委机关将形成“1(书记)+2(专职副书记)+2(挂职副书记)+2(兼职副书记)”的领导班子结构;乡镇(街道)基层团组织普遍形成由9一21名委员组成的“大团委”;村社团组织班子也由3一5人组成,拓宽基层团组织联系服务团员青年的渠道。“团干+社工+志愿者”并举,破解基础团组织“缺人员”问题。团干层面,全面完成全区14个乡镇(街道)和233个村(社区)的团组织换届,选准配强基层团干部队伍;社工层面,在全市率先成立团属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配备5名青少年事务社工;志愿者层面,共青团莲都区委专门成立志愿服务事业部,推动志愿者入驻村、社区,实现志愿服务对社会治理基层组织全覆盖。“基础性保障+社会化运作”并重,破解基础团组织“缺经费”问题。加大共青团经费保障力度,明确各乡镇(街道)每年共青团专项工作经费不低于2万元,并实行专款专用。倡导社会化运作模式,不断增强团组织整合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工作资源和服务阵地共建共享。“线下+线上”并进,破解基础团组织“缺场所”问题。将团建阵地纳入党建工作同规划、同建设、同使用、同管理。在莲都电商产业园、“小荷”志愿者之家、古堰画乡特色小镇等地打造“互联网+共青团门店”,同时,依托“青年之声”、“志愿汇” APP、“青春莲都”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平台载体,不断完善多平台信息共享和长效发展机制,通过“网上共青团”建设的不断创新,补强共青团阵地建设“短板”。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2018

《莲都年鉴201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分类编辑,框架结构由卷首、百科、卷尾三个部分组成。除特载、文件选编为综合性文献外,其他栏目均采用条目体。百科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条目是记述信息的基本形式,标题反映条目的内容实质。共设30个类目,依次是:特载、专辑、大事记、莲都概览、中国共产党丽水市莲都区委员会、莲都区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莲都区人民政府、政协莲都区委员会、中共莲都区纪委•区监委、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侨务•台湾事务、编制•人事•劳动•社保、法治、军事、农村经济、林业、工业•经济•商贸、旅游、交通•信息、财政•税务•金融、城建•城管•征迁•环保、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社会生活、乡镇•街道、文件选编。本年鉴记述时限从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特载类目收录全区三级干部大会报告、莲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区政府工作报告、莲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协第十五届丽水市莲都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莲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莲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区发改局关于莲都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莲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区财政局关于莲都区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