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惟一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莲都歷史人物》
唯一号: 111930020220000128
人物姓名: 王惟一
人物异名: 号:景阳子
文件路径: 1119/01/object/PDF/111910020220000012/001
起始页: 0088.pdf
性别:
时代:
卒年: 1326年
籍贯: 浙江丽水

传略

王惟一(?-1326),号景阳子,元代浙江丽水人。父亲任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县)县令,举家迁居于华亭。王惟一出身书香门第,父亲给他安排的是一般官宦子弟常走的业儒做官的旧路径。他在自述其生平时提到:“余少业儒,粗通六经,而知仁义礼乐教化之道。”后来进入官场谋了个闲职小吏。但是,在生活中却有一件困扰他很久的问题:“窃怪夫三才既同此道而立,何天地之运如是其久,而人之数如是其短耶?”后来读了《老子》,才彻底改变了他的思想和生活道路:“及观老子之言,怃然曰: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惟一既生人世,获处中华,可不念生死大事,以求万劫一传之方?于是遍游方外,求金丹之学,上乘之道”。(《道法心传》) 于是,王惟一“弃吏,从方外。”为的是追求人生的永恒,从此走上漫长的悟道之路。然而,他的求道生涯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在《道法心传》中说:“自幼酷好道法,不惜劳苦,拜师传授,不知其几人。是以用心三十余年,观风云聚散、气候之变通,默会其心,喜不自知,宿生多幸,又遇至人,一言之下,即证无疑。”他在《道法心传》还说,为求真谛,他曾经对“三教经书,行雷祈祷,医卜星数,无不备考,贤愚师友,莫不参求。但都未能够明白至道。以至于旦暮勤奉,积忧成疾。后来终于得遇至人,亲授无上至真妙道,一言之下,直指真诠,使他悟入金丹大道。”所谓“至人”,就是道教神霄派掌门人莫月鼎。神霄派为道教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产生于北宋末,流传于南宋至元明。“神霄”之名,来源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该经根据古代天有“九霄”、“九重”之说,指认其中最高一重为“神霄”。可见神霄是指道教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神霄道士以此名其派,盖取其高远尊贵之义。王惟一似乎找到了人生的归宿。于是,倍加努力地苦心修炼,夜以继日,风雨兼程,不辞辛劳。同时,他博采众长,不仅取存道家真传,而且征引理学家周敦颐、邵雍等人的哲学理论。他在二首绝句中云:“学道须穷天地心,罕闻世上有知音。都缘此理难轻泄,尽向旁蹊曲径行。”“坤复之间理极微,鬼神虽妙也难窥。要知这个真消息,熟读尧夫《冬至》诗。”

知识出处

莲都歷史人物

《莲都歷史人物》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为《莲都历史文化丛书》之三,《莲都历史人物》虽类似地方人物志,但它更倾注于历史文化。在真实性的前提下,还要兼顾可读性,要让读者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并受到文化精神的熏陶。因此,本书不拘泥于人物志的体例和文字风格,要从简历式的框架中跳出,尽可能使人物丰满一些。这种尝试能否成功、能否得到读者的认可,还需在实践中检验。而且,因受史料缺失的限制,对不少人物的叙写也难以完全做到这一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