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莲都区地处浙江西南部,瓯江中游,位于北纬28°06’-28°44’和东径119°33’~120°08’之间,东邻青田,西接松阳,南与云和、景宁相连,东北界缙云,西北与武义接壤。南北长70千米,东西宽56千米,总面积1502平方千米,距省城杭州320千米。区政府驻市区解放街51号。
隋开皇九年(589),分松阳县东乡置括苍县,以其地有括苍山而得名;唐武德四年(621),括州领括苍县、丽水县。丽水县以好溪古名丽水得名,另据《括苍汇记》载,“县北七里有丽阳山,下环清溪,县名丽水以此。”八年,丽水县并入括苍县;大历十四年(779),避德宗李适(kuo)讳,改括苍县为丽水县。明代景泰三年(1452),分丽水县浮云、元和两乡之半置云和县;析宣慈、应和乡和懿德乡之半置宣平县。自从隋朝建州设县以来,均为州、郡、路、府治所在地。民国3年(1914),隶属瓯海道;16年(1927)废道,行省、县二级;19年(1930)属第十一县政督察区,后改第二特区;25年(1936)4月,属第九行政督察区;37年(1948)4月,属第六行政督察区;同年7月,属第七行政督察区。丽水县均为督察专员公署驻地。
1949年5月10日,丽水解放,属浙江省第七专区;10月1日,属丽水专区。1950年4月,县府迁驻碧湖镇。1952年1月,撤销丽水专区改属温州专区;5月13日,县府迁返城关镇。1958年7月、1960年2月,云和、景宁两县先后并入丽水县。1961年6月1日,县府迁驻云和镇。1962年4月,县府迁返城关镇;6月1日,丽水、云和分县。1963年5月,复设丽水专区,丽水县属之,仍为专署驻地。1968年11月,专区改地区,属丽水地区。1986年3月1日,撤丽水县改置丽水市(县级)。2000年7月18日,撤丽水市(县级)改设莲都区;撤丽水地区建丽水市,莲都为市辖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汇集了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代表人士,是一个高层次的智力库,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956年3月15-17
日,政协丽水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丽水召开,64名委员参加会议,选举产生了政协丽水县第一届委员会。此后到1965年先后召开了第二、三、四、五届政协全体会议。1966年至1976年“文革”期间,丽水县政协停止活动达十年之久。1979年4月30日,中共丽水地委决定恢复丽水县政协。1980年7月举行了丽水县第六届政协一次会议,设立了工作机构,建立了中共丽水县政协党组,使政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1986年3月,丽水撤县设市,政协丽水县委员会改称为政协丽水市委员会;2000年7月,丽水市撤市设区,政协丽水市委员会改称为政协丽水市莲都区委员会。1980年以来,莲都政协不断发展壮大,组成界别和政协委员由当初的十多个界别、64名委员扩大到现在的26个界别、210名委员。2003年6月,政协丽水市莲都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对政协丽水市莲都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的内设机构进行调整,将经济科技委员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分别调整为经济委员会、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社会法制委员会、港澳台侨民族宗教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调整后的政协丽水市莲都区委员会内设机构为:1个办公室、6个专门委员会,下设12个专业组、1个文史资料编辑部和6个委员联络组。区政协机关行政人员编制13名(包括领导编制和后勤服务人员编制)。
从1956年3月至2009年12月,莲都区政协已历十三届,五十三年来,在中共党委领导下,坚持民主与团结两大主题,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集民智、议大事、谋发展,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紧紧围绕各个时期党和政府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深入开展各项重点调研和专题视察,为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献计出力。关注民生民情,反映社情民意,重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与优势。注重履行职能的“三化”建设,努力创建学习型政协,在加强政协统战理论学习与研究、创新履职形式、征集出版文史资料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政协的主要职能。五十三年来,政协共召开全体会议35次,有资料记载常务委员会会议144次,主席会议198次;从第九届一次全会到第十三届四次全会共组织大会发言21次,265人次作了专题发言。1987年起,政协重视运用建议案这一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委员进行各种视察活动,并经一定的审议程序形成建议案,呈送党委、政府。据现有资料统计,截止2009年底止,政协共呈送各种建议案59件,其中主席会议建议案25件,常委会建议案34件。1986
年11月,政协为了提高参政议政的力度,专门创办了《意见与建议》(从2005年6月7日起改为“政协建议”)。到2009年底止,共刊出204期,为广大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提供了新的平台。为积极探索和创新政协履行职能的新形式,政协从2004年8月到2009年止,共举办“政协论坛”5次,专题议政会4次。
五十三年来,政协通过走访、慰问、茶话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原国民党投诚人员及其亲属的联络与交往,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祖国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回乡探亲、旅游的“三胞”日益增多,其中有不少还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出力。政协为充分发挥社会联系广,海外朋友多的优势,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三胞”联谊工作,协助落实统战政策,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交流座谈,通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成就,沟通感情,增进友谊,进一步促进党派团体间团结合作、和谐共事,共商社会经济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莲都区政协积极开展与各地政协的友好交流活动。外地省市县政协多次来进行的考察学习和联谊活动,既有交流如何履行政协职能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交流政协机关自身建设如何发挥委员作用的、也有政协专委会对口交流开展工作的。通过相互学习,既开阔了眼界,又交流了工作经验,联络了感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莲都政协也得到了全国和省政协的重视和关心,他们多次来进行考察和指导。
莲都区政协十分重视利用媒体及其他形式对人民政协的宣传工作。每次全体会议以及其他形式的协商会议和重要活动,都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及时报道,开辟必要的专栏、专题开展宣传活动,不断扩大人民政协的社会影响。共编印《丽水政协》、《莲都政协》308期。1996年3月24日,结合丽水市政协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编辑出版《丽水文史资料》第十三辑《丽水政协四十周年专辑》。1999年9月21日,开展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政协隆重举行纪念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座谈会,政协历届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负责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聆听了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的原始录音。2006年3月25日,精心编印了〈风雨同舟山水间》纪念画册。画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反映莲都政协50年来“同舟共济图大业,参政议政谱华章”的履职轨迹,具有较高的存史价值。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取得丰硕成果。1984年5月,成立丽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聘请文史工作通讯员,当年征集出版了第一辑文史资料。为进一步发挥政协文史资料的作用,调动文史工作者、爱好者的积极性,文史委积极创新文史工作的平台与载体,从2007年开始,创办《莲都文史》刊物。到2009年12月共出版文史资料专楫22辑,270余万字;《莲都文史》3期,20余万字。
莲都区政协五十三年风雨历程,五十三年辛勤耕耘,五十三年团结奋进,五十三年不凡业绩让我们修志存史。展望未来,莲都区政协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促进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主线,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努力谱写莲都政协更加辉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