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联城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171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联城镇
分类号: F291
页数: 2
页码: 1378-1379
摘要: 地处丽水城区西面,东与丽水城区相邻,南与水阁街道隔江相望,西与丽新乡、老竹镇毗邻,北接太平乡。位于北纬28°2526—28°3201",东经119°43'23"-119°5427",辖区面积108.7平方千米。2010年总户数4698户,总人口16923人,(其中农业人口16500人)。镇政府驻地武村。
关键词: 莲都区 联城镇

内容

九坑桃花源(摄于2010年)
  基本概况地处丽水城区西面,东与丽水城区相邻,南与水阁街道隔江相望,西与丽新乡、老竹镇毗邻,北接太平乡。位于北纬28°2526—28°3201",东经119°43'23"-119°5427",辖区面积108.7平方千米。2010年总户数4698户,总人口16923人,(其中农业人口16500人)。镇政府驻地武村。
  建制沿革宋元明清时期,属和乐乡。民国时期,实行保甲制,当时为多武乡,属太平区管辖,设村为保,其中,苏埠村分上埠和下埠两个保,白前分白前与常宅两个保。1949年6月,建联城乡政府,所辖范围仍与民国时期相同,保改为村。1951年2月,成立联城、新合、凤街三个乡。1956年,新合、风街两乡并入联城乡。1958年11月,实行人民公社体制,原联城乡改称联城大队。1959年1月,生产大队改称管理区。1962年,改称联城公社,原生产队为大队,大队下设生产队。1979年3月21日,张村街、下林、=峡、界牌、下沈、后弄、赵源七个大队划归张村街公社管辖,花街村则分为花街、金周两个大队,白前分为白前、常宅两个大队,至此,全乡共管辖13个大队。1983年3月始,政、社分开,恢复乡村建制,改联城公社为联城乡政府,原大队改称为行政村。1992年5月20日,联城乡、张村街乡、苏港乡三乡合并为联城镇。辖27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173个村民小组。
  农业地势东南低西北高,丘陵地貌明显,水利条件优越。境内有万方以上水库36座,万方以下山塘58座。有太平港、瓯江、宣平溪三条溪流。有耕地960公顷,主要种植水稻、豆类、水果等农作物,是莲都区农业大镇。2010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138亿元,同比增长19%,农民人均收入5859元,同比增长10%。
  工业改革开放前,只有2家工业企业,20世纪80年代后,个私企业迅速发展,出现以制笔业、化纤、竹木制品、制砖、水泥预制为主的企业。有莱克制笔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2010年,工业企业42家,工业总产值2.5亿元。太平橘(摄于2010年)
  文教卫生辖区内有联城中学、联城中心小学、联城卫生院等文教卫生设施。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

相关机构

联城中学
相关机构
联城中心小学
相关机构
联城卫生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联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