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婚嫁
畲族历来实行一夫一妻制。昔日沿族规,行族内婚,排斥与其他民族通婚,由于姓氏过少,同姓不同支的可通婚。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这一习俗逐步改变,宜可同其他族通婚。
女嫁男方此为主要形式,俗称“扛婆娘”“讨亲”。女嫁男方后,女不改姓,对男方父母亲戚,从夫称呼,所生子女从夫姓。
男嫁女方亦称“当儿婿”“喊子”“认崽”。旧时此俗较普遍,凡条件适合双方自愿,即可成婚。
做两头家亦称“种两头田”。多因男女双方为独生子女,或一方的弟妹尚未成年,而父母体弱多病,家中缺劳力,经双方同意,婚后彼此暂不落户,共同承担双方的生产劳动。
子媳缘亲旧时畲家普遍贫困,生了儿子后,唯恐长大后娶不起亲,就先行领养女婴。待女婴养育长大后,即和已成人的儿子结婚。要是女婴成人后不愿和养育她的“家子”成婚,亦不勉强,可作女儿另行嫁出,亦可“喊子”成亲,和汉族的“童养媳”不同。
离婚习俗已婚男女,因感情不和,多次调解劝和无效即可离婚。旧时离婚时,请族中的老人和长辈吃餐便饭,以作佐证,并对孩子归属、财物分辩等作好议定处理,然后由他人代笔写“离婚书”。“离婚书”按“脚踏手印”,脚是左脚,手为右手,皆要全脚全手的印,意为离婚后,脚不再踏进对方的门,手不再碰对方的人。现离婚已按相关规定办理。
第二节丧葬
畲族的葬俗,不断变迁。明代至清朝早期,曾行火葬,尔后改为土葬,又盛行“拾骨重葬”。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及一些地方志书上都有所述。如卞宝第《闽峤輶轩录》中说:畲民“丧者……焚禾拾骨,置诸罐浮葬林麓间,将徙则取以去”。福建《贵溪县志》载:畲民“遭亲丧,鼻棺至山麓化之,拾其骨,请于祈求隙地葬之,不起坟”。浙江《龙游县志》载:畲民“葬者亦需停棺于野数年,然后举火烧化,贮以瓶而埋之”。由于“一路搬来一路种,官府欺人难生养”(畲族《高皇歌》),在迁徙中,不能弃下“太公骨”,故而形成了“荷骨迁徙择地重葬”之习,沿传到近代。
清代以后,畲族在闽东北和浙南一带定居,葬俗也仿效汉族改为土葬,并吸收当地汉族的丧葬仪式,如报丧、买水、入殓、行棺、祭材头、放子孙石、送火种、转山等等,又保持了畲族特色,如接娘家、讨位数、蒸孝饭、唱哀歌等,及“做功德”中的许多特殊的丧俗仪式,最具畲族特色的是“以歌代哭”的畲族哀歌。在行土葬和“拾骨重葬”等葬俗前,畲族亦行“悬棺葬”。悬棺葬源于畲族始祖忠勇王龙麒。龙麒狩猎不幸坠窒身亡后,子孙认为他是天上星宿降世,生为圣身,死不落土,故而即行 “悬棺葬”。畲族族谱载:其始祖安在“会稽山七贤洞”。
1968年,丽水水阁旭光村南望军山前的悬崖半腰,土名“大毛楼洞”中(此洞穴高约6米多,宽5米,深为14米,面积200多平方米,洞内通风干燥),发现两具棺木,棺内为一男一女两具干尸,经确认为畲族人。后被焚化。
第三节节令祭祀
农历正月初一,畲民早起放开门鞭炮后,父母就拎着蓑衣,率子女到门外平地上,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插三支燃香,然后和子女一起跪拜四方神灵,祈求赐福。部分畲家尚承沿“汲新水”之俗,即由此家大人到井边或山坑潭前,插三支明香,取回一桶水用做早餐。吃饭在中堂香火榜前,得祭祀祖先后再吃。
是日清晨,大人叫孩子到屋边竹林去摇毛竹,称“摇竹娘”,祈孩子快快长大,平安吉祥。同时,大人则用毛竹制成的“响板”在住宅四周边走边敲兜上一圈,以“驱秽气”。
是日,家中忌来外人,特别是上午,若有人来家,就认为“晦气”“不清爽”,是全年不吉利的先兆。此日不借火。
正月初二始,出门拜年。是日,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拜父母,外甥拜娘舅等。还有给耕牛“进补”和牵牛出栏“游乡”之俗。
正月初五,有“送年”仪式,由父母拿着扫帚和畚箕,领着子女到中堂、走廊、房间、灶房和禽畜的栏舍等处,象征性地打扫一点垃圾,然后拿到村口偏僻处,口中念道:“新年已过,送你上路,漂洋过海,早上天堂!”其意思是,过春节时,历代祖先的魂灵都被邀请回家吃住,现年节已过,就此送走。随后把畚箕搁下,悄悄返家,数天后再取回畚箕。
正月初八,有“祭祖”之俗。畲祖按宗房或放祠堂或于是年轮到经办祭祖的“祭房”家举行。祭后,同在祭房家吃“太公饭”。
畲族青壮年不作生日,五十岁以上逢十才做生日,生日都在正月初二至初八这几天中举行,称为“上十酒”或“上十饭”。“上十”的人家,要请长辈和同辈聚餐,亲戚和同宗房者要送肉和索面等作礼物祝寿,称为“送十寿”。
正月十五元宵节,畲民称“正月半”"过小年”。下午,要置“三牲”向天神、土地、社公、祖宗、猪、牛栏土地、灶神等献祭。
正月二十,畲族山歌有“正月二十是天串”之说,此说是沿《女娲补天》故事而来,传说这天天被穿漏,要各户做麦饼吃,是谓“补天串(穿)”。
春节期间,村里来了客人,尚有是夜在来客的主家行“长夜对歌”的习俗,称“新年劳歌”。但来客若是孕妇或带婴儿的妇女以及家中有丧事的“孝男”“孝女”,则不允许找他(她)唠歌。
二月二,是土地神节,各家各户备供品祭土地。亦有“炒黄蚁”之俗,是日,把玉米或黄豆放大铁锅中炒熟,供全家人吃,谓''吃黄蚁”,传说可消灭“黄蚁”(白蚁),使房屋不受蛀害。
清明,做“蓬点心”或煮蓬糕祭祖扫墓,此俗与当地汉族类同。四月初八为“牛节”,是日耕牛休息。是日也是“乌饭节”,节前一天,畲民就上山采鸟稔树嫩叶,装入蒲草袋内,加小量水,揉出液汁,用汁浸糯米煮饭,此即乌饭。据传,此俗为纪念畲族义军首领蓝天风而来。又说,吃了乌饭,夏天不怕蚊蝇和毒虫叮咬,不会发痧。
五月初五端午节,畲族称“五月节”,以茜草煮成红蛋,给孩子进补。也用鲜箬叶包粽子, 用粽子祭祖。
五月廿五,为五谷神诞辰,畲民各家置供品为五谷神贺生日,祈求五谷丰登。
农历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为“分龙节”。这天,歇锄免耕,男不挑粪,女不洗衣,忌在屋外晾晒衣物,忌动用犁、耙、锄头、柴刀等铁器,唯恐“惊龙”而暴发山洪,或“走龙”致干旱。旧时,是天清晨,畲村族长或长者,就会走遍全村,互告勿违。是日,若遇狂风暴雨,也有畲民循古俗以铁锄或粪勺置屋顶“压龙”。部分畲村在“分龙节”结伴到远处山上砍“六月柴”,待干燥后再捆挑回家,或劈取“黄桑”“千斤”等野藤,供修补箩筐、蔑簟等用。
六月初六,畲俗与汉族雷同,白天“晒霉”,将衣箱服饰杂物置日下曝晒,晚餐须吃肉。俗语云:“六月六,要吃肉;勿吃肉,生痨毒”。
七月十五,蒸料糕,备酒菜,贺庆丰日,亦到祠堂、村庙和家宅香火榜祭祖。
八月半,即中秋节,畲族称“过人节”。家家户户做麻糍、蒸米糕、做豆腐,请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团聚。一年节日中,唯有这个节日不祭祖,俗语云:“八月半,不煮太公饭。”
七至八月间,择吉日“尝新米”。是日,蒸新米糕,煮新米饭,备酒菜,摘稻穗一束,然后把案桌放在天井或门口,摆上糕点、稻穗、酒菜等供品,祭拜天地,庆贺丰岁,然后全家聚餐。
九月初九,重阳节,做麻糍,炊九层糕。
十一月冬至,俗称“冬节”,同清明、七月半皆为“鬼节”,不须择日便可安葬死者,亦可拾骨移葬。
过年习俗。畲族俗语云:“没秧莫种田,没酒莫过年。”在过年前,畲民家家户户都要酿制糯米酒。腊月三十日上午要在大门两边贴红纸对联;如当年有丧事的人家,须用绿纸或蓝、紫色纸的对联。同时,也要在牛栏、猪栏、鸡舍及稻桶、水桶、米缸、水缸、石臼、麦磨、谷柜、农具等上贴红纸条。下午三点后开始祭祀,将已烧好的鱼、鸡、猪头、年糕等供品挑到村庙、祠堂和祖先香火屋(或香火榜)前祭祀,鸣放火炮,祭毕,全家吃团圆饭。晚饭后即行“住岁”(守岁),家人聚在火炉塘一起唱山歌,讲古老(传说故事),并点旺松明灯“造天亮”。
在除夕日,畲民要做许多糯麻糍,在三十夜吃,大部分置放在谷柜内,待过年后吃,称“隔岁有余”。
除夕夜,要在灶后火炉塘里烧焙一只根脑(大树根),称“隔年火种”,也叫“煨大猪”,以祈来年吉祥。
第四节福日福祉
福日畲族有较多的“福日”,较普遍的有:农历二月初一“土地爷福”(亦称“土地节福日”,有些畲乡定为二月初二);五月初四的“保苗福”(亦称“五谷神生日福”,时间为五月廿五);腊月二十(或二十四)的“完满福”;腊月三十则为“年满福”(亦称“余满福”)。此外,尚有“立夏福”“白露福”和秋后的“秋福”及冬至的“冬福”等。
畲族的“福日”,主旨是祈平安,盼丰岁,基本上都围绕农事生产而举行“祭福”。为了处理好每年“福日”的祭事、聚餐等,昔日在许多畲村有“福祉”组织,较兴旺的畲族宗房,既有宗房祠堂,又有“福祉公田”,以“公田”的田租收入支付“福日”祭事和聚餐费用。无“公田”的宗房,其开支则在本宗房内募集或按人头摊派。
祖担祖图畲族除了建有姓氏宗房的祠堂外,尚有特殊的“祠堂”,称为“一堂祖”,这是一个宗房支系的“祖祠”,而这祖祠无宇无祠,仅是竹蔑编制的两只箱笼,此即“一堂祖”,亦称 “游祖祠”或“行祖担”,简称“祖担” 。
畲族各姓氏宗房支系视“祖担”为家族珍宝,内有祖宗香炉、祖簿(族谱)、笏板、拎刀、龙角、铃钟、神鞭等法器,还有被喻为畲族传世之宝的整套“祖图”。祖图包括“三清”(上清、玉清、大清)神像、十殿阎王(和汉族雷同)、射猎祖师、行猪祖师、本姓始祖、左门神、右门神、金鸣、玉兔等画像,其中特别贵重的两幅长轴画卷“祖图”,以连续画面形式把畲族始祖盘瓠忠勇王龙麒出世、平番、受封、招亲、生育三子一女、辞官、打猎殉身等事迹,可谓是《高皇歌》的“图解”。此藏有“祖图”的“祖担”连同祖杖(盘瓠杖)都置放在本宗房族人长者家中,不示外人。
若族房中某户要“做阳”(传师学师)或“做阴”(做功德)需动用祖担等,则需一位师公陪同,备上鸡、肉、酒等礼物,去存放祖担的人家中,行请祖担祭祀礼仪,然后请出祖担归家,仪式结束后,此祖担等就留存在此家,往后有族人需用祖担,仍按规备礼,由师公陪同,到这户人家“接请”祖担。
第五节修谱
畲族自明、清结束迁徙而定居后,即兴起撰修宗谱。宗谱也称“族谱”,内容包括序列、源流考、族规、仕宦条、五服图、名人肖像、祖祠祖坟图、献诗赞祠、名人传略、支系行第、世系排行、嫁娶迁徙情况等等,既可追溯本族宗房世源,亦可凝结宗房族人的亲情。
畲族宗谱撰编时,行第序列中,男子要空第一位,女子要空第二位,供早逝或遗漏者列席。每支宗房创立宗谱,过几十年就要续修增订。
修谱完成后,则需祭谱,祭谱仪式由族长主祭,由法师(师公)主持,除本支宗亲人员外,还邀请本宗房分散在各地支系代表参加。祭谱时间为一天一夜,隆重热烈。
第六节崇拜
祖先崇拜畲民对祖先极为崇敬,尤其是对高辛王(帝喾)和始祖龙麒更为膜拜,也表现在《高皇歌》和''传师学师”仪式。畲族各姓氏各宗房都有祖担、祖图和祖杖,沿袭世系的“传家宝”。正月初八(上八日)要按宗房集体祭祖,而逢节令及“福日”祭祀神明的同时,亦祭祖。
神灵崇拜畲民崇拜太阳神,在“传师学师”仪式中,或日常生活禁忌中,都有表现。
“传师学师”仪式中,必有一男一女分别担当“东皇公”和“西皇母”。“东皇公”与“西皇母”皆为“太阳神”。
畲民患病也有祈求“太阳神”佑护的,尤其得了眼疾,患者在每日凌晨太阳刚上山时即焚香祭拜。有患者还请法师(神童)作“炼火”仪式,火堆要堆成圆似“太阳”,以示请神明驱鬼魔,治恶疾。在畲民禁忌中,教育子女不准对着太阳照射的方向小便,以免亵渎神灵。
畲族崇拜“猎神”“传师学师”(做原头)仪式中,“狩猎师爷”(猎神)就占一席,在畲族的 “祖图”上,有祖先率众行猎打虎的画面。
畲民行猎前,必须先焚香点烛祭拜猎神(狩猎师爷)祈求“弟子上山铳头落火,铳尾发财”,然后取一支烯香插在铳口上,即离家上山行猎。若是集体行猎,需备三牲祭祀猎神,由结队的头儿(枪手)取支明香插于枪头,即带队出发行猎。
猎得野兽需祭献“猎神”后再行宰割分配。一般的规定是:“打头铳”的先得兽头,“打二铳”的得兽颈,野兽未死补打“三铳”的亦可加分一份,如此分割后,凡参加行猎者均平均分配。此外,在野兽被击倒准备捆扎抬回村时,凡路过此处的行人,认为是与猎神“有缘分”者,亦可分得一份兽肉。
畲民亦崇拜“插花娘娘”,把她喻为畲族的“阿诗玛”,在浙南的丽水(莲都)、松阳、云和、青田和宣平等畲乡,都建有形式不一的“插花娘庙”,是唯一有庙殿的一位女神。祭祀中,除了焚香外,亦爱在香炉上插上绿叶山花,并唱几首祈神护佑吉祥平安赐福的山歌。
畲族崇拜古树和奇石,认为古树寿高,奇石永恒,皆为“神灵”,认为古树有“树神”,奇石有“石神”,于是为了孩子有神护佑而消灾吉祥,就拜大樟树等古树或奇石为“亲爹”、“亲娘”。
祭拜时,仪式简单,把孩子的生辰及小名写在一张宽约100厘米长约166.66厘米的红纸条上,备份“福礼”(香烛和酒,亦有加一块肉和两只鸡蛋),带孩子到古樟或奇石前,焚香点烛叩拜,然后叫孩子呼叫古樟或奇石为阿爹”(或阿娘”),再把已写好的红纸条贴在古樟的树杆(或奇石)上,仪式即完成。仪式后,多数孩子的小名就改为“樟树儿”“樟树仔”“樟树根”或“石儿”“石佑”“石土儿”等。有些畲家孩子,成人后的“大名"(学名)就不另取,就叫“樟树” “樟根”“樟福”“樟寿”“石儿”“石土”“石佑”等。
每逢年节,这些孩子,要向“爹娘”献祭以示孝心。祭物为一红纸小包,内装谷米豆麦及干果等物。亦有在古樟的枝械上端搁一山竹制的小弓箭,箭头扎有一红纸小包,内有孩子不能吃和不能看见的东西(有些用文字写上),以祈求“爹娘”(古樟)为孩子破除禁忌,消灾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