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169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文化
分类号: G03
页数: 4
页码: 1352-1355
摘要: 畲族文化主要有以歌代言,以歌叙事,以歌抒情的歌谣;畲族的民间文化除民间歌谣外,尚有民间故事,俗称“古老”,按内容分为神话、传说、故事三大类;还有舞蹈和编织等。
关键词: 畲族 文化

内容

歌谣
  畲民以歌代言,以歌叙事,以歌抒情。畲族民间歌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种类繁多,具有娱乐、社交、教育、审美及其实用功能。可分历史传说歌、仪式歌、生活歌、劳动歌、情歌、时政歌、杂歌、儿歌等八大类。
  畲族民歌的格式比较规范,基本上是七字一句,四句为一条,每首少则一二条,多则七八十条或一百多条,一首歌称为“一连”。亦有“三条落”(三句为一条)格式,也有以三字、五字作开头句,后三句仍用七字组成的格式。
  畲族民歌在歌唱中因采用嗓音不同分“平讲”和“假音”。畲民在唱歌时又可分为:独唱、对歌、齐唱等。
  历史传说歌可分为四大类,一是畲族史源歌,如《高皇歌》等;二是神话传说歌,如《火烧天》等;三是历史传说歌,如《长毛歌》;四是小说歌,如《梁祝歌》等。
  《高皇歌》是畲族广泛流传最主要的一部史源歌,又称《龙王歌》、《盘古歌》等,内容大同小异。记载了畲族始祖不平凡的经历,叙述了始祖龙麒平番有功,与高辛王(帝喾)的三公主配婚,生育三子一女,始有盘、蓝、雷、钟四姓而繁衍的畲族由来。尔后唱叙始祖龙麒带领四姓儿孙,在广东潮州凤凰山劈山整地,过着自食其力的耕作生活情景。后龙麒因狩猎不幸坠崖殉身,畲族子孙在凤凰山上安下祖坟后,即离开祖地长途迁徙的情景。另有《麟豹王歌》,内容及歌词与《高皇歌》差异较大,在丽水少有流传。
  仪式歌畲民仪式歌则以婚嫁和丧葬为主,且隆重热烈庄重肃穆。婚嫁中,几乎每一程序,都有仪式歌。畲民把凡涉及殡丧类的哭歌皆称为“嗷姐歌”,“嗷”即叫,意为哭,“姐”在畲语中是对祖母或婆婆的称呼,就是男性长辈逝世后唱哭歌,也称“嗷姐歌”,这是“母系权威遗迹”在丧祭上的反映,可见畲族“以歌代哭祭亡人”之俗传之久远。
  生活歌就是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涉及衣食住行等等方面产生的歌谣,所以其牵涉面十分广泛,其中传统歌有《劝郎歌》《劝女歌》《劝孝歌》《劝婆歌》《嫂留姑》等,这些生活歌的内容都是劝勤戒懒、莫沾恶习、倡导孝德、敬老爱幼、创立和睦家庭等。
  劳动歌可分歌颂劳动的歌和唱叙某一劳动操作的歌,其中既有传统的而流传于畲民居住区的,如《种田歌》《种苎歌》《栽茶歌》《绩纶歌》《绠带歌》《烧炭歌》《种树歌》《砍柴歌》《踏棉歌》《催耕鸟》等较长的劳动叙事歌,还有如《长年歌》叙述财主狠心、劳动艰辛、生计维艰的苦难歌。在礼仪中,许多欢快的劳动歌如《采茶歌》《阳春鸟叫朗朗》等,也被传唱。
  情歌是畲族民歌中的大项,情歌在畲民中称为“缘歌”,又按其“雅”与“俗”分为“小红流”和“大红流”两大类,在佳节和喜庆的聚会,如新年新春的“新年唠歌”与婚嫁的“长夜对歌”,也禁唱鄙俗的“大红流”。畲族情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长短不一,有精美短小的“小令”,亦有十条一连的''十段锦”,还有长达数十段的长连。长连式的畲族情歌主要有《同心歌》《红花歌》《少年采花》《牡丹花开》《切娘歌》《想郎歌》等。
  时政歌指根据不同时期的当时政治情况而创作演唱的歌谣,也是最能反映时代民众心声的口头文学之一。流传较广泛亦较长的时政歌有《苦旱歌》《孙传芳》《打酒员》《打盐霸》等。解放后,畲族新民歌如潮涌现,以歌颂党、革命领袖和人民解放军的颂歌为主,如《共产党的恩情深》《畲民跟党永不变》《畲民爱党有依靠》《有党领导甜万年》《难忘毛主席》《解放大军恩情深》等。后来产生一系列新民歌,如《社会主义有奔头》《畲山变了样》《社会主义道路广》《歌唱农业合作化》《今日畲乡电灯亮》《计划生育歌》《三中全会亮明灯》《土地承包得人心》《改革开放真是好》《民族团结奔小康》等。
  杂歌畲民称为“散碎歌”,大多为畲族歌手即兴编唱涉及面很广,包括衣食住行,社会交际、风土人情、娱乐游艺、学习启智等方面,有《香袋歌》《搭寮歌》《过行歌》等。
  儿歌即童谣,畲民称为“细崽歌”。有《细崽细》《莫欺细》《毛竹娘》《月光姐》《赶牛歌》《焙焙过年》等。
  神话传说故事
  畲族的民间文化除民间歌谣外,尚有民间故事,俗称“古老”,按内容分为神话、传说、故事三大类。
  神话涉及人类起源,民族源流、诸神传说,神性人物故事等。其中有些神话与民歌内容雷同,如《高皇歌》(歌谣)与《高辛与龙王》(故事),《火烧天》(歌谣)与《桐油火和天洪》(故事)等。《雷公神》《猎神》《白鹤大仙》《白鹤度双》也有记载。在畲民中,把白鹤视为“圣鸟”,受到历代相沿的崇拜。
  畲族神话故事中,尚有许多神话是与汉族融合中流传承沿而又有所“畲化”的,例如《盘古开天》《造天造地造人》《神郎彩姑》《太阳与太阴》《魔宫夺火》等。
  传说《插花娘娘》是讲述早年间,松阳县茅弄村畲族姑娘蓝春花因为家境贫困,到丽水马村财主马员外家当佣人的故事,畲族歌手编成长歌《插花娘歌》,此歌在畲乡传唱较广。畲族的民间传说有人物传说、风物传说、动植物传说、节令风俗传说等。流传较广的有《凉龙壁》《兄弟山》《长夜对歌的传说》《三月三吃乌饭的由来》《问凳卦的传说》《黄藤镯与毛竹筒》《畲族对歌的来历》《牛和蚕》《凤眉鸟》《搁工鸟》《石林花的传说》等。另有《偏行公的传说》《蛇师雷七》等。
  故事畲族民间故事题材丰富,有幻想故事、动植物故事、妖魔鬼怪、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寓言、笑话等。流传较广泛的有《畲乡木屐》《龙角的故事》《雷土选亲》《鬼养崽》《蓝聪妹的故事》等。有一些民间故事,是从汉族民间故事中移植的,如《火烧人熊》就是《狼外婆》的“畲族版”,另有《两兄弟》《田螺姑娘》《瘌
  痢坐天》《兄弟分牛》《土地公投生》《酒井》《三哥弟讲戏》《赵本府审石板》等。
  以歌谣和民间故事为主体的畲族民间文化,已被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中国民间故事选》《中国民间歌谣选》及《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国家卷)等全国性大型经典丛书中。舞蹈
  畲民在日常生活少有舞蹈,其舞蹈多见于祭祀性仪式舞,其中有"传师学师舞” “公德舞”“祭祖舞”等。
  “传师学师”亦称“做聚头”“做阳”,是畲族最隆重的大型宗教活动,也是祭祖的盛典。在祭祀仪式全过程中,需12位法师操作,由担任证坛师、保举师、引坛师、度法师、监坛师、净坛师、征战师和汉佬师等八位法师履行法事。其内容甚多,重复的仪式程序不算,也有60多项,其中
  主要步骤可分六大部分:一、采祖;二、演示;三、度法;四、取法名;五、出狩行猎;六、下坛界。
  功德舞亦称“做功德”“做阴”。部分与传师学师舞同,如“造寨”“造殿”“排衙”等,具特色的是“行孝舞”,此舞以四人(法师)为主,也可自由加入一些善舞者,围绕灵柩边歌边舞边走,节奏强烈,法师前引,众人跟从,法师手执木柏,小鼓相互对应,唱舞合拍,抑扬有致,气氛热烈。此舞的舞步以一脚屈伸配合两手挥动作一蹲步,然后四头击打木拍为基本动作,舞者简称为“三步一回头”舞。
  祭祖舞为年节性的祭祀活动舞蹈,时间都放在农历正月初八,称作“上八日祭祖”。据传过去祭祀三天,后为一天。
  昔日祭祖无舞蹈,祭祖舞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原丽水县文化馆人士根据功德舞乐曲与舞蹈动作改编再创作的,原称畲民欢乐舞,曾获温州地区文艺会演嘉奖,后又再作改编为祭祖舞,在全省文艺会演中荣获嘉奖,而成为丽水市暨莲都区首次根据畲族民间舞改编作的优秀节目。
  编织
  以织带子为主,也有编织手巾的。带子,又称彩带、丝带。织带子没有特制的“织带机”,在屋内屋外乃至山野都可编织。若在屋内编织,就把丝线的一端拴在凳脚、桌档或屋柱上,另一端拴在织带人的腰间,坐在凳上即可编织。要是在屋外或山野编织,可把丝线的一端拴在小树干或树桩等上,另一端仍束在腰间,席地而坐或跪着编织。织带的丝线以红、黄、蓝、白、黑、绿等色彩为主,一般爱用红色为底色,其他色彩相嵌而编织成斑斓图案。畲族彩带,根数随宽窄而定,有三双、五双、十三根、十六根、二十二根、三十二根、五十五根和双随(双排图案)等,一般以五双和十三根较普遍,宽的6.66厘米多,窄的不足1.66厘米。纬线大多采用白色。花纹图案皆在正中的七根线上,其余两边是平面花边。彩带以丝线编织为主,也有
  畲族的“传师学师”(摄于2005年)用棉纱或苎麻染色编织的。彩带图案丰富,主要纹样有“十三行”“水击花”“五字带”“铜钱帮”'‘万字花”“蝴蝶花”“蜻蜓纹”“蝙蝠纹”“十二生肖”等。畲家妇女作围裙的带子,常用“七根”经纬,捆扎衣物或作包袱带等,采用 “十三根”,姑娘送给情郎或定亲作''定亲带”,以“十三根”为主,而较
  畲族姑娘织彩带(摄于2010年)
  宽及图案复杂(如''双随”花纹)的彩带,则作装饰品。彩带一般长约166.66厘米,亦有200—233.33厘米的。手巾的编织方法与编织彩带相似,花纹以有云头、云勾、云山等。手巾长约400厘米,宽度为20—26.66厘米。旧时,畲族有利用苎麻丝织“腰机布”(麻葛)供作制衣的。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