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文化
歌谣
畲民以歌代言,以歌叙事,以歌抒情。畲族民间歌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种类繁多,具有娱乐、社交、教育、审美及其实用功能。可分历史传说歌、仪式歌、生活歌、劳动歌、情歌、时政歌、杂歌、儿歌等八大类。
畲族民歌的格式比较规范,基本上是七字一句,四句为一条,每首少则一二条,多则七八十条或一百多条,一首歌称为“一连”。亦有“三条落”(三句为一条)格式,也有以三字、五字作开头句,后三句仍用七字组成的格式。
畲族民歌在歌唱中因采用嗓音不同分“平讲”和“假音”。畲民在唱歌时又可分为:独唱、对歌、齐唱等。
历史传说歌可分为四大类,一是畲族史源歌,如《高皇歌》等;二是神话传说歌,如《火烧天》等;三是历史传说歌,如《长毛歌》;四是小说歌,如《梁祝歌》等。
《高皇歌》是畲族广泛流传最主要的一部史源歌,又称《龙王歌》、《盘古歌》等,内容大同小异。记载了畲族始祖不平凡的经历,叙述了始祖龙麒平番有功,与高辛王(帝喾)的三公主配婚,生育三子一女,始有盘、蓝、雷、钟四姓而繁衍的畲族由来。尔后唱叙始祖龙麒带领四姓儿孙,在广东潮州凤凰山劈山整地,过着自食其力的耕作生活情景。后龙麒因狩猎不幸坠崖殉身,畲族子孙在凤凰山上安下祖坟后,即离开祖地长途迁徙的情景。另有《麟豹王歌》,内容及歌词与《高皇歌》差异较大,在丽水少有流传。
仪式歌畲民仪式歌则以婚嫁和丧葬为主,且隆重热烈庄重肃穆。婚嫁中,几乎每一程序,都有仪式歌。畲民把凡涉及殡丧类的哭歌皆称为“嗷姐歌”,“嗷”即叫,意为哭,“姐”在畲语中是对祖母或婆婆的称呼,就是男性长辈逝世后唱哭歌,也称“嗷姐歌”,这是“母系权威遗迹”在丧祭上的反映,可见畲族“以歌代哭祭亡人”之俗传之久远。
生活歌就是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涉及衣食住行等等方面产生的歌谣,所以其牵涉面十分广泛,其中传统歌有《劝郎歌》《劝女歌》《劝孝歌》《劝婆歌》《嫂留姑》等,这些生活歌的内容都是劝勤戒懒、莫沾恶习、倡导孝德、敬老爱幼、创立和睦家庭等。
劳动歌可分歌颂劳动的歌和唱叙某一劳动操作的歌,其中既有传统的而流传于畲民居住区的,如《种田歌》《种苎歌》《栽茶歌》《绩纶歌》《绠带歌》《烧炭歌》《种树歌》《砍柴歌》《踏棉歌》《催耕鸟》等较长的劳动叙事歌,还有如《长年歌》叙述财主狠心、劳动艰辛、生计维艰的苦难歌。在礼仪中,许多欢快的劳动歌如《采茶歌》《阳春鸟叫朗朗》等,也被传唱。
情歌是畲族民歌中的大项,情歌在畲民中称为“缘歌”,又按其“雅”与“俗”分为“小红流”和“大红流”两大类,在佳节和喜庆的聚会,如新年新春的“新年唠歌”与婚嫁的“长夜对歌”,也禁唱鄙俗的“大红流”。畲族情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长短不一,有精美短小的“小令”,亦有十条一连的''十段锦”,还有长达数十段的长连。长连式的畲族情歌主要有《同心歌》《红花歌》《少年采花》《牡丹花开》《切娘歌》《想郎歌》等。
时政歌指根据不同时期的当时政治情况而创作演唱的歌谣,也是最能反映时代民众心声的口头文学之一。流传较广泛亦较长的时政歌有《苦旱歌》《孙传芳》《打酒员》《打盐霸》等。解放后,畲族新民歌如潮涌现,以歌颂党、革命领袖和人民解放军的颂歌为主,如《共产党的恩情深》《畲民跟党永不变》《畲民爱党有依靠》《有党领导甜万年》《难忘毛主席》《解放大军恩情深》等。后来产生一系列新民歌,如《社会主义有奔头》《畲山变了样》《社会主义道路广》《歌唱农业合作化》《今日畲乡电灯亮》《计划生育歌》《三中全会亮明灯》《土地承包得人心》《改革开放真是好》《民族团结奔小康》等。
杂歌畲民称为“散碎歌”,大多为畲族歌手即兴编唱涉及面很广,包括衣食住行,社会交际、风土人情、娱乐游艺、学习启智等方面,有《香袋歌》《搭寮歌》《过行歌》等。
儿歌即童谣,畲民称为“细崽歌”。有《细崽细》《莫欺细》《毛竹娘》《月光姐》《赶牛歌》《焙焙过年》等。
神话传说故事
畲族的民间文化除民间歌谣外,尚有民间故事,俗称“古老”,按内容分为神话、传说、故事三大类。
神话涉及人类起源,民族源流、诸神传说,神性人物故事等。其中有些神话与民歌内容雷同,如《高皇歌》(歌谣)与《高辛与龙王》(故事),《火烧天》(歌谣)与《桐油火和天洪》(故事)等。《雷公神》《猎神》《白鹤大仙》《白鹤度双》也有记载。在畲民中,把白鹤视为“圣鸟”,受到历代相沿的崇拜。
畲族神话故事中,尚有许多神话是与汉族融合中流传承沿而又有所“畲化”的,例如《盘古开天》《造天造地造人》《神郎彩姑》《太阳与太阴》《魔宫夺火》等。
传说《插花娘娘》是讲述早年间,松阳县茅弄村畲族姑娘蓝春花因为家境贫困,到丽水马村财主马员外家当佣人的故事,畲族歌手编成长歌《插花娘歌》,此歌在畲乡传唱较广。畲族的民间传说有人物传说、风物传说、动植物传说、节令风俗传说等。流传较广的有《凉龙壁》《兄弟山》《长夜对歌的传说》《三月三吃乌饭的由来》《问凳卦的传说》《黄藤镯与毛竹筒》《畲族对歌的来历》《牛和蚕》《凤眉鸟》《搁工鸟》《石林花的传说》等。另有《偏行公的传说》《蛇师雷七》等。
故事畲族民间故事题材丰富,有幻想故事、动植物故事、妖魔鬼怪、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寓言、笑话等。流传较广泛的有《畲乡木屐》《龙角的故事》《雷土选亲》《鬼养崽》《蓝聪妹的故事》等。有一些民间故事,是从汉族民间故事中移植的,如《火烧人熊》就是《狼外婆》的“畲族版”,另有《两兄弟》《田螺姑娘》《瘌
痢坐天》《兄弟分牛》《土地公投生》《酒井》《三哥弟讲戏》《赵本府审石板》等。
以歌谣和民间故事为主体的畲族民间文化,已被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中国民间故事选》《中国民间歌谣选》及《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国家卷)等全国性大型经典丛书中。舞蹈
畲民在日常生活少有舞蹈,其舞蹈多见于祭祀性仪式舞,其中有"传师学师舞” “公德舞”“祭祖舞”等。
“传师学师”亦称“做聚头”“做阳”,是畲族最隆重的大型宗教活动,也是祭祖的盛典。在祭祀仪式全过程中,需12位法师操作,由担任证坛师、保举师、引坛师、度法师、监坛师、净坛师、征战师和汉佬师等八位法师履行法事。其内容甚多,重复的仪式程序不算,也有60多项,其中
主要步骤可分六大部分:一、采祖;二、演示;三、度法;四、取法名;五、出狩行猎;六、下坛界。
功德舞亦称“做功德”“做阴”。部分与传师学师舞同,如“造寨”“造殿”“排衙”等,具特色的是“行孝舞”,此舞以四人(法师)为主,也可自由加入一些善舞者,围绕灵柩边歌边舞边走,节奏强烈,法师前引,众人跟从,法师手执木柏,小鼓相互对应,唱舞合拍,抑扬有致,气氛热烈。此舞的舞步以一脚屈伸配合两手挥动作一蹲步,然后四头击打木拍为基本动作,舞者简称为“三步一回头”舞。
祭祖舞为年节性的祭祀活动舞蹈,时间都放在农历正月初八,称作“上八日祭祖”。据传过去祭祀三天,后为一天。
昔日祭祖无舞蹈,祭祖舞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原丽水县文化馆人士根据功德舞乐曲与舞蹈动作改编再创作的,原称畲民欢乐舞,曾获温州地区文艺会演嘉奖,后又再作改编为祭祖舞,在全省文艺会演中荣获嘉奖,而成为丽水市暨莲都区首次根据畲族民间舞改编作的优秀节目。
编织
以织带子为主,也有编织手巾的。带子,又称彩带、丝带。织带子没有特制的“织带机”,在屋内屋外乃至山野都可编织。若在屋内编织,就把丝线的一端拴在凳脚、桌档或屋柱上,另一端拴在织带人的腰间,坐在凳上即可编织。要是在屋外或山野编织,可把丝线的一端拴在小树干或树桩等上,另一端仍束在腰间,席地而坐或跪着编织。织带的丝线以红、黄、蓝、白、黑、绿等色彩为主,一般爱用红色为底色,其他色彩相嵌而编织成斑斓图案。畲族彩带,根数随宽窄而定,有三双、五双、十三根、十六根、二十二根、三十二根、五十五根和双随(双排图案)等,一般以五双和十三根较普遍,宽的6.66厘米多,窄的不足1.66厘米。纬线大多采用白色。花纹图案皆在正中的七根线上,其余两边是平面花边。彩带以丝线编织为主,也有
畲族的“传师学师”(摄于2005年)用棉纱或苎麻染色编织的。彩带图案丰富,主要纹样有“十三行”“水击花”“五字带”“铜钱帮”'‘万字花”“蝴蝶花”“蜻蜓纹”“蝙蝠纹”“十二生肖”等。畲家妇女作围裙的带子,常用“七根”经纬,捆扎衣物或作包袱带等,采用 “十三根”,姑娘送给情郎或定亲作''定亲带”,以“十三根”为主,而较
畲族姑娘织彩带(摄于2010年)
宽及图案复杂(如''双随”花纹)的彩带,则作装饰品。彩带一般长约166.66厘米,亦有200—233.33厘米的。手巾的编织方法与编织彩带相似,花纹以有云头、云勾、云山等。手巾长约400厘米,宽度为20—26.66厘米。旧时,畲族有利用苎麻丝织“腰机布”(麻葛)供作制衣的。
第二节教育
清嘉庆八年(1803)前,朝廷不准畲民参加科举考试。嘉庆八年仪征阮元抚浙,会同浙江学政奏准,畲民始获参加科举考试。清代,丽水畲民中有3名秀才。
民国时期,畲民能上学读书的人数仍很少,大学生仅2人,95%以上为文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实行优惠政策,1985年起,少数民族小学生一律免收学费,对民族学校补助经费。1954年始,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每年4160元。1956—1957年,补助少数民族学校基建经费20000元,建新教室9个,计438.74平方米。补助少数民族学生棉衣、雨鞋等经费973元。1953-1958年,拨给丽新乡上塘畈村民族小学校舍修建费1629元,困难学生救济费394元,棉衣20件,单衣9件。1980年开始,县统战部、民族事务科每年将困难补助费总额15.2%作为民族教育经费,下拨到各畲族学校。1984年起,每年拨给少数民族高中班(含师范)经费5000-8000元,教师慰问经费500元。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少数民族学生按录取分数线降低10—20分录取,在同等成绩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
自2000年开始,实行少数民族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政策,累计已有2万多人次享受此优惠举措。实施少数民族学生补助教育券政策,每人每年按小学、初中、高中分别补助100元、200元、800元。保险费、周末班车费等也列入补助范围。参加中考的学生给予享受加分30分的优惠政策。2005年以来,投入资金150多万元,为丽新畲族乡中心小学购置教学仪器、音乐、体育、美术器材和增设校园网。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对老竹畲族镇民族学校的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宿舍、食堂等进行了全面改建与扩建,并对中心幼儿园作了修理改造。
学前教育
1958年始,畲族始有与汉族一起办的托儿所、幼儿班。1958年,崇义乡沙溪村(生产队)办幼儿园有幼儿36名,其中畲族幼儿12名。1959年3月,计有托儿所56所,入托幼儿1057人。1977年后,多座乡(镇)完小、初小增设学前班,至1982年达85%。1988年底,全县16座民族小学有学前班儿童103名,1990年底有学前班儿童232名。2005年始,16所民族小学先后撤并到乡镇所在地小学。2008年,有学前班儿童215人。
小学
1952年,畲族在校小学生共512名。1956年,创办民族小学5所,其中初小2所,完小3所,学生509人。1957年,有民族小学7所,学生565人。1959年,增至27所,学生1649人。1962年,部分公办民族初小转为民办。1964年,办耕读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0%,1966年下半年,耕读小学停办。1967-1980年,流生现象较严重。1981年9月,有畲族学生的小学114所,学生2222人,占全县(区)小学生的6%。1984年,批准改为民族小学的有16所。1985年7月,大济小学恢复为民族小学。1988年底,畲族在校小学生153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2%。1999年,独立设置的民族小学有3所,全市(县级)畲族在校小学生2065人。2000年畲族在校小学生2097人。2007年,丽新乡小学改为民族小学,是全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民族小学。2010年,全区畲族在校小学生1690人。
丽新乡上塘畈小学1950年由畲族民众自行集资创办,1953年改为政府管理。1950年创办时有学生10余人,1959年增至100多人。1968年,改为完全小学。1975年政府拨款和村民集资人民币万元,建成了108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1984年改为民族小学,是年荣获浙江省教育厅和省民族事务局颁发的“民族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987年12月,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1988年设有6个班,学生181名,教师8名,师生都是畲族。1990年有5个班,学生157名,教师8名。是年10月,国家民委授予该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5年,撤并到丽新畲族乡小学。
中学
1949年前,全县畲族仅有中专生2人,高中生5人,初中生22人。1958年,丽水创办了民办中学、职业中学、农业中学等,在校畲族学生60多人。1959年6月底,畲族在校中学生31人。1981年9月,全县13所中学中畲族学生均占10%以上,共有畲族中学生784名。1983年5月,畲族在校中学生为567人,是年,初、高中畲族毕业生362人。1988年底,畲族在校中学生为815人。1990年畲族在校中学生为607人。1999年全市(县级)在校中学生1028人。2000年,全区有畲族在校中学生1061人。2007年7月,曳岭中学改老竹民族中学,是全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民族中学。2010年,有畲族在校中学生897人。
民族班
1984年9月,在碧湖中学内创办“民族高中班”,是年招少数民族学生50名,以后每年招生45—50名。民族高中班由县教育局和碧湖中学统一合作领导管理,政府民族科每年补助经费5000—8000元,考上大专1人奖学校100元,考上中专1人奖学校50元。1987年考取民族学院1人,大专自费生1人,1988年考取民族学院1人,1990年考取大专2人。1998年,民族班撤销。
畲民文化教育
1950年始,在畲乡畲民中兴办冬校、民校,至1957年11月,有1000多畲民参加扫盲学习,脱盲500多人。1958年5月,有畲民25人参加速成班学习。1959年3月,有畲民5878人参加扫盲学习,脱盲3724人。至1962年8月,全县畲族民众共有5230人脱盲。从1983年起,省民族事务局每年在丽水地区举办一、二期有关种植、养殖、电器修理技术等培训班,至1988年底,丽水先后有畲民60多人参加了学习培训。2000年始,为促进畲民增收,政府在畲族村每年举办水果、茶叶、蔬菜、笋竹两用林、沼气、电脑技术和养殖业等科技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亲临畲族村和重点户作科技培训和现场指导。确定10个畲族村为“远程教育示范村”,赠送电脑、电视机、DVD和多媒体科技光盘,组织畲族村干部和重点户畲民到外地考察学习农林经济综合发展的先进经验。
第三节卫生
基本概况由于长期迁徙又居住在山区,历来缺医少药,往往患有各种疾病,而难得到及时医治。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1949年前,畲民对疾病都缺乏防治,一旦得病或采草药自治,或请巫医(祝由)以巫术和草药治疗,有些村落人口逐年减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畲族居住地域的各种疾病进行综合普査对症治疗,使发病率逐步降低。
畲医畲药畲族医学以人体的“六神”(心、肺、肝、肾、脾、胆为“六脏之神”)和“脉络”(综合脉象的浮、沉、迟、数和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为理论基础,以山野遍生垂手可采的青菜野果和家里常有的火罐、牛角、青油等作为祛病的药物,对较棘手的慢性病,畲医在传统上釆用
若干年莲都区畲族文化简况一览“药食伍治”加以治疗,其中“药”可以借“食”增效,“食”可以借“药”添力,以药祛病,以食强身,达到相得益彰的功效。
畲医用的中草药有200多种,常见的有乌饭柴、龙胆草、覆盆子、天南星、五加皮、金银花、土茯苓、青蒿、艾叶、百合、蛤蟆衣、九重楼、败酱草、白茅根、黄连、七叶一朵花、半夏、厚朴、上落藤、仙鹤草等等。以动物入药的有乌梢蛇、薪蛇、穿山甲、泥鳅、鳖、龟、田鸡、蟾、蚯蚓等。
草药多数是随釆随用,也有按季节和天时采集的,经粗加工阴干后备用。草药一般不清洗,拍净泥土,清除杂物,即可。畲医用中草药剂量都较大,绝大多数用水煎服,按病人情况酌加配料,如寒症加生姜、红糖;热症加白糖、冰糖;跌打损伤加黄酒;虚症加猪蹄、夹心肉等。畲医有单方验方的,习惯传子传媳不传女,所用的药物,均经综合加工后交给病人家,以防外传。
畲医中部分是“祝由”(巫祝、法师),为巫、道、医的融合体,是既含迷信又具科学成分的医学神秘文化载体。
畲医简况1990年调查统计,丽水畲民中以中草药和祖传秘方行医的有35人。其中,碧湖平原乡道士=村蓝马元行医逾70年;老竹镇郑坑村雷根德接骨赛疗伤行医达60年;张村街周弄村蓝水花(女)治疗儿科疾病行医57年;永丰乡高丰村蓝章土治疗疑难病症行医近60年;岩泉凉塘村雷桥玉治风湿病、风痛、腰痛等行医50多年;联城镇坑口村蓝冬花(女)、蓝水木治烂脚、脚风痛等行医40余年;张村街下林村钟陈水、大港头镇利山村雷陈田、老竹镇赤坑村钟金龙、富岭乡下双坑村蓝炳明等,医治风湿、接骨、妇女病等,各有所长,行医均在30年以上;巨溪乡富村畈钟岳荣、丽新乡咸宜村雷陈水、老竹填赤坑村雷有青、上村畈村钟宝成、城区天守寺村蓝樟水、石牛白桥村钟磁水、岩泉九里村蓝陈木、联城镇坑口村蓝根花(女)等均以草药行医20余年,并各有专长和古方验方,在当地小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