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编 畲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1684
颗粒名称: 第三十四编 畲族
分类号: D633.383
页数: 25
页码: 1342-1366
摘要: 畲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其先民大都生活在广东潮州一带,自称“山哈”。明末清初,畲民大量北迁至浙南闽北一带,迁入丽水的畲族有蓝、雷、钟三姓共28支族74批。繁衍至今,全区共有畲民20386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5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对以畲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全方位的给予扶持。使广大畲民在经济生活、政治地位、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得到极大提高。
关键词: 莲都区 畲族

内容

畲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其先民大都生活在广东潮州一带,自称“山哈”。明末清初,畲民大量北迁至浙南闽北一带,迁入丽水的畲族有蓝、雷、钟三姓共28支族74批。繁衍至今,全区共有畲民20386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5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对以畲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全方位的给予扶持。使广大畲民在经济生活、政治地位、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得到极大提高。
  第一章迁徙与分布
  第一节畲族源流
  畲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先民生活在广东潮州一带,自称“山哈”。1956年,国务院确定畲族为法定的族称。
  畲族有708651人(2010年),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安徽、云南等省,大部分在浙南闽北。浙江境内以丽水、温州、金华等市暨各县为多。莲都区为全市畲族人口最多的县(市、区),人口数在浙江省排在第二位,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区少数民族人口24939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52%,其中畲族20386人,占总人口的4.52%。
  畲族主要姓氏是蓝、雷、钟、盘。盘姓源出“南阳郡”;蓝姓源出''汝南郡”;雷姓源出“冯翊郡”;钟姓源出“颍川郡”。莲都区的蓝、雷、钟三姓,皆存有族谱。据传,原有盘姓及后扩延有李、吴姓,现浙江临安尚有盘姓畲民,李、吴畲民亦无几,主要在浙江平阳。
  第二节迁徙
  畲族先民在历史上的不断迁徙,主要是逃避战祸、受压迫逃亡、被强制移民、寻找新的开垦地等。唐总章二年(669),唐高宗为“靖边”,派陈政等带兵到潮州、泉州一带镇压畲民,畲民相继逃离迁散。明代,汉、畲民众联合在赣大帽山一带起义,又遭总兵王守仁“三省会兵” 所镇压,再次迁徙。明末清初时,北迁的畲民先后到赣中、浙南、浙中和安徽,有的又回迁到广东潮州一带,形成了现今畲族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畲族大量迁入丽水是明末清初,先居住在景宁、云和等县,后分迁丽水、青田、宣平、松阳等县。有据可考的迁入丽水蓝、雷、钟三姓共28支族74批,其中蓝姓15支48批,雷姓9支19批,钟姓4支7批。迁徙形式有:一是支族迁入。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钟氏集洪公率领钟氏支族共28口从福建迁徙至景宁锦岱阳,后经遂昌迁至莲都郑坑村;二是同房兄弟携同迁入。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蓝氏(敬泉、敬华、敬泰、敬连)同房兄弟四人携家人由福建迁徙至云和,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分迁富岭乡(今富岭街道)岙头村和龙江乡(今水阁街道)山根村;三是单家独户迁入。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蓝敬凤由福建罗源塔底迁徙到温州平阳肖山水口村,其长子蓝子张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从平阳肖山水口村迁至莲都北埠后桑村。
  清康熙十年(1671),平阳雷吉恒支族雷士韵从莲都丽新黄家弄迁至遂昌十七都全迪源。至清末,先后迁出的共14支36批。其中雷姓6支23批,蓝姓6支10批,钟姓2支3批。
  畲族入迁丽水情况表
  表34-1-1续表34-1-1续表34-1-1续表34-1-1
  第三节分布
  总数民国17年(1928)丽水县畲族人口约6000人;1949年为5912人;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査为11676人,占县总人口5.72%。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为16512人,占县总人口5.69%。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为18554人,占全市总人口5.7%。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査”时人口为19455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有畲族20386人,其中,男性10165A,女性10221人。
  分布丽新乡上塘畈有畲族人口965人,是浙江省最大的少数民族村。畲族人口1000人以上的乡(镇、街道)有12个,分别是老竹、丽新、碧湖、高溪、大港头、联城、白云、岩泉、万象、紫金、水阁、富岭。畲族人口占总人口30%以上的行政村44个,分别是后民国畲民男子民国畲民妇女坑、郑坑、赤坑、黄桂、章记、下桥、高丰、沙溪、咸宜、上塘畈、山村、道士=、大林、堰后、白桥、联济、下林、金周、路湾、=峡、利山、山回、张山、栋村、=头嘴、苍坑、南坑、白岩、龙潭、上金竹、富山头、后弄、城西、上岗背、凉塘、张村、七百秧、金山、松坑圩、丽周、山根、前垟、中堂、陶庄,纯畲族自然村195个。有丽新畲族乡、老竹畲族镇2个民族乡镇。
  职业解放前,畲民的职业,不论男女,完全以农业为主。由于生活贫困,男女时为佣工,或当长工、短工,或扛抬山舆,当抬轿夫,手工业仅有缝衣匠、竹匠、泥水匠、木匠、刺绣匠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畲民职业从农业逐步发展到其他各业,但仍以农为主。改革开放后,畲民的职业变化巨大,特别是领导干部、公务员教师、商业人员增加较多。
  家庭明、清、民国时,普遍存在大家族,一个家族一般有10人至20多人。1949年后,畲民大家族渐渐消失。1949年,丽水县畲民1340户,平均每户4.41人;1990年5420户,18863人,平均每户3.48人。尔后此情况仍在延续,即畲民大家族家庭已完成解体,已建立了小家庭社会体系。随时代变迁,家庭习俗发生变化,往昔畲汉不通婚的旧俗已打破,畲族男女结合,所生子女姓氏则由双方商定,而汉族男子娶了畲族姑娘,所生子女一般从母姓。第二章经济政治
  第一节经济生活
  农林牧副清末,畲民为适应印染业的需要,在山坡地烧荒种植靛青,后“洋靛输入,种者渐稀”。民国,畲民逐渐向汉族学习开山劈地垒筑梯田种植水稻,或租种地主等的田地。畲族先民先前的食粮是玉米、番薯之类,后来逐步扩大到马铃薯、大麦、小麦、养麦、大豆、毛芋、高粱、水稻等。1951年10月土地改革工作结束,全县畲民分到土地751.06公顷(人均0.04公顷),房屋237间,耕牛182头,农具2026件.1990年底,全县畲民承包耕地747.33公顷,人均0.39公顷。有手扶拖拉机96台,耕牛1701头,生猪5694只,柑橘专业村12个,养殖、种植等各种专业户178户,536人。
  畲民家庭基本上都饲养有牛、猪、羊、兔、鸡、鸭等,供家庭消费,多则出售。20世纪80年代始,畲民中先后出现有养蚕、养兔、养猪、养鸡、养蛇、养鳝、养鳖等养殖专业户。上山釆集也是畲民祖沿的传统,野菜野果以及野生中草药材等,或出售或交换购换回生产生活用品。
  工商业1978年后,畲民始有人创办小厂,到1990年底,畲民中有工人131人,占当时全县畲族人口0.7%。是年碧湖高溪乡蓝银华创办农机修理厂,固定资产10万元,有工人3人,流动资金5万元,是畲民创业大户。畲民少数人从事做工、做蔑、做裁缝、做泥水、打铁等个体手工业,1949年有手工业者117人;1988年247人,占当时畲族人口1.51%。从事商贸者历来甚少,1964年全县从事商业的畲民仅有10人,均为店员(职工),1978年后,畲民中始办商业(代销店等),1990年, 全县畲民从业商业人员(含从业职工)208人,占全县畲族人口总数1.1%。
  扶持政策自1949年始,政府采取多项举措给予扶持,20世纪50年代始,对在农事生产与日
  20世纪30年代,畲民在集市上常生活有困难的畲民,给予酌情补助。1985年,丽水县制定《关于对少数民族扶持优惠政策若干决定》。1985年开始到2003年,每隔五年,政府都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等事业发展。
  1970—1990年,对少数民族补助费68.6万元。20世纪90年代始,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的帮扶力度。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30万元,另每年安排15万元扶持畲族乡镇发展。2005年以后,通过省民宗委和省财政等立项项目45个,获帮扶资金275万元,区政府组织开展“少数民族低收入群众增收帮扶计划”,有8个民族村与省民主党派、宁波市统战系统结对,争取帮扶资金199.94万元。2005年以后,组织农业、林业、水利、教育、文化等12个单位持续开展“心系民族发展,共创美好明天”活动,落实帮扶项目75个,投资款2970万元。至2009年底,44个民族村全部通公路,开通程控电话,完成电网改造。31个村实施了村庄整治,30个村实施了饮用水工程,37个村安装了调频广播,25个村安装了有线电视。2010年,有16个项目得到省民宗委和省财政扶持,扶持资金100万元。
  从2009年起,实施少数民族民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政策,对参加“合作医疗” 的畲族民众补助个人缴费部分的50%。
  老竹畲族镇沙溪民族村,2007年被丽水市委、市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09年被浙江省民宗委和省农办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小康村”。
  生活水平畲民生活历来贫困。以曳岭区5个乡(畲族村民)为例,1949年人均口粮383斤;1965年442斤;1982年515斤;1990年615斤。人均收入:1944年63.38元;1956年99.62元;1982年139.3元;1990年544.97元。以老竹畲族镇统计,1981年人均收入110.83元;1982年141.25元;1983年195.59元;1984年312.23元;1985年402.31元;1986年398.66元;1987年500.75元;1990年592.33元。2009年底,畲民人均收入4172元,老竹畲族镇人均收入5507元,丽新畲族乡人均收入5335元。2010年,老竹畲族镇人均收入6252元,比上年增长13.53%;丽新畲族乡6272元,比上年增长7.95%。2个民族乡镇工农业总产值1.78亿元,比上年增长8.24%。其中,工业总产值4674万元,比2009年增长16.88%,农业总产值13144万元,比上年增长5.46%。
  第二节政治生活
  社会地位民国之前及民国时期,畲民社会地位低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平等,畲民社会地位提高。一批畲民参加各部门工作并担任各级领导干部,每届人民代表中,畲民代表约占全县(区)代表总数的10%。至1985年,畲民参加赴朝鲜慰问团、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全国劳动模范大会各1人,参加国庆观礼5人,参加五一观礼4人,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11人,有畲族党员2人分别当选中共浙江省第五、六届代表大会代表,有1人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重视培养任用民族干部,强化理论和业务培训,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组织56名畲族干部参加各类干部培训班学习,区直机关先后外派、下派畲族干部11人。2006年换届时,区党代表中畲族代表23人,人民代表13人,政协委员16人,分别占代表、委员的总数8.3%、6.4%、7.8%。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中有畲族常委(副主任)1人,政协常委会组成中有畲族常委4人(其中1人为副主席)。2010年,在职副处级畲族干部3人,正科级10人,副科级22人。分别占全区领导干部总数的9.1%、8%、6.87%。畲族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乡镇,班子全部配有副科以上的畲族干部。在交通、科技、农业、统战、民宗等部门,先后配备畲族领导干部。
  莲都区(丽水县、市)历届人大少数民族代表和常务委员一览
  表34-2-1单位:人
  莲都区(丽水县、市)历届政协委员中少数民族委员一览
  表34-2-2单位:人续表34-2-2
  中共莲都区(丽水县、市)历次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一览
  表34-2-3单位:人
  民族荣誉1992年9月,在四川成都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上,丽水市雷芳摘取了“畲族金花”的桂冠。
  1994年,丽新畲族乡上塘畈民族小学被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雷招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1994年,高溪乡白岩民族小学被评为全省民族教育先进集体,雷招华、蓝建新被评为全省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1995年6月,丽水市教育委员会,老竹畲族镇委、镇政府,城西村委会,富岭乡前垟民族小学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蓝丽华、雷秀香、马监勋、蓝根华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2006年,丽新畲族乡山村村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蓝小华、蒋嬿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2010年,丽新畲族乡政府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雷岳莲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第三章文化教育卫生
  第一节文化
  歌谣
  畲民以歌代言,以歌叙事,以歌抒情。畲族民间歌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种类繁多,具有娱乐、社交、教育、审美及其实用功能。可分历史传说歌、仪式歌、生活歌、劳动歌、情歌、时政歌、杂歌、儿歌等八大类。
  畲族民歌的格式比较规范,基本上是七字一句,四句为一条,每首少则一二条,多则七八十条或一百多条,一首歌称为“一连”。亦有“三条落”(三句为一条)格式,也有以三字、五字作开头句,后三句仍用七字组成的格式。
  畲族民歌在歌唱中因采用嗓音不同分“平讲”和“假音”。畲民在唱歌时又可分为:独唱、对歌、齐唱等。
  历史传说歌可分为四大类,一是畲族史源歌,如《高皇歌》等;二是神话传说歌,如《火烧天》等;三是历史传说歌,如《长毛歌》;四是小说歌,如《梁祝歌》等。
  《高皇歌》是畲族广泛流传最主要的一部史源歌,又称《龙王歌》、《盘古歌》等,内容大同小异。记载了畲族始祖不平凡的经历,叙述了始祖龙麒平番有功,与高辛王(帝喾)的三公主配婚,生育三子一女,始有盘、蓝、雷、钟四姓而繁衍的畲族由来。尔后唱叙始祖龙麒带领四姓儿孙,在广东潮州凤凰山劈山整地,过着自食其力的耕作生活情景。后龙麒因狩猎不幸坠崖殉身,畲族子孙在凤凰山上安下祖坟后,即离开祖地长途迁徙的情景。另有《麟豹王歌》,内容及歌词与《高皇歌》差异较大,在丽水少有流传。
  仪式歌畲民仪式歌则以婚嫁和丧葬为主,且隆重热烈庄重肃穆。婚嫁中,几乎每一程序,都有仪式歌。畲民把凡涉及殡丧类的哭歌皆称为“嗷姐歌”,“嗷”即叫,意为哭,“姐”在畲语中是对祖母或婆婆的称呼,就是男性长辈逝世后唱哭歌,也称“嗷姐歌”,这是“母系权威遗迹”在丧祭上的反映,可见畲族“以歌代哭祭亡人”之俗传之久远。
  生活歌就是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涉及衣食住行等等方面产生的歌谣,所以其牵涉面十分广泛,其中传统歌有《劝郎歌》《劝女歌》《劝孝歌》《劝婆歌》《嫂留姑》等,这些生活歌的内容都是劝勤戒懒、莫沾恶习、倡导孝德、敬老爱幼、创立和睦家庭等。
  劳动歌可分歌颂劳动的歌和唱叙某一劳动操作的歌,其中既有传统的而流传于畲民居住区的,如《种田歌》《种苎歌》《栽茶歌》《绩纶歌》《绠带歌》《烧炭歌》《种树歌》《砍柴歌》《踏棉歌》《催耕鸟》等较长的劳动叙事歌,还有如《长年歌》叙述财主狠心、劳动艰辛、生计维艰的苦难歌。在礼仪中,许多欢快的劳动歌如《采茶歌》《阳春鸟叫朗朗》等,也被传唱。
  情歌是畲族民歌中的大项,情歌在畲民中称为“缘歌”,又按其“雅”与“俗”分为“小红流”和“大红流”两大类,在佳节和喜庆的聚会,如新年新春的“新年唠歌”与婚嫁的“长夜对歌”,也禁唱鄙俗的“大红流”。畲族情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长短不一,有精美短小的“小令”,亦有十条一连的''十段锦”,还有长达数十段的长连。长连式的畲族情歌主要有《同心歌》《红花歌》《少年采花》《牡丹花开》《切娘歌》《想郎歌》等。
  时政歌指根据不同时期的当时政治情况而创作演唱的歌谣,也是最能反映时代民众心声的口头文学之一。流传较广泛亦较长的时政歌有《苦旱歌》《孙传芳》《打酒员》《打盐霸》等。解放后,畲族新民歌如潮涌现,以歌颂党、革命领袖和人民解放军的颂歌为主,如《共产党的恩情深》《畲民跟党永不变》《畲民爱党有依靠》《有党领导甜万年》《难忘毛主席》《解放大军恩情深》等。后来产生一系列新民歌,如《社会主义有奔头》《畲山变了样》《社会主义道路广》《歌唱农业合作化》《今日畲乡电灯亮》《计划生育歌》《三中全会亮明灯》《土地承包得人心》《改革开放真是好》《民族团结奔小康》等。
  杂歌畲民称为“散碎歌”,大多为畲族歌手即兴编唱涉及面很广,包括衣食住行,社会交际、风土人情、娱乐游艺、学习启智等方面,有《香袋歌》《搭寮歌》《过行歌》等。
  儿歌即童谣,畲民称为“细崽歌”。有《细崽细》《莫欺细》《毛竹娘》《月光姐》《赶牛歌》《焙焙过年》等。
  神话传说故事
  畲族的民间文化除民间歌谣外,尚有民间故事,俗称“古老”,按内容分为神话、传说、故事三大类。
  神话涉及人类起源,民族源流、诸神传说,神性人物故事等。其中有些神话与民歌内容雷同,如《高皇歌》(歌谣)与《高辛与龙王》(故事),《火烧天》(歌谣)与《桐油火和天洪》(故事)等。《雷公神》《猎神》《白鹤大仙》《白鹤度双》也有记载。在畲民中,把白鹤视为“圣鸟”,受到历代相沿的崇拜。
  畲族神话故事中,尚有许多神话是与汉族融合中流传承沿而又有所“畲化”的,例如《盘古开天》《造天造地造人》《神郎彩姑》《太阳与太阴》《魔宫夺火》等。
  传说《插花娘娘》是讲述早年间,松阳县茅弄村畲族姑娘蓝春花因为家境贫困,到丽水马村财主马员外家当佣人的故事,畲族歌手编成长歌《插花娘歌》,此歌在畲乡传唱较广。畲族的民间传说有人物传说、风物传说、动植物传说、节令风俗传说等。流传较广的有《凉龙壁》《兄弟山》《长夜对歌的传说》《三月三吃乌饭的由来》《问凳卦的传说》《黄藤镯与毛竹筒》《畲族对歌的来历》《牛和蚕》《凤眉鸟》《搁工鸟》《石林花的传说》等。另有《偏行公的传说》《蛇师雷七》等。
  故事畲族民间故事题材丰富,有幻想故事、动植物故事、妖魔鬼怪、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寓言、笑话等。流传较广泛的有《畲乡木屐》《龙角的故事》《雷土选亲》《鬼养崽》《蓝聪妹的故事》等。有一些民间故事,是从汉族民间故事中移植的,如《火烧人熊》就是《狼外婆》的“畲族版”,另有《两兄弟》《田螺姑娘》《瘌
  痢坐天》《兄弟分牛》《土地公投生》《酒井》《三哥弟讲戏》《赵本府审石板》等。
  以歌谣和民间故事为主体的畲族民间文化,已被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中国民间故事选》《中国民间歌谣选》及《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国家卷)等全国性大型经典丛书中。舞蹈
  畲民在日常生活少有舞蹈,其舞蹈多见于祭祀性仪式舞,其中有"传师学师舞” “公德舞”“祭祖舞”等。
  “传师学师”亦称“做聚头”“做阳”,是畲族最隆重的大型宗教活动,也是祭祖的盛典。在祭祀仪式全过程中,需12位法师操作,由担任证坛师、保举师、引坛师、度法师、监坛师、净坛师、征战师和汉佬师等八位法师履行法事。其内容甚多,重复的仪式程序不算,也有60多项,其中
  主要步骤可分六大部分:一、采祖;二、演示;三、度法;四、取法名;五、出狩行猎;六、下坛界。
  功德舞亦称“做功德”“做阴”。部分与传师学师舞同,如“造寨”“造殿”“排衙”等,具特色的是“行孝舞”,此舞以四人(法师)为主,也可自由加入一些善舞者,围绕灵柩边歌边舞边走,节奏强烈,法师前引,众人跟从,法师手执木柏,小鼓相互对应,唱舞合拍,抑扬有致,气氛热烈。此舞的舞步以一脚屈伸配合两手挥动作一蹲步,然后四头击打木拍为基本动作,舞者简称为“三步一回头”舞。
  祭祖舞为年节性的祭祀活动舞蹈,时间都放在农历正月初八,称作“上八日祭祖”。据传过去祭祀三天,后为一天。
  昔日祭祖无舞蹈,祭祖舞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原丽水县文化馆人士根据功德舞乐曲与舞蹈动作改编再创作的,原称畲民欢乐舞,曾获温州地区文艺会演嘉奖,后又再作改编为祭祖舞,在全省文艺会演中荣获嘉奖,而成为丽水市暨莲都区首次根据畲族民间舞改编作的优秀节目。
  编织
  以织带子为主,也有编织手巾的。带子,又称彩带、丝带。织带子没有特制的“织带机”,在屋内屋外乃至山野都可编织。若在屋内编织,就把丝线的一端拴在凳脚、桌档或屋柱上,另一端拴在织带人的腰间,坐在凳上即可编织。要是在屋外或山野编织,可把丝线的一端拴在小树干或树桩等上,另一端仍束在腰间,席地而坐或跪着编织。织带的丝线以红、黄、蓝、白、黑、绿等色彩为主,一般爱用红色为底色,其他色彩相嵌而编织成斑斓图案。畲族彩带,根数随宽窄而定,有三双、五双、十三根、十六根、二十二根、三十二根、五十五根和双随(双排图案)等,一般以五双和十三根较普遍,宽的6.66厘米多,窄的不足1.66厘米。纬线大多采用白色。花纹图案皆在正中的七根线上,其余两边是平面花边。彩带以丝线编织为主,也有
  畲族的“传师学师”(摄于2005年)用棉纱或苎麻染色编织的。彩带图案丰富,主要纹样有“十三行”“水击花”“五字带”“铜钱帮”'‘万字花”“蝴蝶花”“蜻蜓纹”“蝙蝠纹”“十二生肖”等。畲家妇女作围裙的带子,常用“七根”经纬,捆扎衣物或作包袱带等,采用 “十三根”,姑娘送给情郎或定亲作''定亲带”,以“十三根”为主,而较
  畲族姑娘织彩带(摄于2010年)
  宽及图案复杂(如''双随”花纹)的彩带,则作装饰品。彩带一般长约166.66厘米,亦有200—233.33厘米的。手巾的编织方法与编织彩带相似,花纹以有云头、云勾、云山等。手巾长约400厘米,宽度为20—26.66厘米。旧时,畲族有利用苎麻丝织“腰机布”(麻葛)供作制衣的。
  第二节教育
  清嘉庆八年(1803)前,朝廷不准畲民参加科举考试。嘉庆八年仪征阮元抚浙,会同浙江学政奏准,畲民始获参加科举考试。清代,丽水畲民中有3名秀才。
  民国时期,畲民能上学读书的人数仍很少,大学生仅2人,95%以上为文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实行优惠政策,1985年起,少数民族小学生一律免收学费,对民族学校补助经费。1954年始,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每年4160元。1956—1957年,补助少数民族学校基建经费20000元,建新教室9个,计438.74平方米。补助少数民族学生棉衣、雨鞋等经费973元。1953-1958年,拨给丽新乡上塘畈村民族小学校舍修建费1629元,困难学生救济费394元,棉衣20件,单衣9件。1980年开始,县统战部、民族事务科每年将困难补助费总额15.2%作为民族教育经费,下拨到各畲族学校。1984年起,每年拨给少数民族高中班(含师范)经费5000-8000元,教师慰问经费500元。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少数民族学生按录取分数线降低10—20分录取,在同等成绩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
  自2000年开始,实行少数民族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政策,累计已有2万多人次享受此优惠举措。实施少数民族学生补助教育券政策,每人每年按小学、初中、高中分别补助100元、200元、800元。保险费、周末班车费等也列入补助范围。参加中考的学生给予享受加分30分的优惠政策。2005年以来,投入资金150多万元,为丽新畲族乡中心小学购置教学仪器、音乐、体育、美术器材和增设校园网。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对老竹畲族镇民族学校的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宿舍、食堂等进行了全面改建与扩建,并对中心幼儿园作了修理改造。
  学前教育
  1958年始,畲族始有与汉族一起办的托儿所、幼儿班。1958年,崇义乡沙溪村(生产队)办幼儿园有幼儿36名,其中畲族幼儿12名。1959年3月,计有托儿所56所,入托幼儿1057人。1977年后,多座乡(镇)完小、初小增设学前班,至1982年达85%。1988年底,全县16座民族小学有学前班儿童103名,1990年底有学前班儿童232名。2005年始,16所民族小学先后撤并到乡镇所在地小学。2008年,有学前班儿童215人。
  小学
  1952年,畲族在校小学生共512名。1956年,创办民族小学5所,其中初小2所,完小3所,学生509人。1957年,有民族小学7所,学生565人。1959年,增至27所,学生1649人。1962年,部分公办民族初小转为民办。1964年,办耕读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0%,1966年下半年,耕读小学停办。1967-1980年,流生现象较严重。1981年9月,有畲族学生的小学114所,学生2222人,占全县(区)小学生的6%。1984年,批准改为民族小学的有16所。1985年7月,大济小学恢复为民族小学。1988年底,畲族在校小学生153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2%。1999年,独立设置的民族小学有3所,全市(县级)畲族在校小学生2065人。2000年畲族在校小学生2097人。2007年,丽新乡小学改为民族小学,是全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民族小学。2010年,全区畲族在校小学生1690人。
  丽新乡上塘畈小学1950年由畲族民众自行集资创办,1953年改为政府管理。1950年创办时有学生10余人,1959年增至100多人。1968年,改为完全小学。1975年政府拨款和村民集资人民币万元,建成了108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1984年改为民族小学,是年荣获浙江省教育厅和省民族事务局颁发的“民族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987年12月,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1988年设有6个班,学生181名,教师8名,师生都是畲族。1990年有5个班,学生157名,教师8名。是年10月,国家民委授予该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5年,撤并到丽新畲族乡小学。
  中学
  1949年前,全县畲族仅有中专生2人,高中生5人,初中生22人。1958年,丽水创办了民办中学、职业中学、农业中学等,在校畲族学生60多人。1959年6月底,畲族在校中学生31人。1981年9月,全县13所中学中畲族学生均占10%以上,共有畲族中学生784名。1983年5月,畲族在校中学生为567人,是年,初、高中畲族毕业生362人。1988年底,畲族在校中学生为815人。1990年畲族在校中学生为607人。1999年全市(县级)在校中学生1028人。2000年,全区有畲族在校中学生1061人。2007年7月,曳岭中学改老竹民族中学,是全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民族中学。2010年,有畲族在校中学生897人。
  民族班
  1984年9月,在碧湖中学内创办“民族高中班”,是年招少数民族学生50名,以后每年招生45—50名。民族高中班由县教育局和碧湖中学统一合作领导管理,政府民族科每年补助经费5000—8000元,考上大专1人奖学校100元,考上中专1人奖学校50元。1987年考取民族学院1人,大专自费生1人,1988年考取民族学院1人,1990年考取大专2人。1998年,民族班撤销。
  畲民文化教育
  1950年始,在畲乡畲民中兴办冬校、民校,至1957年11月,有1000多畲民参加扫盲学习,脱盲500多人。1958年5月,有畲民25人参加速成班学习。1959年3月,有畲民5878人参加扫盲学习,脱盲3724人。至1962年8月,全县畲族民众共有5230人脱盲。从1983年起,省民族事务局每年在丽水地区举办一、二期有关种植、养殖、电器修理技术等培训班,至1988年底,丽水先后有畲民60多人参加了学习培训。2000年始,为促进畲民增收,政府在畲族村每年举办水果、茶叶、蔬菜、笋竹两用林、沼气、电脑技术和养殖业等科技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亲临畲族村和重点户作科技培训和现场指导。确定10个畲族村为“远程教育示范村”,赠送电脑、电视机、DVD和多媒体科技光盘,组织畲族村干部和重点户畲民到外地考察学习农林经济综合发展的先进经验。
  第三节卫生
  基本概况由于长期迁徙又居住在山区,历来缺医少药,往往患有各种疾病,而难得到及时医治。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1949年前,畲民对疾病都缺乏防治,一旦得病或采草药自治,或请巫医(祝由)以巫术和草药治疗,有些村落人口逐年减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畲族居住地域的各种疾病进行综合普査对症治疗,使发病率逐步降低。
  畲医畲药畲族医学以人体的“六神”(心、肺、肝、肾、脾、胆为“六脏之神”)和“脉络”(综合脉象的浮、沉、迟、数和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为理论基础,以山野遍生垂手可采的青菜野果和家里常有的火罐、牛角、青油等作为祛病的药物,对较棘手的慢性病,畲医在传统上釆用
  若干年莲都区畲族文化简况一览“药食伍治”加以治疗,其中“药”可以借“食”增效,“食”可以借“药”添力,以药祛病,以食强身,达到相得益彰的功效。
  畲医用的中草药有200多种,常见的有乌饭柴、龙胆草、覆盆子、天南星、五加皮、金银花、土茯苓、青蒿、艾叶、百合、蛤蟆衣、九重楼、败酱草、白茅根、黄连、七叶一朵花、半夏、厚朴、上落藤、仙鹤草等等。以动物入药的有乌梢蛇、薪蛇、穿山甲、泥鳅、鳖、龟、田鸡、蟾、蚯蚓等。
  草药多数是随釆随用,也有按季节和天时采集的,经粗加工阴干后备用。草药一般不清洗,拍净泥土,清除杂物,即可。畲医用中草药剂量都较大,绝大多数用水煎服,按病人情况酌加配料,如寒症加生姜、红糖;热症加白糖、冰糖;跌打损伤加黄酒;虚症加猪蹄、夹心肉等。畲医有单方验方的,习惯传子传媳不传女,所用的药物,均经综合加工后交给病人家,以防外传。
  畲医中部分是“祝由”(巫祝、法师),为巫、道、医的融合体,是既含迷信又具科学成分的医学神秘文化载体。
  畲医简况1990年调查统计,丽水畲民中以中草药和祖传秘方行医的有35人。其中,碧湖平原乡道士=村蓝马元行医逾70年;老竹镇郑坑村雷根德接骨赛疗伤行医达60年;张村街周弄村蓝水花(女)治疗儿科疾病行医57年;永丰乡高丰村蓝章土治疗疑难病症行医近60年;岩泉凉塘村雷桥玉治风湿病、风痛、腰痛等行医50多年;联城镇坑口村蓝冬花(女)、蓝水木治烂脚、脚风痛等行医40余年;张村街下林村钟陈水、大港头镇利山村雷陈田、老竹镇赤坑村钟金龙、富岭乡下双坑村蓝炳明等,医治风湿、接骨、妇女病等,各有所长,行医均在30年以上;巨溪乡富村畈钟岳荣、丽新乡咸宜村雷陈水、老竹填赤坑村雷有青、上村畈村钟宝成、城区天守寺村蓝樟水、石牛白桥村钟磁水、岩泉九里村蓝陈木、联城镇坑口村蓝根花(女)等均以草药行医20余年,并各有专长和古方验方,在当地小有名气。第四章风俗
  第一节婚嫁
  畲族历来实行一夫一妻制。昔日沿族规,行族内婚,排斥与其他民族通婚,由于姓氏过少,同姓不同支的可通婚。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这一习俗逐步改变,宜可同其他族通婚。
  女嫁男方此为主要形式,俗称“扛婆娘”“讨亲”。女嫁男方后,女不改姓,对男方父母亲戚,从夫称呼,所生子女从夫姓。
  男嫁女方亦称“当儿婿”“喊子”“认崽”。旧时此俗较普遍,凡条件适合双方自愿,即可成婚。
  做两头家亦称“种两头田”。多因男女双方为独生子女,或一方的弟妹尚未成年,而父母体弱多病,家中缺劳力,经双方同意,婚后彼此暂不落户,共同承担双方的生产劳动。
  子媳缘亲旧时畲家普遍贫困,生了儿子后,唯恐长大后娶不起亲,就先行领养女婴。待女婴养育长大后,即和已成人的儿子结婚。要是女婴成人后不愿和养育她的“家子”成婚,亦不勉强,可作女儿另行嫁出,亦可“喊子”成亲,和汉族的“童养媳”不同。
  离婚习俗已婚男女,因感情不和,多次调解劝和无效即可离婚。旧时离婚时,请族中的老人和长辈吃餐便饭,以作佐证,并对孩子归属、财物分辩等作好议定处理,然后由他人代笔写“离婚书”。“离婚书”按“脚踏手印”,脚是左脚,手为右手,皆要全脚全手的印,意为离婚后,脚不再踏进对方的门,手不再碰对方的人。现离婚已按相关规定办理。
  第二节丧葬
  畲族的葬俗,不断变迁。明代至清朝早期,曾行火葬,尔后改为土葬,又盛行“拾骨重葬”。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及一些地方志书上都有所述。如卞宝第《闽峤輶轩录》中说:畲民“丧者……焚禾拾骨,置诸罐浮葬林麓间,将徙则取以去”。福建《贵溪县志》载:畲民“遭亲丧,鼻棺至山麓化之,拾其骨,请于祈求隙地葬之,不起坟”。浙江《龙游县志》载:畲民“葬者亦需停棺于野数年,然后举火烧化,贮以瓶而埋之”。由于“一路搬来一路种,官府欺人难生养”(畲族《高皇歌》),在迁徙中,不能弃下“太公骨”,故而形成了“荷骨迁徙择地重葬”之习,沿传到近代。
  清代以后,畲族在闽东北和浙南一带定居,葬俗也仿效汉族改为土葬,并吸收当地汉族的丧葬仪式,如报丧、买水、入殓、行棺、祭材头、放子孙石、送火种、转山等等,又保持了畲族特色,如接娘家、讨位数、蒸孝饭、唱哀歌等,及“做功德”中的许多特殊的丧俗仪式,最具畲族特色的是“以歌代哭”的畲族哀歌。在行土葬和“拾骨重葬”等葬俗前,畲族亦行“悬棺葬”。悬棺葬源于畲族始祖忠勇王龙麒。龙麒狩猎不幸坠窒身亡后,子孙认为他是天上星宿降世,生为圣身,死不落土,故而即行 “悬棺葬”。畲族族谱载:其始祖安在“会稽山七贤洞”。
  1968年,丽水水阁旭光村南望军山前的悬崖半腰,土名“大毛楼洞”中(此洞穴高约6米多,宽5米,深为14米,面积200多平方米,洞内通风干燥),发现两具棺木,棺内为一男一女两具干尸,经确认为畲族人。后被焚化。
  第三节节令祭祀
  农历正月初一,畲民早起放开门鞭炮后,父母就拎着蓑衣,率子女到门外平地上,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插三支燃香,然后和子女一起跪拜四方神灵,祈求赐福。部分畲家尚承沿“汲新水”之俗,即由此家大人到井边或山坑潭前,插三支明香,取回一桶水用做早餐。吃饭在中堂香火榜前,得祭祀祖先后再吃。
  是日清晨,大人叫孩子到屋边竹林去摇毛竹,称“摇竹娘”,祈孩子快快长大,平安吉祥。同时,大人则用毛竹制成的“响板”在住宅四周边走边敲兜上一圈,以“驱秽气”。
  是日,家中忌来外人,特别是上午,若有人来家,就认为“晦气”“不清爽”,是全年不吉利的先兆。此日不借火。
  正月初二始,出门拜年。是日,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拜父母,外甥拜娘舅等。还有给耕牛“进补”和牵牛出栏“游乡”之俗。
  正月初五,有“送年”仪式,由父母拿着扫帚和畚箕,领着子女到中堂、走廊、房间、灶房和禽畜的栏舍等处,象征性地打扫一点垃圾,然后拿到村口偏僻处,口中念道:“新年已过,送你上路,漂洋过海,早上天堂!”其意思是,过春节时,历代祖先的魂灵都被邀请回家吃住,现年节已过,就此送走。随后把畚箕搁下,悄悄返家,数天后再取回畚箕。
  正月初八,有“祭祖”之俗。畲祖按宗房或放祠堂或于是年轮到经办祭祖的“祭房”家举行。祭后,同在祭房家吃“太公饭”。
  畲族青壮年不作生日,五十岁以上逢十才做生日,生日都在正月初二至初八这几天中举行,称为“上十酒”或“上十饭”。“上十”的人家,要请长辈和同辈聚餐,亲戚和同宗房者要送肉和索面等作礼物祝寿,称为“送十寿”。
  正月十五元宵节,畲民称“正月半”"过小年”。下午,要置“三牲”向天神、土地、社公、祖宗、猪、牛栏土地、灶神等献祭。
  正月二十,畲族山歌有“正月二十是天串”之说,此说是沿《女娲补天》故事而来,传说这天天被穿漏,要各户做麦饼吃,是谓“补天串(穿)”。
  春节期间,村里来了客人,尚有是夜在来客的主家行“长夜对歌”的习俗,称“新年劳歌”。但来客若是孕妇或带婴儿的妇女以及家中有丧事的“孝男”“孝女”,则不允许找他(她)唠歌。
  二月二,是土地神节,各家各户备供品祭土地。亦有“炒黄蚁”之俗,是日,把玉米或黄豆放大铁锅中炒熟,供全家人吃,谓''吃黄蚁”,传说可消灭“黄蚁”(白蚁),使房屋不受蛀害。
  清明,做“蓬点心”或煮蓬糕祭祖扫墓,此俗与当地汉族类同。四月初八为“牛节”,是日耕牛休息。是日也是“乌饭节”,节前一天,畲民就上山采鸟稔树嫩叶,装入蒲草袋内,加小量水,揉出液汁,用汁浸糯米煮饭,此即乌饭。据传,此俗为纪念畲族义军首领蓝天风而来。又说,吃了乌饭,夏天不怕蚊蝇和毒虫叮咬,不会发痧。
  五月初五端午节,畲族称“五月节”,以茜草煮成红蛋,给孩子进补。也用鲜箬叶包粽子, 用粽子祭祖。
  五月廿五,为五谷神诞辰,畲民各家置供品为五谷神贺生日,祈求五谷丰登。
  农历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为“分龙节”。这天,歇锄免耕,男不挑粪,女不洗衣,忌在屋外晾晒衣物,忌动用犁、耙、锄头、柴刀等铁器,唯恐“惊龙”而暴发山洪,或“走龙”致干旱。旧时,是天清晨,畲村族长或长者,就会走遍全村,互告勿违。是日,若遇狂风暴雨,也有畲民循古俗以铁锄或粪勺置屋顶“压龙”。部分畲村在“分龙节”结伴到远处山上砍“六月柴”,待干燥后再捆挑回家,或劈取“黄桑”“千斤”等野藤,供修补箩筐、蔑簟等用。
  六月初六,畲俗与汉族雷同,白天“晒霉”,将衣箱服饰杂物置日下曝晒,晚餐须吃肉。俗语云:“六月六,要吃肉;勿吃肉,生痨毒”。
  七月十五,蒸料糕,备酒菜,贺庆丰日,亦到祠堂、村庙和家宅香火榜祭祖。
  八月半,即中秋节,畲族称“过人节”。家家户户做麻糍、蒸米糕、做豆腐,请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团聚。一年节日中,唯有这个节日不祭祖,俗语云:“八月半,不煮太公饭。”
  七至八月间,择吉日“尝新米”。是日,蒸新米糕,煮新米饭,备酒菜,摘稻穗一束,然后把案桌放在天井或门口,摆上糕点、稻穗、酒菜等供品,祭拜天地,庆贺丰岁,然后全家聚餐。
  九月初九,重阳节,做麻糍,炊九层糕。
  十一月冬至,俗称“冬节”,同清明、七月半皆为“鬼节”,不须择日便可安葬死者,亦可拾骨移葬。
  过年习俗。畲族俗语云:“没秧莫种田,没酒莫过年。”在过年前,畲民家家户户都要酿制糯米酒。腊月三十日上午要在大门两边贴红纸对联;如当年有丧事的人家,须用绿纸或蓝、紫色纸的对联。同时,也要在牛栏、猪栏、鸡舍及稻桶、水桶、米缸、水缸、石臼、麦磨、谷柜、农具等上贴红纸条。下午三点后开始祭祀,将已烧好的鱼、鸡、猪头、年糕等供品挑到村庙、祠堂和祖先香火屋(或香火榜)前祭祀,鸣放火炮,祭毕,全家吃团圆饭。晚饭后即行“住岁”(守岁),家人聚在火炉塘一起唱山歌,讲古老(传说故事),并点旺松明灯“造天亮”。
  在除夕日,畲民要做许多糯麻糍,在三十夜吃,大部分置放在谷柜内,待过年后吃,称“隔岁有余”。
  除夕夜,要在灶后火炉塘里烧焙一只根脑(大树根),称“隔年火种”,也叫“煨大猪”,以祈来年吉祥。
  第四节福日福祉
  福日畲族有较多的“福日”,较普遍的有:农历二月初一“土地爷福”(亦称“土地节福日”,有些畲乡定为二月初二);五月初四的“保苗福”(亦称“五谷神生日福”,时间为五月廿五);腊月二十(或二十四)的“完满福”;腊月三十则为“年满福”(亦称“余满福”)。此外,尚有“立夏福”“白露福”和秋后的“秋福”及冬至的“冬福”等。
  畲族的“福日”,主旨是祈平安,盼丰岁,基本上都围绕农事生产而举行“祭福”。为了处理好每年“福日”的祭事、聚餐等,昔日在许多畲村有“福祉”组织,较兴旺的畲族宗房,既有宗房祠堂,又有“福祉公田”,以“公田”的田租收入支付“福日”祭事和聚餐费用。无“公田”的宗房,其开支则在本宗房内募集或按人头摊派。
  祖担祖图畲族除了建有姓氏宗房的祠堂外,尚有特殊的“祠堂”,称为“一堂祖”,这是一个宗房支系的“祖祠”,而这祖祠无宇无祠,仅是竹蔑编制的两只箱笼,此即“一堂祖”,亦称 “游祖祠”或“行祖担”,简称“祖担” 。
  畲族各姓氏宗房支系视“祖担”为家族珍宝,内有祖宗香炉、祖簿(族谱)、笏板、拎刀、龙角、铃钟、神鞭等法器,还有被喻为畲族传世之宝的整套“祖图”。祖图包括“三清”(上清、玉清、大清)神像、十殿阎王(和汉族雷同)、射猎祖师、行猪祖师、本姓始祖、左门神、右门神、金鸣、玉兔等画像,其中特别贵重的两幅长轴画卷“祖图”,以连续画面形式把畲族始祖盘瓠忠勇王龙麒出世、平番、受封、招亲、生育三子一女、辞官、打猎殉身等事迹,可谓是《高皇歌》的“图解”。此藏有“祖图”的“祖担”连同祖杖(盘瓠杖)都置放在本宗房族人长者家中,不示外人。
  若族房中某户要“做阳”(传师学师)或“做阴”(做功德)需动用祖担等,则需一位师公陪同,备上鸡、肉、酒等礼物,去存放祖担的人家中,行请祖担祭祀礼仪,然后请出祖担归家,仪式结束后,此祖担等就留存在此家,往后有族人需用祖担,仍按规备礼,由师公陪同,到这户人家“接请”祖担。
  第五节修谱
  畲族自明、清结束迁徙而定居后,即兴起撰修宗谱。宗谱也称“族谱”,内容包括序列、源流考、族规、仕宦条、五服图、名人肖像、祖祠祖坟图、献诗赞祠、名人传略、支系行第、世系排行、嫁娶迁徙情况等等,既可追溯本族宗房世源,亦可凝结宗房族人的亲情。
  畲族宗谱撰编时,行第序列中,男子要空第一位,女子要空第二位,供早逝或遗漏者列席。每支宗房创立宗谱,过几十年就要续修增订。
  修谱完成后,则需祭谱,祭谱仪式由族长主祭,由法师(师公)主持,除本支宗亲人员外,还邀请本宗房分散在各地支系代表参加。祭谱时间为一天一夜,隆重热烈。
  第六节崇拜
  祖先崇拜畲民对祖先极为崇敬,尤其是对高辛王(帝喾)和始祖龙麒更为膜拜,也表现在《高皇歌》和''传师学师”仪式。畲族各姓氏各宗房都有祖担、祖图和祖杖,沿袭世系的“传家宝”。正月初八(上八日)要按宗房集体祭祖,而逢节令及“福日”祭祀神明的同时,亦祭祖。
  神灵崇拜畲民崇拜太阳神,在“传师学师”仪式中,或日常生活禁忌中,都有表现。
  “传师学师”仪式中,必有一男一女分别担当“东皇公”和“西皇母”。“东皇公”与“西皇母”皆为“太阳神”。
  畲民患病也有祈求“太阳神”佑护的,尤其得了眼疾,患者在每日凌晨太阳刚上山时即焚香祭拜。有患者还请法师(神童)作“炼火”仪式,火堆要堆成圆似“太阳”,以示请神明驱鬼魔,治恶疾。在畲民禁忌中,教育子女不准对着太阳照射的方向小便,以免亵渎神灵。
  畲族崇拜“猎神”“传师学师”(做原头)仪式中,“狩猎师爷”(猎神)就占一席,在畲族的 “祖图”上,有祖先率众行猎打虎的画面。
  畲民行猎前,必须先焚香点烛祭拜猎神(狩猎师爷)祈求“弟子上山铳头落火,铳尾发财”,然后取一支烯香插在铳口上,即离家上山行猎。若是集体行猎,需备三牲祭祀猎神,由结队的头儿(枪手)取支明香插于枪头,即带队出发行猎。
  猎得野兽需祭献“猎神”后再行宰割分配。一般的规定是:“打头铳”的先得兽头,“打二铳”的得兽颈,野兽未死补打“三铳”的亦可加分一份,如此分割后,凡参加行猎者均平均分配。此外,在野兽被击倒准备捆扎抬回村时,凡路过此处的行人,认为是与猎神“有缘分”者,亦可分得一份兽肉。
  畲民亦崇拜“插花娘娘”,把她喻为畲族的“阿诗玛”,在浙南的丽水(莲都)、松阳、云和、青田和宣平等畲乡,都建有形式不一的“插花娘庙”,是唯一有庙殿的一位女神。祭祀中,除了焚香外,亦爱在香炉上插上绿叶山花,并唱几首祈神护佑吉祥平安赐福的山歌。
  畲族崇拜古树和奇石,认为古树寿高,奇石永恒,皆为“神灵”,认为古树有“树神”,奇石有“石神”,于是为了孩子有神护佑而消灾吉祥,就拜大樟树等古树或奇石为“亲爹”、“亲娘”。
  祭拜时,仪式简单,把孩子的生辰及小名写在一张宽约100厘米长约166.66厘米的红纸条上,备份“福礼”(香烛和酒,亦有加一块肉和两只鸡蛋),带孩子到古樟或奇石前,焚香点烛叩拜,然后叫孩子呼叫古樟或奇石为阿爹”(或阿娘”),再把已写好的红纸条贴在古樟的树杆(或奇石)上,仪式即完成。仪式后,多数孩子的小名就改为“樟树儿”“樟树仔”“樟树根”或“石儿”“石佑”“石土儿”等。有些畲家孩子,成人后的“大名"(学名)就不另取,就叫“樟树” “樟根”“樟福”“樟寿”“石儿”“石土”“石佑”等。
  每逢年节,这些孩子,要向“爹娘”献祭以示孝心。祭物为一红纸小包,内装谷米豆麦及干果等物。亦有在古樟的枝械上端搁一山竹制的小弓箭,箭头扎有一红纸小包,内有孩子不能吃和不能看见的东西(有些用文字写上),以祈求“爹娘”(古樟)为孩子破除禁忌,消灾赐福。第五章居住服饰
  第一节居住
  畲寮泥间由于长期迁徙,居住都极简陋。往昔,畲族搭寮居住,把寮称为“拉山哈拉”即畲寮。畲寮分“简易”和“正规”两种,简易的“拉"即小山棚,通常以数根竹木作支柱,架上横木或毛竹作梁,用小竹杆或细树干扎成框架,上面盖上茅草或稻草编打成的“草帘”,或用杉树皮等盖顶,四周用草帘或竹片等编扎成篱笆作“围墙”,亦有在竹蔑篱笆上抹上细泥的,此墙被畲家戏称为“千枝落地墙”。
  “正规”的''拉”称为“泥间”,是用泥土夯成围墙及音隔墙,用比较粗大的木料作栋梁,以数十根小木料(或竹片)作椽,扎成框架,屋顶草帘,屋顶很陡,使雨水可较快流淌,大雪也不致积压。泥间一般为一排三间,建在山坡向阳避风和近水处,中间为堂屋(正厅),堂屋靠泥墙处,摆设“香火榜”(祖宗灵位),右侧为灶房,左侧作卧室,卧室除四周是泥墙外,尚有竹蔑作筋,填上半尺左右厚泥土,制成隔层的泥楼,称“土库”,土库夏凉冬暖,若畲寮发生火灾,住在土库内的人也较安全,所以衣物、粮食等,大部分放在土库中。牛栏、猪舍、柴间、毛坑等,都另行在泥间外塔建。
  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拉”已消失,被泥木结构的瓦房所替代,现许多畲家,已建成砖混结构的“小洋楼”。
  居住环境畲族有句俗语:“造成风水画成龙。”所谓''造成风水”,即要保护居住环境加强绿化,“风水”好了,人即“成龙”。
  畲族对村落的选择一般都是把房舍建在避风向阳有水源之地,并在村口和屋后山上栽种松树、枫树、苦槠树、樟树等,屋边种毛竹、果树等,使住宅掩映在青山绿林之中,村口有大树既可挡热又能避风,屋倚青山使水源不枯,畲民称此即“风水” 。
  畲族村落的“风水”都是畲民用勤劳的双手“造成”的,在空气清新的环境生活成长,促使
  20世纪30年代的畲寨(水阁山根村)
  水阁山根畲寮(摄于2010年)畲家子女既勤劳又健壮而被“画成龙”。
  上梁习俗畲民生活改善后,较富裕户即兴建泥木结构的瓦房,并仿效当地汉人建房的择址、定向、吉日良辰上梁等风俗。
  房屋的地址择定平整好后,木匠把梁柱等屋架全部制作完成,即请地理先生(风水先生)择定吉日良辰(一般是子时后到凌晨)上梁。上梁的前一天,要请亲戚朋友帮助拼好柱子和横品等屋架,并竖立好,仅留栋梁于正厅三脚木码上。栋梁木料从山上选好杉树,砍伐到抬下山制作成栋梁,不能落地。
  上梁前,要杀一头大猪,用猪血撒在栋梁、栋柱和正厅横楣上。时辰一到,木匠和泥匠要将斧头、长尺、锄头等工具放置在三牲祭品的祭桌前,一起祭“鲁班师父”和畲族祖先。然后在栋梁正中贴上一张“凤凰在此”的黄榜或贴由师公画的朱砂黄纸灵符。并在栋梁两边挂上一对“龙兴锤”(木制、染红)和红布三角香袋(内装茶叶、铜钱和五谷),再由已上屋架的壮青年徐徐把栋梁往上升,此时男女歌手即唱起《上梁歌》。
  上梁日,要请“竖寮酒”,邀请建房的木匠、泥匠、帮助的村人和亲友们。至亲的礼品中除了礼金、楹联等,还须有一扇发糕,意贺添丁发甲发财发家。
  现畲家建造砖混结构的房屋,已无梁柱,但上梁之俗仍然沿用。
  第二节服饰
  服饰据《处州府志》载,畲族服装是“无寒暑,皆衣麻”。因地域不同,畲服亦有较大差异,但其共同特点是:皆衣麻,崇蓝黑,无裙。
  根据生活需要,分日常生活服、劳动衣、出客衣、新娘衣、法衣等等。如男性日常生活衣衫(含劳动衣)为“布衣短褐,衣尚蓝”;而出客衣亦为土布大襟短衫,纽扣是豌豆似的铜扣或布扣,后改为长衫,色仍为蓝黑,衣襟用月白色或红色镶边,下襟开叉处镶有云头形图案,称为“郎冠衫”或“蓝冠衫”。妇女服装上衣为大襟衫,长度过膝、领、袖、襟处都镶有花边,花边为红、白、绿、橙等较鲜艳的颜色,下身为长裤,日常束拦腰围裙。姑娘出嫁时,服饰亦为蓝青色,上衣胸前右衣襟及领圈处镶有四色的大花边,袖口亦镶花边,下身为蓝青色长裤,裤脚绣有多种颜色形状相同的图案纹样,俗称“通盘领”花衫。
  最有特点的是“法衣”,为大襟长衫,无纽扣,用带束。衣长为三尺,袖口大一尺,一代学师者穿红色,称“红赤衫”,若学师后又传师给下一代的,则穿黄色衫, 称“乌蓝衫"(或“黄蓝衫”),红赤衫和乌蓝衫都镶有月
  20世纪30年代的畲民服饰
  青布绣花女衫白色衣边,帽后有两条长飘带,称“水古帽”。凡“传师学师”(做聚头)过的人,才可得此衣衫,不论男女,寿终后皆穿“法衣”入棺,而没有“学师”过的“白身人”,死后则穿“郎冠衫”或一般衣衫。
  头饰畲妇头饰称“笄”,认为是为纪念畲族始祖婆三公主(高辛王帝喾的三女儿)的特殊头饰。昔日每位妇女必置此,娶媳的人家则男女办,招赘的人家由女方自办,结婚时始戴,逢年节或作客皆戴。日常或劳动时不戴,头发用蓝布方巾或毛贼巾谡之。老人去世后戴笄入棺。
  鞋履劳动时经常赤脚,木屐与草鞋,是昔日畲民穿着的鞋。20世纪60年代后与当地汉人相同。
  木屐,造型简单,用半寸厚的木板,劈成鞋底,前掌和后跟凸出两块较厚的部分,劈凿成两个齿状,以增加摩擦力。前端中心打一小洞,后跟两边各打一小洞,用一条麻线或棕搓细绳穿住前端小洞,分成两股系牢后跟的小洞。走时会“咔达咔达”作响,亦称木屐为“骑马鞋”。
  草鞋有单带草鞋和四耳草鞋之别,皆用稻草,亦有用山麻皮或添加细布条掺和稻草的。单带草鞋可谓是畲家的独特手艺,用一根细麻绳系束草鞋的周边,不用束缚,穿着极简易方便。四耳草鞋为昔日农村常见的草鞋,在草鞋前端的“鼻”处有两股草鞋绳,穿过前面左右两端的“耳”,交叉后穿过后跟的固定绳处,往回穿过后厢的左右两“耳”,往上至脚背打个活结。此类草鞋较坚因,穿旧后又可翻过来再穿。
  彩带
  木屐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政
相关人物
蓝敬凤
相关人物
蓝丽华
相关人物
雷秀香
相关人物
马监勋
相关人物
蓝根华
相关人物
雷岳莲
相关人物
蓝小华
相关人物
蒋嬿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专题

畲寮
相关专题
上梁习俗
相关专题
女嫁男方
相关专题
男嫁女方
相关专题
做两头家
相关专题
子媳缘亲
相关专题
离婚习俗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