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电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167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电报
分类号: TN917
页数: 4
页码: 1324-1327
摘要: 有线电报电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月,兰溪至缙云电报线路架通,缙云开设电报子店。民国9年(1920),丽水至缙云电报线路架通,4月,丽水开设电报局。丽水至兰溪、永嘉(温州)电报由缙云经转。随着新架设的报话线路增加,电报电路亦逐年增多。民国22年(1933)12月,1928年丽水基督教会人员合影丽水至永嘉、缙云、龙泉、松阳、云和、遂昌均开通电报电路。
关键词: 莲都区 电报

内容

第一节电报电路
  有线电报电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月,兰溪至缙云电报线路架通,缙云开设电报子店。民国9年(1920),丽水至缙云电报线路架通,4月,丽水开设电报局。丽水至兰溪、永嘉(温州)电报由缙云经转。随着新架设的报话线路增加,电报电路亦逐年增多。民国22年(1933)12月,1928年丽水基督教会人员合影丽水至永嘉、缙云、龙泉、松阳、云和、遂昌均开通电报电路。民国27年(1938)7月,丽水至碧湖开通电报电路,碧湖设电报收发处。8月,丽水至缙云加挂8号铁线1条。民国31年(1942)1月,丽水至大港头开通电报电路,大港头设电报收发处。5月,浙江省电政管理局内迁龙泉,龙泉至丽水等地均开通电报电路,云和至碧湖改设双工电报电路,以疏通官军电报。民国32年(1943)3月,电报局与电话局合并为电信局,丽水至仙居、临海等地在电话线路上增加幻象线电报电路。5月29日,丽水水阁报房部分人员到碧湖汤村设临时报房,开通碧湖至松阳、云和,碧湖经丽水城内至缙云、青田等地临时电报电路。民国33年(1944)4月,部分电路调整,原丽水至仙居电路改为丽水一仙居一临海同线工作。云和至丽水、松阳同线电路改为松阳一丽水电路。民国35年(1946),丽水有电报电路9路,分别通达永嘉、金华、临海、青田、缙云、云和、龙泉、松阳和碧湖。民国37年(1948),有电报电路4路,通达永嘉、青田、龙泉、云和、松阳、缙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报线路经过整修,至1949年底,丽水至温州、金华及各县有电报电路13路。1952年1月,丽水专署撤销,5月,丽水电报电路改由温州局调度指挥。是年,丽水至本省各地有线电报电路16路。1957年,电报电路有通金华、温州、龙泉各1条,其余均为报话共用电路。1958年,云和、庆元、松阳县撤销,丽水至各县电报电路减少。1963年5月,丽水专署复设,电报电路有所增加。11月1日,丽水至杭州开放电传电路。1964年开通丽水至龙泉、1969年开通丽水至遂昌、1971年开通丽水至缙云、1972年开通丽水至云和、1974年开通丽水至青田、1975年开通丽水至庆元、1982年开通丽水至松阳、1985年开通丽水至景宁电传电报电路。1970年丽水至龙泉、1972年丽水至遂昌开通单路插报机电路。1978年2月,丽水至杭州、金华开通8路载报电路;丽水至云和、庆元开通插报机电路;丽水至青田、缙云开通幻线电路。是年,丽水有载报电路19路。1979年11月,增开丽水至温州载报电传电路。1980年,丽水至温州增加载报电路8路。1981年11月,丽水至庆元幻线报路改开载报电传电路。1983年12月,丽水至杭州电报电路进入杭州64路程控自动转报系统;1987年1月,改接进入杭州256路程控自动转报系统,原丽水至各县直达电报电路,除龙泉、遂昌外均停止开放,作为备用电路。1989年4月,丽水至碧湖、丽云分别开通电传电报电路。1990年,丽水有有线电报电传电路11路,其中省内二级电路5路,市(县)内报路6路。1995年,丽水有公众电报业务电路30路,其中省内二级电路20路,县市内电路10路。1998年,邮、电分营时,有电报业务电路25路,其中省内二级电路19路,县市内电路6路。2000年,有公众电报分集器16线。其后,由于比传统电报业务更为先进便捷的新技术、新业务投入运行,电报电路不再增加。
  无线电报电路民国17年(1928年)3月,浙江省建设厅设立广播无线电台,丽水县政府内装置收音机,配专职收音员,收听各项重要消息,传达政情。民国23年(1934)5月,丽水设无线电分台,分别与杭州、永嘉、泰顺、衢州、龙泉联络,每天通报三次。民国28年(1939),丽水有无线电报电路5路。抗日战争时期,许多省级单位内迁丽水等地,无线电报成为丽水对外联络的主要通信手段。民国30年(1941)1月22日,丽水装设TR600电台一座,2月16日,装设TR800电台一座。民国31年(1942)1月22日,装设TR250电台一座,23日与重庆通报。2月与贵阳通报。民国35(1946)年4月,丽水无线电台与金华每日通报4次,与吴兴每日通报1次,与长兴每日通报1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丽水无线电台停止使用,1957年,丽水恢复使用,与温州通报。1960年,开辟丽水至杭州、温州、青田、龙泉、缙云无线电路。:1963年8月,根据无线电通信网络组织原则,调整无线电报电路,温州至丽水电路停开,改为丽水至杭州、青田、龙泉、遂昌、缙云等5条无线电报电路。1964年7月,丽水至杭州电路每周一至周六每日定时会晤三次,每次半小时;至龙泉每周二、四会晤6次。停止与缙云、遂昌、青田联络。1966年2月26日,邮电部通知:凡通有线电报的地方,无线电路一律暂停开放业务。1978年2月,经地区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批准,无线电台启封使用。1979年,开放丽水至庆元无线电报电路。1980年,丽水有无线电报电路7路,分别通达杭州、青田、云和、龙泉、庆元、缙云、遂昌。1982年松阳县复设,1985年景宁县复设,丽水相应增加通达两县的无线电路。1987年,丽水对各县短波无线电台组织汛前和汛后电路巡查。1988年6月17—20日,庆元、龙泉暴雨成灾,丽水至龙泉、庆元有线电路全部阻断,无线电路迅速开通传递电报业务。1990年,丽水有无线电报电路9路,分别通达杭州及本地区各县。
  第二节电报设备
  有线电报设备丽水电报创办初期,其设备使用莫尔斯人工电报机。民国11年(1922),有莫尔斯机2部,民国13年(1924),有莫尔斯机1部,民国34年(1945)增加到8部。民国35年(1946),有莫尔斯单机8部。民国36年(1947),莫尔斯机纸条来源出现困难,民国37年(1948)1月,改用人工音响机发报。民国38年(1949年9月30日止),丽水有莫尔斯机1部,音响机4部。
  1957年,有音响机2部。1963年11月,丽水至杭州电路始用55型电传打字电报机,同时,对重捶式莫尔斯人工电报机进行技术改造,改进为二收二发莫尔斯电报机。1964年1月,丽水至温州电路使用韦斯登单工快机,丽水至金华电路开通载报机。是年,丽水有载报机1部,电传机2部。
  1985年11月15日,丽水使用TQHY-2汉字译码机,结束了人工译码的历史,加快了电报业务处理时限,减少了译码差错。1986年7月23日,丽水至杭州电路首次使用新加坡进口的堪用TX-20电子电传机。1987年,安装使用BZS-4226型46路时分复用载报设备,该机具有码元再生能力,减少了畸变,提高了电路利用率和通报质量。1988年12月,丽水至各地电路全部使用电子电传机替代55型机械电传机,减轻报房噪音。是年,用新加坡TX-20电子电传机加装汉字库,改装为汉字译码机。1990年1月,丽水至杭州、温州、金华、龙泉、遂昌电路改用沪产PACT-220(ASR)电子电传机。9月15日,安装开通160线BFD-10程控用户电报集中器。是年,丽水有载报机6部,插报机7部,全电子电传机23部,机械式电传机11部,真迹电报传真机2部,用户电报集中器160线,电报电源变换器2架,单双流换向架24路,测量台1个,配线架1个。1995年,丽水有电报集中器160线,公众电报分集器容量64线,载报终端设备容量160路,电传机9部,分组交换节点机端口138个。
  程控电话开通后,电报业务锐减,电报设备只维持基本通信需要,也不列入统计范围。
  无线电报设备民国30年(1941),有TR250机1部,民国31年(1942),有25瓦电台1部。民国34年(1945),有收信机1部,发信机1部,收信天线1座。1949年,丽水有20瓦无线电发报机1部,三灯收报机1部,手摇发电机1部。1957年,改用15瓦短波收发报机各1部。1962年,有收发讯机1台。1990年,丽水有短波发信机5部,收信机2部。此后,无线电报除保持定期定时联络外,基本退出电信业务。
  第三节电报业务
  公众电报丽水开办电报之初,只办理普通电报。民国11年(1922)1月,国内电报分为政务、公务、特种、寻常4类,其中特种电报又分为紧急电报、校对电报、专送电报、预付回报费电报、收据电报、分送电报、面交电报、露封电报、留交电报、跟送电报、转递电报、迟缓电报、邮转电报、新闻电报、公益电报、纳费公电等16种。民国13年(1924),丽水官电来报51次,商电来报770次;去报693次,23799字。抗日战争时期,丽水电报业务激增。民国31年(1942)10月至12月,丽水来、去、转报月平均36941次。民国32年(1943)2月,凡来、去电报一律送军事委员会办公厅特检处浙江省邮电检査所派驻丽水电信局检查员审查后方能拍发和投送。民国34年(1945)9月,丽水办理交际电报业务。11月,暂停发往广州的商报。民国36年 (1947)6月,办理旅行电报业务。
  1949年10月,邮电部公布国内电报分防空、事故、军政、新闻、公务、天气、水情、公益、普通、汇款等10类,特别业务15种,1963年改为9种。1952年10月1日起,中文电报改用标准电码本。是年,丽水计费去报1.09万份;1960年丽水去报8.29万份,1965年下降至1.87万份。1970年,电信划归军队领导。根据军队通信特点,将通报用语、公电密语改为汉语拼音;将数码符号3、4、5、6、7改为短码。因不能适应通报需要,1980年1月恢复使用国际通用的通报用语、公电密语和电码符号。1971年10月,电报种类改为6类,分特种(警报信号、无线电信号、气象、水情)、军政、新闻、公务、汇款、普通;特别业务14种。1976年,丽水对较远地段的电报使用两轮摩托车投送。1977年电报业务重又分为11类,特别业务3种。
  1985年4月1日起,执行新的《电报业务规程》,电报业务种类分为天气、水情、公益、政务、新闻、普通、汇款、公电等8类;特别业务开放特急、加急、邮送3种。1988年5月,改进电报投递工作,按市区和郊区距离远近划分投送范围,实行全面承包,轮流值班,昼夜服务,全部用自行车投送电报。1989年2月1日,开办“礼仪电报”业务,礼仪电报分庆贺和吊唁两种。
  1990年,丽水市(县级)出口电报13.48万份,进口电报10.65万份,每百人平均拍发电报41.64份。
  程控电话开通后,由于各种新的先进通信技术投入运行,电报业务逐年递减。1995年,丽水国内公众电报66494份,国际公众电报46份;国内用户电报3271份,国际用户电报339份。2000年,出口公众电报27900份,国际公众电报8份;出口用户电报901份。2005年,国内公众电报14124份,其中鲜花礼仪电报26份,国际及港澳台电报0份。2010年,因业务量少而不再统计。
  传真电报1978年8月,丽水地区计划委员会租用邮电局电话线路,使用传真机传送文件、图表等,是丽水最早使用传真业务的单位。其时,用户传真机接入市话网,须向邮电局提出书面申请,利用长途直拨电话与对方传真机连接后方可传送。1986年以后,丽水地委、市委(莲都区)公安、法院、银行、粮食、财税、商业、供销及部分工厂用户陆续安装使用传真机,利用邮电通信网进行传真通信。1990年,丽水公众真迹传真电报出口165份,进口205份,用户传真19户。1995年,国内传真1858份,国际259份。2000年,内地传真7085份,国际及港澳台地区1535份。2005年,内地传真5743份,国际及港澳台2781份。
  用户电报用户电报是指用户在自己办公室安装电传打字机,通过邮电局电报电路与国内外装有用户电报机的单位、个人直接通报,在无人值守时亦能自动收录外地发来的电报业务。1986年12月10日,丽水首开此项业务,至1990年,共有用户电报4户,业务量出口133份,进口15份。1995年,用户电报19户,业务量国内3271份,国际339份。之后,用户电报业务开始萎缩,2000年,业务量内地降至901份,国际及港澳台地区0份。2005年,起用户电报消失。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

相关机构

浙江省建设厅
相关机构
丽水电信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永嘉
相关地名
青田
相关地名
龙泉
相关地名
云和
相关地名
松阳
相关地名
缙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