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东汉承平年间由印度传入中国后,丽水的佛教文化始有传播与发展。佛教最早传入丽水,于吴赤乌元年(238),丽水始建有普慈寺。清同治十三年(1874)《丽水县志》记载,有寺庵61处,其中三国吴赤乌元年1处,唐代16处,五代17处,宋代13处,元代2处,明代2处。建筑年代无考察的10处,抗战期间全县寺庵尚存30余处。后拆除、毁坏者多。历代各寺庵均置有田产,至1949年尚有寺产5000余亩。
丽水佛教属大乘净土宗系,在三国吴赤乌元年开始活动,至唐代始盛。民国17年(1928)成立县佛教协会,僧三辉任理事长,有会员30余人。民国22年(1933),厦门最高佛学院院长、名僧太虚大法师与阿育王寺圆融法师到丽水,于南明山讲经半月余。民国26年(1937), 僧三辉、常融以佛教会名义创办华雨小学,同年成立净土会。抗战期间,佛教会于民国29年(1940)4月组织救护队一分队,由崇福寺尚贤和尚任队长,队员有先哲等三名和尚和四果庵尼姑、咸妹及信徒30余人。其时,大觉庵尼姑达明在庵内创办大觉小学。1949年佛教协会有会员106人。1958年后佛教活动停止,1979年佛教活动恢复。1983年在县城及碧湖镇成立佛教小组,1987年12月,丽水市佛教协会成立。1990年,有和尚6人,尼姑2人。1991年,丽水市第二届佛教协会由会长1人、副会长1人,理事9人组成。2006年,丽水市莲都区第三届佛教协会由副会长3人、秘书长1人、理事29人组成。
主要寺(庵)
普慈寺位于仙渡何金富村。吴赤乌元年(238年)建,久废。20世纪90年代初重建,1991年恢复普慈寺庙会。2009年,普慈寺庙会被列入丽水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林寺在白云山,唐雪峰和尚四世孙福林澄禅师卓锡于此,元县人吴德太新其遗址,延僧以假为住持。寺院屡毁屡建,保留有残缺的宋濂撰白云禅师塔铭。经有关部门批准,改名白云寺。2009年7月15日,白云森林公园管理处与奉化雪窦寺签订白云寺重修扩建协议,由奉化雪窦寺投资1.25亿对白云寺进行重修扩建。2010年1月19日正式开工建设。
仁寿寺又名佛日仁寿寺,在南明山,宋乾德三年(965)建,元至元间焚,大德中重建,后屡经修葺,抗战前夕,大事修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1960年、1980年三次整修,198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对外开放的佛事活动场所。1987年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为仁寿寺题写匾额。2001年,重修仁寿寺,修建天王殿、山门、地藏殿、观音殿、三圣殿、厢房等,重塑佛像。
广福寺在县城西北1.5千米三岩,旧名“寿圣”,有摩利支天像。宋靖康(1126-1127)中,士民为知县江安止祈福所造。隆兴元年(1163),改名广福寺,俗名三岩寺,为政府批准开放寺院。清朝康熙三十三年(1694),知府刘廷玑重修,寺后有鸣玉堂,冰雪亭。
碧湖广福寺亦称碧湖寺,唐天宝三年(744)建,清同治五年知府清安饬县幕钱塘王光祖,绅董叶文涛、沈毓彦、汪植祥、徐元泰鸠资重建。现为政府批准开放寺院。
灵鹫寺建于城东灵鹫山上,始建之年无考,有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重刊宋淳熙四年碑,前列四塔,有嘉定九年及十三年款识,现存万象山公园。寺已重建,为政府批准开放寺院。
四果庵在城东下河门处,明天启七年(1627)县人光禄卿王一中建观音阁于后,民国23-24年重修大殿及两侧厢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佛事一度停止,1980年重新开放,现为开放活动场所。
大觉庵位于虎啸门外,建于宋代。民国29年(1940)烧毁,民国37年(1948)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间,佛事活动停止,1984年恢复,现为开放寺院。
化城寺在碧湖魏村,建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后屡有兴废,现存寺庙为周边民众募捐重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王殿和观音殿,现为佛教开放寺院。
赤岩寺在老竹畲族镇高畔村,建于宋代,寺前悬崖绝壁,崖深10余米,不设砖瓦,有“天然佛寺"之称。现为开放寺院。
紫竹寺在碧湖采桑村,建于清咸丰十年(I860),1955年重建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三圣殿、天王殿、厢房等。现为开放寺院。
圆通寺(太保庙)清代乾隆中建,同治六年(1867)重修,金碧辉煌。
青云寺在联城镇花街村,原为何娘娘殿,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1998年始在后山扩庙兴寺,2006年建成大雄宝殿,现共有弥勒殿、天王殿、往生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地藏殿等。青云寺是经省佛教协会批准成立的佛教场所,现在是莲都区规模最大的一所开放寺院。
资圣寺在碧湖资福村。后晋天福五年(940)建始。
天降寺位于仙渡仙里村天岭山腰,始建于明天顺八年(1464),民国29年(1940)重建。
旧志书载列部分寺院(庵)
表32-5-1续表32-5-1续表32-5-1
佛教活动
1980年起,陆续修建和新建了三岩寺、观音岩、普慈寺、白云观音院、卧龙寺、飞雨寺、钟山寺、月桂寺、玉峰寺、法喜寺等20座佛教寺院,满足广大信徒佛事活动的需求。
开放的20所寺院,有僧人65人,有居士10000余人。佛教界在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灾害发生后,举办各种形式的赈灾和消灾祈福活动,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30450余元。在2010年8月,捐助2名贫困学生上学。
2008年,青云寺释妙德法师通过两序大众和佛教小组推荐为方丈,12月1日举行升座法会。2009年,成立青云寺、观音岩、三岩寺、四果庵四座丛林寺院,并认定释安龙、释慧圆、释慧安三位法师为监院。区佛协配合宗教部门做好各种工作,积极维护佛教界合法权益,落实南明山仁寿寺、三岩寺等寺院管理权和房产权,加强对寺院财务的管理。多次举办各寺庵财务人员培训班,学习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寺庵各项活动有序健康开展。区佛协和全区各寺庵配备安全监督员、治安护卫队员、消防队员,并通过公安部门配备服装,责任到人、到岗,做好寺院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