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礼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164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礼仪
分类号: K892.26
页数: 4
页码: 1290-1293
摘要: 《丽水市莲都区志》中对莲都区礼仪风俗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莲都区 礼仪

内容

一、婚娶
  旧志云:女待嫁于双岁年,自织大布,与母亲染茜红,择吉制被袄衵衣之属,戒孕妇及嫠者见之。迎奁时,担草蓐,插通草花于上,以殿仪从之。末,嫁事渐以增华,二者犹循古也。聘礼之奢者,侑以簪珥、彩帛,复饰文绮,为人物、花卉、珍禽、异兽各数十事。舆从多人,导以鼓乐。嫁者因以加丰,或至耗其生产。里俗夸羡,以为饰观。故谚云:千金嫁女心不足,百金教子如剜肉。
  说亲旧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门当户对,论财议婚。有同姓、同宗及亲戚不同辈不能通婚的习俗。同时注意男女年龄属相,时辰八字,避相冲相克。男女双方经媒说合父母认可,即行合庚,互换庚帖,男方遣媒至女方议定聘金、彩礼。
  定亲择吉日、男方以聘金、庚帖及“四样礼”送至女方。女方以鞋、袜、帽、扇等物回礼, 设宴请亲朋。
  送担婚前二日,男方向女方送担,礼物有海菜、鸡、肉、馒头等。
  迎奁旧俗由女方备办嫁妆,有向男方索取面粉、猪肉,称为“添子添孙”。迎奁时,沿路吹打,放爆竹。
  嫁妆聘礼奢侈,嫁者因以加丰,耗其生产,里俗夸羡,以为饰观。现有家电、房子、轿车陪嫁;有男买房,女装修共建家庭之风。
  发轿旧迎娶新娘用花轿,发轿时轿上燃点红烛,轿前导以灯笼,沿路吹打鸣放爆竹,花轿至女方门口时,女方紧闭大门,鸣放鞭炮后,始开门迎轿。
  上轿面食新娘上轿前请宾客吃上轿面食(馄饨),为新娘特备一碗,一个大面食包裹九个或十三个小面食,取“九子十三孙”之意。
  辞亲新娘上轿前向父母、上辈、亲属辞别,送上一碗红糖饭,新娘含饭三口,用手巾包裹交给娘家放在米缸里,再含三口用手巾包裹带给夫家放在米缸里,取“吃吃有余”之意。
  上轿吉辰,新娘哭,由兄长抱上花轿,中堂香火桌上放一片石磨,意在不让新娘带走风水。避花轿神花轿到达男方中堂,要回避,由长者向花轿致贺词,新郎向花轿作揖后,始开轿门,由伴姑用红色长巾引新娘出轿。
  拜堂新娘出轿后,脚踏红布袋,含有传代之意,拜堂时新娘不跪拜,由伴姑代行,俗谓新娘归门大。时,寡妇、孕妇及相克者回避,拜堂后入新房坐定,由长者或新郎用称杆挑去盖头,伴姑分生瓜子。
  闹洞房婚宴后闹洞房。俗有“闹房无大小”之说。闹房人趁机脱取新娘鞋袜,喜庆人家以酥饼赎取。
  洞房吉日夜,福命双全者送新娘新郎归房,送上两碗桂圆之类点心,取和气团圆之意。
  接回门婚后三日,娘家接新夫妇回家,吃中饭,不留宿。
  满月结婚满一月,娘家备母鸡、针、线、尺、剪送给女儿,意示女儿做好家务。
  正月点心新娘偕新郎第一年正月回娘家,邻居送正月点心。
  文明结婚“五四”运动后,在知识界部分人士出现“文明结婚”,男女自愿,择吉成婚,不坐轿,改坐黄包车,婚礼时,由主婚人致贺词,新郎新娘、证婚人、主婚人、介绍人在结婚证书上盖章,新夫妇互行鞠躬礼,再设宴酬谢。后旧式婚礼,婚仪较简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趋俭朴,旧俗渐废。集体婚礼、旅行结婚悄然兴起。今青年自由恋爱,婚姻自主,迎亲用鲜花装扮过的轿车,婚宴双方客人同席,婚礼、婚仪场面隆重。
  二、生育
  求子妇女敬事夫人,即所称顺懿夫人,护国马夫人、南园管痘林夫人。顺懿夫人庙在太平坊鹤鸣井者,凡求子者必赴庙虔祷。儿生,自洗儿及弥月、周岁,必设位于家供香花,招鼓者唱夫人遗事,曰“唱夫人”。
  催生女儿怀孕9个月,娘家烧鸡一只、蛋多个盛陶罐中,红纸封口,送给女儿吃。也有送面条到女儿家催生的。
  报生产后,携报生壶,内装黄酒(生男婴壶咀塞有红纸)向娘家报生。娘家以米装报生壶,给女儿烧粥吃。俗谓“报生不空手”。
  三朝生后第三日,称“三朝日”,宴请宾客。娘家送衣服、抱裙、鞋袜、童帽,称“三朝衣”。亲戚、友邻送鸡、鸡蛋、红糖、豆腐皮等物,称“送生母”。
  满月酒满月,设“满月酒”。并为婴儿剃头,称剃“满月头”,娘家送满月衣。
  兜百家米旧时婴儿体弱多病,择吉日到夫人庙烧香许讨饭愿,至各家讨米,凑满百家, 蒸千层糕切块散发,称还讨饭愿。拜树神旧时,小儿多病,拜樟树为父,称“樟树亲爹”,祈樟树保佑。
  拜石神旧时,小儿难育,拜怪石为亲爹,祈石保佑。
  拜亲娘旧时,小儿多病,拜夫人神为亲娘,祈求除灾灭病。
  不买子女无论城邑,即僻壤编氓,饥寒切肤,断不肯鬻其子女。
  三、寿诞
  生日诞辰谓生日,俗以农历计算。逢十的生日,谓大生日,俗称“十头”,四十岁无人做生日,认为不详。
  寿诞五十岁以上的逢十生日为大寿,习惯上要行庆贺之仪。寿礼为寿屏、烛、面、桃,彩炮、对联、衣料等物。女儿寿礼以衣料鞋袜为主。寿者夫妇中堂上座,子女下辈行拜寿跪拜仪典,亲友合掌作揖示庆贺。
  贺九旧有''贺五不贺六,贺六要食肉”之说,原因是“六十”为阴数之十,不吉利,采用“贺九”之举,即提前在五十九岁那年腊月近年关时作贺寿之礼。现逢大寿都习惯提前一年做生日。
  四、丧葬
  旧志云:扫墓多以寒食节及孟冬朔日。至亲生卒之日,必祭于享堂。以望族而外,不尽立宗祠也。殆未协萃涣之义云。
  送终旧百行以孝为首。父母临终时,儿女及直系下辈聚集床前哭喊,目睹长者瞑目叫作送终,缺席者被人认为“不孝子孙” 。
  报丧长者死,子即免纟至执伞,穿孝服,脚穿蒲鞋,至娘舅、叔伯家门口报丧。否则,以为不恭。
  买水穿寿衣穿孝服,到河边丢铜钱买水,为死者前胸后背各抹三把沐浴。寿衣料用棉织品,上衣单数比下衣双数多穿一件。
  择时死者咽气后,即请风水先生先看墓地,同时择取吉日良辰,规定“浴尸”“入殓”“出殡”“入土”的时辰。
  哭灵女儿、媳妇,早、晚在灵堂哭灵,烧纸马、冥锭,以哭接吊丧人,边哭边“告”之亡者阴灵来者身份。谓之哭丧。
  殡殓死者入棺时亲属放声大哭,入棺后供祭,点材头灯,称“祭材头”。儿孙顺逆绕材三圈。
  开丧开丧请和尚、道士诵经做法事,用米画佛像,男死画地藏王,女亡画目莲。用后米归画者。“破地狱”后,父亲可免地狱之苦,儿子喝尽“破血河水”,母亲可免血河之灾。不开丧可做清醮,在屋内遍洒净水。
  出葬起棺时,抬棺者口呼“留材”后退三步,孝子拉住棺绳,留材三次,以示对死者的依恋不舍。出殡沿街散飘纸马、敲铜锣,出钱买路驱逐相扰恶鬼。随后香亭内放香炉碗、遗像。挽联、挽轴、被面、丧乐、棺木紧跟,孝子孝孙“护材”,囡、媳在材后哭送。群众执白花随后相送,称“送上山”。
  落塘入塘前要放火盆“暖塘”。封塘时至墓前“祭坟”,风水先生放子孙石,撒五谷,孝子接取。土墓落土时,孝子叫父母,'‘泰山倒下来了”。封口后,提灯返回。送葬后,人人挂红而归。
  送火种下葬后送火种三次。第一天送到坟前,第二天送到半路,第三天送到门外百步以外。
  接七人死后,魂魄不定,要接七招魂,临终日起满七日为一计程,以“头七”''二七”''三七”“七七”仪式较重视,点香插烛,摆羹饭祭奠。
  做百日、幽年长者死后百日祭祀,称作百日,满一年叫作幽年。
  拦蛇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称为社日,家人都到新坟烧纸,并持竹枝至坟墓周围倒顺拖三圈,意赶走新坟中的蛇,谓之“拦蛇”。
  迁墓撮骨在清明或冬至时节。孝子脱棉内衣,剩热包尸骨入骨罐,迁入新墓地。
  火葬中华人共和国成立后,移风易俗,以开追悼会悼念死者。20世纪80年代后,殡葬改革,死尸改土葬为火化。骨灰择时辰“入土”。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

相关专题

说亲
相关专题
定亲
相关专题
送担
相关专题
迎奁
相关专题
嫁妆
相关专题
发轿
相关专题
上轿面食
相关专题
辞亲
相关专题
上轿
相关专题
避花轿神
相关专题
拜堂
相关专题
闹洞房
相关专题
洞房
相关专题
接回门
相关专题
满月
相关专题
正月点心
相关专题
文明结婚
相关专题
求子
相关专题
催生
相关专题
报生
相关专题
三朝
相关专题
满月酒
相关专题
兜百家米
相关专题
拜树神
相关专题
拜石神
相关专题
拜亲娘
相关专题
不买子女
相关专题
生日
相关专题
寿诞
相关专题
贺九
相关专题
送终
相关专题
报丧
相关专题
买水穿寿衣
相关专题
择时
相关专题
哭灵
相关专题
殡殓
相关专题
开丧
相关专题
出葬
相关专题
落塘
相关专题
送火种
相关专题
接七
相关专题
做百日、幽年
相关专题
拦蛇
相关专题
迁墓撮骨
相关专题
火葬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