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164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生活
分类号: K892.2
页数: 3
页码: 1288-1290
摘要: 《丽水市莲都区志》中对莲都区的生活风俗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莲都区 生产风俗

内容

一、服饰
  布料旧用土布机织成的棉、麻布称“主家布”和“腰机布”。染坊染成蓝、绿、红、白地蓝花、蓝花白底等色,成为民间服饰衣料。
  男衣旧穿大襟便服,直襟短衫,以靛青布、本色布制为多。上世纪20年代穿中山装,50年代穿青年装、列宁装、工人服、军装、夹克为多,毛线衣增多。70年代,出现西服。
  女衣旧穿大襟宽衣,铜盘领,领口、门襟镶宽花边,以蓝、青色布制为多。无门襟便裤,裤脚镶花边。紧身大襟短衫,中领刀袖,下裙略圆,领口、大襟下裙镶素色狭边。旗袍,原宽大平直、下长,领、袖、襟、裙脚有花边,后有变动。20世纪20年代,城镇女子流行旗袍,70年代后出现旗袍、衫裙。现服装款式新颖,多样化。
  婴儿衣大襟无扣衣,以带代扣,俗称“和尚衣”。
  妇女饰品有头插、扁弯、镯、戒指、耳环、耳坠子、簪、钗等。料用金银玉等。
  儿童饰品有银镯、项圈,帽饰、长命锁等。
  布肚昔有缚布肚之习惯。
  拦腰裙妇女用的短小,一般为花布,有的镶花边,工匠用的多为单色,较长。
  二、饮食
  主食昔城镇及平原地区以食大米为主,山区以食粗杂粮为主。现大米也成为山区的主食。日食三餐,早餐曰“吃天光”,午曰“吃日午”,晚曰“吃乌阴”。农忙时加食点心。
  菜肴多素食,以青菜、豆腐为主,岁时节日有鱼肉鸡等荤菜。有腌、酱、干制蔬菜和肉类习俗。
  宴席婚庆寿丧设宴,有八大碗、十大陶,均有四果碟、四冷盘、四热盘,婚宴用香菇。以上席的首碗(陶)菜名为宴席名,有海叁席、银耳席等。
  传统名菜细卤鱿鱼,清炒二冬,清汤燕菜,芙蓉白莲,香菇里脊片,糖酥圆,芙蓉鱼片等。
  风味食品炒面油饼、葱花桃酥、丽水光饼、豆腐丸、丽水腐乳。
  酒饮黄酒、白酒,多自酿制。农历十月制酒,称“十月缸”,年终酿酒不过立春,称''赶冬水”。
  三、居住
  旧式大屋有三间两弄,五间两廊,七间正等。一字平形屋有三间、五间、七间不等,较低矮,少楼房。三十六间走马楼极为罕见。其格局中轴线上有大门、天井、中堂、八尺、后天井;中轴线左右有大门间、轩间、正间、廊堂、偏间、后门。店面屋旧式店面屋以两层为多,上下檐,有狭长吊梯。部分店面屋后连作坊或住宅。
  梯式房屋傍山依水,由地形而定,无一定模式,前屋后宅成梯形。
  破土安神宅基朝向以坐北朝南为多,破土前择吉日,将一有丹朱符录、顶裹红纸的方形木桩插入宅基中堂后方正中位置,点香烛设祭安神,在宅基四周淋鸡血,放鞭炮,按时辰动土。
  选栋梁择定栋梁树,砍时祭山神,抬回不落地,禁跨越。
  上梁择吉日良辰上梁。上梁前鸡血淋栋梁两端及柱脚,称“祭梁”。梁正中悬米筛镜, 围红布,挂“五谷袋”,梁两头悬“状元锤”,也叫“木郎星锤”,梁下的屋楣贴写有“紫星高照”的黄裱纸。由两名父母双全男孩帮助上梁,作头老司用“状元锤”敲梁入榫,念彩语,掼馒头,撒五谷,分发糕,鸣鞭炮,地面上争抢馒头,欢庆气氛冲满新宅。禁忌哭声、恶语、孕妇远避。
  谢师上梁后供三牲,点香烛,祭谢鲁班,表示新宅落成。主家请泥木作头老师吃''竖屋酒”、送“上梁红包”。旧房屋封檐亦办“封檐酒”,但规模不及“上梁”。出力帮忙过的人都请来参加,以示酬谢。
  迁居有分家迁居和进新房。择吉日,先搬灶上用品,鸣鞭炮,酬礼祭神,请灶神、门神、栏神。新居张灯结彩,设宴招待亲朋好友。
  建灶从旧处取数块砖头,砌入新灶,搬迁时带火种到新居。示香火不断。
  建房忌讳邻居檐口、屋顶高度相平。建房忌两间单独成幢。房前忌与他房山墙金字尖相冲,可在自家房中对应位置挂虎头牌或“泰山石敢当”相抵挡。栋梁、柱忌缚绳索、安钉挂物。
  四、保健
  扭痧中暑俗称“发痧”,用手指蘸水,扭红病人的颈、背、胸,将病治愈,称扭痧。
  刮痧用头梳或铜板蘸清水或油刮病人颈、背,至出现深红色或血痕,另有用针挑手指甲后,将血挤出少许,治痧。
  拔火罐点燃小纸投入小瓷杯或小竹筒内,速罩在患处,治头痛、腹泻等疾。
  五、交通
  1.水运
  竹筏俗称竹排。宜于浅水溪流运输,空筏时,各排可重叠行走。
  过新年除夕夜,船工在船篷、船篙和船桅上贴红纸,点燃香烛,放鞭炮,以示祝贺。船工与渔民奉天妃娘娘(妈祖)等风俗相同。
  埠头温州食盐均在下河埠(下河村)、括苍埠(小水门埠)卸包中转宣平、缙云、闽北、赣东。南明埠(大水门埠)系龙泉、云和、青田、温州货运中转集散埠。陆运兴起,各埠均废。今被开潭电站水库淹没。
  埠班大水门、小水门码头搬运装卸组织统称埠班。有扛班、背班、盐班、货班之分,埠夫受班主统一管理。埠班为股份世袭制,按股份多寡,次序先后搬运货,以装卸搬运时发的签结算工资,班头从中抽成。下河、碧湖、大港头等埠无固定埠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埠班制度废除。
  渡船会由一村或数村组成,负责修造、管理渡船。讨渡船谷秋收时,由渡工至附近村庄讨谷,正月讨年糕。
  忌讳船中千斤板系祀祭祖师之处,忌踏、晒衣物。船工忌翻碗、锅,筷子忌放在碗口上。不撬饭焦。忌用锅盖舀水,锅盖忌放水中。开船后忌说带有打、碰、撞、戳、歇、漏之类的话。忌客以鸡蛋馈赠。正月不食蛋。途中忌搭和尚。出航忌乌鸦叫。吃鱼时忌翻鱼身。
  2.陆运
  古道州县之间的通道,俗称“古道”,有稽勾、括苍、梅田、通济、曳岭、括瓯等古道。沿途设有客栈、驿站、凉亭。出门人须步行或乘桥舆,货物依靠肩背担挑。
  路会由一村或数村组成路会,筹集资金,设头首监修道路、凉亭事宜。
  桥会组织形式与路会同,负责修建、管理桥梁。
  剪彩现建路建桥要进行奠基开工典礼。建好通行,都需举行剪彩庆祝活动。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

相关专题

布料
相关专题
女衣
相关专题
婴儿衣
相关专题
妇女饰品
相关专题
儿童饰品
相关专题
布肚
相关专题
拦腰裙
相关专题
主食
相关专题
菜肴
相关专题
宴席
相关专题
传统名菜
相关专题
风味食品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旧式大屋
相关专题
店面屋
相关专题
梯式房屋
相关专题
破土安神
相关专题
选栋梁
相关专题
上梁
相关专题
谢师
相关专题
迁居
相关专题
建灶
相关专题
建房忌讳
相关专题
扭痧
相关专题
刮痧
相关专题
拔火罐
相关专题
竹筏
相关专题
过新年
相关专题
埠头
相关专题
埠班
相关专题
渡船会
相关专题
讨渡船
相关专题
水运忌讳
相关专题
古道
相关专题
路会
相关专题
桥会
相关专题
剪彩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