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劳动就业安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1574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劳动就业安置
分类号: F243.1
页数: 3
页码: 1198-1200
摘要: 1949年,丽水有私营工商业553家,从业人员1370人。是年,成立城镇劳动力调配介绍所,对城镇中新成长的待业青年及社会闲散劳动力,在城乡两头进行安置。1971年末,全民所有制职工总数增至12100人,城乡劳动力的不正常对流,造成职工人数再次急剧增长。2003年6月,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区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键词: 劳动管理 就业安置

内容

1949年,丽水有私营工商业553家,从业人员1370人。
  解放初,一部分私人厂商停业,城关镇、碧湖镇有失业职工200多人,由民政部门给予救济,至1956年重新介绍就业84人,帮助到外地做工50人,安排企事业单位临时雇用工40人。1956年,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职工队伍所有制结构分全民和集体两种。1957年,有职工6082人,其中全民所有制4600人,集体所有制1482人。1958年“大办工业”,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新办厂矿,职工人数猛增,至1960年全民所有制职工11500人,比1957年增加6900人,造成职工人数、城镇人口、商品粮供应失控。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撤、并、转、停一批厂矿。1959-1961年,县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及其他单位累计精简职工6981人,其中大部分是“大办工业”时期进厂农民工。精简后回农村6551人,转入集体企业、小商贩314人,其他劳动116人。1962年全民所有制职工4900人,至1963年,精简回农村落户的城镇居民及干部、职工家属计7000多户10304人。是年,成立城镇劳动力调配介绍所,对城镇中新成长的待业青年及社会闲散劳动力,在城乡两头进行安置。至1965年,安置509人,累计动员社会闲散劳动力下乡务农786人。
  1964年开始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69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高潮,是年下乡知青932人,安置知青下乡主要形式:①建立知青点集中安置。②农场、茶场、林场安置。③分散插队。④回乡落户。1966—1970年间,一面动员知青下乡,另一面又从农村大量招收劳动力,三年中招收2310名。1971年末,全民所有制职工总数增至12100人,城乡劳动力的不正常对流,造成职工人数再次急剧增长。1973年,成立知青上山下山领导小组。1975年起下乡两年以上知青列为顶调、招补对象,有上有下,停止从社会上招工。1972—1976年职工人数无大幅度增加。1964—1978年,下乡知青3462人。1979年10月,停止动员知青上山下乡。1971年起,通过企事业单位招工、大专院校招生、应征入伍、安置国营农场等途径陆续安排知青就业,至1978年底,在乡知青仍有1396人。知青就业安置措施:县属全民所有制企业招工,同等考分优先录用,集体所有制企业招工年龄放宽到35周岁;安置乡镇企业,每名由县补助企业生产扶持资金400元。1979年,在城乡两头安排知青就业1223人,留乡知青尚有173人,至1980年全部安置落实。
  1978年后,实施劳动部门介绍就业、组织起来就业、自谋职业“三结合”就业方针,扶持发展乡镇集体企业,适当发展城镇个体经济。1979年11月,建立县劳动服务公司,对社会待业人员实行综合管理,统筹安排机关、企事业单位需用临时工。1984—1990年,调配输送劳动力6274人,劳务输出1394人,帮助自谋职业3092人。各行业兴办劳动服务公司。所属企业18个,服务网点81个,安置城镇待业人员9275人。按照“三结合”就业方针,就业所有制结构得到较大改善,就业门路扩大。1980—1982年,办理符合浙革(78)104号文件规定的退休职工子女顶替642人,1981—1982年,落实精简下乡职工迁回城镇粮户800人。1988年末个体经营加工、运输、建筑、商业、饮食、理发等服务行业的有11508户。1978—1990年安置就业18812人。1978年末,全民所有制职工19000人,后职工人数逐年增加,至1990年末,职工人数46412人,其中全民所有制35294人,集体所有制11118人。
  1993年,计划招工取消,建立劳动力市场机制。1995年4月,市政府制定《丽水市破产国有企业职工救济和安置暂行办法》。同年7月,丽水市被丽水地区确定为“再就业工程试点县(市)”,出台《丽水市实施再就业工程试行意见》。
  1999年,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制定《丽水市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办法》。1993—1999年,共有1921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99年12月,丽水市就业管理服务处被省劳动厅评为“就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
  2003年6月,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区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2004年12月,莲都区就业管理服务处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再就业先进单位”。2006年9月,莲都区政府出台了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对城镇就业困难的“4050”人员灵活就业实行社保补贴。2008年,莲都区组织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为城镇“零就业家庭”提供就业援助。同年,金苑社区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先进集体”。2009年7月,区政府下发了《关于转发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10月底,莲都区建立燕京啤酒(浙江丽水)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1978-1992年莲都区安置就业人数统计(一)
  表30-1-6单位:人
  1993—2010年莲都区再就业人数统计(二)
  表30-1-7
  单位:人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

相关地名

莲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