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群众文化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149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群众文化组织
分类号: G249.23
页数: 3
页码: 999-1001
摘要: 机构沿革民国2年(1913),设通俗教育讲演所,讲演员5人。民国18年(1929)5月,成立丽水县立民众教育馆,址在城内府前行基,设图书、演讲两部。民国20年(1931)7月,丽水县立民众教育馆被省教育厅指定第十一学区社教辅导机构,设教导、推广、总务等3部。民国22年(1933),县民教馆设民众学校2所、民众阅报处6处、问字代笔处28处。
关键词: 莲都区 群众文化

内容

机构沿革民国2年(1913),设通俗教育讲演所,讲演员5人。民国18年(1929)5月,成立丽水县立民众教育馆,址在城内府前行基,设图书、演讲两部。民国20年(1931)7月,丽水县立民众教育馆被省教育厅指定第十一学区社教辅导机构,设教导、推广、总务等3部。民国22年(1933),县民教馆设民众学校2所、民众阅报处6处、问字代笔处28处。民国32年(1943),分设教导、艺术、生计、总务等4组。民国35年(1946),迁址碧湖镇,解放前夕解散。
  民国27年(1938)6月,省教育厅在碧湖成立“浙江省碧湖社会教育实施区”。民国29年(1940)10月,改为省立处州民众教育馆,址设丽水碧湖。该馆有11名职员,馆长下设教导、艺术、生计、研究辅导、总务5部及乡村实验区。民国31年(1942)11月,因时局影响,迁址云和县。民国34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省立处州民教馆奉令回迁丽水,址设城内万寿宫施教,附设补习中学、民众学校各1座。1949年9月29日,省立处州民教馆增设了艺术股,配备了艺术干部1名,负责开展群众性音乐、戏剧、美术、娱乐活动。民教馆内还设有音乐歌咏队,业余戏曲组、京剧演唱等,馆内还设有娱乐室,供群众每天下午参加娱乐活动,备有象棋、康乐球、乒乓球等可以出借,有专人管理。是年11月20日,丽水军管会接管,改为省立丽水人民文化馆。
  1991年,丽水市文化局直属事业单位有6个,分别是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公司、剧院、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有城郊、碧湖、丽云、雅溪、曳岭5个区文化站,乡文化站35个。1992年,丽水市撤区扩乡并镇,5个区文化站撤销,乡镇文化站合并为21个。是年9月,碧湖区文化站升级为丽水市文化馆碧湖分馆。1996年,全局有6个直属事业单位,农村有碧湖文化分馆、8个乡镇文化中心站和13个乡镇文化站。2000年撤地设市建区后,原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合并到市里,丽水市图书馆、博物馆由县级市馆升级为地级市馆,职能划转市文广局。
  2001年9月,下属事业单位有区广电新闻中心、区广电网络传输中心、区文化馆、区电影公司、丽水剧院5个直属部门,农村有碧湖文化分馆和乡镇文化站22个、广电站22个。
  2005年,莲都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有5个直属事业单位,有城区、碧湖、大港头、联城、老竹、雅溪、黄村7个乡镇(街道)文化广播电视中心站。是年,碧湖文化分馆撤销,人员合并到区文化馆。2007年,莲都区文保所成立。2010年8月,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至此,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事业单位有7个直属部门,7个乡镇(街道)文化广电中心站。
  莲都区文化馆1950年9月,建立丽水县人民文化馆。1952年12月28日,省立丽水人民文化馆因丽水专区于1月19日撤销而并入丽水县人民文化馆。1955年春,迁址天后宫,设美术、音乐舞蹈、图书、文物4组。1969年12月,丽水县文化馆与丽水县越剧团合并为丽水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8年6月,恢复丽水县文化馆,设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阵地活动、图书室、行政总务6组和县文物管理委员会。1979年7月,图书室撤出文化馆。1980年,撤出县文物管理委员会。1980年11月县文化馆在天后宫门口广场造的新办公楼启用。设排练室、美工室、办公室、小剧场、阅览室,总面积3601.34平方米。1986年3月,丽水撤县建市(县级市),改称丽水市文化馆。1988年有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阵地活动、行政总务等5组,职工20人。1993年8月,丽水市越剧团撤销,并入丽水市文化馆。2000年7月,丽水撤市设区,更名为莲都区文化馆。2000-2005年设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戏曲文学等辅导部和办公室。2008年8月,因旧城综合改造拆迁,租住市区花园路422号兴业大厦8楼。2006-2010年设办公室、社会文化指导部、社会文化活动部、文化艺术培训部。截至2010年12月,文化馆在编干部职工37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4人、中级21人。2005年,潜国平馆长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1982年,丽水县文化馆被评为省城市(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先进单位。1990年、1994年,分别被浙江省文化厅授予群文工作先进集体。1990—1991年,被浙江省文化厅授予一级文化馆。1993年,被文化部授予“标准文化馆”。1993年、1996年、1999年,均被浙江省文化厅授予特级文化馆。
  碧湖分馆1952年4月,建碧湖文化站,1987年迁址新大楼,面积为720平方米。1992年9月,撤区站升为丽水市文化馆碧湖分馆,设文学戏曲、美术书法、音乐舞蹈3组,有文学、摄影、美术、舞蹈、戏剧干部共6人。2000年,改称莲都区文化馆碧湖分馆。2005年,撤销碧湖分馆,有关人员合并至区文化馆。
  基层文化站民国22年(1933)区级民教馆纷纷建立,设施不断完善。建有岩泉(二区)、沙溪(三区)、碧湖(四区)、太平(五区)等4个区立民教馆,其中二区岩泉设有民校2所,民众阅报处3处,问字代笔处20处;三区沙溪设有民校2所,民众阅报处2处,问字代笔处40处;四区碧湖设有民校3所,民众阅报处4处,问字代笔处52处;五区太平设有民校4所,民众阅报处4处,问字代笔处46处。
  1952年4月,在碧湖区首建文化站,1958年,有丽云、雅溪、梅源、碧湖、沙湾、信孝(民办)、城关镇(民办)等7个区文化站,16个乡民办文化站。1961年,存丽东、碧湖、沙湾等3个区文化站,余均停办。1964年,恢复区、公社文化站。碧湖、雅溪为公办区文化站,另建丽云、曳岭、青林、富岭、平原、城关镇民办文化站。“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文化站停办。1972年,碧湖、丽云、雅溪、曳岭等区文化站恢复。1979年,设城郊区文化站。1980年,恢复城关镇文化站,是年恢复15个公社文化站,1982—1984年,恢复乡文化站19个。1986年,张村街乡文化站被评为省先进乡文化站。1990年,有区文化站5个,乡文化站34个,有文化员42人。1990年,全省首次文化站考评定级,获一级站7个、二级站17个。1992年,城郊、碧湖、丽云、雅溪、曳岭5个区文化站撤销,乡镇文化站合并为21个。1996年,有8个乡镇文化中心站和13个乡镇文化站。2004年12月,在城区、碧湖、大港头、老竹、雅溪、联城、黄村建立7个文化广电中心站,原有乡镇文化站人员整合到中心站。2005年以后,根据省文化厅有关要求,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至2010年,莲都区有1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包括水阁、富岭)。2009年,在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评定中,获一级站1个,二级站2个,三级站8个。农村俱乐部1950年,城关农民协会成立农民俱乐部。1953年,全县农村俱乐部5个,1956年91个,1986年农村重点俱乐部70个。1987年,城关镇丽东村俱乐部被评为省十个红星青年民兵之家之一,并得到中国文化报的表彰和肯定。1988年,丽东村、灯塔村、魏村、上黄村等俱乐部先后被南京军区、省军区、省文化厅评为省先进俱乐部、先进青年民兵之家。
  农村文化中心1980年,创办石牛、碧湖农村文化中心。1982年,崇义乡文化中心被评为省先进农村文化中心。1987—1990年,有水东、南源、西溪、双溪、碧湖等农村文化中心13个。2010年,全区有乡镇、街道文化广电中心7个,从业人员120多人。
  事业单位改革2004年,莲都区实施乡镇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将原有22个乡镇文化站和22个乡镇广电站按照所属工委整合为7个乡镇(街道)文化广播电视中心站,作为区文广局设在乡镇(街道)的机构,为独立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其人权、事权由区文广局主管,所在乡镇(街道)协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形成了“条管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2007年8月,丽水经济开发区的文化广电及广电设施管理与维护,由莲都区负责。是月,莲都区辖区(含水阁开发区范围)文化市场的娱乐场所和营业性演出的行政许可审批职能由区文广新局行使,在市文广出版局审批窗口增设区文广新局审批受理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职能仍由市局承担。2009年2月,富岭街道的文化广电、群众体育工作及广电设施的建设、管理与维护,仍由莲都区负责。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