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电力调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117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电力调度
分类号: TM73.455
页数: 3
页码: 513
摘要: 调度范围丽水电力厂在1972年之前无调度机构,对10千伏及低压供电线路的停送电工作由供电所业务组负责。随着10千伏用户的增加及电网布局的渐趋合理,为解决城关供电和便于负荷调度,1972年6月,丽水电力厂于城郊后庆桥附近建造简易开关站一座,调度范围为75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2台,15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1台,10千伏配电线路9条,10千伏电容器2组,农村水电站7座。值班调度员负责井字架上柱上油开关及10千伏用户配变的停送电操作。
关键词: 电力 调度

内容

调度范围丽水电力厂在1972年之前无调度机构,对10千伏及低压供电线路的停送电工作由供电所业务组负责。随着10千伏用户的增加及电网布局的渐趋合理,为解决城关供电和便于负荷调度,1972年6月,丽水电力厂于城郊后庆桥附近建造简易开关站一座,调度范围为75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2台,15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1台,10千伏配电线路9条,10千伏电容器2组,农村水电站7座。值班调度员负责井字架上柱上油开关及10千伏用户配变的停送电操作。
  由于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供电容量小,无保护屏和控制屏,致使调度存在严重局限性,一有故障即越级跳闸,造成大面积停电。又因开关站容量小,致使经常造成有电送不出,而对用户又进行限电的不合理现象。
  1977年,县电网10千伏线路增至13条。同年12月,调度室归属电力公司用电科管理。1981年,对原开关站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开关站采用分路保护,改变了以往一处故障大面积停电的现象。同时,增置了完整的安全、监视、信号、补偿、保护等设备。1982年4月,调度室从用电科划出,直属电力公司。1984年,县网10千伏出线增至21条。因网络复杂,调度室开始着手电网运行方式工作,同时,继电保护工作划归调度室负责。至1990年底,调度范围有35千伏变电所3座,主变6台,容量33800千伏安;35千伏线路1条;10千伏配电线路27条;小水电站32座,总装机容量17800千瓦。
  20世纪90年代以后,莲都区电网调度在技术和范围上都有了较大变化。至2010年,电力调度范围为:220千伏丽水变、枫树变35千伏及以下线路;110千伏白云变、岩泉变、碧湖变等6座变电所的35千伏及以下线路;35千伏变电所8座;35千伏水电站10座;10千伏小水电站110座。运行方式1972年之前,丽水电力厂无专人管理运行方式工作。10千伏县网由桃山火电厂控制室配电值班员,根据用电情况负责对联网小水电的开、停机工作。运行值班长为该项工作的总负责。1972年,建立调度机构后上述工作由调度室负责。由于电网的迅速发展,自1985年调度室开始正常性的运行方式管理工作。主要运行方式有雷季、节日检修、新设备投运、丰水期、枯水期和脱网等运行方式。
  运行方式的执行:凡属调度管辖的操作,均应根据调度员的命令执行。值班人员在下达执行运行方式时,对变电所预先开列操作票,在变电所值班员开好倒闸操作票后,操作前由调度值班员正式发令。1985年以来,运行方式工作主要是对新投运的变电所及10千伏配电线路进行统一命名,根据大网供电方式及区网负荷变化,及时编制区网运行方式;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力求做到经济合理供电,减少迂回供电,降低线损;配合三电科做好调荷节电工作,及时投撤10千伏电力电容器和主变分接头,保证区网电压质量。
  2000年后,莲都电网围绕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要求开展运行方式工作。运行方式工作要求保持电网健康运行,有缺陷必须及时排除;在电网可靠性上要求电源不能单一,要有一主一备。如10千伏线路在2010年城区已99.03%达到手拉手环网供电;各变电所主变和35千伏线路也达到N—1主备运行要求。在经济运行上要求电网电能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继电保护1964年以前,丽水电力厂仅有200匹马力柴油发电机组,继电保护主要是低压盘上配套的反时限过流保护、热电偶过载保护。1965年,桃山火电厂投运后配有继电保护屏。主变和发电机单元保护有:主变瓦斯、主变及发电机组差动保护、低压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等。保护电源采用直流24伏蓄电池组。无专职人员负责继电保护工作。
  1968年,原直流蓄电池改为110伏蓄电池组,原手动改为电动操作。1972年,对发电机励磁回路加装灭磁开关保护。1976年,开始继电保护整定值计算工作。1986年,由于大网阻抗变化较大,因此对市网重新进行电路短路电流计算及整定值复核计算。各变电所主变分别装设差动、瓦斯(轻重)、复合电压闭锁过流、过负荷超温保护。1987年,除路湾变电所外,全市10千伏线路均加装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电流速断、时限过流保护。同年8月,城东变电所消弧线圈用过电流保护。该时期,有关继电保护工作执行《继电保护及系统自运装置检验条例》。至1990年底,市网10千伏保护装置共有127套,其中电流速断保护32套,过流保护40套,后加速保护16套,自动重合闸保护33套,低电压保护2套,过电压保护4套。
  2000年后,随着电网的迅速发展,继电保护装置不断更新,按照建设智能电网的要求,莲都电网在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上有了较大加强。至2010年,区电网所辖8所变电所均为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具有响应时间短、返回系数高、接线简单、可靠性高、维护简易、功能全面等优点。变电所35千伏则均达到双电源供电标准。在运行中当其中一路电源因故失电后,安全自动装置会自动切除故障线路,投入另一路电源运行。10千伏电路多数达到“手拉手”供电模式。由于自动装置的投入使用,8座变电所均为无人值守,实行远程监视控制电网运行。
  通信1972年城关10千伏开关站(简称“348”开关站)建立时,通信设备仅有一门县邮电电话和二路磁石电话机。该年,在学坑口电站安装扬州电讯仪器厂生产的ZDDJ—1型电力载波机,开通了开关站至学坑口电站的载波通信,是浙江省10千伏系统开通的第二个载波通道。1975年,因丽水与缙云二县联网,开通了 ZS—3型载波通道。1978年,增置一门邮电电话与一路至地区电力调度所的直通电话。至1985年,县调度室对变电所及并网小水电站的联系全部依靠邮电电话。1977年5月,雅一电站复合ZI—3型电力载波机1台投运。1980年1月,雅二电站复合ZI—3型电力载波机2台投运。
  为改变调度通信落后状况,1985年7月架设了县调至地区调度2的10对通信电缆,并安装了 DL—40调度总机。二路中继线同县邮电局相通,可与地区调度所、“348”开关站、桃山火电厂配电室直通,同时也与局机关部分科室直通。调度总机可作为行政总机使用。1986年4月,市电力调度所安装了无线电话主台,分别在碧湖变电所、大港头供电站、碧湖供电所、雅一电站、雅二电站等单位安装了分台。主台不能同时和两个分台通话。是时,丽水电力通讯由2人专职负责。1988年2月,对原至市调度所的10对电缆进行了改造,安装了20对通讯电缆,通过35千伏电力载波设备与路湾变电所、雅一、雅二电站通话。
  2000年起,由于电网中无人值守变电所的出现,对通信的可靠性、可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开展高速、宽带业务和保证电力生产通道的安全可靠,解决多速率数据业务的接入,2004年起,莲都供电局开始光缆通信网络建设。经过4期工程建设,至2010年,已有通信光缆传输设备13套,PCM接入设备14套,光缆线路近200千米,全网主干网络成环运行。全局35千伏变电所及供电营业所光缆覆盖率达到100%。
  莲都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摄于2008年2月)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

相关机构

丽水电力厂
相关机构
桃山火电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丽水县
相关地名